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老目光炯炯,望着战红鹰。
“大西南也大有可为啊,天大地大,没有不能施展作为的热土,只有没有能耐的人。”
战红鹰不禁发出了一番感慨。
“说的好嘛!”
“真正的人生大境界,是无论在顺境逆境,都能发挥出自己的大手笔;不可为一时之进退,堕了凌云之志啊。”此时的邓老已是一位年近五旬的中年人,但看起来神采奕奕,比年轻人还有朝气。
战红鹰对比自己前段时间的意志消沉,不禁深感惭愧。
“我已看了你的《论朝战战略》了,写的非常有思想,有锐气,这也是我找你来见一见的原因,我要会会这位年轻的作者嘛!”
邓老蔼然道。
“想不到您也看了我那部报告了。”
战红鹰没有想到自己曾经一度为之“憋屈”的报告,竟然影响这么深远,他不知道,主席已下令给中央高层和一些地方高级首长都密传了一份。
“我认为只要审时度势、踏实苦干,你的报告是可以实现的。”邓老道。
这是战红鹰自打炮制出自己的报告以来,听到的一个最有力的回馈。更何况还是邓公这样的大人物认可自己的报告,这不能不令他倍感欢欣鼓舞。
“你的事情,我是知道一些的,总的来说,还是在朝鲜空战中立了大功,尤其是击沉英国胜利号航母那一战,打的漂亮,用一次激光炮我看也没有什么嘛!”
“只要是为了中华利益,我看就可以大胆试,不争论。”
“您可太给力了!”
战红鹰脱口而出。
“给力!?给力是什么意思?”
“就是带劲!棒!GOOD!”
战红鹰不知该怎么向邓老解释“给力”这个词,只能找几个替代词。
“我看武器升级应该搞,开疆掠地在合适的时机和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也不是不可能,发展才是硬道理嘛!关键你要实干,要全身心地去干!”
邓老说出了日后那句传遍大江南北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名言。
战红鹰此刻突然恍然大悟,理解了主席叫他到大西南来的深意。
自己有了朝战的大战略思路了,下一步关键就是如何发展。而邓老无疑是老一辈革命家中的第一发展高手,也是发展国手。
“主席派自己到大西南来,主要是要自己跟邓公学发展啊!”
如此一转念,战红鹰不禁心胸大畅,豁然开朗。
“这样吧,西南原来是国民政府苦心经营的大后方,工业基础很好,你这段时间可到成都去组建新的飞机制造厂,并继续研发新式战机。无论在人力和物力上有什么困难,你都可以跟我说,我会全力支持你。”邓老道。
“是!我一定全力完成任务!”
按照正常的时间进度,成飞成立于1958年,因战红鹰的到来和推动,成飞就这样至少早成立了七年。
“年轻人嘛,多做点具体工作,多吃点苦头都是好事儿,你今天才多大?有三十吗?”
“二十六岁。”
“还不是?很年轻嘛。你施展才能的机会,以后还多的是,一个人的一生,不怕没有机会,也不怕一时失去机会,就怕自己啥也不是,干啥都不中。现在主要还是多吸收一切有益你干事的营养。”
邓公苦口婆心道。
“是!谢谢首长教诲!”
“好!好好干吧,抓紧把JBT6的升级战机搞出来,我估计,你在大西南也呆不长,主席叫你到大西南来,主要是要你增长点实际工作经验。但国家重金培养一个王牌飞行员,毕竟不是叫他当机械厂厂长的。珍惜这段时光,好好充实自己吧。”
“是!”
战红鹰由衷地向邓老敬礼。
他在想,历史总是充满了辩证,这样一位小个子的领袖能够看的很远,看到中国的希望和前途,自己还有什么理由去怀疑明天呢?
只要去干,空霸朝鲜,必杀全球的雄心就一定能够实现!
………【244章 摸着石头穿越!】………
(肥书,收藏!)
