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石学士救灾、治杭有功,加官晋爵……最新的《西京评论》……〃一个男子背着个大竹篓,放满了报纸,沿街叫卖。
潘照临数日来都在马上渡过,忙叫他过来,要了一份《西京评论》,又道:〃《新义报》和《汴京新闻》我也各要一份。〃
卖报的竟是愣了一下,半晌才笑道:〃这位官人,俺这里是西京,官人要买《嵩阳学刊》,小的这里倒是有几本,《新义报》和《汴京新闻》,不去驿馆事先订购,却是没得卖的。〃
潘照临不由怔住了,洛阳与汴京相距并不远,《西京评论》在汴京可以沿街叫卖,在洛阳却是这般光景。真不愧是《西京评论》的大本营。潘照临无奈地笑了笑,打开手中的报纸,当街浏览起来。只见整整一期报纸,倒有一半是在追悼韩琦。由《新义报》转载来的韩琦遗表节略,更是在极显著的位置。潘照临匆忙读过,见韩琦推荐司马光、范纯仁、石越三人,不禁心中暗喜,笑道:〃天助我也!〃又找到石越加官晋爵的报道,一眼扫过,微一沉吟,不由大喜,心道:〃此事已成了五分。〃本是疲惫已极的人,精神一振,脚步都变得轻快起来。
不多时便到了富府之前。富弼府宅之大,让潘照临都不觉慨叹!整整一条街道,便只住了富弼一户人家。粉壁朱墙,高高耸立,大门之前,门戟森严,共有八个家丁穿着一色衣服,守在门口。见潘照临牵马过来,一个看门的家丁立时喝令一个小厮去给潘照临牵马,自己整整帽子,迎了上来。
〃久闻富弼虽为官清正廉洁,却善治产业,有良田数千顷,看来所言不虚。〃潘照临暗暗思忖,一面递过自己的名帖,对家丁道:〃在下龙图阁直学士、杭州知州石大人府中潘照临,求见韩国公,烦劳通报。〃他心里甚是忐忑,富弼致仕,罕见外客,未必便会接见自己。
那家丁听到〃龙图阁直学士〃几个字,便已不敢怠慢,忙接过名帖,笑道:〃请先生稍候。〃说罢从偏门急急进去通报。
潘照临便在门前静候,不多时,便见那家丁一路小跑出来,对潘照临笑道:〃先生请,我家相公有请。〃一面又打量潘照临,咋舌笑道:〃先生定不是常人,我家相公素不见客的,今日竟是为先生例外了。〃
潘照临方才松了口气。他知道这个家人并非虚言,富弼交接宾客,无论贵贱,一律一视同仁,致仕以精力不济,不能尽数接待宾客,又不愿厚此薄彼,竟是干脆闭门谢客。自己这次来,若非赶在一个极为敏感的时刻,只怕也只能吃闭门羹。他随着家人从偏门进去,豪门大宅,不比寻常,走了百余步,方到中门,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人在中门相候,见潘照临过来,抱拳彬彬有礼地说道:〃晚辈久仰石学士幕中潘先生之名,不料今日有幸得见。家父腿脚不便,不能出迎,还望见谅则个。〃
潘照临已知他是富弼之子富绍庭,连忙还礼,道:〃不敢,有劳德先兄。〃
富绍庭又客套了几句,便将潘照临引至后院内室。方进了厅门,潘照临便闻到一股浓烈的檀香味,富弼须发皆白,一身道袍,坐在主位,见潘照临进门,勉强站起身来迎接。
潘照临连忙拜倒参见:〃晚生潘照临,拜见司空。〃富弼是仁宗朝的名臣,三朝辅臣,年轻之时,才量俱佳,他的许多举措,一出台就成为宋廷的典范。虽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但致仕退居洛阳之后,赵顼也经常遣使者问起居,有时还会召往京师相见;而富家更是《西京评论》的最大后台,对大宋的政局,依然保持着巨大的影响力。潘照临也是心气很高的人,但对富弼却是十分服气。
