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继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嫡女继妃- 第1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苏幼贞看着眼前的烟花满天,只觉得这样的繁荣璀璨透出的是清平盛世的热闹昌盛和一个家族极致的繁盛荣耀。苏家现在当真是很繁盛,只是不知道这样的繁盛会在什么时候终结?
  耳边还是噼里啪啦的响声,可是苏幼贞却觉得好像是听不到一样,只是任由自己的思绪随着盛世烟花漫天飞舞……
  苏幼贞以前的时候看过许多比这个更加漂亮的烟花,可是却从来没有像是这一次一样有这样深刻的感触,能让她联系到这么多的感慨。
  只是此时的苏幼贞还不知道这是她到了这个时代的第一次中秋赏月,第一次看到如此璀璨的烟花,也是她在这里度过的最圆满幸福的一次中秋夜宴……
  这夜的烟花漫天从此镌刻在她的生命中,乃至到了几十年以后,她也有了孙子,有了孙子媳妇的时候还记得,经久不忘,成为她两世为人生命中永远的永恒。
  过了中秋节第二日,明哥儿、钦哥儿、文哥儿三个启程回了保定,安哥儿留了下来。
  送走了兄弟几个,苏家便开始忙着准备安哥儿过大礼的事宜。
  虽然要是安哥儿要成亲,可成亲的事情都由府中的太太们操心,他自己也没有什么需要费心费力的,每天能做的也就是读书。
  更何况二太太现在心里头只是恨不得儿子能马上中举,为二房扳回一局来,又怎么能让琐事牵扯了儿子的心。
  没错,成亲这样的大事,现在在二太太的眼中也不过是能牵扯儿子心思的琐事而已。
  虽然安哥儿成亲是二房的事,但现在一大家子人都是住在一起的,因此三太太也少不得要忙前忙后,算是尽自己的心。
  只是三太太自己也察觉出来了,二太太对于自己的忙前忙后似乎很有意见,始终不过是个吃力不讨好的罢了。
  三太太就想着自己这边要是有什么事情能让自己忙忙,也就能顺理成章的不理会二房的事情,只把该给的银子送了过去,让二太太自己去忙活。
  三太太这边才料理妥当了二房的事情,就接到了自家哥哥的书信。
  信里头说是一家子人已经在八月二十五到了京城,已经定了八月二十八日要进宫,因此就决定二十六日要去安庆侯府,到了二十七日就来拜见苏老太太。
  三太太知道哥哥平安到了京城,少不得念几句佛。又觉得哥哥能在拜见了岳家的人之后,就到自己家里来,到底是给自己长脸的事情,因此就越发开心了一些。
  做为女儿,苏幼贞也为母亲高兴。
  这个年代的女人实在是可怜的很,出嫁以后要见自己的父母兄弟,实在是太难了,像是母亲,从嫁过来到现在,也就只回过一次娘家,甚至连外祖母去世的时候都不曾回去。
  就连这次中秋节也看到母亲在黯然感伤,如今舅舅来了,对母亲而言,何尝不是慰藉。
  第二日给苏母请安的时候,三太太瞅着合适的机会,对苏母说了自家兄长的意思。
  苏母笑着道:“舅老爷进京,原该是我们先去拜见,怎么能让舅老爷先来,倒是我们失礼了。”
  说罢了这话,又嗔怪三太太,这样的事情也不早些说。
  “兄长说他是晚辈,理应前来拜见母亲,儿媳想着原也该是如此,媳妇的哥哥,就和母亲的孩子是一样的,母亲只管受礼就是。”三太太人逢喜事精神爽,看起来比平常时候又多了几分神彩。
  “既然如此,那我也就不客气了,到了明天,只管在家里等着了。其实说是来拜见我,何尝不是因为你们兄妹的感情深厚。算起来你们兄妹也有些年不见了,就该好好在一起说说话。”苏母也是通情达理的人,笑着对安氏道。
