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之黛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同人之黛玉- 第9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次八皇子立下那么大的功,回来了皇上肯定要封他为亲王的,那到时候就是亲王妃,这是多大的荣耀!于是这些夫人们都不遗余力的推销自己的女儿。

    太后是痛并快乐着,看见自己的孙儿有出息当然高兴,看见这么多人想要嫁给自己的轩儿也高兴,可是这些人中到底哪个才是那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呢?皇后说得等轩儿十八岁的时候才会出现,可是看着这些如花似玉的姑娘们,太后老人家好心痛啊。要是轩儿正常,还可以从中间选几个给他当侧妃,现在只能看一看了。

    皇后那边倒是对这些夫人的女儿淡淡的,毕竟是心中有数,不过她这里不着急,倒是把她娘家的嫂子给急坏了。

    皇后娘家姓刘,也是诗书门第,做着不大不小的文官。还算是本本分分。皇上也最讨厌外戚势大,所以皇后娘家倒是没有什么实权。

    不过皇后娘家男人知道本分,不代表所有的人都本分。皇后娘娘的这位嫂子却是续弦,刚好只生的一女,今年十四芳龄。生的面貌倒是可人,在家里也深受宠爱。目前也还是没有定亲。

    因为皇后时常教导娘家人要谨慎,没事不要常进宫,所以这位刘姑娘进宫的次数还没有那安康郡主多。

    要说这位刘姑娘为什么没有定亲,那理由也简单,是高不成低不就。国舅爷想要嫁的低一些,以后生活也好一些。生为外戚,就该低调,若不然成了皇上的心病,以后灭门的事都有。国舅爷看得通透,自己也领着个不咸不淡的差事。

    自己原配的孩子,也是都是娶得那些闲职的官员的女儿,连大女儿也是早早的嫁了外省,免得又有人打主意说给太子。

    这样对皇上构不成威胁,皇后娘娘也稳坐后位,自己一家老小的荣华富贵能长久保持。

    可是自从原配去世,娶了这个郭氏后,就有些不同了。这郭氏虽然也是文官之女,可是却又一颗向上爬的心。嫁给了国舅爷,原想着以后也能弄个侯爷夫人当当,可是自己的丈夫却是什么都不放在心上的,没有上进心。劝说无效,还是照旧。那好吧,你不成,我就靠自己的儿子,原配的儿子是靠不上,那就只能自己生的儿子了。

    可惜郭氏的肚皮不争气,成亲这十几年就只得了刘小姐一个苗苗。好在郭氏没有绝望,女儿就女儿吧,咱们的皇后娘娘不也是个姑娘,还不是成了一国之母?

    所以郭氏是抱着很大的期望的,从小就培养自己的女儿,到了可以定亲的年龄,是左挑不成,右挑也看不上。其实说到底是嫌弃别人的权势不够大。

    国舅爷说了她好几次,郭氏回道:“妾身只有这一个女儿,当然不会害她,老爷还有别的子女,自然就不把茹儿放在心上!”茹儿是刘小姐的名字。

    国舅爷就让她折腾,反正到最后的决定权在自己手里,太离谱的事自己一定不会答应。

    于是郭氏就折腾开了,原来的想法是,等女儿长大了,到时候给太子做个侧妃,因为正妃是早早的都娶了。凭借茹儿是太子表妹的份上,还斗不过那太子妃?而且还有皇后娘娘看着呢。等太子登基了,茹儿至少也是四妃之一,以后的事还说不定呢。说不定茹儿也能弄个皇后当当呢。

    可是,现在八皇子的事一传开,那郭氏的心思就开了。看八皇子这架势,没准以后还是他能登上大宝呢。即使不能登上大宝,也会是亲王,而且八皇子还没有娶亲,自己的女儿一嫁过去就是正妃,不用看别人的脸色,年龄也相当。看女儿听到八皇子的事也是仰慕的神色,为何不把女儿嫁给八皇子呢?

