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在一起,到时候我们可以分享一罐炼乳。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是我唯一的朋友。”
别拿电影说事儿 第一章(4)
r米r花r在r线r书r库r ;book。mihua。net
这是一部出色的动画片,因为看过之后,我想到了所有悲伤的事情,却仍旧感觉很温暖。每一个曾经孤独的人都会与此产生共鸣:我们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却没想到地球的那端也有如此孤独的人,甚至好像比我们还要孤独。于是,孤独有人陪伴,好歹孤独起来也有个目标。可以互诉衷肠,可以同病相怜,孤独的人和孤独的人在一起,生命大概就可以不那么孤独了。
整部电影的色调以冷色为主,难得出现两点红。影片开始像《天使爱美丽》一样,单纯介绍两个人的情况,宛如一切没有交集。一直到最后,电影定格在满满的一墙信,那是马克思把这些年和玛丽之间的通信一封封贴在墙上。旁边的老式打字机成为他们之间情感的纽带。忽然鼻子一酸,感动落泪。马克思走了,剩下玛丽一个人,那么从此,她该与谁说话呢?
《飞屋环游记》:总有一个人,愿意和我一起冒险。
导演:彼特·道格特
编剧:鲍勃·彼得森
上映日期:2009年5月29日
Carl和Ellie的一生从两小无猜到相濡以沫,无子无嗣又如何,不离不弃的陪伴就已经是最美的童话了。人年纪越大,自己就越不是自己的了,而是为在乎你和你在乎的人活着。守着满屋子和爱人的回忆终了余生,本就是他最大的心愿,翻起亡妻未了的余愿,我想Carl是满心的内疚,只恨不能为她多做一点,早做一点。但眼看连最后承满了回忆的房子都要被人夺去的时候,Carl选择了逃离。没错,他是为了实现爱人的遗愿,但更重要的是,他没法想象连活在回忆中都不能的生活,于是就带着有关他们爱情的所有回忆——房子,逃向起点。一个有点倔强有点固执的老头,把自己关在对挚爱的记忆里,不肯面对现实,不愿正视自己的生活,用最浪漫和疯狂的方式赌上了自己的余生。这是爱和执着,更是绝望和偏执。这是一部给依旧相信爱的人看的电影,在这一生的冒险之中,那个你或许就是我的终点。
“我要我们的房子扎根在在你曾经最想去的ParadiseFall上,我要帮你实现你从小的渴望。让我带着我们的梦去冒险,胸口划过的十字是我对你一生的承诺。”然而当他终于到了她一直想来的那个地方,才发现原来自从他们相遇,她的探险终点就变成了和他一生的相濡以沫。
执着,信任,希望和爱,是皮克斯电影里永恒的主题,它并不是要告诉人们这些理念有多么伟大,而是让观众随着主人公们的经历一起重新理解这些被过分滥用甚至扭曲、但却无时无刻不在左右我们生活的人性。这份真诚,不会让人失望。
张爱玲幽怨地说过,我见过白头到老的,没见过恩爱如初的。
是什么时候我们开始不相信爱情,是什么时候我们开始不敢谈论天长地久,是什么时候我们对物质的崇拜剥离了对爱情本身的信仰。我们习惯地进入或退出一场又一场的恋爱,然后把它当作是爱情的练习。我们的世界太过浮躁,浮躁到没有心去认认真真的经营一场关乎一生的感情。然而其实我们并不需要另一个不相关的人来练习爱情,也不需要跟随外界的浮躁去折腾爱情,更不需要一个不敢渴求天长地久的人来耗费我们的爱情。那些都不是爱情。
嘴上对现实再多的埋怨都无法掩盖内心对天长地久的渴望,那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温情就在日复一日的岁月里一点一滴沉淀下来。透过清晨的阳光,如果身边熟睡的是从未改变过的那个人,该是件多么值得珍惜的事。
别拿电影说事儿 第一章(5)
千千万万的人群中我遇见了你,长长久久的岁月里我爱上了你,这样的机会每个人一辈子能有几回。如果恰巧的是,那个你爱的人也同时与你相爱,这可能就是上天送给我最美的礼物。又或者最后的最后,我们无法相守一生,但是只要心底里一直都信仰着爱情,那么我们曾经的那段冒险会成为永不褪色的记忆,藏匿于回忆之间。
所以,让这样的感情返璞归真,让清晨的阳光洒在你熟睡的脸颊上,让时间的流逝悄悄印刻在你的眉梢,让岁月的积淀绽放出始终如一的绚丽爱情。
倘若我爱上了那个谁,或是那个谁爱上了我。请一定一定努力经营这段感情,这是一个长长的关于生命的冒险,但是只要你在身边,我就有勇气去实现。╥米╥花╥在╥线╥书╥库╥ ;http://book。mihua。net
感谢滑过眼角的泪水,让我发现原来褪去了虚伪和世俗,我们依旧渴望相守一生的幸福。
我也开始相信,总有一个人是我愿意为他留下来的,原意和他一起去冒险,不管去哪里。
《美食、祈祷和恋爱》:她终于懂了随心而动。
导演:瑞恩·墨菲
主演:茱莉亚·罗伯茨/哈维尔·巴登/詹姆斯·弗兰科/比利·克鲁德普
上映日期:2010年8月13日
我需要改变。从十五岁起,我不是在恋爱就是在分手,我从没为自己活过两个星期,只和自己相处。
——《美食、祈祷和恋爱》
