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话- 第2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摘自新闻

  这则消息大家是十分的熟悉了,不光是熟悉了,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还改变了一些人对90后不好的看法。这些个90后,这些个刚刚步入成人行列的人,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个庞大的群体当中还是有人性的闪光者的!我不敢,并且也绝对不说,庞大的群体当中都是人性的闪光者。我想说,但是我不屑说,我不屑是因为这个现实的残酷!我不屑是因为人性当中还有另外的东西!我不屑是因为人性当中还有反面的衬托!所以,现实依然还是现实,我,依然还是被人骂做是幼稚,因为,我幻想的,庞大的群体当中都是人性闪光者的社会不会出现。且——还是幻想不是想象啊!

  当有人写文评说此事的时候,我当时是即兴写诗一首:

  赏识泰山死,

  鄙夷鸿毛轻,

  英名永存世,

  光辉耀人性!

  英雄在地底下安息,似乎是此事就慢慢的过去了,如同过眼的烟云,消失的无影无踪,不过,英雄将一直被人们凭吊,精神将永远被人们称道,且还一直教育着后人。

  不过,现实还是现实,当时是无意间写出的“鄙夷鸿毛轻”,而真正的,就真的、很快的出现了。

  湖北大学生救落水儿童当日,有渔船停留在离落水者不足5米的地方。参与施救学生曾下跪请求帮忙,但渔船老板说“活人不救,捞尸体,白天每人1万2千元,晚上1万8千”,甚至连救生圈都未给。

  10月24日下午2点10分,荆州长江边突然有人喊,“有人落水了”,两名少年在水中挣扎。因为是周末,当天在长江边的游客很多,迅速围拢了100多人,但却没人下水施救。而在少年落水不足5米的地方就停着一艘机械渔船,20米处还有一家叫蓝色家园的水上渔船改装的饭店。

  “我们同学都给渔船的老板跪下了,求他们捞救方招等三人,老板说,长江上哪天不死人,不死几个人我们靠什么挣钱啊?”当天在场的一名同学说,“老板说活人不救,捞尸体,白天每人1万2千元,晚上1万8千,一手给钱一手捞人”。“我们同学落水后,能有人给他们扔几个救生圈,也不会有人牺牲。”

  荆州市冬泳队的队长王珏对记者证实了当天大学生向渔船老板下跪求救遭到拒绝的事。参与救人的韩德元说,“如果那艘渔船施救,没有人会死亡。”

  ——摘自新闻

  从开始就隐隐约约感觉少的东西看来是并没有少,还是在毅然决然的出现了。

  情形急转直下,人们的论调自然从对大学生的追悼凭吊,变成了对这些渔民们的*。不过,说他们是渔民现在已经是很牵强的了,他们虽然开着的是渔船,但是却做的是捞死尸的生意,何以能说他们是渔民呢?既然捞人都做成了生意,他们自然是希望自己的生意能够兴隆,而生意兴隆起来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每天多点儿人掉到江里去,最好是掉下去就淹死!所以说到这里,他们已经不是唯利是图的小人,小人们虽然唯利是图,但是不催命。这帮人不但唯利是图,而且还催命。所以他们已经不算是小人,他们比小人还要更胜一筹。如果再称他们是人,真的就玷污了“人”这个词了。他们比那些绑架撕票者又更胜一筹,绑架撕票者是要挟活人要钱,而他们,是淹死活人要钱!所以我想,非活阎王这个形容莫属了。

  活阎王们本就不会救人,他们的愿望是赶紧淹死人,然后再露出唯利是图和绑票者的嘴脸来挣钱。我们,本就不指望他们。我们看,在孩子们落水之后,周围迅速围拢了一百多人,我们暂且称他们是人。他们在一旁围拢着,但却没有人下水施救,我们又能怎么说呢?眼睁睁的看着人在水里呼救,而且还是孩子,这些个人还真能够站的住,真能够站的住围观。其中肯定会有人这样说,我不会游泳,怎么下水救人啊?是啊,你们不会游泳,但是那些大学生们就会吗?他们不是毅然决然的搭着人梯下水救人吗?这个要怎么说呢?就纵然是你们不会游泳,就纵然是你们没有下水的勇气,但是,打电话报警求助你们会吧;求助那些活阎王下水救人你们会吧,就纵然求助他们是徒劳的,但是似乎你们并没有求助;去找一些救生圈来,然后抛到水里面,或者干脆带着救生圈下水,你们会吧,就纵然那些唯利是图的活阎王不借给你们救生圈,你们也可以丢给他们一些钱,买他们的救生圈来救人,这个,你们也应该会吧。不过这些永远只是假设,不会变成真的,因为现实是他们并没有下水救人,他们也没有求助救人,他们就只是在江边围观着,围观着。围观着孩子们在水里呼救,围观着大学生们下水救人,围观着三名大学生被水冲走。这一切依然说明,他们依然已和活阎王们一样,有愧于“人”这个称号!不过,他们不是活阎王,他们并没有催命挣钱,他们是见死不救,他们是活阎王们的得力干将,活阎王们是感谢他们的,正是因为这些见死不救的东西,才给活阎王们催命挣钱打下了基础。所以,这些见死不救的东西是为虎作伥的,是甘愿在活阎王们的手下只干活不挣钱的,这样看的话,催命判官的形容就非他们莫属了,或者干脆直接说,这些见死不救的东西就是活阎王们的走狗。

