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幻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易幻三国- 第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样既是赢得一个好名声,也算是谋点私利。
    赵翼已经将这件事情全权的交给赵扬负责,赵扬还记得临走前,赵翼看着自己,然后叹口气道:“扬儿,你三个哥哥都不幸早早夭折,你太锋芒毕露了,为父……”赵翼叹了口气,接着道:“为父给你起个表字叫友靖,你要记得为父的托付!”
    “友”“靖”都是比较沉稳的表字,和崔畅当初起的名正好相反,这一说,赵扬也觉得自己有负赵翼的太多了!赵翼始终关爱着赵扬,而赵扬却没有在意。赵扬就那样哭了,等他抬起头看赵翼的时候,他发现赵翼的眼睛竟然也红了!
    《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俗谚说得更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赵扬忘了当时是怎么回答的,但是他觉得他好像真的感到了家的温暖……
    就这样,赵扬踏上了朝京之路!
    不过说来,这个洛阳也不愧是一个帝都,甚是宏伟,城墙离着老远便可以见到,交通更是四通八达。进入司隶地界后,无论是交通还是治安,都好了很多。
    “哎,主公,你看!”一个随从手指着城中的一座高楼大叫。
    众人纷纷顺着这个人得手指看去,一座十五米高的楼矗立在城中,勾栏瓦肆。不禁纷纷啧啧称奇。
    洛阳的商旅很多,跟在长长的一队商贾身后,赵扬等人还不断的东看西看。
    “哎!少爷,少爷!”正在这时,突然有人兴高采烈地呼喊自己。赵扬一看,竟然是个熟眼。再仔细一看就想起原来是小时候经常照顾赵扬的一个仆从了,名字叫做赵福。
    “嗨,你怎么在这边?”赵扬这次总算体会到了“他乡遇故知”为何是人生三大快事了~~。
    再询问之后赵扬才知道:原来,等赵扬一走后,赵翼便有些担心赵扬在外地没人照顾,但是知道赵扬此番是游学的,难免会因为在路上四处寻访名师耽误些时日。于是便让人提前来此开了一间作坊,名为经商,实则每日在城门守候,就等着赵扬来。
    “唉……”一听到这里,赵扬也有点感动。
    这下在洛阳也有了住处,赵扬倒也轻松了许多,让随从先安置下来,自己便在赵福的陪同下到大街上搞搞旅游。
    洛阳不愧是帝都,倒是繁华至极,本来平原也算很大的一个城市了,但是和洛阳比起来,那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洛阳城中大街可容八辆马车并行,道路两边商肆林立,商旅繁多,绝对不下于北京的长安大街。
    往前逛了逛,却发现前面清净了许多,这个时侯赵福却提醒道:“前方就是朝中高官的居所了,我们还是回去吧!”
    “哦!”赵扬还是乖乖的应了一声。
    赵福刚才就给赵扬解释了,这京城还真不是随便就能走动的。打个比方说吧,有一天你去逛窑子,却发现昨天预约好的小姐正在和别的男人在一块,但就是这样你也不能着急,因为那家伙可能就是皇上他二大爷。在京城中随便拎出来一个人,就可能和皇帝沾亲带故。
    不过碰巧,刚入城之前看到的那栋高楼又出现在了眼前。和四周大多是单层两层的房屋相比,倒有些鹤立鸡群的感觉,赵扬不禁开口问道:“对了,赵福,那栋楼是谁家的?”