《美食、祈祷和恋爱》原名《EatPrayLove》;台湾译为《享受吧,一个人的旅行》,香港译为《再单身游记》。但我还是喜欢原著的《EatPrayLove》。我想起白岩松说:“人们声称的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有在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感到幸福。”成长不就是这样。回忆起来,那一段段美好且痛苦的岁月也许很简单,简单到只有Eat、PrayandLove。
茱莉娅·罗伯茨饰演的伊丽莎白身为《纽约时报》的人气作家,身边有潇洒帅气、风流倜傥的丈夫陪伴,生活由自由浪漫、悠闲安乐的节奏充满。这样令人羡慕的日子却让她自身感到空虚和恐慌,好像忽然间她得到的一切都不再是她所追求。是继续麻痹自我,违背心意地生活下去?还是突破自我,颠覆人生重新来过?知性的她选择了后者,离开变质的婚姻,去外界寻找突破,在漫长的旅途中,在美食、祈祷与恋爱中,反思人生的种种。
电影更像一本旅行见闻录,她去意大利、印度、印尼……罗马和巴厘岛都是人间天堂,除了我们眼中看到的美景,还因为生活在那里的人都相信自己生活在世界上最美的国度里,那是一群懂得怎样能够快乐并且有能力享受快乐的人。我试着跟随影片中的朱莉亚·罗伯茨一同感受这一路的心酸与美好——静下心才能审视自己。这样一个受过伤并且不断受伤的女人,她逃离婚姻,逃离原本的生活,可是这一年,她依旧深陷爱的欢乐与痛苦中。其实她自己明白,所有的不快乐与失败的婚姻无关,与蹩脚的爱情无关,与伤害无关,与身在何处无关,与任何都无关,而是她自己的内心寻不到平衡。
当她背起行囊时,那个已经沉溺在琐碎的生活中不可自拔的好友羡慕地说:“我多么希望像你这样丢开一切。”看到这,我其实感到惭愧。之所以我们羡慕那些有勇气的人,是因为我们没有勇气。突破俗世的规则与思维是比“丢开”更困难的事。有人倡导我们去旅行,他特文艺地说:“你苦战通宵时,布里斯班的灯鱼已划过珊瑚丛;你赶场招聘会时,蒙巴萨的小蟹刚溜出渔夫的掌心;你写程序代码时,布拉格的电车晃过金色夕阳……有些人听了叹息一声继续做宅女,有些人则立刻出发却不知道怎么回到正常世界。其实,亲爱的,穿着高跟鞋走好每一步,你才能知道换上跑步鞋的时候,要去哪里。”七堇年为此特意回答他:“在布里斯班的人也要鏖战通宵。蒙巴萨人或许还期待当地能有招聘会。布拉格也有程序代码员。旅行就是离开自己呆腻了的地方,去别人呆腻了的地方看看。”真是有趣。你看,大家都在去与留之间徘徊不定。原来不光选老婆,生活也是红玫瑰白玫瑰:梦寐以求的,未必有想得那么好——有了就知道了;从前看不起的不要的,未必有那么差——没了就知道了。
别拿电影说事儿 第一章(6)
所以难道你还没发现吗?人生最困难的不是向前走,而是难以免俗。
两个半小时的电影,我却一点也不嫌冗长。与作者的亲身经历比起来,我们能够感受到的只是只言片语。很多东西,必须经历过才能明白。一个人旅行就是如此,遇到伤痛只能自己承受,遇到风景只能自己欣赏,说的好听,是欣赏属于自己的风景,说的难听,那是寂寞的风景,和孤独的心。然后发现,原来那么多感受都不用刻意诉说,懂的人自然会懂。
“一个女人要让自己慢慢变得美好,需要穿越生活的起源。而这些起源,也是痛苦的根基。像一条河,从不停息,最终流入大海。”这是我一直用来勉励自己的话。要勇敢,要坚强。是谁说过:“心伤不是坏事,说明你曾经付出过。”
最后她说,她终于懂了什么叫随心而动。那么我们呢?
《桃姐》:寻找生命的慰藉。
导演:许鞍华
主演:叶德娴/刘德华/秦海璐/秦沛/黄秋生/王馥荔
上映日期:2011年9月5日(威尼斯电影节)/2012年3月8日(中国大陆)/2012年3月9日(香港)
有些东我们觉得应该会不一样,但回头看看,此一天和彼一天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同——这就是生活。
早在《桃姐》于2012年3月8日登陆中国大陆之前,就已经于去年9月份亮相威尼斯电影节。之后,关于“感动”、“慰藉”、“生老病死”之类的话题就没有间断过。实在难得这样一部毫无野心又平平淡淡的电影,却虏获这么多尖酸刻薄、口味刁钻的影评人。这个世界居然有如此之多素不相识的人认可这份静谧的感动,想必是因为习惯了冷酷的我们也有内心柔弱的那种感受吧。
《桃姐》是电影制片人的真实经历:名为钟春桃的佣人在晚年中风后住进老人院,她服侍了大半辈子的少爷Roger在她生命的最后两年给予她帮助的故事。这种帮助不单是每个月的生活费等支出,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正如电影的英文《Asimplelife》:简单生活。镜头里反复出现的全部是生活中最简单的小事,买菜、做饭、打扫房间,中风、去医院、住老人院,然后仍旧是在老人院里的聊天、吃饭、睡觉。太阳照常升起,我们过着琐碎而世俗的生活。电影中的人们不慌不忙地说话、发呆、凝视或开玩笑,好像一点都不赶时间。这样的镜头和感觉,我们早就可以在《天水围的日与夜》中找寻,导演许鞍华试图呈现出沉稳内敛的扎实感,最大限度地保留生活原本的样子,而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样子,更不是经过电影美化过后的样子。而生活原本的样子可能并不美,只不过——真实。
我们的生老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