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提升的马太效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自我提升的马太效应- 第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聚集效应:原因分析之五
  在经济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一些现象,越是那些业绩优秀、资金充裕的公司,银行越想把资金贷给它们;而那些效益差、急需资金的公司,银行不仅不会继续投放贷款,而且还要收回已贷资金,以免发生风险——这就是金融领域的马太效应。
  资金流动的马太效应不仅体现在企业之间,在地区之间的流动也十分明显。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越高,资源投入在经济运转中的配置与使用机制就越合理,于是形成累积效应和先发优势,而这种优势最终将导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形成资金的聚集效应。
  那么,为什么会形成地区资金的聚集效应呢?
  这是因为,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及多样化金融工具的发展很快,它为资金跨区域流动开通了渠道。由于要素的谋利趋向,产生了缪尔达尔的“回浪效应”,大量的资金流向发达国家和地区,使这些地区投资活动迅速高涨。相当一部分落后国家的资金通过横向投资和股票交易等多种形式流向发达国家,这使原本资金就短缺的国家和地区发展更趋困难。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1马太效应无处不在(12)
公司的发展也遵循相同的轨迹,优越的待遇、良好的文化、光辉的前途都是吸引人才的重要要素,如果公司处在这个阶段,人才会自动地聚集在其周围。而那些效益差、管理不善的公司,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人才的大量流失,相应地,由于缺乏人才,公司也很难再重振旗鼓。
  城市建设的这种聚集效应更是明显。人口集中居住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充分发挥城市的规模效应和规模溢出效应,有利于市场经济的资源合理配置,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它既能吸引所在地区最先进的生产要素,实现自身的经济扩张和产业结构升级,又能通过扩散效应向周围地区传播先进的技术、资金、信息,带动腹地经济的发展。
  经济学家认为,通过各种产业聚集形成的产业群组织,会产生一个城市创新因素的聚集和竞争力的放大。美国著名学者波特认为,产业在地理上的聚集,能够对产业的发展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并进而成为整个国家的竞争优势。
  那么,对一个地区或城市来说,产业聚集为何能够形成城市的竞争优势呢?
  首先,产业聚集能够更好地整合城市资源形成聚合效应。以硅谷为例,自从高科技在该地区落户以来,硅谷的资源状况、经济基础和产业传统,结合市场需求,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高科技产业群。这样的区域特色产业,更好地发挥了经济高度社会分工、专业化协作和生产成本低廉、市场反应灵敏、规模经营等群体优势,进而形成了区域性的整体规模优势。
  其次,产业聚集能够产生城市的竞争优势,但这种聚集还不是直接的城市竞争力。产业聚集是形成城市竞争力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两个同样集中大量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城市,却可能形成截然不同的竞争结果。因此,产业群的关键或说生命力在于是否能形成产业聚集效应。也就是说,产业内和产业之间不是简单空间意义上的“扎堆”,而是内在的人才、资源、信息、技术、市场的深度组合,其中还隐含着文化观念等软性因素的契合。
  所以,只有当这种多层面的聚集形成之后,产业群的效益才能显现。一旦各种经济要素聚集在一起,规模效应就出来了,从而形成了马太效应。
  锁定效应:原因分析之六
  在经济领域中,形成马太效应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锁定效应。
  首先发展的技术可以凭借其领先优势,实现规模经济,降低单位成本,诱使同行采用相同的技术,从而产生协调效应。技术在行业中的流行会促使人们相信它会进一步流行,实现了自我增强机制的良性循环。
  而一旦某种商品形成规模化之后,由于在市场上拥有绝对的优势,人们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会形成固定的消费习惯,企业也因此很容易把该商品的特点变成一种行业标准,使得竞争对手很难改变这种状态。
  如果新技术由于某种原因太晚进入市场,就不会获得足够的追随者,没有足够的追随者就不能收回技术开发成本,从而不能进一步开发新技术,由此陷入恶性循环,进入锁定状态。
  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时候,世界上流行两种不同的录像带制式,BETA(也叫小二分之一)和VHS(也叫“大二分之一”)。索尼公司生产的BETAMAX,在技术家的评价里比“大二分之一”先进得多。但是后者的生产商是老牌产业巨头松下电气,在录像带的市场竞争开始之前,松下已经比索尼占有大得多的家电市场,并且与其他国家的进口商和电视机生产商建立了比索尼公司密切得多的伙伴关系。凭借市场份额的优势,松下在10年内彻底击败了对手的优势技术,今天我们已经看不到“小二分之一寸”的录像带了。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1马太效应无处不在(13)
对于高科技产品来说,锁定效应的作用最为明显。各种高科技产品在使用前都要花一段时间来学习,因此当使用者学会此系统后,他们便不愿意花时间再学另外一套系统。当用户从一种品牌的技术转移到另一种品牌的技术时,必将为这种转移支付一定数量的成本。当转移成本过高,使用户望而却步时,用户就处于被锁定的状态。这也是为什么高科技产品一旦开发成功以后,便很容易掌握未来的市场,发挥边际报酬递增效果的原因。
