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有一个让女儿上哈佛、当律师的梦,而且我心里明白,女儿不是什么天才,想脱颖而出,必须从小努力,另开小灶。所以,我在女儿课外时间,颇费苦心地为她提前渗入影响她一生的学习、活动内容。
女儿上二年级,我让她读《 366夜故事 》,每晚睡前,用中文给我复述一两遍,这件“事儿”让她不仅读了很多世界各国的经典故事,提高了英文阅读能力,还锻炼了英译中和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
来美国后的第二年,我让她花一年多时间把一本200多页的数学习题集做完;上三年级时开始自学代数;高中十一年级,她已经把大学微积分学完,上大学时免修数学。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就鼓励她在课外进行大量的阅读,打下了一定的英文基础。到了三年级的那年夏天,我又安排她背了近4 000个高难度的英文单词,为她阅读经典文学原著扫清了道路。她坚实的英文基础使她读高中时很轻松地选修大学程度的英美文学课。
我还 “连哄带骗”地让她在课外自学汉语。从四年级结束的那个暑假开始,我让她做的最不寻常的“事儿”,就是自学法语和西班牙语。
为女儿设计的这些课外学习的内容,在美国的学校里称之为“学业”。不过,我也为她在课外增加了许多不是“学业”的活动,比如学游泳、上芭蕾舞课、学习中国民族舞蹈、上钢琴课、学小提琴与交响乐等,事儿可真多。这些课上完后,回到家里也要做“功课”,要抽时间练习,还要准备登台表演。所以,一个孩子的业余时间可以安排得很紧,孩子也是可以很忙的。学业上的遥遥领先和登台表演的经历都让她具有领导才能,这种自我意识和自信使她在竞选社团组织的干部时频频胜出。学习音乐和舞蹈,令她有很多机会登台表演。从6岁开始,她就登上A&M大学奢华的大剧场舞台,从小得到了在公众场合表演的锻炼。这种锻炼为她以后参加各种比赛都不怯场打下了基础。
有意识地为她安排的学习和活动使女儿从小习惯了紧张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我对她的学习、生活习惯和性格的培养主要是在5岁到12岁之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人的学习、生活习惯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12岁以后,她就像一个上紧了发条的钟,自己摆动了起来。而后,她各种各样的学习和繁忙的社会活动完全是她自己想方设法去安排、设计并且争取的,根本用不着大人操什么心。我在很大程度上扮演的只是顾问、评论员和拉拉队的角色。
从小就忙碌的她,七、八年级以后已经完全习惯了紧张的生活方式,过不惯轻松的生活。她总是想方设法地把自己的课外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丰富多彩。她的日程几乎到了体力和精力的极限。从七年级开始,她每学期都备有一本活动日程备忘录,记录下每天的活动内容。
一年暑假,女儿在北京新东方学校教书。她告诉我,她真不明白,在中关村附近的网吧里,为什么有那么多孩子长时间泡在那里
↓ 每学期都有一本活动日程备忘录
玩。她非常感慨地对我说,实在无法理解这些孩子怎么会这样,也不知道他们的家长怎么就能不管孩子?她自己从来没有体验过,也不知道网络竟会那么“好玩”。其实,我认为,问题在于那些孩子的父母没有很好地、有艺术地引导孩子,没有让他们从小树立人生目标,没有让他们知道世界上还有比电脑网络和游戏更精彩、更有意义、更“好玩”的东西。如果父母指引得好,学习、读书和上面提到的其他有意义的活动也会让孩子痴迷的。
我们家早就“电脑化”了。1991年装备了第一台电脑,几年后,有了3台电脑,1995年底开始拨号上网。女儿上网是为了查资料、发邮件,都是有目的、匆匆而为的事,没事极少在网上浏览、漫游,主要的原因是她觉得有意义的“事儿”太多,没有可以随便浪费的时间。自己有了奋斗目标,离目标还有很大距离,许多有意思的 “正事儿”待办,哪儿还有时间在网上流连呢?