    所以郭氏就在例行去皇后娘娘那里问安的时候,把刘茹儿也带上了,极力的旁敲侧击,又说道:“我们茹儿长得和皇后娘娘很像呢,老爷也这样说呢。”

    皇后娘娘笑着说:“姑表亲,长得像正常。”

    郭氏又问道:“八皇子这次立了大功,不知道皇上会怎么奖赏呢。”

    皇后娘娘正色道:“后宫不得干政,皇上要怎么赏,也是要和朝臣们商议后才可。”

    郭氏讪讪的,又不死心的问道:“八皇子如今也有十六了吧,怎么还没有说亲呢?老爷也一直关心着。”

    “谢谢大哥的关心了,只是轩儿的婚事都是他父皇做主,所以本宫也只能提提意见。”

    “如此看来,皇上是最疼八皇子了!唉,不像我们家茹儿,老爷都不放在心上,也只好我这个做母亲的操心了。”郭氏面露悲戚,“娘娘,眼看着茹儿都十四岁了,这亲事还没有定下来,我这做母亲的心急啊。茹儿是皇后娘娘的侄女,可是一些高门大户却看不上,这不是给娘娘没脸吗?所以这次我们茹儿一定要给娘娘长脸,嫁个好夫婿,看那些人还怎么嚼舌根!”

    皇后娘娘是知道自己的这个嫂子的,无事不登三宝殿,何况已经见了很多带着女儿来给自己看得人,说什么给自己长脸,还有什么嫁个好夫婿,不就是说的是轩儿吗?可惜你这次算是打错了主意。就算是我同意,你家女儿也不合适。

    皇后娘娘说道:“是啊,到时候让哥哥给茹儿找一个好人家,哥哥办事一向是牢靠,我的那些侄子侄女现在不都生活的很好?而且哥哥是茹儿的父亲,自然会为茹儿打算,你说是不是?”

    郭氏傻了眼,原以为这样一说,皇后会气愤,自然会想到八皇子身上,可是她又说了让老爷做主,那还有什么盼头?于是说道:“娘娘,您看老爷一个男子,怎么好说这些事?您是茹儿的亲姑姑,能不能帮帮茹儿?还有八皇子的年纪也不小了,也是时候成亲了。”就差直接说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八皇子了。

    皇后说道:“那好,到时候本宫帮茹儿打听打听,有合适的就通知嫂子。至于轩儿的事,本宫还是那句话,都是皇上做主的。”

    郭氏好不失望,可是皇后话都说道这个份上了,只能告辞,叫上在另一件房子里的刘茹儿回府去了。

    最后还是国舅爷把郭氏骂了一顿,才算暂时消停。


红楼同人之黛玉 88、想后路事情纷扰

 …
 …
 

    八皇子的事林如海早就知道,高兴的同时又有点担心,这次八皇子立了功,太子那边肯定忌惮更大,以后还不定怎么样呢。女儿以后嫁给他会不会危险重重?

    说实话,若单纯就八皇子这个人来说,自己倒是很欣赏,有勇有谋,不过要是作为女婿来看,就有点不满意了,这是个危险人物,林如海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女儿有任何危险。

    可是事情已经发生,总不能希望八皇子被打败,名声搞臭吧。

    还是和玉儿说一声,让她提醒提醒一下八皇子吧。

    林黛玉也听到了八皇子的事,觉得这小子还行,原来还以为是个小屁孩,没想到转眼就可以上阵杀敌了。不知道八皇子知道林黛玉心中所想会不会吐血,明明比自己还小三岁,还说自己是小屁孩。

    不过,这就是以后自己要嫁的人吗?难道自己真的中了**彩?有点像做梦,自己现在是什么心态呢?沾沾自喜?不像。越是好的东西觊觎的人越多啊。

    以后会不会被别人给害死啊,就因为这八皇子。可是,林黛玉想着,自己也不差,为什么要妄自菲薄?对了,还要提醒提醒八皇子,保持低调。但是目前他想低调也低调不起来,国家急需这样一个人来鼓舞士气。

    只能等着回来后再慢慢低调吧,相信他也是想的到这一点的。

    小杨子这次过来喜气洋洋,说道:“林姑娘,我们主子说是给姑娘带点齐州的特产,还请姑娘收下,另外天气热了,希望姑娘保重身体。还有就是,姑娘有没有什么东西带给我家主子?”

