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恩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归恩记- 第116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西北那等以前钻不出收益的土地,如今有了别处无可取代的食品产量项目,对吸引移民也有着很强的帮助。



  与其说是阮洛在帮余用发家致富,不如准确地说,是皇帝看重并确定了这片产业存在可以挖掘壮大的前景,并且此行业对壮大国朝资产也有长远利益,而余用幸运的成为了第一个试点商户,紧接着又无比幸运且顺利地获得了成功。



  当然,时至如今。再思三年前帮助余用的目的,阮洛也无必要向余用解释透彻。



  事实上,在阮洛名义上继承舅父的产业后,做了许多“善举”,不止是体现在余用一人身上,目的却都如这般实是代施皇帝指派。为什么茶道经商的第一个试点商户会落在余用身上?并非全部是因为余用开始走运了,在这件事定案之前,自然有一个团队对余家茶铺的潜力进行一套周全成熟的评估。



  商道、政道其实存在不少异曲同工之妙。



  知道这个评估团队存在的人应该会忍不住唏嘘,南昭这位皇帝陛下可以说是数百年来坐过龙椅的人当中最爱钱的一位。不过,这位皇帝因爱钱所生的行为好像与贪念这种卑劣性格无关。他是在一步一个脚印认真地赚钱。拿出治国的精力无比勤奋地在赚钱,他操持的社稷大业中,差不多有三成跟经商赚钱有关。



  只是,让人费解的地方也在于此。



  身为一国主君。在自己的领地上可以呼风唤雨。近乎无所不能。大多数君王没有天天泡在银子堆里。正是因为他们如果要钱花,似乎只要张嘴说一声就够了。



  有哪个皇帝做得像当今天子这样,如此辛苦的四处扒钱?



  他要赚取如此庞大的银色石头做什么呢?



  他平时的生活看上去并不奢侈。为国朝民生建设而投入的财物支出的确很大,但还是没有占到全国财政收入的六成,剩下的那一半去了哪里?莫非他现在就开始在打算为百年之后的陵寝问题大行建设之事?



  这样的猜测论调如果泄露出去,在民间传播开来,恐怕会引起诸多非议,但好在知道国朝财政收支比例的官员只有那么几位,只要他们别多嘴瞎嚷,便各自相安无事。



  当然,能够接触到国朝核心账目的几位官员,自然是从一开始就经受了皇帝审查的。如今不论是他们于朝堂上所在的位置,还是生活的结构,都隐隐给他们划好了活动的方格。谁要是在这个时候“嘴欠”,那就等于是给自己找难受了。



  不过,无论明里暗里对天子大做敛财之事的论调怎么讲,至少目前这位皇帝的能力与品格都可算无可挑剔的了,跟着这样一位人君做事,总是利大于弊的,总比旧朝那位皇帝强上不少。至于几十年过后朝局风向如何变化,任谁现在就操心这个未免过于闲得慌了。真正掌握实权的人更喜欢多做少说,因为没人现在就闲得嘴痒大肆谈道这方面的事,知道的人就更少了。



  也是因此,关于阮洛近乎全资帮助余用的这件事,纵使有商界资深人士觉出了异样,却再无法深究一步。…



  怪则怪矣,就是无人道出所以然来。



  而没有这番觉察的商人就没有这些思虑不透彻的烦恼了,他们只会羡慕以及嫉妒余用的好运气。倒是没什么人因此性格怪癖的恨上了余用,因为在家业崛起之前,余用过的清苦日子实在是太漫长了,与前期这些经历相衬,他这人生下半段终于有了点起色,便有了些顺理成章的意思。



  尽管这世上投机取巧也能获得成功的人不在少数,但不需要说教宣传,即能够自然而然获得旁人自心底生出的敬意的,还是踏踏实实吃苦耐劳得出的成绩。



  脑子清楚一点的人都知道,余家茶馆的招牌茶品能够在发扬光大的同时屹立不倒,还得是倚着余家的大苦茶汤秘方,而如果没有余用上半辈子几十年的艰难求存,这项祖传秘方恐怕早已遗失了。阮洛的助力固然是于星星之火上泼了瓢油,但如果这点星火早已熄灭,事后旁人往冷灰里泼再多的火油进去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余家的崛起事迹,似乎也成了一座励志丰碑。余家虽然没有因此燃香祭天大肆宣扬什么道理,但只要余家在京都高扬旗帜一天,他所发挥的榜样力量就近乎有着无限展开的潜力势头。



  在当今皇帝大力扶持商道的前景笼罩下,某些被前朝乱了套的策律折腾得快要失去经商信心的商人又燃起了奋斗小火苗:或许今朝真的不同于旧朝,或许从头再来。即便年纪大点,仍不算晚?



  在余家茶馆崛起之前,京商群体之中其实已经有了一个近似的榜样,便是那位金老板。仅有一个小杂货铺老板身份与家底的金老板,也是在京商业内一直扮演垫底角色,然而在他人生过了一半的那年,他竟突然崛起,只用了不到十年时间,就壮大实力成为京商之首。



  金老板的事迹是最先震惊京都商界的一个传奇了,但他与余老板的区别也正在于此。大家都知晓。金老板的致富成功路,是皇帝陛下正面出手扶持的范例,这件事未免没有像余老板这般草根商人的事迹更接地气、更让家底普通的商人心生共鸣与希冀。



  如今像余老板这样的草根崛起事件渐渐多了起来,虽然追根究底这仍是皇帝的手笔。但无人知晓。这些成功者便都成了民间励志标杆。引无数商界新人振奋。



  莫叶大致也算这批振奋者当中的一员,并且她就住在宋宅,与阮洛是朝夕可见。如果她愿意从商,可说占的机会非常好,她也的确曾经心动过。然而做任何事都是需要一点天赋的,否则硬撑下去会很辛苦,莫叶恰巧遗憾的没有经商天赋。她的记忆力很好,却很奇怪的不擅长记忆数字,而是偏于文字记忆。



