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的分析,不用我在此赘述。我要说的是,一个人在事业发展过程中会经受很多考验和诱惑。在快速扩张,快鱼吃慢鱼的时候,一定要考虑风险控制。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另外,我还要说的是,资金链断了的事情很多,但更多人不是以卷款潜逃的方式来解决。顺驰老板孙宏斌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将自己的股份转让来获得资金,当年的顺驰也因此更名为隽御。
我还佩服另一个传奇人物是史玉柱,巨人倒了,他又打出了脑黄金。 2007年11月1日,史玉柱更是带领巨人在纽约交易所成功上市。
想蒋总,年纪轻轻做这么大的事情,能力是毋庸置疑的,100多家店,尽管固定资产不多,但渠道也是很值钱的,或者引进投资者,大不了可以转让给某家公司,若干年后,卷土重来,说不定可以创造更大的辉煌。真不明白,蒋总怎么会走上这条绝路。
半砖头:从新浪网到博客圈
(2009…03…12 17:02:16)
//blog。sina。/s/blog_48a4e6f50100ctkw。html
新浪网的后面有一个很大圈,相传叫作房产圈。现在是早已并论坛一起为看房服务了,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王石、光滑的潘石屹、高大的冯仑、紫红的任志强,也不必说朱大鸣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酋长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张飙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排行榜一带,就有无限趣味。牛刀在这里低唱,贾卧龙在这里弹琴。翻开半砖来,有时会遇见陈保存,倘若用手指按住他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任志强和易宪容缠络着,易宪容有莲房一般的头衔,任志强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任志强是有像人形的,骂了便可以成名。我于是常常跟着留言,牵连不断地跟,也曾因此玷污了博客,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丝改变。如果不怕辣,还可以摘到辣姜,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辣,色味都比鲜姜要好得多。
相传这圈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彩霞曾经给我讲过一个故事:先前,有一个读书人叫导爹的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导爹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他答应着,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便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前来夜谈的王浩骅大师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就须在新浪博客里注册。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大师却道无妨,并给他一个手机,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手机里。后来呢?后来,大师说,这是短信,是让你参加乐居活动的。
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潘石屹:六个万通人 十年再聚头
(2006…01…09 19:22:36)
//blog。sina。/s/blog_4679dbbf010001eh。html
1995年的4月份,万通集团的六个合伙人发生了一次裂变,这次裂变像宇宙大爆炸一样,越变越小,最后终于裂成了碎片,变成了一个个独立的整体。这一个个的独立体又不断地在裂变,裂变最后的结果就有了从万通分离出来的30多个做房地产的董事长和总经理,“万通”也被称为是房地产界的“黄埔军校”。
10年之后的今天,冯仑邀请这六个“万通”的创始人再一次聚会,地点选在了长安街旁君悦酒店长安一号餐厅。
在这10年中,我们中有的人一次都没有见过面,不能想象他们变成了什么样子。但见面后大家感觉都很亲切,而且大家都很健康,没有想象中臃肿的体型,穿得也都很干净、体面,没有了我们当年在一起尚未成家时的那种对一切都满不在乎,不修边幅的生活方式和感觉。
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下,冯仑又回到了原来的领袖地位,总是关照着每一个人的话题,每一个人的心情,让每一个人在这一次难得的聚会中都能够心情舒畅。大家一边在怀旧,一边展望着未来,也总想听听冯仑对未来宏观趋势的高见。
冯仑首先说了,中国未来发展很可能是走新加坡模式:在政治上,是*法制下的长期一党执政;在经济方面,是国有企业主导的自由市场经济;在文化方面,是新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思想多元化体制。他一说完,马上遭到王功权、易小迪的反对,他们反驳说,中国与新加坡是根本不同的。这种气氛让我感觉像回到了90年代“万通”开董事会的场景,各有各的观点,各有各的意见,所有的观点没有一件是大家都一致同意的。