虹←桥书←吧←BOOK。←
第10节:第一章 身世之谜(10)
富弼微微抬手,笑道:〃不必多礼,早就听说过石府中潘潜光的大名,后生可畏,后生可畏。〃
潘照临笑着起身落座,又问富弼起居,富弼叹道:〃韩稚圭已经去了,接下来,轮也当轮到老夫了。〃
潘照临笑道:〃朝廷正当多事之秋,司空是天子素所敬重的重臣,当为朝廷保重身体。〃一面说一面打量四周,室内最显眼的,便是一幅旌旗鹤雁降庭图,他心里不由微微一笑,这幅图说是的富弼出生之日,其母梦见旌旗鹤雁降到自家庭院之中,其后富弼果然贵达。
富弼老眼迷蒙,笑道:〃不在其位,不谋其事。老夫自归故里,也就天天念佛颂经,或练丹求仙而已,朝廷之事,哪里是老夫应当管的。〃
〃果然是老狐狸。〃潘照临心道,口里却笑道:〃司空过谦了,便是司空有南山之志,皇上、朝廷毕竟是不许的。〃
〃朝中有韩绛、吕惠卿、蔡确,又有石子明这等奇才,哪里还用得着老夫。老夫老矣,只愿悠游林下,不问世事。〃富弼笑眯眯地说道。他知潘照临前来,必是石越有求于己,他便耐心等着对方先开口。
潘照临望着富弼,半晌,忽朗声诵道:〃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道出了当时多少士大夫的抱负。而范仲淹于富弼,更是有过知遇之恩、同志之义的,当年范仲淹便曾亲笔眷写《岳阳楼记》一篇,勉励富弼。此时潘照临慷慨吟来,富弼隐藏于心中至老不死的理想抱负,那些历经宦海生涯而不得不深埋于内心深处的书生意气,都不由得翻腾起来。他回想自己的一生,因范仲淹之推荐而试茂材科及第入仕,而后昭雪刘平之冤,以一书生游说辽主却十万雄兵,与范仲淹共同推行庆历新政……
〃哎!当年之事……〃富弼几乎微不可闻地叹了口气,却被敏锐的潘照临捕捉到了,他凝视富弼,正色责怪道:〃范文正公以天下之己任,故进亦忧,退亦忧,司空岂得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推卸肩上之责任?学生随石学士游,常听学士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况司空三朝元辅,为天下士大夫所寄望者?〃说罢,顿了顿,又慨声道:〃司空当年以一书生游说北朝狼主,却十万雄兵;与文正公辅佐昭陵,推行新政,慨然欲澄清天下……〃富韩〃〃富韩〃,侍中临死尚不忘国事,遗表无一言及于私;司空如此,却是富不及韩矣!〃
富弼久经宦海,人老成精,早已看出潘照临是在用激将之法,他眯着眼睛,叹道:〃人老万事空,什么雄心壮志,数十年岁月,都足以消磨得一点踪迹也不见。争强斗胜的心,也早没有了。烦潘先生转告石学士,好好辅佐圣主,江山社稷,毕竟要靠年轻人。〃
他倚老卖老,打了个太极,竟是滴水不进。潘照临不由得在心里叹了口气,知道富弼非言语所能动者。但他却绝不相信富弼是死心塌地的不问世事……资助《西京评论》、接见自己、还有那旌旗鹤雁降庭图……这些都证明富弼的心还热着呢。他心中一转念,既不能动之情,便只得诱之以利,当下心一横,开门见山地说道:〃司空虽如此说,但姜毕竟是老的辣。如今便有一桩大事,非得请教司空不可!〃
富弼知道潘照临终于忍不住了,捋须笑道:〃潘先生言重了。〃