  对于这一点,阮洛也曾解释过,说他早年在商学院就见过一些这样的例子,大多数人都有擅长偏向,一个人即便暂时还未取得成绩,但如果找准了自己擅长的方面并为之奋斗,已经算是一种可见成绩的成功了。



  莫叶认同阮洛的话,没有继续纠结于自己并不擅长的商事,除了偶尔帮阮洛打理一些事情,在几家店铺挂名行走,她的大部分时间还是拿来练习武功、强大自身去了。



  莫叶却不知道自己忽略了一点,她只是不擅长记忆数字,这注定她做不好账房工作,但却不能因此绝对地说明她在经商理念上也没有天赋。而在如今经商小火苗遍地开花的京都,区区一个账房先生,雇佣起来并不难,已经有不少学庐特地增设珠算这项学科了。…



  她没有这么想,是因为经商对她而言还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领域。阮洛知道这一点,却也没有对她细作解释,终是因为有一个人不希望她真的成长为一个女商人,所以对他给予了某种提示。



  今天因为递送宾客邀请帖的事,莫叶来到了昨天与余家管家预约的地点。坐在余家茶馆主店里等待余老板应约,空暇等待的时间里,莫叶喝了一口茶馆精心调制的招牌奶茶,感受唇齿间甜腻微涩的滋味,自然而然想起这家茶馆三年前还只是一间破落铺子的景象。



  因为余老板的振兴史,莫叶紧接着又想起来,自己投身商界的念头已经被搁置一年有余了。



  莫叶与旁的人一样,不知道阮洛会花大价帮助余用是受了皇帝的支持。她也不知道,自己一年前受余用的励志事迹影响,也要尝试经商时,是阮洛的有意干扰,致使她原本将此事高高举起,最后却只是轻轻放下。



  她只清楚地看得见眼前余家茶馆的巨变。



  主店对于余用来说意义巨大,所以他在家业振兴后,最用心也最耗费资金精心改造的成果也体现在主店身上。阮洛的恰时出手帮助,对余家而言必然属于大功劳一件,但如果余用本身对茶道没有热爱之心,余家茶馆也不会发展得这么快。主店在许多细节问题上,都体现了一个热爱茶艺的人蹉跎大半生积累的心血经验。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三年前莫叶初识余用时,跟在余老板身边的那几名伙计,如今已有两人被提拔为主事掌柜。尽管莫叶从不觉得自己现在可以凭余家大恩人的身份自居,在余家茶馆主店尽情享受一切,然而她刚一进店,立即被那位从擦桌伙计提拔起来的掌柜热情招待。她被带上二楼,掌柜的还十分投其所好的给她安排了一处挨着街边开窗的雅舍。



  余家的茶艺从始至终都主旨讲求传承精神,余用在教伙计们煮茶上茶技艺的同时,还会兼带讲一些茶经。老茶馆经营二十余年,期间换了许多煮茶伙计,大部分人都是因为茶铺生意太差导致工钱给得薄而离开,然而经年颠簸最后愿意留下来的那几个伙计除为了挣口饭吃,多多少少也是因为心里存着份对余用的敬意,想要跟着他继续做下去——



  (。)
(959)、珍贵的品格
  …



  茶道本身也是一种需要继承的技艺。人一走茶就凉,要为茶保温,茶壶旁不可少人侍候。而要为茶保质,就必得一年新茶换旧茶。在这期间,少一环不可成事。



  长期与利器为伴,人的目光也可磨出锐利来,一项事业可养一个人的气质。而长时间侍奉茶这种东西,在茶经中领悟感怀,多多少少也会对一个人的心性带去一定影响。领会了茶的传承之道,是那两个伙计轻易不肯弃离余老板的原因,也正是因为存在了这份协作不弃的感情,余老板才会在家业振兴后提拔这两个伙计到茶馆的重要位置。



  好茶要好泉冲泡,还要好的茶壶容纳,最后待到饮用时,还需要一套配合恰当的茶杯提升品位,这是需要一路走的事情。



  余用重用与他不弃的伙计,是存着一份情义回报;伙计们没有在老板势衰时弃了他,自然也是存了一份情义。坐在这样的老板与伙计开办料理的茶馆里,莫叶这个有些特别的顾客自然毫无悬念得到厚待。



  三年前在海边大雨滂沱下的茶棚里,那位伙计好意的拿出了备用的桌布,虽然有些寒酸,有失体面,但伙计的善良却也正因此而干净得没有描上一丝修饰颜色。如今那位伙计已经成了余家茶馆主店的主事掌柜,但他在面对莫叶的时候,年轻的脸庞上还是经常现出一如以往那般有些憨态的笑容。



  “许掌柜,要你亲手调茶,小女子可有些受不起啊。”望着端坐于桌子对面,正在凝神认真调茶的掌柜许二,莫叶微微一笑,确实有些感觉到自己的到来太叨扰别人了。



  虽然如今已经身为肩负整个茶馆日常事务决定权的主事掌柜。可此刻挑选好糖碎和干牛奶方块,正在用一只手炉煮茶的许二表现出来的气质一如往昔那位小伙计,表情平静。动作麻利又一丝不苟。



  “莫小姐,你不能这样说啊。”许二目光抬了一下。笑得很朴实,“自从当上掌柜的,许多事不需要自己亲自动手,我才突然发觉来自煮茶调茶过程中的乐趣也渐渐少了许多。但身为掌柜的,有时候又必须将自己的位置垫高,否则别人还把你当一个小跑堂的,对茶馆某些大事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