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乔心不在焉,心里装不了事,全挂在脸上。
“你这是怎么啦。替大哥我高兴才是。”桓温给他一拳,“来,见过你未来的嫂子。”
袁乔一脸麻木不自在。
倒是李娫道,“已经见过了,是龙骧将军。”
袁乔叫一声“嫂嫂”就转头出去。
桓温道,“还冒冒失失,长不大。”
他那里知道缘由。大哥抢了他的意中人,美好的初恋就此破灭。年轻人,儿女情长关,没那么容易过啊。
——
——
当日,桓温便携手李娫拜见兄长嫂子。提出婚事。
李势心气不顺,他桓温先灭我国,又占我妹,凭什?李家欠他的不是。国都给他了,还不够还吗?
冷冷道,“我亡国之君,岂能受拜。”起身便走。
昝氏起身扶起二人,道,“不予理他,越老越糊涂,越乖张。”
桓温微笑道:“是。”
“此番多谢桓将军。若非有你,今日闹宴之事难休。”昝氏欠身致意。
回头握着李娫手,道:“以后休得再有鲁莽。女儿家要有女儿家样。眼看就为人妻了。”
李娫羞涩点头。
昝氏请桓温上座,看茶,有礼竭尽。
“听闻桓将军正室乃南康长公主。”
桓温颔首应是。
“宛如也是成汉小公主,金枝玉叶。自是配得上大将军。此时国亡,为妾也凭造化。”昝氏言语不免伤情,“公主都生养的娇贵任性,长公主与小公主是否争宠怄气也难说。”
“兄嫂大可放心。长公主是明理贤惠之妇,难见失态。宛如既嫁与我桓家,自会安排得当,不受委屈。”
昝氏点头,“希望如此。桓将军请便,我与宛儿有些话语私下交代。”
“好。明日我便过来迎娶宛如。择日一同返往建康。”
桓温告辞。
昝氏退礼,携李娫手入内室。事已既定,长嫂如母,自有相夫教子、三从四德的女儿话交代。
“一直没好好照顾你,现下有他,我等也放心了。桓温,确是英雄豪杰。要好生珍惜……”
李娫喜得如意郎君,自是点头。
……
两人长叙一宿,天明才困觉合眼。直至爆竹响起,昝氏取出花钗凤珠翠冠,真红大袖衣霞帔,红罗长裙,催促李娫梳妆打扮。李娫任性不肯。
桓温正装进来,满面春风。李娫拉着他的手耳语,桓温赞同,拜别兄嫂,两人携手出门,不顾迎亲官众,策马出城。
此时两人奔往西岭幽谷,新婚燕尔,夫妻之事,看官自己想去吧。
——
——
待续……
………【第八章 古往至情 肝肠易寸断(中)】………
桓温李娫不日回来。双双春风满面。
袁乔已整军待发,听命班师。
桓温留司马无忌暂守成都,主持大局。主率蜀汉贤臣、出征大军回朝,听封获赏。
话说袁乔,几日下来,先前朝气蓬勃不再,一脸颓唐。以往行军都尾骑桓温马后,此时却远远落于军中。
桓温也未着意,此时他虽凯旋而归,却有繁事盘环于心:如何安顿美人;如何履行李娫的要求,善待兄嫂,斩奸范进;如何立威,成就大业……
行至青衣渡。时维七月酷暑。将士便分道水路,陆路各行。桓温邀蜀臣上首船,范进言畏水,与军陆行。常璩一干蜀官随后。
“袁将军何在?”此时桓温找袁乔。
袁乔在江岸远处树下喝水。听传,起身过来。
“怎婆妈了,原本不这样。”
“是。”
袁乔抬头见船头迎风而立的李娫,心中顿生了罪恶感。一捏怀中,玉簪还在。
没等桓温吩咐。袁乔抱拳道:“大将军,属下恳请一事。”
“什事?”
“属下想留守益州,以防后乱。”
袁乔意在避开他们。却提桓温一个醒。此番撤兵归去,定有余党乱心。更何况,建康若留范进,范进羽翼定会有不服者造次,大意不得。
桓温赞同袁乔留任刺史。
“那辛苦袁将军了。”
袁乔翛然泪下,“将军,我早无亲故,将军待我胜过亲人,此时一别,相隔万里,定当挂念。往后出征,望将军能记起属下,传书一封,我袁乔定当奋不顾身,再所不辞。”
“男儿有泪不轻弹。”桓温手拍袁乔肩臂,“兄弟啊。真舍不得你啊。不过,男儿志在四方,该锻炼时候。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
袁乔目送大船顺流远去,哀叹一声,甚是凄凉。古往今来,一厢情愿哪不是恓惶。唯有放得开,方能免去摧心肝之苦。
——
——
看官,此节所言‘肝肠寸断’并非苦自袁乔。情事未全,说不得苦。在这也不难为袁乔了。十多年后,舍己为人,硬受摧心掌,肝肠寸断,也是后话。
中间插一个故事,也便给个说法。
话说桓温一干人等,船至三峡。但见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绝巘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还闻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有渔者悠然歌声: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军中一将士见小猴儿好玩,便用手中吃食,诱来一只到船上。船行不着岸,小猴儿尖叫。母猴在岸上惊急叫唤,跳跃跟踪。母子隔水相望,焦虑不安。众将士好玩好笑。半日,船行百里,小猴已竭力叫唤,伏板呜咽。母猴哀号,穷追不舍。
