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清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风(清穿)- 第6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是胤祈又是担心,又是遗憾。
  
  雍正朝,只有十三年。
  
  而雍正帝,就是雍正十三年八月驾崩。
  
  也就是说,现在站在太和殿上,意气风发的胤禛,他,只剩下不到十三年的寿命了。
  
  再想起来雍正八年,四十多岁就早早过世的十三阿哥胤祥,更是满心的遗憾。
  
  如果他们两个人能多活几年,怕是还能够做出更多的事情,让国家变得更好吧。
  
  雍正一朝,除尽康熙末年的弊疾,又创设了许多利国利民的政策。然而一到了乾隆朝,那个败家子皇帝就将自己父亲的政策全数废除。
  
  若是雍正朝能有二十年……中国的历史必定会不一样!
  
  胤祈跟着众人一道跪下,听胤禛在上面宣读诏书。十一月底的天候,寒风凛冽,却是艳阳高照。浑然不似康熙过世前后的那几日,灰蒙蒙的天,不停地下雪,总让人觉得压抑。今日里,一看到红彤彤的日头,就让人觉得精神一振。
  
  这就是……新朝,新气象了。 





  
  第五十九章  较量

  十一月廿八,胤祈过了九岁生辰,这在满人里头,就算是成年人了。太后因为这个缘故,特意把他叫去永和宫,赏了些珠玉玩物之类的,对着后宫其他一些个太妃太嫔道:“哀家老了老了,却还能得了这个小儿子,倒是好事儿。如今允祈也算是成人了,你们都帮着看着,哪家的姑娘是好的,给咱们家允祈留着。”

  又特意拉着那拉氏皇后的手道:“媳妇儿你是个稳当的,哀家的事情都交给了你,也觉得放心。原先先皇还在的时候,就跟你说过长嫂如母的道理,你比允祈他额娘还要大些儿呢,就要有你做嫂子的担当。别总顾着在皇上面前贤惠了,也惦记着你们的这些个小兄弟们。”

  这算是摆明了她作为太后的态度,是亲近胤祈和静嫔母子俩的。也算是回报了上回静嫔在她和雍正之间的周旋,让他们母子没有最终决裂。

  十六阿哥听他的福晋说了永和宫里头的事儿,在胤祈院子里吃饭的时候,连连啧啧称奇。因是在康熙的孝期里头,不能太热闹,胤祈就请了几个还没分府的兄长,又招来几个平素亲近些的侄子们,在自己院子里摆了一桌素席,以茶代酒,也算是庆生。

  吃了一会儿,大家都说笑起来,倒是热闹,十六阿哥终究是忍不住,拉着胤祈到一边儿来回看了一遍,问道:“怎么你还当真是个什么精怪?但凡是做了太后的,个个都亲近你?我也是知道的,太后她老人家,还是德妃的时候,那就是个冷淡的人呢。”

  胤祈不好回答,只得笑道:“兴许是我额娘投了太后的缘法了。”

  十六阿哥这才自己琢磨起来,过了一会儿,又恍然道:“哦,我明白了。”

  他也不说自己明白了什么,只是摇头晃脑地又回去让红香给他盛汤喝。

  打从康熙过世之后,十六阿哥就整日里忙活得活似陀螺,转个不停的,瞧着脸上的肉都瘦得没了,整个看着都干巴。今日里好容易趁着胤祈生日的借口,他硬是跟雍正请了假,来的时候就说要好生松快一下,胤祈也随着他支使自己院子里的人。

  胤祈很是无奈,招手叫赵顺看好了十六阿哥,千万别让他一时得意,忍不住酒瘾了,被人知道了,这就是个大罪。

  话音没落,便又被人拉着袖子到了一边。弘昼板着脸把胤祈拉到了书房里,关上了门,屋里就只有他们两个人,他才道:“二十三叔,今儿太后的话,是个什么意思?”