  这几天,自然这件事是引发了舆论的哗然,我们,还能看到这样的说辞。

  说辞(一)、原帖:2009…10…25 15:01:05  新浪广东网友五虎上将 1 

  我是长江大学(原湖北农学院)经贸系2002年毕业的校友。我谨代表在广东的长江大学(湖北农学院)校友向三位师弟表示敬意和默哀!他们的勇敢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赞赏。 他们是出于人道注意精神才决定营救3位少年。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思考,这样的做法不值得。理由如下:

  假设每个大学生的价值为;而每个少年的价值是。由10名大学生参加的救援行动可看成投入的价值是X10=15。目标收益X2=3。0。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分析大学生的行为:当时;我们的校友面临着两个选择:(1)营救。(2)不营救。作出选择(1)后的结果是营救了两名少年;却失去了3名大学生。投入的成本就是这样的:1。5X3=;销售额为X2=2。0;纯收入2。0…=…2 。5。如果我的校友们做出了选择(2),那么他们的投资为0;收益为0。这样一来,选择(1)比选择(2)的机会成本要高。很明显,当时如果大学生 做出了选择(2)的话,那么他们就不会亏本。

  这样的分析不合情,但是合理。

  说辞(二)、原帖:2009…10…31 09:07:36  新浪广东东莞网dayueling_kpzvn    我们可以谴责渔夫,但是你没有理由去告他。

  因为在中国你知道可能发生以下的两种情况吗(我只是说假设)?

  一,万一人救上来了,那人说是你把他推下去的,反过来告你,赔精神损失,物质损失等等合计40万。这渔夫还赔得起吗?

  二,万一落水的这个人是渔政局派过来“钓鱼”的,那么你救过来以后,没收你的渔船,罚RMB5万,你说渔夫还能活下去吗?

  当然我知道这个时候说种话不对,我也表示对死者的衰悼和同情,但社会的现实的确容不得他去救人,因为他也怕万一这种“幸运”降临到他的头上。

  也许你会说:为什么一定要收了钱就能救人?

  因为第一证明人不是他推的,他收了钱后才做的事;二就是真的被抓了,他也心甘情愿,至少他不是被冤枉的。

  生活是很真实的; 就让我们对死者的衰悼的同时也对渔夫表示同情吧!

  ——摘自网络留言

  我们看说辞一,且这个说辞还是一个大学生说的,不愧是学经贸的,算的是头头是道,他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大学生牺牲性命救这几个孩子不值得,而不值得主要原因就是,大学生死了,孩子却活了。如果按这人说的,要想值得且不亏本的话,那几个救人的大学生应该这样做,大学生不用死把孩子们救上来,或者是大学生下水救人了,但是没救上孩子。这两种结果,是既救了人,自己还活着,还能得到见义勇为的称号,就纵然是没救上孩子,你也是下水救人了,你同样是英雄。如果是这样,就成了这位说的,不会亏本了。不过现实的情况是,人命关天,生死就在一瞬间,会有时间让你思考救人值得不值得吗?而且从本质上说,这人的救人观点名利心太重,如果没有名,没有利,且还得赔上性命,那就不救人,眼睁睁看着人淹死。不过我想说,如果是你的老婆掉进河里了,是你的孩子掉进河里了,你还会站在岸上先算算值不值得,然后再救吗?你如果真的这样先算再救的话,那你这个家伙确实没得救了,你如果直接下水救的话,那你这个家伙也是个唯利是图的东西了。还大言不惭的说自己的分析不合情,但是合理,狗屁,你的分析不合情,更不合理。

  再看说辞二,这家伙的说辞就更搞笑了,孩子掉进了江里,大学生去救人也出了危险,如果让渔民救人,渔民会说:“我怕是钓鱼执法,不救。”真是天大的笑话。这是救人,不是马路上的钓鱼执法,假设就如这个人说的,那些孩子是渔政局的“钓子”,那渔政局下的力气可真够大的,毕竟,马路上的“钓子”都是装的,而这些掉进江里的孩子是真的有生命危险,试想一下,有哪个“钓子”敢真的冒生命危险呢?如果按这个人说的话,那些马路上的“钓子”以后就应该真的弄出些事情来,这样不是逼真吗?!就如同孩子掉进江里淹死一样!掉进江里有生命危险就罢了,竟然还有人会说他们是渔政局的“钓子”,真是想象力丰富!很明显,这个说辞二的人就是在为那些渔民,我看来就是活阎王们开脱罪责!

  孩子落水,大学生们奋不顾身救人,有人甚至献出自己花季的生命,这,不论在何时还是何地,都是应该大力倡导的。人,正因为有了这种大爱,才会得以延续!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有些人,本来的完全可以把人救上来,那是举手之劳啊,不过他们不这样做,他们利用手中的渔船,做起了生意,不给钱,不捞人,给钱,捞死人!

  那些身在现场的人,冷漠的围观着,不去救人,也不去求助救人,眼睁睁看着别人淹死!

  大部分的人不可能在现场,竟然还说一些让人听着心寒的话:救人,亏本就不救,有利可图就救!而有些人,疯狂地为那些见死不救的人开脱!

  霸占着救援的资源但是不救援,而且还用这些来要挟挣钱,活脱脱的活阎王!

  身在现场围观的家伙,不救援,不求助救援,就是为虎作伥,就是催命的判官,就是活阎王们的走狗!

  而那些唯利是图的家伙,为不救援开脱的家伙,就是一条条走狗,一条条拜金主义的走狗,一条条活阎王们的走狗!

  三名大学生本不该死,但是他们碰上了活阎王和走狗,他们也就只能死了,悲哀!

  活阎王和走狗们成了大学生的衬托,正好从反面证明人性的光耀!活阎王和走狗们这些东西不会缺少,不过我幻想缺少,被人骂做是幼稚。

  该缺少的东西不缺少,不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