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犬- 第20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对于知情者来说,吴三桂这个表现太正常了,因为他渴望变强,渴望让自己的部下变得像狗营一样强,几日前的那场大战,狗营人马给了他很大刺激,之前其实刺激的已经很大了,不过却没有那场大战中的表现来得震撼,因为当时的吴三桂已经尽了自己最大努力。他觉得在作战的时候,自己每一根毛孔都在朝外面迸发出力量,身边的关宁军弟兄们也都是悍不畏死,可即便是这么努力,而且在人数占优的情况之下,最终还是没能够挡住对方,直到狗营三将进来为止。

    按照吴三桂对狗营的印象来看,首当其冲就是宋庆,正是因为有了宋庆这个几乎几十上百年才出一个的猛将。狗营才能够如此所向睥睨。他跟宋庆私底下比划过,步战能坚持四五十个回合。马战的话怕是十几个回合都撑不住,因此对于宋庆的勇猛程度,绝对是心服口服的。确实是打不过这个比他还小俩月的盟弟,这没什么不好意思承认的,毕竟那是能够跟鳌拜单挑不落下风的猛将,他吴三桂再如何心高气傲,也不觉得自己能够对付鳌拜,关宁军中只有祖大弼有这个能力。

    可他越是认可宋庆的勇猛,就越是觉得狗营如此强悍,跟宋庆本身关系很大,若是换成其他人来带队的话,只怕就没那么强了,正当这种观念逐渐根深蒂固的时候,薛五王坚和洛小北用自己的勇猛,给他上了结结实实的一课。

    不知道是运气使然还是绝对实力,那天从打薛五三将上阵之后,中线的局面居然稳住了,甚至还开始占便宜,直到皇太极大军压上之后,这才因为人数的差距而遮掩不住,吴三桂也是认可了这三将的实力。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狗营的强大虽然也给吴三桂留下印象,但还不至于太过深刻,因为那只是将领的强大而已,普通的士卒给他留下印象也只是挺猛挺能打,其他方面并没什么太过深刻的东西,直到宋庆导演的那次冲阵,才让他将目光从战将转移到了普通士卒和低级军官身上,真正看到了狗营和其他大明军队最大的不同点,那就是强到令人发指的纪律性。

    吴三桂没见过宋庆冲阵,在京城时候没见到,来到这边之后也只见过跟多铎的一次正面交锋,因为对方也是蜂拥而上,两边比得其实是谁更狠更黑,倒是跟纪律性什么的没太大关系,以至于他也没有过多关注。

    当宋庆再次领着人冲击皇太极大阵时,在正面作战的吴三桂真的惊呆了,他从来没有见过会有一支队伍这么冲阵,跟着最前方的箭头快速行进,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当命令他们加速前行的时候,似乎所有人都会心无旁骛的开始跑,哪怕周围有人手执刀枪朝他们杀来都不在乎,被杀掉的自然倒在冲锋路上,活着的继续跟随宋庆往前赶。

    这简直就是石头人,不知道疼痛为何物,不知道恐惧为何物,只知道服从命令的石头人。

    事实上,他脑子里的印象是机器,但他没法说出这么跨时代的词来,只能用石头人来代替,但即便是石头人,也足够引起他的重视了,因为关宁军勇则勇矣,却找不出几个石头人来,比拼命比斗狠都有人才,敢冒着矢石前进的人也不少,可那都是源于勇气,而不是源于纪律,你若是让他像个傻子一样直愣愣的往前冲,他绝对不会那么干,甚至会骂你有病。

    这就是差距啊!