战红鹰没有想到在大西南遇到了邓老,对于他的朝战攻略和武器研发计划大为支持,这无疑于给他实现自己的计划提供了土壤。
战红鹰当即也珍惜时间,抓紧建设成都飞机制造厂。
在他穿越之后,东北的沈阳飞机制造厂和哈尔滨飞机制造厂都得到了大量的技术情报,所以,生产JBT7战机的技术不成问题。战红鹰将东北的技术情报转移过来,而大西南的工业基础在民国时期由国民党政府经营多年也相当不错,两相结合,很快就将成飞建设的初具雏形。
为了将以J7为原型的歼击机改装的更具攻击力,战红鹰又提出了自己的个性化改装方案,在他设计的JBT7战机当中,除了加大了发动机的推力,照原有的JBT6战机增添了弹射逃生座椅之外,还更多地增加了外挂点,使得JBT7的外挂点总共增设为6个。
外挂点可以挂上多枚空空格斗导弹,还可以外挂500千克的炸弹,与JBT6有所区别的是这次战红鹰并没有设计大口径机炮,在导弹格斗的时代,用到机炮的时候越来越少了,因此,这次在JBT7上,战红鹰只设了一门30MM的机炮,这门机炮主要用于近距空战和空中自卫。
对于JBT7上的雷达系统,战红鹰也进行了优化,可以一次性地追踪8个空中目标,
经过一系列的改装定型,使得JBT7战机成为武装到牙齿的战机。对于来自2011年的战红鹰来说,虽然JBT7也只能算是一种“过时”战机,但在1951年将其研发出来,却是足够“前卫”。值得一提的是,JBT7的外形也对照历史上真实存在的J-7原型机进行了修改,设计了两个大三角翼。
经过改装后的JBT7最大爬升率达到了每秒165米,这个速度应该说也是非常快的,在实战当中将会拥有更加迅猛的机动性。战红鹰所领导的工程师团队们给它起了一个昵称,叫做“超级飞刀”。
在实践调查当中,战红鹰发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此时能够进行高水准加工的精密机床太少,也就是说,在技术不成问题的情况下,中国能够把自己想搞的战机给搞出来,但要大规模的量产则很难,因为没有那么多的精密机床。
虽然从苏联挖来一批工程师,也花钱买了他们一些生产设备,但战红鹰骨子里对于苏联人是信不过的,对于苏联货也没有什么好感。
在二战当中,苏联的坦克被德国坦克完爆,所以,战红鹰一直主张与德国进行军事合作,一个没落的军事贵族,远比一个崛起的军事爆发户更有品质。
更加重要的是克虏伯公司的机床如果能够搞到中国来,就可以事半功倍。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在将JBT7的设计思路向成飞的工程师们交代完毕之后,战红鹰准备去香港与碧萨娜会面。
在临去香港之前,他特意去与邓老打了一个招呼。
对于邓公,他必须得尊敬,而且是由心往外的由衷尊重。因为邓公不仅有改变中国的想法,还有改变中国的能力。
战红鹰所要学习和借鉴的,正是这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他向邓老说了去香港的想法,并交代了与德**事合作的意图。
“好!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嘛!西方的东西只要对我们干事儿有利,就要把他吸收过来,你只管放手去干!”
“我都支持你!”
邓老很爽快地答道。
战红鹰深受鼓舞。自己在别的中央高层领导眼中,超前过火的举动,在邓老眼中都不算什么,都支持自己干。
这样的干事儿环境实在是宽松了,比他在北京施展发挥空间都要大。
“不过,我也要提醒你一点,为国效力,发展军工,怎么努力都没有错,但在政治上,不要犯错误,犯了错误,就不好办了。”
邓老目光深邃地看了战红鹰一眼。
战红鹰听出了他是话里有话,只是没有把话挑的太明白而已。
其实邓公的话有一个潜台词,那就是搞政治还轮不到你。
虽然这话不好听,却也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战红鹰也隐约觉得,主席对于自己放出风四国与台湾沟通的事情,还是有些不快的。
任何一个政治领袖,都不能容许别人想要左右政局,或者说别说左右,就是往来掺一点沙子都不行。
真正强势的政治家怎会容许别人乱来?
战红鹰知道自己这件事情做的风险很大。不过,有句军事名言说:“战争是流血的政治。”
并不是自己想沾政治,只不过,战争在很多时候与政治密不可分,如果,台湾能够与大陆进行军事合作的话,那么对于解决南海问题,甚至对于解决整个太平洋问题,非常有利。
这也是战红鹰竭力争取台湾配合的重要原因。
但既然邓老对于自己提出了忠告了,自己无论如何必须要有个态度。
邓公平时总是蔼然可亲,但要严肃起来,却也不怒自威,甚至令他的敌人不寒而栗。
战红鹰当即也正色道:“请首长放心,我一定牢记您的教诲。”
“好,你去吧。”
邓公摆了摆手。
战红鹰从邓老办公室出来之后,心中暗忖。
自己说是不沾政治,恐怕是脱不出身来了,现在就是我不想搞台湾,台湾也要搞我了。
而且自己与蒋介石的接触,也在他的计划之内。如无特别重大的意外的话,战红鹰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
好不容易阴差阳错地回到了60年前,战红鹰想把能会到的历史伟人都会一遍,也不枉费穿越这一回。
战红鹰最早的想法是自己也可以与这些影响历史进程的伟人一样,与他们并肩平等地去对话,后来思想发展到利用自己先验的经验,进而想去以自己的思想去影响那些伟人,从而再作用于历史。
不过现在他才发觉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那些伟人从骨子里而言,都是独断专行有自己一套的强人,自己给他们支招献策,无异于关公门前耍大刀,有激怒关公,被关公砍死的潜在风险。
但战红鹰如今也顾忌不了那么多了,瞻前顾后也不是他的性格。他只有沿着自己穿越之后,摸索出来的路走下去。
人家说摸着石头过河,自己这也算是摸着石头穿越吧。
他能够知道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什么事情,却不知道自己明天要面对怎样的情况。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步看多了,也未必按照你的想法来。想到这里,战红鹰又释然了。
所谓英雄,并不是从来不知道害怕。
而是明明知道有危险、有风险,还敢于坚持走自己的路。
自己要干什么只有自己最清楚,战红鹰悄悄地上了不老杨航运公司的航船密赴香港。
………【245章 征服碧萨娜 N1】………
战红鹰秘密入港。
一听说老大的老大来了,执行灭掉爆马帮任务的大D他们都挺兴奋。想要在老大的老大面前表现表现。
但战红鹰却十分低调,并没有与他们见面。
能够见到战红鹰的,只有“必杀社”的最核心人物――独孤笑、左深蓝和不老杨。
“老大,并不是我们想惹事,而是我们一来到香港,就有个不知死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