潘照临道:〃司空可知辽人提兵十万于边境,要求割地赠款?〃
〃略有耳闻。〃
〃昭陵时,司空主持北事,深知契丹虚实。恕晚生冒昧,敢问司空,而今朝中有何人可当北事?〃对于辽国,的确是〃富〃胜于〃韩〃,但富弼与曹太后之间的恩怨,却让他很难成为曹太后心目中值得信赖的对象。
▲虹桥▲书吧▲BOOK。▲
第11节:第一章 身世之谜(11)
〃朝中可当北事者……〃富弼微微摇头。
〃北边之事其实并无庆历时严重。庆历时,辽主屯兵边境,索取关南,当时又有元昊为祸,朝廷汹汹不知所为,司空以一书生,主动请缨出使北朝,辞折辽主……学生遥想当年之事,心折不已。便我家公子也以为,若能请司空复出……〃潘照临毫不吝惜高帽子。
〃一个七老八十的人复出,岂不让辽人笑我大宋无人?〃富弼笑道:〃辽国所谓十万之兵,依老夫看来,多半是虚张声势;辽主虽昏庸,却非无能之辈,彼亦自知并无实力与我大宋进行举国之战。契丹一向自许大国,节制着众多的属国部落,若蛮不讲理的开战,会失信于天下,所得不足以偿所失。况契丹内部,岂能没有矛盾?当年契丹要的是关南之地,要的是增加岁币,而今却不过争边境之地,赔款数百万贯,更可见他们底气不足。只要朝廷稳住阵脚,一面暗加戒备,一面遣一硬气能言的使者,向辽主说以利害,最多给几十万贯钱,为辽主留点面子,便可解决。〃
〃可侍中遗表却是说……〃
富弼摆摆手,道:〃韩稚圭还是存了一个怕的念头。对契丹人,不能怕。他们也害怕和我们打仗。一要讲理,以礼义折服之,契丹非不讲礼义的胡狄可比;一要气壮,气壮则人不敢欺。若非朝廷元气大伤,无力北伐,否则竟是可寸步不让。〃
〃朝廷今以刘忱、吕大忠为使,司空以为如何?〃
富弼说了这么久话,气力已有点不继。富绍庭忙递过一碗参汤,富弼轻轻啜了一口,笑道:〃这高丽参还是你家石学士托人千里迢迢从杭州送来的,可生受了……〃其实当时并无吃参的习惯,便连以人参为补,也是石越告诉富弼的。
〃刘忱、吕大忠……若两府胆小怕事,使者又有何用?〃富弼一针见血地说道。
〃执政如此,使者再佳,亦是白费力气。〃潘照临附和道,又试探道:〃侍中荐司马君实为使,司空以为?〃
富弼的眼睛眯成一条线,他自然知道,潘照临名义上是问司马光,实际上却是在问石越!
〃韩稚圭举荐的人,自然是不错的。〃富弼模棱两可的答道。
潘照临微微一笑,道:〃学生也觉得侍中为国远谋,不可谓不深远。不过司马君实在朝中得罪的小人太多,只怕终难如愿。我家公子常说,范家三杰,皆是朝廷栋梁,只是范尧夫持身清高,皇上亦不能屈其志,可惜了。〃说完,意味深长的望了富弼一眼。富范两家交情,非比寻常,范仲淹四子,长子最佳,可惜早死,其余三子,各有才具,以范纯仁最为出名。
富弼是何等人物,闻弦歌而知雅意,潘照临是石越府中的重要人物,他刚刚看到皇帝对石越加官晋爵的报道,潘照临就来求见,虽然言语谨慎,但是绕了无数个弯之后的本意,富弼又岂能不知?石越是韩琦名义上的女婿,虽然石韩关系并不是十分紧密,但怎么说也要略胜于旁人,外人更不可能知道内中虚实,富弼再精明,也想当然把韩琦上表推荐石越这些事情都联系起来了……石子明这是要向庆历老臣示好!
〃范家三子,皆有乃父之风,老夫并不替他们担心。似老夫到了这把年纪,深受国恩,若说还有担心的,便是盼皇上不要受奸人所骗,乱了国事!〃
富弼开始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