    赵福闻言,先警惕的看了看四周,然后搀扶着赵扬快步往前走,道:“少爷先不要问。”
    ~~~~~~~~~~~~~~~





    初回大汉 第11章(。dushuhun。)  先抢先占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6 17:05:27 本章(。dushuhun。)字数:2059

    往前又走了一段路,直到没有人的时候赵福才开口道:“少爷有所不知,刚才那栋高楼正属于十常侍中被皇帝称作阿父的张让。张让被人们所唾弃,所以也十分忌讳别人谈论他,其耳目也很多。据说有一次皇上登上永安候台,看见皇城外的高楼在众多的房屋中如同鹤立鸡群,便开口问道这是何人的居所。张让本来就是“僭越”朝制,把自家庄园建得皇宫还高,担心皇帝知道这是他们的居所,便使劲的拽着皇帝的袖子让皇帝下来,并且威胁说,‘天子不当登高,登高则必临大祸’。从此之后,皇帝便不敢登高!”
    赵扬叹道:“唉,未想阉党竟如此猖獗!”
    赵福也叹道:“自从郑众诛窦氏、梁冀灭门而一日五侯,阉党屡次得势,此也不过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啊!”
    二人一番感叹,也就无心逛街了。
    其实现在已经是夏末,但天气还不是很热。
    三国时代是一个“寒冷期”,包括历史地理学家研究就发现,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和中原汉族居住地的分界线与400毫米等降水线重合,这也是我国古长城沿线。当气候出现显著变化的时候,就会影响到长城南北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交往状态。历史上几次农牧民族军事对峙,比如说北方十六国与南方东晋政权的对峙,北朝与南朝的对峙,辽、西夏和金与两宋的对峙,都是伴着寒冷期的到来而形成的。
    根据气象学家的报告,中国第二个寒冷期是东汉至隋朝(公元初至7世纪),第三个寒冷期是北宋中后期到南宋中期(11世纪至13世纪),第四个寒冷期是元末明初到清末(15世纪至20世纪)。每当寒冷期到来,就会造成北方游牧民族生存困难,从而南下进攻中原。三国时代正是一个寒冷期。
    可惜赵扬虽然从书上知道,但是也从没细心研究过,只是觉得和后世的气候不一样,也就不深究了~~~
    正好此时已经是中午,赵扬行进了一天,体力消耗不少,肚子不禁有些抗议。虽然说古代为了适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基本没有吃中午饭的习惯,但进酒店里吃点酒菜还是可以的。
    “小二,给我找个雅座!”刚一进门,赵扬就对着小二道。好不容易来到洛阳,还不奢侈一把??
    小二看见是一个年轻的公子,身边还陪同着几个侍卫,不敢怠慢,但是还是道:“对不起公子,不巧,没有座位了。”
    在汉代商人地位很低所以是允许进酒店的,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到了“饭点”了,酒店中竟然坐满了人。
    “哦,那算了,你先下去吧。”赵扬没有打算为难侍者,只得让酒店侍者先退了下去,赵扬瞅了半天,那些士人们拿着小酒盅慢慢呷酒,指望他们走是没有可能的。正好一瞥眼看见角落中的桌子只有一个和赵扬差不多的“小孩”在饮酒。这个时代的酒没有经过蒸馏,度数都不高,折合起来不过4、5度罢了,连赵扬都能喝上几杯,所以说酒量大的一次能喝几百碗都不醉,不过赵扬十分怀疑那些人的肚子,毕竟,光喝几百碗的水也撑得慌……
    赵扬无奈,走上前做一缉自报家门道:“在下平原赵扬,表字友靖,不知可否于君同饮。”说是同饮,实际上就是找个坐~~
    那少年也并不作答,只是招招手示意可以。
    赵扬也没有客气,一屁股就坐下了,又叫了一些菜和酒。虽然这个人允许自己落座,但是毕竟在大部分士人中,是不屑和他人交往,有些狂士甚至见到人就问候他的老母~~~
    菜很快就上来了,酒也放到了旁边,赵福和侍卫是没有资格入座的,所以只让侍者给他们搬了一个小案几,弄了一些酒。
    看见那人还在不紧不慢的喝酒,偶尔抬头,赵扬看见了他的面貌,不禁咽了一口口水……
    小样,再装逼我灌是你~~
