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豆豆溪(王地山 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走出豆豆溪(王地山 著)- 第2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弯弯水田,常可看到犯人们在田坎上往来背粪。犁田的吆牛声,糊田坎声和干涩、粗犷的歌声给田野带来生气。偶尔还有上山砍柴的樵夫从这里经过,打着响亮的呼哨,对门万家山的几户农家炊烟缭绕,这些都有别于秦城监狱,使胡风夫妻感到安谧宁静。

  他们生活待遇也不同于一般犯人。清晨有人送牛奶,中晚两餐在干部食堂打饭,能吃到肉类。茶场负责人董霞云、姜同海看望过胡风,征求他对生活的意见。有阳光的日子,人们可看到一位身材魁梧、略微秃顶、不修边幅的老人眯着眼,在小路上踱步、沉思,欣赏晴朗的大自然。

  胡风这时已六十多岁,长期的监禁使他心情变得压抑而烦躁。这次乡居,却使他回忆起抗战时期为躲日寇轰炸在重庆沙坪坝乡居的情景。那时他主编《七月》,作家盈门,如今是另一种心绪,只能读到《人民日报》、《四川日报》和《红旗》杂志,无法潜心写作和研究,他深深感到与世隔绝的寂寞。

  这时陪伴胡风的只有与他相濡以沫的夫人梅志。梅志原名屠纪华,是我国知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原在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工作,她的童话《小红帽历险记》曾在《人民日报》连载,五十年代初随胡风迁往北京。她自愿和胡风一起赴成都,又辗转来到这个小山沟。她当时连工资都没有,胡风每月有限的生活费由夫妻俩共用。

  一天夜里,胡风便溺失禁,下床时摔倒在地,梅志连忙通知看守人员,将胡风抬往苗溪医院,辟了一间单人病房。主持医院工作的副院长王彬立即组织会诊进行急救,并用长途电话通报雅安地区医院内科主治医师林大夫,征求对症施治的意见,接着又派车把林大夫接来苗溪,最后确诊为脑血栓。几天后胡风神志清醒,病情逐渐好转,披着大衣下床,在阳台上慢慢踱步。王彬副院长为他作体检,觉得体质还不错,只是长了不少脂肪瘤。这十几天,梅志很少阖过眼,一直守护在胡风身边,日夜细心观察,充满了贤妻的深情。

  磨房沟的住宅修好后,他俩即由炸药库搬到磨房沟的小院。小院坐北朝南,里面有几间小屋,门旁住着看管人员。

  过了一段时间,他的一部分藏书由成都运到这里,其中有《马恩文选》、《列宁文集》、《斯大林全集》、《毛泽东选集》、《鲁迅全集》的中文本和译本;有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有胡风自己的诗集、评论集。胡风很珍视这些藏书,全部用精致的木箱储存着。他视力还不错,但脑子已受损害,读书时间不多,多数时间默默思索。

  山沟并不是世外桃源。他们毕竟不能与世隔离。“*”的狂潮终于从高音喇叭里传到山沟,随即“三家村”被口诛笔伐,周扬也被点名批判,“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和“炮打司令部”的吼声响彻云霄。看守人员动员胡风揭发周扬,被他断然拒绝。他说:“在文艺思想上,我与周扬固然有分歧,但我不认为他是反革命两面派,也写不出什么材料。”开初,他们还可以在溪边徘徊漫步,到场部看露天电影,但不少影片随即纷纷被批判,令人无所适从。除了郭沫若和沈雁冰,他所熟悉的文艺界领导人和知名作家的名字,这时几乎全部从报纸上消失了。他所厌恶的庸俗社会学的批判方法更是变本加厉,发展为政治判决,这样的劫难还要持续多久呢?