  看了看他的脸色,胤祈连忙安抚道:“还能有什么意思?不过就是为了显着和我亲近些儿罢了。且我额娘这些时日算是投了太后的缘了,这才让我也得了好处。”

  原先胤祈就知道,雍正的一家子都不喜欢原先的德妃,现在的太后。

  雍正本人自不必说。弘昼则是因为长得和雍正太像,太后见了他心里别扭,他当然也不会喜欢太后——其实胤祈对此很不解,雍正长得像太后,弘昼长得像雍正,也就是说,弘昼也是长得像太后的,这世界上还有人讨厌自己的长相?

  而弘历,本来他就和太后不熟。后来他额娘有次入宫请安时,又被当时的德妃发作过一回,是以弘历也对太后有怨念。

  也许只有雍亲王府的李侧福晋才是亲近太后的,因她原本就是当年的德妃身边的宫女,被德妃赐给了当时才十三岁的四阿哥。不过此时尚在雍和宫,还未册封的李侧福晋已经失宠多年,在雍正家里头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了。

  所以胤祈一直以来,也是很小心地把握和德妃——现在的太后相处的度。既不能疏远了,显得不恭敬;又不能太亲密,被雍正连带着讨厌上了。

  此时胤祈自然担心弘昼是不高兴他和太后关系好,便拍着他的手道:“我和太后周旋,也是为了让大家都好过些——皇上也是知道这事儿的,你放心。”

  弘昼摇头道:“先前就说她是要拉拢你的,这时候……哼!这时候就算是她还想要算计些什么,也不怕她。只是我担心的却是,她说……她说……”

  他吞吞吐吐了好一会儿,才压低声音道:“她不是说……要给你……给你……看什么……姑娘……是想往你身边塞人呢……”

  胤祈听了,便笑叹道:“弘昼,你是白担心了。后面还有我额娘在呢,就算是我糊涂了,她也不会让我被人拿捏住了呀。就算是我额娘说话没用,那还有……还有皇后娘娘呢?你别忘了,皇后娘娘也是会护着我的。”

  弘昼撇着嘴道:“皇后娘娘……她是要把她家的人塞给你,又有什么差别了?静太嫔娘娘……这事儿,娘娘她也不会拦着啊……”

  胤祈伸手摸了摸他的头,笑道:“傻孩子!你忘了今儿什么日子?你叔叔我才九周岁,就是她们要往我身边塞人,也得过个几年呢。倒是你,你是昨儿的生辰,已经满十一岁,是个半大小伙子啦。怕是明后年,除了服,就要往房里搁人了。”

