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此看来,幽王这次能够任命贤臣,是良心发现改过自新了?当然不是,这是他夺嫡阴谋的开始!
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这个郑桓公在诸侯之间的威信很高,他同意的事一般很少有人反对;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是个老好人。郑友这个人,我们后面会说到他,他不是个死较真的人。说得明白点,他虽然是个能臣,但不是一个坚定的忠臣,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受到侵犯,有时候可能会放弃原则。
周幽王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任命郑友为司徒,掌管朝政。先让他做出点成绩,在官员和百姓中树立威信,然后再利用他的威信,达成自己的目的。
这么看,这个幽王还是很有眼光和谋略的,只可惜没用在正道上。就像个贪玩的小学生,聪明但就是不爱学习,把那点机灵都用在怎么对付老师和家长身上了。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如斯是也。。。
郑桓公上任后,工作很努力,王畿的官员、百姓都很爱戴拥护他。大家都觉得,我们这位大王学好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们继续支持他把。
大家很高兴,幽王更高兴,他的计划终于可以实施了。
某一天上朝,周幽王狠狠得夸奖了一番这位大司徒,弄得他百感交集,发誓唯王命是从,您让我干嘛我就干嘛,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好,要得就是你这句话。
幽王迫不及待得显露出他的真实目的,废黜王后,改立太子!
朝堂上,再次炸锅了。
而我们这位司徒大人这时候却沉默了。刚刚对大王表了忠心,现在又要反对大王的决定,这样会不会让人家摘了官帽呢?
对于自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郑桓公还是很珍惜的。因为郑国建立的事件很短,国家也不大。要想使自己的国家得到快速的发展,必须借助他在王室的地位才行。
两相权衡,他做出了决定----默许。
所以任群臣慷慨激昂的唾沫星子乱飞,他依旧默不作声。
他知道,大王已经铁了心了,自己只是他手中的棋子,如果不发挥出主人希望的作用,等待他的可能就是死亡。自己死了也就算了,可他的郑国才刚刚建立,又在王畿的附近,弄不好举国之人都会受到连累。
算了吧,既然你不真心对我,我又何必献出真心呢。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你看着办吧。
司徒大人妥协了,百官失去了带头大哥,于是便在虢石父这一班宵小的狐假虎威声中妥协了。。。。
这一年,也就是周幽王八年(公元773年),在一片哀怨的气氛中,后宫变换了主人,申后走了,宜臼走了;褒姒、伯服开心的来了。
不久以后,申后带着宜臼逃离王畿,回到申国避难。此时,幽王当然不会为他们的落魄而心还愧疚,在他心里妻子只有一个,那就是褒姒;儿子也只有一个,就是伯服。其他人,爱怎么着就怎么着,我管不着。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申后的离去带回来的却是百万雄兵!
一个人可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干什么得吆喝什么。这位周幽王却恰恰相反,作为一国之君,他的政治敏感度几乎就是零,他把所有的聪明才智都用在享乐,和讨好女朋友的上面了。他不明白,自己得到这一切,都是加之于他这份权力之上的,一旦国家有变,您下了台,你还算个屁呀!就冲这一点,说他是个傻子一点都不过分。
但不是所有人都傻,起码郑桓公不是。。。
第六节 烽火戏诸侯
幽王玩火第四步:烽火戏诸侯
司徒郑友对于幽王的欺骗感到很气愤也很无奈。自己被分封在郑国三十多年,对周王一直心存感激,他用勤勉的工作来回报朝廷。尤其是这次来到王畿,自以为受到朝廷的信任,更是憋足了劲回报周王的知遇之恩。
可是没想到,当下这位天子,是这样一个烂泥扶不上墙的主儿。不是智力不够,而是根本不明白,虽然您贵为天子,可干不好,一样得下课!
辅佐这样一个不称职的领导,有什么意义呢?要不是为了我的郑国……
一气之下他甚至想离开王畿回到封国。可是转念一想,不管怎样自己还是幽王的亲叔叔,如果他不管了,这个国家很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被这个不知死活的蠢侄子给毁了。覆巢之下岂有完卵,郑国紧邻王畿,天下一旦有变郑国也得跟着倒霉。
还是再等等看吧,也许情况还不是那么糟糕。虽然被利用了,可他还是朝廷的卿士,还掌管这军政大事。
大王的目的达到了也许就不再折腾了,我还是有机会把这个国家治理好的。
多好的叔叔啊,可惜他想错了。不久以后,他这位大侄儿干了件无可挽救的蠢事,让他彻底失望了。。。
话分两头。
这个褒姒虽然美若天仙,可是她也有个毛病,就是不爱笑。不论幽王想尽什么办法,甚至不惜以改立王后来讨好她,但还是不能让她敞开心扉的笑一次。
这个毛病应该属于抑郁症,搁现在得找个心理医生看看,可那时候没人知道这是病。
为此幽王很自责。总觉的是自己怠慢了老婆,于是更加绞尽脑汁,要让他心爱的女人开怀的笑一次。
再次重复一个观点,爱情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它可以让不可能变成可能,也可也毁灭一个国家。
一天,这对恩爱的夫妻在一起闲聊。突然,褒姒指着远处山上的烽火台问:那是干吗用的?