  他们被允许坐卡车到芦山县城赶过一次场。号称古城的芦山据说是“三国”时姜维的封地,红军长征曾到过这里,四方面军在这里建立过四川省苏维埃,城墙绵亘数里。但眼前是一片苍凉破败的景象,县革委会主任署名的布告把三天一集的场期改为十天,城内低矮的平房衰圮残破,仅有的百货店和供销社经常关门学习,行人稀疏,垃圾成堆,许多农民打着赤脚,穿着廉价买来的劳改衣裤。胡风深感民生之多艰和征途的漫长。只有芦山小学沉宏的钟声不时给小城带来一些生气,汉姜侯祠门额上镌刻的“万古忠良”四个大字想来定会激起他的沉思遐想。一位人民的作家因看守人员尾随,却不能与人民谈心,只能默默地与质朴的山民相互对视一眼。山民们也许误认为他是上边下来的“首长”视察灾区,后面还跟着警卫员呢!

  胡风夫妇从北国带来一些花草,他们最喜欢耐干寒的令箭荷花。这种仙人掌一类的植物生命力极顽强。一次被雏鸡啄下一大块,梅志将它插入花盆,不久竟生根发芽,长出嫩绿肥厚的叶片,开出玫瑰色的花朵,比杜鹃花更为艳丽,使他俩喜出望外。他们长久凝视这株并不名贵的花卉,聊以寄托志向与情怀。

  平静的日子只过了一年。随着“*”的深入,茶场公安干警的造反组织分成两派,胡风被秘密关押在这里的信息泄露到了外界,社会上的红卫兵认定茶场走资派庇护反革命分子,罪该万死,准备冲击。在这种情势下,经有关方面安排,成都军区急派警卫部队把胡风秘密转移到另一个遥远的监狱。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梅志不是犯人,不准与胡风同行,继续留在苗溪。她在苗溪医院帮助洗涤衣物,后来又住进2号山庄,茶场派张成英、陈林秀两位工作人员前往监护。

  梅志处境困难,既不知丈夫的去向,几个孩子又被下放到内蒙,骨肉离散,关山阻隔,忧心如焚。后来子女来信,说牧民对他们不错,他们也能适应环境,她心绪才稍有缓解。在苦闷中,她有时翻阅家庭相册,其中有她童年稚气的形象,有她青年娴雅纤弱的倩影,也有胡风在日本海滨的照片以及她与胡风及孩子们的合影,掩卷沉思,感慨不已。她曾把相册给监护人员看,并叙述周总理对胡风的关怀。胡风长期在“左联”与鲁迅身边工作,鲁迅逝世时他亲自守灵抬棺,参与主持葬礼。可是,在1955年的背景下谁也不敢营救他。如果不是关心我国的文艺复兴,不写几十万字的“意见书”,也许他不会落难吧。好心的监护入不便置词。只有劝她想开一些。多多保重身体。

  “*”*中,有许多外调人员来找梅志。有一次,几个青年外调人员拍桌打凳,粗野无礼,梅志很生气,拒绝回答他们的问题,表现出凛然正气。

  梅志爱劳动,是位能干的家庭主妇。她在院内开荒挖地,种了不少蔬菜,还制作了江南风味的香肠,炸面饼,作南瓜渣。还与陈林秀一起做布壳,纳鞋底,打毛线衣,还帮陈林秀编织有凤尾花图案的毛背心,陈林秀则教她锁机器口。后来,风声鹤唳,她不便于赶场,如需用钱,就请陈林秀帮忙到芦山去取存款。

  傍晚,张成英的三个孩子放学回来,梅志爱跟孩子们在一起。放暑假的时候,陈林秀的孩子回到家中,小院里更显得热闹。孩子们睁大眼睛听屠阿姨讲《卖火柴的女孩》、《凡卡》、《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那曲折动人的情节、善良战胜邪恶的结局不仅教育了孩子,她自己也深为感动,双眸闪耀着莹莹泪光。她还领孩子们做游戏,猜谜语,袒露着一颗童心。一位女作家失掉创作的权利,仍以一颗火热的心来点燃孩子们的心灵之火,把别人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难怪孩子们长大以后仍经常叨念屠阿姨。

