《梦回大清·瑶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回大清·瑶华- 第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牢裁矗币馐独镒芨芯踟范T很危险,非常危险。             
  现在,在这种情况下我更不想和他碰面。     
  “八阿哥,主子说她前几日虽有些不适,但如今吃了药已经大好,这几天您就不用去看了。您不日就要随驾亲征,等给惠妃娘娘请安后,还是早早准备为好。”那女声不冷不淡,语气平直如念书,给人古怪的感觉。     
  “我先去给额娘请安,然后再去惠妃娘娘那里也不迟。”胤禩的声音隐含克制,像被什么沉重的东西压抑着,想反抗却无力。     
  “可是……主子吃过药,已经睡下了。”女声迟疑地回答。     
  胤禩恳求:“我去看一眼,看过就走。”     
  女声叹道:“八阿哥,主子不见您是为您好,您还是去惠妃娘娘那里吧!”     
  四周突然变得寂静,除了风声,我只能听到自己轻浅的呼吸声。良久胤禩低声道:“我明白了,烦劳你转告额娘,我一切都好。”     
  “八阿哥放心,您的话奴婢一定带到,奴婢告退。”     
  脚步声再度响起,这次似乎比来时更加匆匆,瞬间就去得远了。     
  我躲在树后,心里边消化刚才听到的边等待胤禩离开。胤禩想见的人应该是他生母卫氏,但卫氏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不愿见自己儿子。我不解地皱眉,这次康熙御笔亲点八阿哥随驾亲征,眼看过几日便要起程,古代交通不便,一去不知要多长时间才能回来,卫氏为什么此时连儿子一面都不见?     
  “主子不见您是为您好,您还是去惠妃娘娘那里吧!”     
  “可惜八阿哥母亲的出身……”     
  刚才那个女声和喜福曾说过的话在我耳边交替回响,我咬住下唇,记起惠妃纳兰氏是胤禩的养母,因为卫氏原为辛者库罪籍,所以胤禩出生后就被抱到出身高贵的惠妃膝下抚养。难道卫氏是担心儿子和自己走得太近,会遭到人们冷遇。     
  我心里轻叹,明明是母子却不得相见,是何等的悲哀。     
  外面安静得可怕,风停了、空气仿佛不再流动,一切像是被凝滞住了。我偷偷探头,看到胤禩正背对我站着。明明瘦小的身体却像座山峰重击在我心头,压得我喘不过气。     
  突然,他跪到地上,伏身磕头,一下又一下,不断重复。我举起手捂住嘴,觉得喉咙里被什么东西堵住,既上不来也下不去。     
  想见亲人而不得,他和我的命运何其相似。     
  望着这样的他,我无声地在树后跪下,心里不住默念祝福,即使我不在也希望远方父母平安。不知过了多久,我慢慢站起,麻木的双腿几乎让我摔倒。我赶紧扶住树干,望向刚才胤禩静跪的地方,那里空荡荡的,他已经不知于何时离开。我紧抓树干,暗想自己是肯定见不到父母,但他却可以,起码离他出征还有好几天,也许我能在这几天里帮他制造机会。     
  恍惚中,他代替了我,去完成我绝对不可能完成的心愿。     
  时间在焦急中飞快流逝,我却仍旧没有想出妥善办法,既不出面又能让他们母子想见。     
  这日我在宫中陪姑姑宜妃品茶闲坐,一个太监从外而入,打千请安后道:“娘娘,惠妃娘娘派人来,说是您到惠主子那儿走动时,看上的那个会做点心的丫鬟来了。”     
  “嗯。”宜妃听后点头,冲我笑道,“我正想着这事,昨儿个在惠妃那里吃的点心精致可口,又不甜腻,正对你的口味,就把那丫鬟要了过来,也省得你老是挑食,让我操心。”     
  我急忙道谢,心里暖暖的,自己不喜欢太甜的东西,所以对宫中的点心很是感冒,没想到宜妃连这个也注意到了。     
  “你呀!”宜妃摇头感叹,“从树上摔下后变了很多,以前喜欢的甜食现在也不喜欢,你什么时候才能少让姑姑操心。上次听说你摔下来,姑姑心都要跳出来了。还好自此你乖巧不少,以后也不要再淘气,知道吗?”     
