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靖道:“主公有白马义从,连鲜卑都畏惧三分,刘虞那家伙来了,就让他死在这里!”
公孙瓒听了这句话还算满意,对这刘备开口道:“不知道弟有什么好的意见。”
刘备皱了皱眉头,道:“袁术有异志,恐怕这件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恩,”公孙瓒也是皱了皱眉头,道:“我也不想派遣兵,但是袁术也算结交了我,我总不能这么容易就拒绝他吧。”
“那么兄长不如赶快派人通知刘虞,别让他去了,这样,兄长完全可以凭借‘刘虞这个上级长官都没有去,没有上级的同意我们也不能去了’这个理由拒绝袁公路的请求。”
“妙计啊!!”公孙瓒对着旁边的一个侍从道大声道:“先把那个使者‘安置’起来,然后派人通知刘虞…………”
~~~~~~~~~~~~~~~~
招贤纳士 第8章(。dushuhun。) 冀州归袁,赵杨从中作梗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6 17:06:26 本章(。dushuhun。)字数:2427
不过这件事情还是没有成功,毕竟人家刘虞还是汉室宗亲,皇上的命令绝对会是一丝不苟的执行,而且,刘虞的儿子还在袁术那里押着呢……
而公孙瓒一听刘虞不听从自己的话,顿时大怒,差点没有发兵攻打刘虞,不过这个怨结给本来关系就不是很好的二人又增加了一道隔阂。
这下公孙瓒也没有什么借口了,心里面怨恨刘虞,却又不想得罪袁术,所以只得把他的弟弟公孙越支使出去,派遣了一千多骑兵。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反正就是堵住袁术的嘴……
不过心中毕竟是对刘虞有一些怨结的,于是公孙瓒竟然让公孙越偷偷的让袁术押扣刘和,夺走刘虞的兵马。
可是那个袁术也不傻,对于这种给自己糟蹋名声的事情,当然不会做了。不过,这件事情还是给刘虞和公孙瓒的事情埋下了祸根。
………………
初平二年末夏
“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越率领千余骑兵请求过境。”
韩馥正在和别的名士们办酒会,就听见自己的幕僚刘子惠过来道。
“什么!”
韩馥大叫一声。周围那些名士顿时静了下来,齐刷刷的看着韩馥。
“呃……”韩馥大窘,忙摆摆手道:“没有什么大事情,大家接着聊,我先出去一下。”
那些名士恍然大悟,“哦”了一声,又开始叽叽喳喳的聊了起来。
韩馥慌慌张张的走出大门,赶忙追上刘子惠道:“怎么一回事。”
“不知道,”刘子惠一摇头道:“据说是去攻打董卓,把天子救回来。”
“不可能吧,”韩馥虽说没有什么主见,但是还绝对不是一个弱智,道:“哪有派一千多个骑兵的就赶去和董卓斗,当初我们盟军三十万都没有攻下洛阳。他派一千骑,玩笑!!”
“所以说这是一个疑点。而且,堂堂的一个冀州,南下的道路不可计数,他干什么非要从冀州的治所安平郡过?”刘子惠道:“我认为很有可能是想试探一下主公的态度,甚至有可能是为了找一个理由攻打主公。”
“呼——”
韩馥一脸冷汗啊。
韩馥可是见识过公孙瓒精锐的“白马义从”的。早先,韩馥就和公孙瓒不和,当时韩馥还觉得自己堂堂一个冀州牧,难道还怕了他一个小小的太守不成??