    意识到差距之后。吴三桂每天都跑去看狗营操练,看这些石头人在宋庆的指挥下做出各种动作,狗营有一项训练他特别喜欢,宋庆让士兵们一直前进。前方有水塘,有门板等障碍物,回去之后吴三桂也让自己的兵练了这个,他的人通过的都很迅速,但到了水塘是跳过去的,到了门板是爬过去的,可狗营的人趟过了水塘,用拳脚砸碎了门板,随后继续前进。

    这给了吴三桂极大的震撼。可同时也让他意识到,这样的事情宋庆能做,他却做不了,他忽然明白宋庆为什么丝毫不避讳让他看训练了,甚至关宁军和川军的所有将领都可以公开来看,因为其他人根本就学不会,狗营是个宋庆完全能够做主的地方,关宁军内部利益牵扯太多,哪怕孙承宗这个督师,或者祖大寿这个军头老大。都不敢说自己就能掌握所有人。

    秦良玉倒是能够做川军的主,奈何川军经济方面跟关宁军都没法比,更不要说待遇更好的狗营,宋庆的兵马完全是自主权加上银子堆出来的,其他人根本没法学习他练兵的精髓,最多学几种皮毛的操练方式而已。

    想通这些之后,吴三桂更忧郁了,但他终归是心有不甘,还是打算用最快的时间。多学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毕竟宋庆马上就要离开辽东,再见面的时候不知道又是何年何月。不抓住这个机会,难道往后靠通信来解决练兵问题?

    他在抓紧时间偷师,宋庆则在抓紧时间套交情。这次来辽东虽然没赚多少银子,但斩获却很大,他手上的真夷人头都快达到两千了,准备自己留下六百左右,再送给秦良玉二百,其余的都跟关宁军的人换钱,反正这些都是拿到京城找兵部要银子的,参战各方全都能算是自己人,因此这种交易完全是明目张胆进行的,他营房里每天都有关宁军的人进进出出。

    孙承宗对此也是乐见其成,原本宋庆跟宣府因为银子的事情闹起来,让他觉得这个年轻人喜欢吃独食,虽说后来宋庆也分出一部分来给大伙儿平摊,但这个印象却就此落下了,如今看来却不是这么回事,这个小年轻还是很懂事的,虽说都是真金白银的卖,但那也要分什么东西,真夷人头从来都是有价无市,那可是能升官的好东西,宋庆肯拿出来卖,本身就是其懂事的最佳表现,这次大凌河之战虽说是两败俱伤,但明军的目的达成了,还赚了这么多人头,他老人家情绪也是很高涨的。

    心情大好之下,他再次写了一份捷报,将此次大战详细描述了一遍,其中重点夸奖了宋庆所部在其中的关键作用,也算是投桃报李,提携后进,派了八百里加急送到京城,生怕过了这个热乎劲。

    京城那边的回复也很快,崇祯皇帝显然很高兴,甚至有些兴奋,将他大肆夸奖了一通,同时通知有功人员准备升赏,不过这个有功人员的名单上却有宋庆,不是皇帝赏罚不明,而是给了宋庆一个恩典,叫他率领自己的狗营再次入京面圣。

    孙承宗在官场上混了几十年,看人看事都有自己独到的眼光,知道这次宋庆是真的要出头了,他之前曾经打听过宋庆的事情,知道在徐州那一亩三分地上,宋家父子势力很大,几乎能够和卫所指挥使分庭抗礼,如今再次立下大功,又得蒙皇帝召见,往后估计整个江北没人能够压得住他,下一步说不定就是徐州参将了,往后自然是前程远大。

    锦上添花,成人之美这种事情,自然是谁都愿意做,何况孙承宗对宋庆印象很好,当初在京城时候的事情也早都烟消云散,宋庆为了抢银子,不惜对友军拔刀相向的事情,也被他自动过滤为能人固有的脾气。

    过滤到这种程度,两人关系自然无比融洽,孙承宗得了消息之后,直接将宋庆叫来,用自己在官场似乎多年的经验,对后者进行教导,宋庆当然能分得清好赖,绝不会以为这是孙督师倚老卖老,非常虚心的学习起来。