    “不知你何人也?”赵扬举起一碗酒故作潇洒道。其实看古代那些人吃饭喝酒都用袖子挡着,很别扭,实际上是因为古人从不刷牙……不妨你试想一下,你穿越到了古代,遇到了古典四大美女,结果那边满口黄板牙一露……这也是古代笑不露齿的原由之一……
    还好赵扬来自后世,所以一直坚持早上漱口,甚至让人专门弄了一些贝壳粉,所以说,赵扬也就不屑于用袖子罩着喝,举起酒杯就问。
    那少年刚才一直故作深沉,这见赵扬问话了,才放下酒碗道:“我是洛阳令周异之子周瑜,不过尚未有表字。”
    ——————————————————
    抱歉一下,作者最初底稿的时候,是根据史料的记载推算人物的年龄,当时推算周瑜的时候,结果是14岁,但是后来有读者提醒,发现自己推算错了,落掉了一个年号。
    不过过因为后面的剧情早就定了下来,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没有办法全部改动剧情,这一点十分抱歉。
    感谢那位读者的意见
    ~~~~~~~~~~~~~





    初回大汉 第12章(。dushuhun。)  先抢先占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6 17:05:27 本章(。dushuhun。)字数:3192

    O(∩_∩)O哈哈~竟然遇见了孙策的兄弟,不能可惜喽~~
    赵扬虽然也很吃惊,毕竟这个洛阳令就是洛阳市市长,不过洛阳为皇都,自然这个洛阳令职位也不低,但心中的惊讶还是没表现出来,只是起身道:“早听说洛阳令之子周瑜聪慧异常,没想到可以一睹君容~~”
    赵扬这样说可是绝对的发自内心,谁不知道周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嘎嘎,小周周,我可想死你了!哈哈,没想到我穿越时空竟然能看见周瑜,哈哈,长的还真是帅哈!看得我都有点喜欢上了周瑜……于是赵扬看着周瑜的表情……
    “咳咳,”周瑜咳嗽几声,然后压低嗓门道:“仁兄,你的口水下来了……”
    周瑜这个时候看着也已经14、5(因推算错误,年龄比实际上大了5岁左右,不过因剧情需要,这里将周瑜的年龄设定为15),不过古人普遍都看起来成熟一些,只是微笑不语。
    “呃,那个……”赵扬擦擦口水板正脸色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道:“我此番不过是来洛阳游学,”
    周瑜还是不紧不慢,呷了口酒道:“呵呵,来此洛阳还可曾习惯?”
    赵扬听的周瑜的客套话,故意别有深意的小声道:“还可以,不过游学途中的景象却不宜乐观啊~~”
    周瑜愣了愣,没有说话,低头饮酒。
    赵扬见周瑜竟然无动于衷,寻思道:“丫的,竟然不理我?你个周郎好歹也算是个人物啊,不会连我的话都听不出什么意思了吧?”
    赵扬举起酒杯,先敬了周瑜一杯,又凑近小声道:“不知你看张角那厮如何?”
    周瑜摇摇头:“这年头,官逼民反啊!”
    赵扬点点头表示同意,又道:“问题恐怕不止这么些,张角那厮私自划立部曲,恐怕有野心……如果你想听,不如等我们出去再说……”
    酒店中毕竟是信息流动最快的地方,这里又是皇都,说出不好的有可能被杀头,所以还是出去说为妙。
    二人都怀有心思,所以稍稍饮了几杯酒,赵扬便叫那侍者结了帐。
    出了酒馆的门,赵扬便和周瑜结伴到了城郊,赵扬便开口道:“哎,外戚专权便‘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贤以专其威’立幼小年弱的当天子,然后夺取大权。如果是宦官专权则‘窃持国柄,手握王爵,口含天宪’,朝中有才之士都被迫害,没被迫害的也只能装疯卖呆,‘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天下,何愁不乱?”
    这个在心理学上是个有名的定论,俗话说得好,“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越是无能的人,越是希望自己手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