  一句话说得弘昼脸涨红了,红扑扑的脸蛋,看着倒是有了些小孩子的模样。胤祈也不在这方面打趣他,省得让人知道了,倒说是自己不尊重,显得不好。又笑着摸他的头,然后便拉着他出了书房,道:“走吧,你倒是好,外面那么些你的叔叔们兄弟们,都被你晾在那儿了。昨儿你是寿星公,大家都让着你的;今儿可是我生辰,你倒是不客气。”

  ~~~~~~~

  康熙发丧的最后一天,十四阿哥终于赶了回来。也不知他是当真伤心得很了,还是故意为之,分明雍正就在灵前,他却视若无睹,直接扑到了康熙的灵柩前,大哭起来。

  哭到最后,他竟是一边拿自己的头撞着康熙的灵柩,一边叫道:“皇上啊!皇上啊!您怎么不等等老十四回来啊!您原来说过,等老十四得胜还朝,许我个念想的啊!皇阿玛啊!您许给老十四的念想呢!?”

  雍正在一旁,脸色十分难看。太后初时还能劝上一两句,可等到她也扑过来抱着十四阿哥一起哭的时候,雍正的脸色就不止是难看了,简直是要杀人一般。

  当即雍正便有些忍不住了,张嘴就道:“十四贝子君父灵前失仪,面君不拜,不孝不敬!来人啊……”

  话没说完,太后慌忙擦了擦眼泪,挡在了十四阿哥身前护着,厉声喝问道:“皇帝!先皇尸骨未寒,你就是这么对待你的亲兄弟的!”

  雍正胸口起伏,过了好半天,才寒声道:“像他这种不孝君父,不敬兄长的东西,就值得朕爱护他了?”

  十四阿哥从太后手里挣出来,旋身挡在了太后身前,对着雍正吼道:“你是有本事了!你将额娘气得这样伤心,就是你的孝敬了!?”

  他比雍正高出大半个头,往雍正身前一站,伸手就要抓住雍正,只是被雍正身边的内侍们拦下了。十四阿哥眼中也有苦痛之色,只咬着牙道:“四哥!你是我的好四哥!连我哭一哭我的阿玛,你都看不下去了!你倒是要我怎么样!?”

  雍正也不能直说他话里隐含着康熙答应过传位给他的意思。朝廷里文人间,因为八阿哥一党的缘故,又有三阿哥的推波助澜,早就有好些私下里的传言了。他自己若是再说这样的话,即便是辩解的话,但是有心人故意以讹传讹,可就真是再也说不清楚了。

  一时间雍正也只是抿着嘴,气得说不出话来。兄弟两个都咬着牙对视着,瞧着十四阿哥分毫没有服软的意思,雍正终究从牙缝里挤出了一句话,道:“来人……拿下!”

  一旁的皇子们宫妃们都知道雍正这是动了真火了,一时间哪有人敢说一个字的。太后也真正慌张起来了。她约莫是原想着,雍正不敢当着康熙的灵前就这么处置他的兄弟,哪能知道,雍正真能气性这么大。

  且这几日分明他们母子间还算是相处融洽的,太后也没料到雍正能够这样就在她面前就和十四阿哥翻脸。

  殿外跑进来好些个侍卫,太后着实是慌了神了,只拦在十四阿哥身前,嘶声喝道:“你们谁敢动手!都不许!不许动胤祯一根手指头!都给哀家滚!滚!”

  因太后的阻拦,侍卫们不敢近前。胤祈在一旁瞧着,似乎原本他们就只是做戏的样子。为首的侍卫头领回头看了看雍正,雍正便抬起下巴,用居高临下的目光瞧着十四阿哥。

  太后慌忙道:“老十四是心里头太过悲痛了,又累得很了,才致使君前失仪。皇帝你是尊长,怎么就能和他认真计较起来了!叫老十四回去歇歇,等明日再过来见礼吧!”

  雍正冷笑一声,道:“太后您也瞧瞧老十四对着朕吼的时候,那般中气十足,哪里像是累着了的模样!”

  太后看了看十四阿哥通红的双眼,再看到那边严阵以待的侍卫们,胸口起伏不定。

  最终却是灰了心的模样,叹了一声,也红了眼圈儿,哀声道:“你们……你们亲兄弟,为了这些事儿,还要闹得你死我活吗?胤禛……你是做哥哥的,包涵着你弟弟一些儿吧……老十四的性子,你也是知道的。他……他就是个直肠子的愣头孩子,怕是也跟额娘似的……”

  雍正闻言,便皱起了眉,过了一会儿,点了点头道:“太后说的不错。十四贝子,先前的事儿,朕恕你无罪。你回去歇着吧,下回过来见朕,怕是要好好寻思寻思自己该怎么做!”

  十四阿哥瞧着还有些不服气,只是他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这时候已经没有他说话的余地了,被太后一拽,身子一趔趄,单膝跪在了地上。

 他抬头看了看太后,然后便泄了气,顺势行了礼,口中道:“是,谢……恩典……”

  对于他含糊不清的称呼,雍正又皱起了眉。只是太后在一边看着他,雍正也只当做没看见,又转脸对十四阿哥说道:“因避尊讳,先帝诸皇子们都改了名了,唯独是你……朕如今给你赐名,叫做允禵。胤祯这个名字,以后别要再提了!”

  十四阿哥脸上面色又是一变,被改了康熙赐下的名字,这当真是极大的耻辱了。他双目圆睁,瞪着雍正。雍正冷然道:“怎么,你不愿意叫这个?那你自己说说,你想叫做什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