但是,随后的事情就让韩馥大惊失色,公孙瓒竟然以闪电般的速度攻进了冀州的治所安平郡,并且打败了韩馥的军队。公孙瓒的部下,骑着白马,手持硬弓,几乎将韩馥仅有的一点自信心撕碎,扔掉……
韩馥一想起当时那个场面,现在感觉腿都快软了,忙问刘子惠道:“刘子惠啊,你快给我出个主意。”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主公要不然就干脆和公孙瓒撕破脸,要不然还是放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越过去吧。”
“哎……”韩馥叹了一口气道:“公孙瓒的兵太骁勇了,咱们也没有什么作战准备。那也只能先放公孙越过去吧,别让公孙瓒找到了理由。”
………………
河内郡朝歌
“什么??公孙越率领一千兵马过境的时候,韩馥竟然派了五千兵马护送??”袁绍大呼一声,随后大笑起来。韩馥这哪里是护送公孙越过境,明明就是担心公孙越,然后派着五千兵马防备监视着!!
“是的。”袁绍的谋士逢纪道:“韩馥旷怯,上次公孙瓒攻打冀州,结果把韩馥吓得够呛。这次也是很有戒心啊!!”
“哼哼,”袁绍冷笑几声道:“韩馥那家伙真是没有什么本事啊。”
当初自己在渤海郡的时候,韩馥不也是害怕的要命,结果派大军盯着自己。袁绍现在翻身啦,对于韩馥就是不屑一顾了。
“只是不知道主公是不是仅仅安于现状?”
“什么意思?”听这么一说,袁绍也弄不明白逢纪的意思了。
逢纪道:“将军率领关东诸侯讨伐逆贼董卓,做的是大事情,却需要靠别人供给,以袁车骑将军的能力,控制一州也不为过啊!!”
“哎,”袁绍叹口气道:“有什么办法,冀州的兵力还是太多了,而且粮草兵甲也充足,反观咱们,现在粮食都已经吃尽了,士卒甚至需要在饭菜里面加上一些桑椹才能够勉强果腹,你叫我怎么去攻打冀州??”
说罢,还恨恨不平的道:“如果我有能力,早就将那个无能的韩馥赶下台了!!”
逢纪昂着头道:“主公有这个意向好,现在正是一个时机呢?我有一计,就能不费一兵一卒而兵不刃血的取得冀州!!”
“哦,元图(逢纪的表字),不知计将安出??”…………
*注:'一'关于袁绍的粮食问题,《魏书》曰:“自遭荒乱,率乏粮谷。诸军并起,无终岁之计,饥则寇略,饱则弃余,瓦解流离,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袁绍之在河北,军人仰食桑椹。袁术在江、淮,取给蒲蠃。民人相食,州里萧条。”
'二'关于公孙瓒率兵进攻韩馥的事情,《三国志》曰:“后馥军安平,为公孙瓒所败。瓒遂引兵入冀州,以讨卓为名,内欲袭馥。”
————————————————
注解:《三国志》载:
逢纪说绍曰:将军举大事而仰人资给,不据一州,无以自全。绍答云:
冀州兵强,吾士饥乏,设不能办,无所容立。纪曰:可与公孙瓒相闻,导使来南,击取冀州。公孙必至而馥惧矣,因使说利害,为陈祸福,馥必逊让。于此之际,可据其位。
绍从其言而瓒果来。
~~~~~~~~~~~~~~
招贤纳士 第9章(。dushuhun。) 冀州归袁,赵杨从中作梗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6 17:06:26 本章(。dushuhun。)字数:2457
“袁绍夺了韩馥的冀州牧职位。”
“什么!”
赵扬正在看书,却见郭嘉进来说了这一句,竟然一骨碌就爬了起来。虽然赵扬早都预料到这个样子(实际上早就知道了),但还是需要想想应对措施。
“通知属下幕僚开会!”赵扬冲着侍从道。
侍从刚转身,赵扬想了一下,添了一句:“对了,将吾弟公瑾也喊过来吧。”
………………
看着最后的周瑜慢悠悠的坐下,赵扬正了正神色道:“奉孝将大体情况描述一下吧!”
