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重地方官权利,表面上是避免了平民的起义,实际上确实加重了祸患。
因为失去了中央的控制,地方官就可以明目张胆的招私军,然后当个草头王,和后世民国时候军阀割据一个样。
什么叫做私军,那就是私人军队,于禁当初虽然说也能称得上是私军,但是他在清剿黄巾时候训练起来的,而且都是族人。
但是招私军就不一样了,他们可以明目张胆的“拉壮丁”然后割据,这才是乱天下的根本!!!
正想找郭嘉等人商议一下,却看见门被拉开,郭嘉竟然不请自来。
只见郭嘉满脸欣喜,小声道(理事厅不允许大声说话):“刚才华公说戏老的病根已除……”
~~~~~~~~~~~~~~
招贤纳士 第37章(。dushuhun。)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6 17:06:02 本章(。dushuhun。)字数:1440
“哈哈……”
看了这么多烦心事情,总算听到一个好的,赵扬赶紧回后室。
到了后室,戏志才已经开始吃东西了,明显已经好多了。前几天戏志才因为疼痛,基本上吃不下去饭,看见这个样子,赵扬也就放心了。
华佗这个时候已经开始收拾东西了,看见赵扬过来,上前道:“你主簿的病已除,只需要用心调理就可以了,只是希望太守能够派人护送小老儿我。要不然我这把老骨头可受不了。”
“华公难道现在就准备走么?”赵扬道。
华佗捋了捋自己的小山羊胡子道:“恩,若是往日,我一路上还可以行医,但是此次出来紧急,没有带工具,所以没有办法行医了。而且听说泰山地区多匪徒,往日身边有徒儿,但是小老儿我可打不过他们啊!”
这倒是,华佗虽然身体看着很硬朗,但毕竟90多岁了,身体各方面技能都比不上年轻人,遇到土匪,那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不过赵扬可没有这么容易打算放过华佗。
“那华公当初为何收这几个徒儿呢?”
赵扬并没有回答华佗刚才的问题,而是悄悄岔开了话题。
“呃……这个,小老儿都90多岁了,身边该死的早就死了,收几个徒弟也好为伴,也好能传我的技能(本来想用衣钵,但是这个词是佛教用语,谁能指点一下,用什么词好??)。”
这倒是,自己是个“老不死”,但别人总不能也都是老不死吧。而且亲不过三代,恐怕华佗孙子曾孙子一辈对待他也不咋滴~~
“那华公的几个弟子也确实能够传您的医技?”
华佗道:“为医者,首先要心地善良,庸才不怕,最怕明知自己是庸才还要装作全才,我的几个徒儿虽然心地善良,但不过都是贫苦家人的孩子,一直到了成年我才开始叫他们识字,能将我的全部技能传给他们,他们也不一定能够全部学会。”
看看华佗无奈的样子,赵扬也走点感触,自己大半辈子忙活的家业或者技能没有办法传下来,那确实很让人伤心……
“那么华公还可以出仕么?”
“哼哼…”华佗冷笑一声,道:“我都一大把年纪了,谁还愿意让我出仕啊,不如在家里面清闲清闲吧!”
也确实,华佗都90多岁了,像赵扬这样亲眼见过的觉得他的经历还行,如果是别人,保准会觉得这个人马上都要进棺材了,精力根本不够了,纯属于养着一个吃饭的。况且你要是将一个长辈收做“幕僚”,你总不能天天放着“领导”的面子不做,跑到人家面前当孙子吧~~
“那么华公有济世之才,总不能这样埋没在历史中吧?”
华佗这下倒是没有说话,只是呵呵苦笑了几声。
赵扬现在打得什么注意,恐怕外人早就看出来了。而用的这一出,正是“欲擒故纵”啊!
明白了华佗的心理,赵扬就道:“华公的弟子不能尽其才,那么华公为什么不能够效仿扁鹊一样编写医术,这样就能够教育万人,同时流芳百世?”
看着华佗那个样子,赵扬知道他心中也在犹豫,于是加把火道:“天下医学典籍何其之多,那么华公为何不能够取百家而成一家之言,况且华公拥有丰厚的经验,为什么不去编写一部能够让自己流传百世的医术……”
~~~~~~~~~~~~~~
招贤纳士 第38章(。dushuhun。)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6 17:06:02 本章(。dushuhun。)字数:1125
在赵扬的利诱和摆出大道理的效果下,华佗终于崩溃了,并且答应,如果赵扬能够提供所需的物力人力,那么他一定要在有生之年编写完医术。
其实古代编写医术的费用是很昂贵的,首先是取材,另外就是传播,不过有了华佗的经验以及赵扬准备“发明”印刷术的打算,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其实如果华佗能够编写一部医术,赵扬觉得这部医术能够取代《黄帝内经》的可能性很大。
封建统治者迷信那些鬼神,“太医”也就随着统治者的意思。但是普通的“乡村郎中”可是不一样的,他们不要求嘴有多甜,他们靠的是本事。《黄帝内经》里面夹杂的大量道家术语,本身就是十分朦胧,而且里面很多医术也都是炼丹一类的,这些根本就是不可靠。
同时华佗比他们多的不仅仅是多活了几十岁,同时华佗本身还是精通经学,其书写水平更是好,而且书读的也多,如果只是普通的医生,很多人往往只读过几本书,这样就明显比了下去。
而且华佗还有一个别的医师都没有的特殊技能——外科。