    大凌河之战后,自己肯定是要升官的,而且绝不会太小,京城那次是初出茅庐,皇帝不好给太高位置,如今再立大功,若是不好好封赏一下,朝野上下估计都会有闲话的,毕竟自己面子功夫做的一直都不错,俨然一个立志杀敌报国的优秀青年将领形象,据说朝中也有些人对自己很有兴趣,若是这样的话,往后怕是还真要学着跟朝廷里面那些官员打交道了。

    无论何年何月,有靠山跟没靠山之间差距都会很大,前者意味着你做事情有人指导,有了功劳不会被埋没,出事情也有人帮忙擦屁股,而后者则是一切都要靠自己,宋庆从来都很有自主意识,但也并不排斥上层人物,毕竟他在短时间内还都将窝在徐州这个远离权力中心,同时也不算是大军镇的地方,朝里如果有人可以依靠,他肯定不会拒绝。

    又在辽东呆了几天,宋庆把该学的东西学得差不多了,便和孙承宗、秦良玉、吴家父子和祖家兄弟等人告辞,他这一趟来到辽东时间虽然不长,但却帮了大忙,关宁军内部推演过局势,如果没有宋庆的突然加入,这一次的形势当真不妙,最坏的可能甚至毁灭性的,关宁军的势力几乎被一扫而空,精锐兵力也是折损大半,只能退守山海关沿线苟延残喘。

    这原本就是历史上的过程,虽说在这个时空中没有发生,但有心人都能够看得出来,若是没有宋庆部下这几千号人,只怕后果真的不堪设想,加上宋庆这人做事厚道,知道拿出人头来大家分润,一时间从上到下对他印象都非常不错,尤其知道这一趟要再入京师面圣,跟着就会升官,也算是青云直上了,都是拿出不少礼物来,亲亲热热的给狗营送行。

    做了这么多好事,宋庆当然也不会拒绝回报,况且他跟关宁军这边往后还要做生意呢,大家甚至有可能结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当下也不客气,将礼物照单全收,与众人一一话别,这才带着兵马南下,直奔京城面圣。
第二百九十七章 再入京师(上)
    两个月之前,宋庆带兵从徐州出发,往辽东大凌城这边走的时候,情绪可是无比凝重,那时候他想的是要如何在这场历史上明军大败的阵仗中活下去,甚至还能够适度改变一下历史,让败局不那么惨,甚至能够打个平手。

    如今从辽东离开,他的情绪就好多了,毕竟这一趟立下大功,升官发财指日可待,往后的路也会好走不少,最重要的是他活下来了,损失固然是有,但他也将松山堡剩下那两百来人划拉走了,对此关宁军没人提出反对意见,毕竟只是两百多人,徐州和邳州的援兵这次损失颇大,又有真夷人头作何接洽之物,带走你辽东两百多兵,谁都说不出来什么。

    除此之外,胡捷的变化也很让宋庆欣喜,这位指挥使回了邳州之后,必然还是那副做生意的老好人模样,但同样也会多出些不一样的东西,邳州卫自此之后必然强大,也必然跟他关系莫逆,甚至是忠心耿耿,狗营之中的幸存士卒经历了这一战,很多也都可以升为军官,将来再扩充之后,他将会拥有一支冠绝大明的队伍,在江北更是无人可挡。

    心情喜悦之下,他开始琢磨起往后的安排,包括到了京城之后的事情,以及在那之后去山东对付孔有德叛军之类的,他甚至还有心思去提前布置些东西。

    所谓的提前布置,就是派原本从京城跟他离开的部下,骑着快马提前赶过去。买通一些当地的街头人物,在京城大街小巷之中传颂他宋庆的名声。以及这一次在辽东立下的大功,材料是他自己编好了的,情节方面堪称精彩纷呈,为了防止出现本朝的风波亭事件,他没敢照着岳飞那个规模传。稍微降了些等级,但这些也足够京城老百姓们热闹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