  后来2号山庄成了学习班,又因胡风改判无期徒刑,梅志受到株连,被安置到女就业队参加劳动,度过一个又一个严酷的冬天。由于她不断要求和胡风在一起,尽到护理丈夫的责任,终于被准予离开苗溪茶场。

  征途漫漫,前景茫茫。她临走时,把那盆令箭荷花送给茶场,留下了珍贵的花种。如今二十个年头过去了,那不畏干寒的令箭荷花却繁衍开来.盛开在茶场职工宿舍的许多窗口。这一对作家夫妻以其作风平易,性格豁达,在危难中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给人们留下了永恒的回忆和崇敬。
  作者题外话:走出豆豆溪(王地山 著)(连载12)第八章 豆豆溪不相信眼泪(上)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走出豆豆溪(王地山 著)(连载12)第八章 豆豆溪不相信眼泪(下)
走出豆豆溪(王地山 著)(连载12)

  第八章 豆豆溪不相信眼泪(下)

  71“春到人间草木知”

  1973年11月初一个周末,刚收工就见木工们在大墙内搭了一座讲台。开大会一般都在围墙外的晒坝上,这次似乎有点反常。

  第二天清晨,台上扯起红布横幅“传达毛主席重要指示”。人们还是摸不着头脑。毛主席的批示多多,都登在报纸上,何须向犯人传达?上午l0时许。中队全体犯人集合,住在外工棚的也回来了。姜场长穿一身灰色毛料新衣,挺有气派地亲自宣读这一批示,其实只有一句话:“这种法西斯式的审查方式是谁人规定的,应一律废除。”他扫视全场,又重读了一遍,没头没脑,并没有说明毛主席是在何种背景、何种场合,何种文件作出这一批示。

  稍停一阵,他又传达周总理对这一批示的讲话,大意是:实事求是,重证据,不重口供,严禁逼供信,这是党的一贯政策,也是毛主席一贯倡导的无产阶级的办案原则。因此,在审查干部的工作中,严禁法西斯式审查方式;在审讯犯人和监狱管理工作中,也不得采用打骂、刑讯逼供等粗暴的法西斯式审查方式。毛主席这一重要批示,应在所有看守所、监狱和劳改部门认真传达,切实贯彻执行,并向全体犯人公布。今后如有这类违法行为发生,应准许他们申诉、上告。

  周总理的阐述并不长,姜场长作了些补充。大意是,我场在执行中央方针上基本方面是做得好的,但在一段时期内也确有打骂犯人、刑讯逼供等法西斯审查方式的现象发生,如今将坚决执行毛主席重要批示,彻底纠正这类行为。

  这个会不到半小时就结束了,与会者甚感突然,喜出望外,立即产生强烈反响。

  这天下午,各舍房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毛主席重要批示,场部派来许多干部参加,看看犯人们有哪些反映。

  对法西斯式审查方式,人们记忆犹新,罄竹难书。有的干部动辄打人、捆人、吊人,弄得四邻不安,惨不忍睹,甚至当众痛打五十至一百大板,把人打得皮开肉绽;管理员对犯人经常在深夜罚站罚跪,侮辱人格,侵害人身自由,给犯人戴背铐,吃饭只能像畜牲那样舐着吃,人们惶惶不可终日。但在那种情势下,谁也不敢控诉这些罪行。感激毛主席、党中央英明伟大,及时发现监狱管理工作中的严重问题,并下决心改正,这只有无产阶级的政党才能做到。有人说:“毛主席这一批示简明扼要,言简意赅,非常明确,非常坚定,很有针对性,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深远影响,必将使干部更懂得改造犯人要体现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也将大大调动我们接受改造的积极性。”有人分析,“法西斯审查方式”是国民党对待革命志士的办法,如中美合作所的白公馆、渣滓洞,把人任意糟塌,灌辣椒水,吊鸭儿凫水,坐老虎凳,背火背篼,上电刑,把竹签钉在人的指甲里,苦打成招,共产党如采取这样的办法,那就是沾染了国民党的作法。“*”中让老干部坐喷气式,也属于法西斯式审查方式,今后再不能那样搞。我引用《三国演义》诸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