郭嘉“恩”了一声,起身道:“今年秋天七月,也就是一个月前,袁本初联合盘踞北方的公孙瓒公孙伯圭出兵胁迫冀州牧韩馥韩文节,根据探子的情报,袁绍应该是利用他家四世三公和韩文节的门生关系,然后让韩文节主动退位让给袁绍的。因此,袁绍这次可以说是一兵一卒不费便兵不刃血便夺取了冀州。”
听着郭嘉一说完,“哗啦”一声,下面就已经乱开了。
看见这个情况,赵扬没有制止,等了一会看看讨论的都差不多了才起身道:“不知道关于这件事情大家有什么意见。徐军师,你在平原呆的久,不知道你有什么意见。”
徐庶站起身道:“事已至此,我们也无法改变,但是我觉得袁绍夺取了冀州,而现在冀州内鱼龙混杂,恐怕袁本初会用亲信逐渐掌控冀州。平原富庶,实力又是最强,肯定首当其冲,所以说主公需要早作打算。”
“嗯,有道理,”赵扬点了点头示意徐庶坐下,转头冲在自己下坐的周瑜道:“刚才我看见全座都在议论,唯有公瑾泰然自若,是不是有什么好的意见?”
周瑜是赵扬的弟弟,可以说是过的最滋润的,偏偏周瑜太聪明了,哪次赵扬还找不出来周瑜的弱点,刚才见到周瑜的表现,不仅有点想开开周瑜的玩笑。
周瑜倒是不急不慌,连起身都懒了,只是正了正身子道:“徐军师说的有道理,但是我觉得有一点补充。”
“公瑾但说无妨。”徐庶一听有人要给自己补充忙问道。
“现在冀州的官吏大多不是袁绍的亲信,但是我觉得袁本初逐渐掌控冀州是不可能的,因为外面的公孙瓒肯定不会随便让袁本初安安稳稳的坐到冀州牧的位置上。但是袁本初夺取冀州牧的位置本身就是不正义的,肯定会有很多人不服,如果袁本初采取强硬措施,我倒是觉得应该有很多郡反叛。所以说,袁本初短时间内应该无暇估计主公。”
周瑜说完这点,又重重的道了一声“而且”,看见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自己身上,才继续开口道:“而且,这一段时间内,袁本初的势力没有办法渗透到各个郡县,加上突然易主,许多地方长官必定会不知所措,因此这一段时间内会形成一种真空状态,无人管理。那么,恐怕黄巾也不会错过这个好的时机翻身吧。”
“呵呵,”赵扬没想到周瑜还真是有一套与众不同啊,只得夸奖道:“看来我还是很幸运的,能够和公瑾结拜,要是公瑾和别人结拜了,估计我能烦死了~~”
不过说个这个黄巾也确实有点麻烦。
在冀州,可以说是治安还算不错的,比起青州那边政令不通,豪强割据导致黄巾一直肆虐的状态好多了。
但是治安好并不代表没有黄巾啊,加上韩馥此人能耐确实不咋滴,所以黄巾虽然龟缩到常山等郡继续“顽强斗争”,但还是常常有复出的危险…………
而且,冀州黄巾不似青州黄巾大多是没有生存能力被迫成为黄巾,冀州的黄巾是联合张角当初的精锐和常山一代的土匪,生存力极其强悍,加上十分熟悉地形,利用山谷相互通联,朝廷对于这种事情也是力不能及,韩馥虽然多次派兵征剿,但也仅仅将他们逼回山中,而进了山,官军的优势就没有办法发挥了。冀州的这些黄巾因此以“黑山军”自命,官军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他们的统帅原来是一个张牛角的人,但是后来换成了一个外号叫做“张飞燕”的人。这个张飞燕似乎原来姓“褚(chu音楚)”因为身轻如燕,行动敏捷而得名为“飞燕”(黄巾大多都是贫苦的农民,没有几个有名字的,你到黄巾部队里面喊一声“二狗子”估计能够有一片答应的~~所以说大多统帅都用自己的特征作为外号和名字…………这些在前文应该有叙述),后来张牛角死了后,张飞燕改姓以此怀念张牛角,继续“顽强斗争”。此人据说还特别有智谋,韩馥的多次征剿就是在此人的带领下被打败地。
又听了几个人的意见,但是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