    这小杨子明知故问,每次不都是把鞋子给带过去了吗?还有什么?林黛玉说道:“没有了!”

    “怎么会没有呢?林姑娘你可不能耍奴才啊,您这次要是不给主子书信,奴才会被骂死的。”小杨子委屈道。林姑娘是十次有个几次才有一封信,这次主子立了那么大的功劳,怎么也要写写信说一说吧,主子可是都明示了的。

    “我说小杨子,你主子在边关怎么会骂你?”红螺在旁边看不下去了。自己要给八皇子做针线的事,红螺也知道。不过她从来不问为什么,只要是林黛玉做的,都是对的。

    “哎哟,我的红螺姐姐,这此骂不到,等回来了一起骂掉,我还怎么活?您也帮着我劝一劝林姑娘,好歹给几句话,我也好交差。林姑娘,您就当可怜可怜奴才吧。”小杨子说道。

    林黛玉和红螺无语,本来也是准备写的,只不过想逗逗小杨子,话说只要小杨子一来,林黛玉就起了逗弄的心,觉得很好玩。

    “好吧,看在小杨子的面子上,我就写吧。你就放心吧,没有人骂你。”林黛玉说道。

    小杨子高兴的说:“奴才就知道林姑娘不会见死不救的,我们主子有了林姑娘的信,会立下更大的功的。”

    这小杨子的马屁拍的,林黛玉无奈的摇摇头,要是真有那么好的效果就好了。

    边关的水轩接到林黛玉的信,有没有效果不说,不过确实是心情舒畅了不少。这便关冷的时候冷得要命,热得时候热得人心烦,父皇说了停战一个月,这时间已经过半了。等得人心焦。

    好在及时收到了林黛玉寄过来的东西。这鞋子穿着就是舒服,连冯紫英都想抢一双穿。因为他的脚和自己差不多大。自己怎么能让他得逞,这可是那丫头一针一线缝好的。最后把宫里的嬷嬷做的鞋子给了冯紫英才算消停,还说自己小气。

    这次连夏季的衣服也做好了,八皇子想着就从心里高兴了起来,自己一个人躲在营帐里看信:八皇子一切安好。

    怎么还叫八皇子?水轩一阵郁闷,不是都知道你是我媳妇了吗?就不能换个称呼?

    这八皇子在战场上一点也不含糊,可是在林黛玉面前就幼稚了起来。难道林黛玉不叫你八皇子叫你什么?

    听到八皇子的捷报,京城老百姓都欢呼雀跃,我等以有八皇子这样的将军而感到自豪。

    哈哈,感到自豪啊。八皇子笑着看下去。

    不过以我之见,八皇子在战场上如何制敌,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回到京城,如何避免功高震主,才是最重要的。毕竟太子不需要一个比自己有勇有谋的兄弟。

    以上只是我个人愚见,八皇子心中自然有数。

    另外天气炎热,军营极易发生疫情,还请八皇子及早预防。附上常规防止瘟疫的方子。

    书信的后面有防止瘟疫的方子几张。

    这就完了?也太少了吧,自己每次都是写了好几页都还不够呢。真是个小气的人,不过她说的防止瘟疫确实很有道理,军队来到这里已经是深秋,冬季的时候自然没有这些可担心的,可是到了夏季,又经历过战争,很多病情蔓延的很快,要真的有了疫情,这仗就没法打了。

    至于那丫头担心的另一件事,自己也想到了,回去以后就呆在王府里不管外事,当个闲散王爷是

    最好的,来战场不过是多年的夙愿罢了。

    想到这里,八皇子立刻去了元帅的主帐,见了冯老将军和三叔,把疫情的事一说,然后献上了方子。

    冯老将军深以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