  在我再三保证下,宜妃才满意地点头,转身吩咐还在等候的太监:“你让他们把人留下,另替我谢谢惠妃娘娘,挑些上好的云缎送过去,我记得惠妃昨儿个说她那里正缺这个。”     
  我在旁边无聊地听着,这种宫妃间互赠礼品联络感情的事稀松平常,光是我来的半年,宜妃收送的礼物就多不胜数。我心里又开始思索如何帮助胤禩,他此时应该去向惠妃请安了,却偏偏见不到生母,。突然一个大胆的想法跃入脑海,也许我可以利用这次机会。             
  “姑姑,不如让瑶儿帮您把东西送去,瑶儿也好当面谢谢惠妃娘娘赠送的丫鬟。”我甜笑着在宜妃耳边吹风。     
  “你……”宜妃先是狐疑地盯着我,但眼珠一转像是明白了我的用意,笑道,“好吧,你过去看看,但要早点回来,外面天冷,别玩起来就不知道回来。”她显然误会我要借机出去转转,我干脆大方地谢过宜妃好意,又顺便奉上甜言蜜语,哄得她眉开眼笑。     
  出了热烘烘的屋子,迎面冷风飕飕吹来,我猛打寒战,却还是迈步向外走。心里只是不住想着,也许,今天是惟一也是最后的机会。     
  我在前面大步向前,惠妃那里我去过几次,路途很熟;身后一个太监抱着云缎跟随。走到宫殿转角处,我忽然回头看向那太监身后,并伸手指着他后面大叫起来。     
  他被我吓了一跳,失手把云缎掉在地上,也没工夫捡,慌忙回身张望。我趁他回头的工夫,加速跑过转角,躲进间屋子。果然几秒后,就听那太监一声惨叫,然后大声喊着我的名字追来,瞬间就从我躲藏的屋前冲了过去。     
  又等了几分钟,确定他去远,我才笑吟吟地从那间杂物房中走出,果然前阵子的探险效果显著,这间没人看管的转角处屋子正是躲藏的好地方。     
  我一路哼着小调绕到早就侦察过的卫氏住处,边仔细观察边使劲往眼角抹口水,心想装哭还真不容易,早知道带些洋葱、大蒜过来。等确定不会有人打扰我的计划后,我边哭边一头冲入卫氏的房间。     
  “什么人?”有几分熟悉的女声呵斥,我听出是几天前劝胤禩离开的宫女声音。     
  “呜呜……”我拼命揉自己可怜的眼睛,期望它能真掉出两滴眼泪,嘴上哭喊,“姑姑,我找不着姑姑了。”     
  “瑶华格格!”脚步声响起,随后是惊讶到无以复加的叫声。我在心里偷偷比了个V,看来一切顺利,没想到我名气还挺大,连卫氏身边的宫女都认得我。刚才还担心她们要是不认识我,就必须大费唇舌。     
  我睁着揉红的双眼,可怜兮兮地望过去,只见一个容貌普通的宫女和一个气质温柔、与胤禩有几分神似的妇人站在一处正不知所措地看着我。     
  我心里大喜,这几天曾远远观察过卫氏,现在一眼就认出了她。我牙一咬,不管三七二十一扑入卫氏怀里,小手抱着她抽泣:“姑姑让我去惠妃娘娘那里,可是……可是……我不认识路了。”     
  卫氏温柔地抚上我的头,安慰道:“格格别哭,我送你过去。”     
  “主子,你身子刚好,还是奴婢去吧!”旁边的宫女焦急地劝阻。     
  我心里不住计算胤禩去请安的时间,心想再不走,恐怕等会儿去了也是白去,干脆抓住卫氏的衣角,躲到她身后指着宫女叫道:“我不要你送,我不要你送!”     