一将士叹道:“母猴声悲,肝肠亦且寸绝。”
忽然,母猴从悬崖上跳落至船板,肝脑涂地,一命呜呼。将士欲求证,将其剖腹,见肠子真断成一截一截。
桓温听说此事,大怒。杖罚逮猴将士。并将其遣留在山中,看护山猴。
一路行船,每到渡口停船,采购食物。桓温只带李娫在荆州逗留两日。缘由几年前桓温便是荆州刺史,取代庾翼兵权。如今凯旋归朝,听封厚禄,也不知何时才能再来。
之后八百里洞庭,浩瀚鄱阳,只走马观花。
水路比陆路至少快半月到建康。范进鸽书所言,只至洪都。桓温一干人便慢行作等。
——
——
大军近建康,十里外扎营。
建康乃秣陵地形,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城周二十余里。东傍钟山,南枕秦淮,西倚大江,北临后湖,处天然屏障之内。东晋沿以为都,分置建康、秣陵二县,城区范围扩为东西南北各四十里。中心为宫城。北面白石垒、宣武城、南琅邪郡城,西面石头城,西南冶城、西州城,东南东府城,南面丹阳郡城,都屯有重兵。
次日上午,文武大臣、王公贵族,都随皇帝出城,迎接凯旋归来的大英雄桓温。中间不乏桓温叔伯兄弟亲信,都一脸光彩。
帐内,桓温对李势、昝氏,道:“此时,兄嫂就不必去拜见皇上了。宛如也留此。由我安排,册封后,再上朝面圣。”
昝氏道:“多谢大将军。我等听你吩咐便是。”
昝氏明白,此时不让自己在晋国都人面前,臣服拜见当今皇帝,是给多大颜面。
——
——
话说桓温率众将受皇帝接见,未下马,晋穆帝司马聃就上前搀扶,免了跪拜礼。当众封桓温临贺郡公,赐予九锡,好不风光。
不日,众蜀贤大殿听封。皇帝尽依桓温建议,赦西蜀旧主无罪,封为归义侯,赐侯爵府邸。李势借病未临,昝氏接旨谢恩。常璩为太学司马,入住百官府舍,常璩领赏谢恩。余众皆获郡县司马或参谋,即刻领命上任。范进为归义侯洗马。
范进意外被封为归义侯洗马,甚是气恼,当朝叫道:“怎能如此待我?”
“合情合理。”桓温道:“尔等原本西蜀丞相,听服于西蜀皇帝。现今西蜀归为东晋,西蜀皇帝为归义侯,尔等为归义侯洗马。理所当然。他日为国立功,定能高升。”
范进冷笑道:“东晋就如此对待有功之人的?”
皇帝见此变故,甚为不解与焦烦,看看桓温,示意快快处理,以便早退朝。
桓温心里就盘算让范进急了好拿他。
昝氏便道:“范进,那西蜀应当如何对待卖国叛逆之人呢?敢问东晋,卖国之人当如何处置?”
有晋官道,“诛九族。”
范进惊慌。
昝氏道:“如阴险此奸恶之卖国贼,天理不容。东晋怎能留他!将来也会出卖东晋也难说。不如趁早杀了他。”
范进一听杀字,退一武将旁,欲抢佩剑。桓温一吼“大胆”。皇帝吓得坐不正身。
桓温迅速出手,几招将范进拿下。由侍卫押入天牢。不理。
桓温安置好归义侯入住府邸,犒赏三军后,听闻南康公主进了皇宫,便携李娫归自己的将军府。
——
——
待续……
………【第九章 古往至情 肝肠易寸断(下)】………
桓温归至家门,甚感疲惫,却也舒心,实实在在。。26dd妻儿都欢喜相迎。桓温令下人抬上一个箱子,里面尽是稀奇玩意,让妻儿捡挑中意的分与,自己带李娫进内室。不免还要交代几句:“宛如,你已为我妻,诸事当应从我。”
李娫温婉点头。
“长公主为人不坏,却脾性强硬暴烈,又不乏忍让慈悲。如若她回来,知我私自纳妾,定也不悦。如有脸色,你也得受得住。与她好说好处。往后相处熟识,我想她定也能喜欢你。”
“我自当听从。不为难夫君。”
“甚好。长公主也是练家子的。真打起来,你还不是她对手。”桓温居然自开玩笑。然后哈哈大笑。
“不敢。”
——
——
话说长公主隔日早上回府。便有仆妇告诉,“大司马此次西征,带回一个李氏女子,长的妖娆,大司马连夜临幸,笑闹哈哈。”
“大司马可在府上?”
“大司马早早便出去了。出门还特意吩咐,要好生伺候着。”
长公主心生醋意,一脸不悦,暗想,这符子与我结发十多年,少进我屋,多位妾室,也难关怀,此女子是何等人也,能让符子如此痴迷上心。
“我便去会会看,到底是怎样一个狐狸精。”
长公主在前,身后一干仆妇丫头,有拿刀,有拿棍,气势汹汹地往李氏女的屋子走。推门而入。但见李娫正在坐窗前梳头,长发落地,薄衣着身,面未施粉,肌肤如玉,神情闲定,不妖不娆,美自清新。
李娫见一干人等进来,为首高贵妇人,心里便知,此人定是长公主。来势出人意料。便放下木梳,起身盘发,欠身道:
“姐姐。”
长公主未理,李娫接着说道,“妾身本是西蜀公主。不想国破家亡,身不由己。今日若能见杀,也无怨悔。”
说罢,静静低头,欠身依旧,不敢违礼。
长公主不知为何,心中怨气自见此女便烟消云散了。先严令仆妇丫头滚出去,然后上去扶起李娫,道:“好妹妹,怎生称呼?”
“妾身闺名李宛如。”
“宛如。”长公主点头,“我见你心中都起怜爱,何况符子!”随手又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