  对用户来说,当你必须从Windows转向Linux操作系统时,便不得不放弃原来已经熟练使用的各种软件,损失掉原来精心设计的各种数据库,并花费额外时间掌握Linux的使用技巧。在信息产业,新企业同领先企业竞争的主要方式,就是反对领先企业的锁定。当信息商品交易之后,经常存在消费者被厂商锁定的现象。比如,巴西政府曾经进行办公软件的招标采购,结果非微软系列的产品中标,但是巴西教育部坚决反对,理由是他们使用的教育软件全是微软的产品,如果换成非微软的产品,转移的代价太大,几乎不可能。
  此外,对现代的产品来说,熟悉和了解一个产品的学习成本正变的越来越高。从一个使用系统转换到另一个系统时,要放弃原先的知识和经验,重新接受训练,这都必须付出巨大的时间、精力等成本。经济学把这一类成本称为“转移成本”。
  当“转移成本”高到一定程度时,用户就会被锁定。人们最初选择了某种产品,并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进行学习、实践,并达到相当熟悉的程度,此时即使他面对一个更好的产品,也不会轻易地接受,而是继续便用他所熟悉的那个产品。
  对产品形象的认知也符合这一规则。名牌产品往往被公认为高质量的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据着极为有利的地位。
  譬如你正在一家家电专卖商店选购新电视机,你已将选择范围缩小到了两种类似的电视机。打开电视机,两台电视机的图像看上去完全一样。事实上,两者也看不出任何差别,只是一台标价为2000元,而另一台只要1500元。价高的是一个常在电视广告里看到的知名品牌,而后者是你从未听说过的品牌。
  有多少人——包括你自己在内,会决定节约500元,冒险去买那台“杂牌”电视机呢?尽管大多数人喜欢买便宜货,但是当你要购买一件重要的商品时,品牌形象就开始发生作用了!人们总是喜欢先入为主,认为知名商品比默默无闻产品的质量更好,甚至根本不愿意去尝试新产品,唯恐上当受骗。
  锁定效应除了对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外,对个人的前途也有很大的影响。一个从名牌大学法律系毕业的劣等生能轻而易举地在一家大公司谋到职业,而这对一位在当地鱼市上夜班,通过远程教育刻苦学习的优等生却很难。为什么呢?因为名牌大学的光荣历史会给人力资源经理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锁定效应使得原先具有规模优势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有更为有利的主动权,规模优势又使企业的竞争优势和规模越来越大,最终形成赢者通吃的局面。
  光环效应:原因分析之七
  拍广告片的为什么多数是那些有名的歌星、影星,而不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呢?为什么明星推出的商品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呢?

1马太效应无处不在(14)
一个作家,一旦出名,以前压在箱子底的稿件全然不愁发表,所有著作都不愁销售,这又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知名人士的评价或权威机关的数据会使人不由自主地产生信任感?为什么那些迷信权威的人,即使觉得没有什么值得借鉴之处或者有许多疑问,但只要是权威部门或权威人士的话就会全盘接受?
  为什么外表漂亮的人更受人欢迎,更容易获得他人的青睐呢?
  推销员在发展会员时往往会说“著名演员某某某也加入了我们的俱乐部”等,虽然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但为什么往往都能奏效呢?
  ……
  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可以用心理学上所谓的“光环效应”解释:当一个人在别人心目中有较好的形象时,他会被一种积极的光环所笼罩,从而被赋予其他良好的品质。
  由于光环效应可以增加人们对未知事物认识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使得人们在认识事物方面达到“好者越好,差者越差”的效果,所以它也是形成马太效应的又一个主要因素。
  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评价倾向,是个人主观推断泛化和扩张的结果。由于光环效应的作用,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一旦变为光圈被夸大,其他优点或缺点也就退隐到光圈背后视而不见了,严重者甚至可以达到爱屋及乌的程度。
  当你对一个人产生好感时,他的身上会出现积极的、美妙的甚至是理想的光环。在这种光环的笼罩下,不仅对方外貌、心灵上的不足被忽略,甚至连他所使用过的东西、跟他要好的朋友、他的家人你都感觉很不错。
  虽说歌星、影星与广告中的商品质量并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是,由于光环效应的作用,明星做过广告的商品很显然会比那些小人物做广告的商品更容易得到人们的认同。
  中国俗话“情人眼中出西施”,也是这种光环效应的结果。热恋中,钟情的小伙子认为他心爱的姑娘是皎洁的月亮,被陶醉了的姑娘觉得她的意中人是炽热的太阳——双方都被理想化了。
  所以,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并不总能实事求是地评价一个人,而往往根据已有的了解来推测他的其他方面。我们常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性而泛化到其他有关的一系列特性,从局部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根据最少量的情况对别人作出全面的评价。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最容易使人产生光环效应的两个因素是外貌和权威。
  一般说来,外貌的魅力是最容易导致光环效应的因素。即使在强调个人意识的今天,光环效应也并不因为人们追求个性化的行动而减弱。青少年追星族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很多青少年因为喜欢一个歌星或影星而极力地模仿这位歌星,从服装、发型到说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