  可能是我在宫里称王称霸的历史悠久,卫氏和宫女对我的任性毫不意外,见我胡闹,那宫女只能无奈地躲到一旁叹气。我被卫氏牵手带向惠妃住处,感觉着她手中的温暖,在心里暗暗向她道歉,虽然我是好意,但毕竟太过自作主张,可我真的不想再看见有人因种种原因无法与自己的父母相见。     
  片刻就到惠妃宫前,我心里突突狂跳,担心胤禩今天没有准时来或者根本没来给惠妃请安,那我的苦心就白费了。     
  惠妃宫中没有胤禩的身影,我兴奋的心情一扫而空。惠妃对我的到来很是意外,但依旧热情地招待我,并听我解说了卫氏来此的原因。对于卫氏这个连品级都没有的娘娘,她不冷不热地招呼,没几分钟卫氏就有礼地告辞了。我垂头丧气地在旁观看,知道这时候自己是插不上话的。     
  “瑶儿,你以后千万不能乱跑,要是万岁和你姑姑知道会急坏的。”送走卫氏,惠妃转头温柔地劝我道。和她对卫氏的淡漠比较,我真担心她会因面部肌肉运动过剧导致抽筋。     
  “谢谢娘娘教诲,瑶华记住了。”我低头掩饰自己眼中的不屑,如果我不是深得康熙宠爱,她恐怕也会像对卫氏一样对待我吧!     
  “额娘……”窗外低低的叫声吸引了我的注意,是胤禩的声音,惠妃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的神色,但眨眼又消失无踪了。             
  窗子上影影绰绰,我心里忽然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因为看出是胤禩在屋外碰见了要离开的卫氏,这对母子终于见面了。     
  从胤禩叫过额娘后,屋里屋外变得寂静无声。我笑着起身告辞,目的达成,就没有再留下的必要。故意躲开胤禩,我看着他进入惠妃住处,面上的笑容仿佛能把寒冬变成春天。     
  回去的路上,我一直在笑,心中满是祥和。虽然和他的约定,因为彼此故意爽约而不能达成,但如此远远地看着这个有些青涩的少年展露笑颜,竟也是非常美好的。     
  康熙三十七年正月     
  雪花随风飞舞,月夜中的雪美丽里透着神秘,让人痴迷。     
  我斜倚在敞开的窗边,看着外面白茫茫的世界。回到古代三年,从最初的迷惑、彷徨,到后来满怀能回去的美好奢望,再到如今希望变成绝望,这其中的痛苦,没有人能了解。今夜是大年三十,合家团圆的日子,可我的团圆又在哪里?是在这深宫大内,还是宫外那个所谓的家中。     
  这些年我一直住在宫中,先是在姑姑宜妃身边居住,后因年岁渐长,康熙于一年前把绛雪轩赏赐我居住,另又赐了一堆宫人任我使唤,一应需求都以公主规格办理。不过我嫌人多吵闹,所以把他们都安排在外院,没事不得随便进入,真正在我身边服侍的只有喜福。     
  “格格,您怎么敞着窗户,也不加件衣服,会感冒的。”大惊小怪的语气来自于我的侍女——喜福。这几年她在我身边耳濡目染,越发没规矩起来。人家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想来喜大姑娘是没能向红色发展,只好一路黑到底。不过正合我意,多亏她在我跟前没什么忌讳,所以宫中下人口耳相传的一些隐秘私事,我总能在最快时间得到第一手资料。     
  那些事里固然有些是捕风捉影的瞎传,但也总能有一两件真事夹杂其间。在现代时,就总是听考古人员对清宫各种疑案作着推测,如今我身临其境,自然少不了打听打听,为宫中的无聊生活解闷。     
  “喜福大管家婆,我只是在窗旁赏雪,而且也有万全准备,”边说我边举了举捧在手中的手炉,“你放心,根本不会冻着的。”     
  “这会儿晚上黑灯瞎火,哪有什么雪好赏?格格想赏雪,明儿个天亮再赏不迟。”喜福不为所动地走到我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