让孩子忙起来(2)
世上哪有不爱玩的孩子?买第一台电脑后,我装了游戏软件,并和她抢着玩了一两天。后来,她还是觉得做其他事情比较有意义。因为她觉得无论是学习、练琴、读书,每天都会有所进展,很有成就感,和电脑游戏比起来,有意思多了。电脑游戏玩了几天就厌倦,她就收摊了。她小的时候,我极少给她买玩具,我也特别反感孩子迷上电子游戏。
迷上电子游戏的孩子,不爱阅读,不爱思考,不温柔,不细腻,没感情。染上了那毛病,就成了全家的噩梦。十几年前,“任天堂”游戏机风靡世界,不少父母为孩子配备一个,成了孩子每天的娱乐。女儿知道我是绝对不会为她买的,所以从未向我提出过这个要求。10岁生日那天,为了给她一个惊喜,也为了不留下没有给孩子美好童年的“历史罪名”,我买了一台“任天堂”给她。当我把礼物当着她朋友们的面打开时,差点把她乐疯了。但是,很让我意外的是,当晚,生日派对结束,朋友们一走,她就把“任天堂”拆下,装箱收了起来,说是留到第二年的生日派对再用。这个“任天堂”此后
↓ 10岁生日礼物——“任天堂”把她乐疯了
一共只用过几次。因为,她的心里还惦记着很多其他的“事儿”。
从小让孩子忙起来,巧妙地把为她安排的学习和活动内容转化成孩子自己的兴趣,使女儿养成了珍惜时间的习惯。有那么多的孩子迷恋电脑,整天泡在网上下不来,对于这一点,我感到不可理解;她也很纳闷,认为无法想象。她觉得世上有很多比电脑游戏,比网络上的东西更有意思的事情。
从小让孩子忙起来,是人生设计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培养孩子习惯于高效率、快节奏的学习和生活的关键。适当的安排和设计可以让孩子培养有益的兴趣。这些好习惯也是对抗电脑网络诱惑的有效措施,它将深远地影响孩子的兴趣爱好和行事风格。
从小为孩子订一个目标,让孩子有理想,有目标,做有意义的事情。孩子培养了好的兴趣,有了美好的目标,习惯了紧张忙碌的节奏,就像上了一部发动起来朝向香格里拉的汽车,只知道加大油门向前跑,根本就无暇顾盼路边小村的诱惑。
“超前”带来自信
被动学习常常使孩子走神,效果不好。“超前”自学可以刺激孩子的积极性,训练自学能力,树立学习信心。因为“超前”学习是主动的,自主学习容易引起兴趣、产生成就感。
我读中学时,老师对我们说,福州三中之所以优秀,是由于独创并实行了“超前”学习。那时校园的墙上随处可见的是用醒目的大字“超前”为标题的大幅张贴文章。所谓的“超前”学习运动,是鼓励学生自学,在学习进度上超到老师的教学进度前面。那时在福州三中,“超前”这个词代表了这种学习模式。同学间谈话,常常说起的是“你超前了吗?”“你超前多少?”
老师鼓励人人都超前。在那个“超前”运动的大环境下,“超前”的学生很荣耀。
“超前”其实很简单,在老师教课之前,把尚未教的章节看一看,再把该章节的练习题做了,就算是“超前”到某章节了。我一般“超前”五六节课的内容,有的同学“超前”大半个学期的课程。
当时有位高一的学生,因为大大地“超前”,提前毕业保送上了中国科技大学,他的大照片和有关他“又红又专”的事迹,挂在学校专门开辟的“光荣室”的墙上,供学弟学妹们景仰,他就是被称为继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的学生吴忠超。他近年把霍金的《时间简史》等著作译成中文出版,介绍给中国的读者。还有一位校友高一时“超前”学完了高中课程,高二跳级上了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后来到美国加州大学攻读高能物理,1993年主持开通中国第一条国际互联网专线,设立中国第一台网络服务器,他就是后来被媒体称为中国网络之父的许榕生。另一位“超人”,念到高一不但把高中的课程都“超”了,还“超”了大学的微积分。他就是曾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的中科院院士林惠民。他们都是当时福州三中轰轰烈烈的“超前”学习运动中出现的典型“超人”,是我们这些学弟学妹们崇拜的偶像。他们以后的成功也印证了“超前”学习确实有助于成才。
超前的学生在老师教课之前已经先自学了课本。为了掌握内容,他们不得不把课本中的例题、解题方法搞得清清楚楚。由于自学过程中完全靠独立思考,所以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也较深刻与透彻。
传统的灌输教育法是老师在课堂上满堂灌,学生还未完全理解,或者似懂非懂的时候,下课铃响时间到。回到家里,要是还回不过神来,下次上课仍带着没有解决的问题,效果当然不会好。超前的学生就没有这个问题,因为超前学习到某个章节,如果遇到疑难问题,有很大的缓冲时间去思考和解决。在老师教课时,对超前中发现的疑难点就会更加注意。
超前自学既训练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可以刺激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记得当年我在福州三中时,就是因为数学“超”了“前”,在课堂上抢答老师的演算过程,被老师鼓励得飘飘然,学习情绪被高度调动了起来,以至数学成了我的最爱。
超前是主动的,跟着老师讲的课学是被动的。主动学习容易激发兴趣,产生成就感;被动学习常常使孩子走神,效果不好。记得当时班上的同学,只要是“超前”的学生,就学得轻松自在;没有“超前”的就比较被动。可以说,在当时的福州三中,好学生没有一个不是 “超前”的。
美国学校里最好的学生在高中毕业时,都已经“超前”了很多门大学课程。顶尖大学录取的学生中,很多人在进入大学前都已修了三五十个的大学学分,相当于整个大学课时的1/4以上。
目前在中国,有一些学校的部分学生也在超前学习。不过,他们较少超出高中课程的范围,因为一切为了高考。尽管上初一初二就开始“超”,“赶超”了好几年,也还是没有超出高中的水平和高考的范围,不像美国学生“超前”到大学课程。这不是因为中国学生水平低,而是因为“学校的教育干扰了教育”,学习和“超前”都是为了高考,而不是为了掌握广阔深邃的知识。
我中学时代“超前”学习的思想给了我很大启示,从女儿五六岁开始,我就为她制订了超前学习计划,并且有所发展,不单在数学上,还有英语、文学、法语、西班牙语、阅读和写作,等等。后来发现,超前学习确实对她在学校取得很大的成功极有帮助,既培养了很好的自学能力,也增强了自信心,使她认为什么都能学会,什么事都不难。而且,这个自信心起了滚雪球般的效应,具有深远的意义。
。。
10岁自学两门大学外语(1)
——几岁开始学外语好
学习语言的年龄越小越好,而且未必需要老师教。在童年时代较宽松的学习环境下,可以为孩子安排自学外语的计划。
不懂法语、西班牙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