  这个三媳妇是好的,自然她的哥哥也一定是个懂得礼数不错的人。
  安氏忙就应了,这些年在京城里别的都好,就是少了娘家亲戚来往。到了年节的时候,妯娌之间,别人都有地方去,唯独自己无处可去,不免觉得寂寥孤单了些,如今有了嫡亲的哥哥,到底算是得偿夙愿。
  “既然明日舅老爷和舅太太都要来,你要好好准备准备,可不能薄待了,就按照我们府中最高的标准安排下去,别的人要是有意见,就说是我的意思。”虽然府中现在是三太太主事,苏母却还是说了这些。
  三太太谢了老太太应了,自去准备不提。可是三太太到底也没有敢按照最高到底标准待客,而是降低了一档,免得到了最后反而落下话柄。这一大家子人,不知道多少眼睛看着呢,低调些还是好。
  到了八月二十七这日,三太太一早上过去给老太太请安之后,就候着哥哥和嫂子。
  “太太好些年不见这样了。”安妈妈看着安氏激动,表情上再没有以往时候的平稳气度,不由笑着说道。
  “近乡情怯,这么些年都不见,也不知道哥哥如今是不是有变化,我当初见他的时候,还那么年轻。还有嫂子,当初我出嫁的时候,不知道为我操了多少的心,如今自己也是有媳妇的人了。只是可惜了当初年哥儿成亲的时候,太远了,我都没有能去一趟,现在想着都还觉得遗憾。”说着这些话,三太太的眼眶儿都有些红了。
  “太太别着急,等会儿就都能见到了,舅老爷以后就到了京城,还愁以后见不到面吗?”安妈妈心中叹息一声,安慰道。
  “妈妈说的是呢,娘亲以后总是能和舅舅舅母都在一处,等将来表哥表姐们成亲的时候,母亲就都能去了。”苏幼贞看着母亲如此,心下也着实觉得可怜了些。要是自己以前的那个年代,不要说是在国内,就算是远嫁国外,还不是一样随时都能回来。
  

  ☆、第二十五章  亲人

  “贞儿,你舅舅和舅母就要来了,以后,过年过节的时候,母亲也能带着你去舅舅家里了,不必羡慕别的姊妹们了。”三太太温和的摸摸女儿的头发笑着说道。
  “还有我,还有我,母亲,我也要去舅舅家里。”锺哥儿听见了三太太的话,忙就扑上前去扯住三太太的裙子说道。
  锺哥儿这一副三太太会丢下他的样子,让人看着忍俊不禁,丫鬟婆子们都笑出声来。
  原来这几个月的时间,秦姨娘没怎么见到锺哥儿,再加上苏幼贞是真心疼爱这个弟弟,锺哥儿现在反倒是跟安氏与苏幼贞更加亲些。
  在嫡母和姐姐的面前,苏幼锺是连一点儿的拘束都没有。
  刘妈妈忙就要拉开苏幼锺,唯恐苏幼锺拉坏了三太太新做的雨过天青色杭绸裙子惹得三太太不高兴。
  毕竟只是庶子,三太太对他好是他的福气,可是却不能因此而任意妄为。
  三太太倒不以为意,笑着拉了锺哥儿的手说道:“这是自然的,怎么会不带着我们的锺哥儿。”
  苏幼贞看着母亲能这般对待锺哥儿,不由的笑了,母亲到底是个善良大度的女子,虽然不喜欢秦姨娘,可是对锺哥儿却是真心实意的喜欢,饶是自己只怕也难做到这一点。
  苏幼贞那里知道,自己母亲不过是因为再也难以生儿育女,所以才会对年幼的苏幼锺格外的多了几分喜爱。
  在三太太心里,苏幼锺何尝不是一种儿子不在身边时候的寄托。
  “太太,舅老爷和舅太太带着表少爷表小姐到了府门口,已经下车了。”忽然就有丫鬟禀报。
  三太太听了这消息,忙就站起来一手拉了苏幼贞一手拉了苏幼锺在婆子丫鬟的拥簇之下迎了出去。
  “三老爷呢?”三太太一面走一面问道。
  “老爷在书房里,已经着人去禀报了,想来这会儿也知道了。”丫鬟答道。
  今日因为舅兄进京的关系,苏子栎特意请了一天假在家等候,这会儿也正等的着急,就见小厮进来回禀,急急忙忙也就迎了出去。