冯仑谈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他用了四句话来总结:一是资本家的工作岗位,没有办法,不小心成了资本家,只能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二是流氓无产阶级的生活方式。西装革履,正襟危坐,像老派资本家那样的生活对他来说是种受罪,他还是比较喜欢那种随意的轻松的生活方式。他一总结就成了流氓无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三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理想,不像老派资本家那样把钱看得特别重。这点我与冯仑一起工作多年,深有体会。我想起了他长期穿着的那件红西服,那件红西服是我们在香港时一起买的,他穿了许多年。我问起那件红西服,他说还在,就是破了,不穿了;四是自由文化人的精神向往。
谈完大事情,开始谈微观的,冯仑一般喜欢谈宏观的事情,说最近跟美国人做业务,见的律师比较多。他说见到的律师有三种。第一种是相当于做构架的律师,每小时要收八百美金,不做具体的事情,就是和你侃,搭架子。,另外,他的人脉关系很熟。第二种律师每小时收费四百美元,相当于建筑师,各个专业的事情都要知道一点,才能把构架律师的完美想法去完成。第三种律师每小时两百元美金,是做具体文字工作的,文字非常严谨。我们都一致认为,冯仑现在已经成了法学博士,最适合做的是构架律师,后面两种律师他都不擅长。所以谈到具体的业务,冯仑都是按构架律师的思想去谈的。他最欣赏两句名言,其一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好像是中央电视台的广告。另一句是“思想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所以他在与美国人在做一件惊天地的大生意。因为商业上的原因,现在还不能对外公布,以免透露了冯仑的商业机密。
谈到了律师,还谈到了知名度。易小迪插话说,最好的律师和最能治病的医生一样,是不显山、不露水的。他还说到,中国古代名医扁鹊是能包治百病的医生,当有人夸奖他时,扁鹊说:我不行,其实医术水平最高的是我的父亲。我们家人还没有得病症状的时候,父亲就能发现蛛丝马迹,及时地给我们调理好。所以他的医术再高明,也显现不出来。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只能在我们家族得以显现。而我哥哥医术水平要比父亲差一些,他能够发现小病并把小病治好,使病人变成健康的人,所以他的影响力就要比父亲大,是在整个乡的范围。而自己(扁鹊)把已经得了大病的人再治好,从本质的效果来看,远没有父亲和哥哥的医术好,因为并没有及时地发现病人身体的不协调,或者病人还处在小病状态时,就把病治好,病人已经经受了许多的痛苦,但自己却名满全国了。易小迪说,真正的高手、律师并不是名气大的,名气有的时候和他的能力不一定成正比。
易小迪接着谈了许多思想的重要性,说什么东西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思想,最宝贵的也是思想。王功权很不服气地说:我在投资基金干了这么多年,有几条原则,如果符合这几条原则,符合这几个结论的就投,不符合这个结论的就不投,像你这种闭着眼睛斗法的做法,国外的投资者是不能接受的。易小迪反驳说:逻辑的思维是对的,但只能在一定范围之内,超出这个范围就不管用了。
大家天南地北地谈,我在旁边没怎么说话,但仔细想,好在是大家都分家了,要再合在一起开董事会的话,恐怕永远形不成结论,不知道要耽误多少事。
王功权接着说上海下一步发展会如何有前途。易小迪说:发展最有前途的地区是有思想、有创意的地区,没思想、没创意的城市只会沦为一个加工的基地,“以正和,以奇胜”,一定要有想法才行。
谈到很晚,大家也吵得精疲力尽了,易小迪给大家买了单,冯仑给每人送了一件礼物——BOSS牌的大衣,大家就各自回家,洗洗睡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李战洪:地产江湖的“四大派系”
//blog。sina。/s/blog_4be617530100d75i。html
有人曾这样描述珠江:珠江,虽然没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势,也不如“源远流长的长江”之流长,但却有着自己的风光旖旎、异彩纷呈。
对珠江,很久以来,我一直无法找到“合适的句子”来形容。只知道骨子里喜欢这条江,喜欢这条由“东江”、“西江”和“北江”三江汇聚而成的珠江。因为此,自己居住的房子也就在了珠江边;
难得的端午假日休息,回到广州,坐在家里,呆望着窗外的珠江水,萌生很多有关地产的感悟……
一直主张“人生需要历练,更要善待历练”。回想自己十余年地产历程: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再到大西南,以工作的名义深度了解每一座城市,同时也历经各种地产“流派”和“风格”的洗礼,于是,便有了下文:
5年前的2004年,地产江湖所流传的“广州地产看产品、上海地产看行情、北京地产看概念、重庆地产看潜力”,也仅仅是市场表现上的差异,掩盖了中国地产趋同质化之势;
当下的2009年,行业大调整时期的中国地产江湖,催生英雄辈出,硝烟不断,“东、南、西、北”群雄再度“四”起:“粤派”、“海派”、“京派”、“渝派”各领*,把中国楼市搅得风生水起……
粤、海、京、渝四派,或重实用、善贩卖产品;或重商经、善做行情;或重形式、善煽动情绪;或重细节、善采众家之长……
“粤派”主张“现实主义”、“海派”主张“都市主义”、“京派”主张“文化主义”、“渝派”主张“人本主义”。四大派系,历经20年中国地产江湖磨砺,已经完全形成了“风格”的脱离;
“四大派系”因为所在城市特质、居住文化、生活理念、消费水平、功能需求等有着明显的差异,也反映在项目规划、产品定位、建筑风格、园林景观、营销推广、物业服务等方面的特色鲜明:
“文化主义”的“京派”:
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般的气势与豪放……
“京派”关注“政经”,善“概念”造势,高调张扬。
从“排子房”到“机关大院”,从“胡同四合院”再到“奥运村”,从中可以领略到“京派”皇家居住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北京,“房子”沿革于历史,更多精于“文化”政治色彩,“soho”、“鸟巢”、“央视大裤衩”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