华佗凭着自己对人体的研究和对药理的了解,已经为很多人都动过手术了,而且成功率还很高,加上他发明的“麻沸散”,简直就是一个正规的外科手术医师。
另外就是赵扬还有一个想法,正是想让华佗这个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外科大夫”能够教出一群“军医”。
军中不是没有医生,但是他们的本事,防止防止疫疾,开开药方还可以。但是在战场上,这些用到的却不是很多。
那个当兵的没有挨过刀,中过箭,这些就是那些“内科大夫”管不到的了。
包括将领,很多中了流矢都不得不自己拔出来,一旦伤到了内部组织,甚至从此离开了部队。
把这个想法给华佗说了一下,华佗也就明白什么意思了,正好他也少帮手,于是赵扬就找了一些机灵识字的人跟着他学习,反正言传身教,总能学到点什么东西。
派人将华佗的家眷(其实就他那两个徒弟还有两房小妾?)以及物品拉了过来,华佗也算在平原安家了,另外在赵扬的支持下,在平原开办了“有史以来第一家医馆”,名字竟然叫做同仁堂(同仁堂老板:我抗议!!!作者……)。
开办“同仁堂”其实对于华佗的效果不大,但是为了能够锻炼他们手下的那些“徒儿”,这个方法明显比四处行医好多了,而且现在平原俨然成为大汉继南阳、汝南后的第三个人口大郡,拥有接近150万人口和数十万流动人口。其中应该有许多从来没有见过的病例,也好给华佗“开开眼”。
~~~~~~~~~~~~
招贤纳士 第39章(。dushuhun。)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6 17:06:02 本章(。dushuhun。)字数:1747
虽然这些都是好事情,但是赵扬在这几天确实十分的心烦。
首先是自从戏志才的病好了之后,他呼喊叫赵扬赶快婚娶的声音也越来越大,加上戏志才本身也是一个博学之人,天天都是周王什么什么《周礼》什么什么的,弄得赵扬都不好意思,以至于赵扬这几日不得不找个小咯旯里躲着。
没想到戏志才竟然棋高一招,竟然找了周异出面,让本来想用父母不在不婚娶来推脱的赵扬无话可说。
古代的婚姻可不讲究“自由恋爱”,有了周异出面,那么也就间接的成为掌控赵扬“婚姻幸福”的人了。
于是周异就“不小心”放出风声,没想到不仅平原大户大肆推荐自己的闺女或者是侄女,竟然连外郡的许多大户也都“踊跃参加”……
为此,周异干脆举办了一个“选秀会”,俨然后来的“抛绣球”,让赵扬哭笑不得……
不过还好,那些大户家的女儿哪个不是从小就训练,本来古代的女人大多就是取悦男人,所以说识字的不多,但是基本个个都是萧管鼓钟样样精通,加上赵扬不是普通人,还有一个侯爵在身,参加的全都是古典MM。
古代的女人看起来都温柔似水,加上绝妙的面容,让一向在后世见过的比男人还野蛮的女人的赵扬觉得简直就是捡到了一块大元宝……不不……是挖到了一座大金山。
而且更重要的是,按照戏志才的说法,现在赵扬最多可以像诸侯一样拥有九个妃子,当然,小妾啊,歌姬啊,那可以更多,想着想着,突然郭嘉说了一声“主公的口水怎么流了下来”。猛擦口水中……&;%*
不过也因为这样,所以说正妻才无比重要,一个好的正妻关系到自己家里的团结,所以赵扬没有专门找那种特别漂亮的,而是找了一个面容一般,但是却十分亲和的女的,名字叫做丁月,是平原郡大户丁家的一个女儿,芳龄二十。而周瑜,则是取了丁月的妹妹……
不过对于这样的结果,赵扬还是很满足的,毕竟后世严重的“狼多肉少”,而且到时候还可以再养小妾。小妾就没有那么多的规矩了,甚至不用向长辈回报。想着想着,口水又不自觉的流了下来……
于是周异就按照《周礼》“天子一年,诸侯六月,士大夫三月,庶民一月”的订婚礼制,选取了士大夫的礼仪,给丁家下了两份聘书,当然还有周瑜的。
对于这个赵扬倒是没有反对,如果选诸侯诸侯的,也有点违背礼制,更重要的是,赵扬表面上看着“大丈夫未立功业,何以家为”实际上心里面早就馋得要命了,于是就选了士大夫的礼仪。
中平六年一月
平原可以说是十分热闹,毕竟平原的两个大户联姻,送礼祝贺的,加上又摆了大宴,所以说包括平民都感觉像过节一样。
站在大门,看着新娘子脚踩着象征传宗接代的袋子,艰难投入赵扬的怀抱时,赵扬也多少有一些触动——终于有家了。
赵翼在洛阳,没有办法回来,所以说还是派人送来了许多财物和器具作为贺礼。在信中除了向赵扬祝贺之外,还说了朝中的数件大的事情。首要的自然石在八月份皇帝老儿设置了西园八校尉,而皇帝的身体则是越来越糟糕,恐怕时日不多了。而将这件事情给郭嘉等人说了之后,大家也纷纷预感天下将乱,首先是现在朝廷中间外戚和宦官争权越来越厉害,更要命的是这西园八校尉,中有一半的兵权是掌握在外戚手里,而另外一半却是掌握在宦官手里。而且宦官的实力不如外戚,所以大家都预料到了十常侍必定先下手为强除掉何进。
包括赵扬的臣子以外,连远在洛阳的曹操都送来了礼物,但是袁绍,咳咳……那个家伙当初对赵扬那么客气,实际上心里面早就记恨的要命,自然没有送什么东西。而赵翼的朋友的儿子,赵扬的幼时好友崔琰也专程送来了聘礼。
崔琰前一段日子,一直都是在跟随者他的师父学习经学,而这次竟然专程来看完自己,所以赵扬也十分感动。
不过崔琰还是要走的,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