  安余谦比苏三太太安氏大了七岁,早年中举以后,在瓜州县做了县令,因能力卓著,三年时间就升任凉州知府,官职累迁,期间因丧母定有三年,如今做了正三品的刑部侍郎才得以到京。
  安余谦的长子安长年今年十九岁,他年少聪慧,十五岁中秀才,十八岁中举人。因年纪小,安余谦有心先锤炼他一番,以期将来更有成就,所以并没有让他参加今年的春闱。
  安长年考中秀才的第二年就娶了四川布政使林大人家的嫡次女林氏,如今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名叫安浩言,才一岁半,小小年纪活泼可人。
  安家二子安长欢,却比不得哥哥少年时候的聪明,今年十四岁,还在家读书。
  安家三子安长乐是庶出,如今七岁,因为才出生,生母李姨娘就去了,因此也是养在安太太高氏身边。
  除此之外,安家长女安长韵今年十岁,小女儿安长音今年八岁。姊妹两个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颇有乃母之风,都是难得一见的漂亮女孩儿。
  这边安氏在打量着安家的几个孩子,安家老爷和太太也在打量着苏幼贞和苏幼锺。
  苏幼贞今日穿着一件桃红的杭绸小袄搭配着樱草黄的长裙,显得活泼大方,没有一点小家子气。
  “哥哥,嫂子!”安氏先上前打破了众人的沉默。
  虽然多年不见,心中万千感慨,但是安氏到底忍住了,只把喜悦的泪水圈在了眼眶中。
  两家人厮见一番,苏子栎和安氏先带着安余谦一家人去拜见了苏母。
  因早知道安家的人要来,苏母一早就让繁缕预备好了给安家晚辈的见面礼。一见了这些孩子,忙不迭的夸奖着,又让几个丫鬟端了礼过来给孩子们。
  安家的几个孩子都是知道礼数的,落落大方的接了苏母的赏,又对苏母道谢。
  苏母不住的夸奖安家家教好,把孩子们都教导的很好。
  见罢了苏母,苏子栎只说是其余的几位兄弟都已经在外院候着了,便引了安余谦、安长年、安长欢几个自去。
  高氏带着女儿媳妇和安家三少爷还有小孙子就留在了苏母房中陪着苏母说话。
  苏母又叫人去请了其他几位太太带着哥儿姐儿来认亲。说是一家子亲戚,要是以后见到了不认识岂不是要被人笑话了去。
  因府中的人都是知道三太太娘家哥哥进京做侍郎,要来拜见老太太,因此都是有准备的,话传出去以后不多时候,就都过来了。
  苏母偌大的正房中挤满了人,众人有说有笑,煞是热闹。
  又是几位太太给安家的哥儿姐儿们给表礼,又是安太太给诸位太太小姐少爷们送上土仪等等,喧喧闹闹也就到了午间。
  苏母命三太太就在自己房中宴席,说是亲戚们总不见面,要和安家大太太好好说会子话。
  用了酒席,苏母到底想着三太太和娘家的人多年不见,总要给她们时间单独说话,因此就推脱累了,让众人都散了去。
  三太太领着女儿贞姐儿带着高氏等人辞了苏母回到自己院中。
  众人少不得又各自拜见一番,又坐下来说话。
  虽然是许久不见,可亲人到底就是亲人,如今见面是半点生疏都没有。
  母亲陪着舅母说话,苏幼贞就在一旁陪着安家大奶奶林氏和两位小姐说话,又注意着不冷落安家三少爷安长乐,又要操心看着锺哥儿和安浩言两个在一旁玩,倒是连片刻闲暇都没有。
  饶是高氏看着苏幼贞小小年纪就能如此周到妥帖,也不由对苏幼贞多夸奖了几句。
  一直到了晚间时候,外院传话来说是老爷们那边已经散了,请安太太和奶奶小姐们过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