幽王回答她:王城有难时报警用的。烽火、狼烟一起,诸侯们就会跑来救驾。
褒姒仿佛若有所思,说道:真的会来吗?那到挺有意思的。
有意思?幽王说,既然有意思咱们就点一个试试吧。
也许是冥冥中自有安排,也许真如伯阳父所言,也许一切都是天意。当狼烟四起,战鼓轰隆,当勤王救驾的诸侯衣冠不整,慌里慌张的出现在王城时,褒姒真的笑了。
自打我知道这个典故以后就一直在想,这他娘的有什么可笑的?想来想去觉得这件事真的很诡异。不知道褒姒真的是因为耍弄了别人而感到快乐?还是她本来就肩负着颠覆周王朝的使命?莫非真如神话所说,她是妖孽的化身?还是褒国的间谍?
尘封的历史或许永远给不出真正的答案,但是却留下了一张令人恐惧的笑脸。
。。。反正她笑了。。。
幽王大喜,于是这个烽火戏诸侯的游戏,成了幽王和褒姒的保留节目。在大臣们惊诧的眼神中,和被忽悠的诸侯的咒骂声中,N次上演。
郑氏东迁
这世界太疯狂了!郑友也彻底失望。这么折腾下去,早晚有一天得玩儿完。他可以不为周天子负责,但是他得为郑国的家眷和百姓负责。
郑国与王畿这么近,一旦王畿有变必然殃及池鱼;一旦自己得罪了周王,灾难也会很快降临到自己的国家。
不行,必须得离这二百五远点儿,把国家迁到别的地方去!可去哪才是最佳的选择呢?
他想到了太史伯阳父。两个人的一段谈话,在中国哲学史上开创了一个著名的学说。
伯阳父被后世称为中国历史上哲学第一人,他提出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观点,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思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到现在还是我国的治国方针。
";和”是和谐的意思,“和实生物”的中心思想是将世间不同的事物和谐的融合在一起,只有这样万事万物才能生存、发展。这个思想符合*主义哲学中关于“矛盾”推动事物发展的理论。而且更关键的是“矛盾”必须包裹在“和谐”当中,才是“和”。
“同”是指相同事物的叠加,“同则不继”的中心思想是,相同的事物一味叠加,而不能如入与自己不同的事物,不能容忍与自己不同的意见,那么就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最终导致灭亡。
根据这套理论,伯阳父详细的分析了天下大势,他认为周幽王不能听从别人的不同意见,那些负有正义感能够直言进谏的人被去除在朝堂之外;而那些阿谀谄媚的,一味屈从的小人充斥在王室周围。朝堂之上没有忧国忧民的建议,有的只是屈服于大王淫威之下的唯唯诺诺。这样的朝廷是没有出路的。你留在朝堂自然也没有出路。离开时正确的选择。
当今,戎、狄的强大虽毋庸置疑,但这没有什么可怕的。东方都是周王室同姓或是异性亲戚的国家,一旦戎狄入侵天下有变,他们可以联合成一股强大的势力对抗敌人,所以您恳请大王将郑国迁往那里一定可得以保全。
郑友对伯阳父的观点非常赞同,可东方之大诸侯林立,又该去向何方呢?那里的诸侯能容得下自己吗?不如去到长江以南的蛮荒之地,天高皇帝远,中原诸侯瞧不上那种破地方,那多安全呀。
伯阳父笑了笑说:“您去南方,楚国您惹得起吗?”
郑友想了想,也是,那我去西边吧,那里土地肥沃。
伯阳父又笑了:“犬戎您惹得起吗?连周天子都对付不了的人,您犯得着给自己惹这麻烦吗?只有去东方的虢(东虢,今河南荥阳东北)、郐(音快,今河南密县东南)两地才是最好的出路。这两个国家的国君虢叔和郐仲都是见利忘义的无用之辈,以您现在朝廷的身份再送些财宝贿赂他们,然后把你的家眷、财产等寄放到他们那里。一旦天下有变,您可以率领您国家的军队占领虢郐两地,为自己图一块安生立命之地。当然,这事得征得当今天子的首肯。
天子同意应该没有问题,但郑友的族人、部众很多,虢叔和郐仲愿不愿意安置这些人就不好说了,毕竟,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对于这个问题,伯阳父笑了笑说:“虢、郐两地人烟稀少,很多土地都没有得到开发。他们的国君又都是吃喝玩乐的败家子,从来不重视开发土地,发展生产。您用重金租用这些荒地,他们一定能够接受。再说,您现在是司徒,如能得到天子的支持,这两国如果不同意,就可直接率领成周(殷商故地,周成王时在此建立八师之众,故称成周)的部队*他们就行了,直接把他们灭了岂不更省事。
伯阳父的这番话使郑友豁然开朗,就这么办。由此可见,哲学对于安身立命还是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同学们,以后上哲学课的时候得好好听讲了。
周幽王同意郑国东迁的提议,但是没有放郑友回国。因为他需要这么一个人帮他料理朝政,自己才能专心致志的享受生活。
周幽王九年(公元前773年),经幽王批准,郑友将族人、奴隶、财产等迁到了虢、郐之间。而自己依然留在周。这有点做人质的感觉,但却不失为一种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
此时的朝堂看似平静了,可是仅仅过了一年,幽王又干了一件蠢事。而这件事彻底变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第七节 最后一根稻草
有道是天作孽尤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周幽王就是一步一步由浅入深的把自己作死的,也把这个国家逼入了绝境。。。
前任太子宜臼被废以后,非常害怕被他亲爸爸害死,于是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