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几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青春三几年- 第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常,俞璐说:“你可想好啊,要是男女生不在一块上课呢?”

  “那你说选哪个专业好? ”

  俞璐低头搜索,道:“计算机专业男女各招120人,比例1;1,男女搭配,学习不累嘛!”

  “嗯,有道理。”

  可惜两人眼光未能深遂到将来,其时计算机方兴未艾,不料二人毕业时就业形势剧变,计算机如余弦函数图像走完二分一周期,正处谷底。

  华丽还是了解中国社会形势的,宿舍也分三六九等,头等两人房,一年2500元,二等六人房1500元,三等8人房1000元,简介把宿舍如房产销售般吹嘘一轮,贵的说豪华舒适物有所值,便宜的说价廉房美物超所值,右下角还有一行小字注明:二人房量少,欲定从速,8人房只供中专生。

  方道:“二等就行,我们联袂,宿舍另外4人谁敢放肆。”可惜方不知道中国所有非独生子女进大学时都萌生过同样想法,否则不会抱这样大的期望,从而导致后面的失望越大。

  两人拿预算,俞璐以为大学还是按学期收费,搞得两人几次对不上账。

  学费加住宿费除去假期三个月生活费,一年要14800元,四年近六万。

  俞璐对方振兴预计的生活费表示怀疑:“你真打算每个月只花500元啊?”

  方闪烁其辞。事后证明方振兴几年里确定是有一个月生活费只花了这个数,就是第一个月,因为第一个月去报到时他身上只带了500元生活费。

  为消除故虑,方振兴指着单上一行醒目大字,转移话题道:“八月十日前注册者减免学费500元整,八月二十八日前减免200元,二十八日后不再减免。”

  俞璐惊讶不已,以为大学学费如股市行情。

  两人开始幻想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给未来辅了几条路,搭了几座桥,直到球场管场的保安来撵,才依依不舍的怀着憧憬离开。

  俞璐到家直奔垃圾筒,路上他突然想起自己的通知书丢垃圾筒了。

  此时垃圾筒已被清空,俞璐急得直跺脚,一旁的母亲问怎么回事,俞璐急得说不出话来。

  夜已深,俞璐坐在客厅发呆,母亲来催了几次,无奈只好睡去。这一夜出奇长,俞璐热醒几次,每次醒来都急忙看表,恨不能模仿鸡引亢长鸣把太阳引出来。

4
早上醒来,俞璐给方打去电话,他不敢说取通知书丢了,转辗要得华丽电话,打过去没人接,再打给方,接电话的是其父亲。

  方父还没睡醒,声音迷糊的叫道:“刷牙了再打吧!”说罢挂断电话。俞璐纳闷他怎么知道自己没刷牙?难道这电话有可视功能?

  过一会方打来说刚才在刷牙,把俞璐说不对的号码核了一遍,说没错,把单上其余号码全告诉俞璐。俞璐一个接一个的打,全部都没人听,一看表才知道还没到上班时间,俞璐回房小睡,再次醒来将近十点。再打电话时,全是忙音。俞璐急得大骂中国人尽爱废话连篇,而当把语言运用到写作上却又像中国的作家鬼话还连不成一篇,所以才导致电话公司公开越多,新华书店越开越少。

  经过N次努力终于打通,俞璐紧张得口齿不清:“是这里吗?华丽学院吗?广东的吗?”

  电话里一个甜美的声音帮他把话重新排序,说:“这里是华丽专修学院,有什么能帮到您吗?”

  俞璐本想说通知书扔垃圾筒了,脑子一下反应过来,道:“通知书夹到不知哪本书上了,没通知书能报名吗?”

  “这样呀,请稍候,我帮你咨询。”接线小姐把电话放在桌上,把屁股下的职员椅挪动起来,为电话公司做足贡献,抄起说:“这位同学,原则上没有通知书是不能报名的,我请示了我们招生办主任,主任说破例一次,你什么时候过来报名?”

  俞璐喜形如色,急忙问:“早来是不是有学费减免?”

  “不好意思,没有通知书学费是不能减免的。”

  俞璐很沮丧,每当想到亲手把价值500元的草纸扔了就心痛不已。对方一再叮嘱他要早去报到,晚饭时俞璐心里反复盘算,依家里经济状况,上这种学校有点奢侈,但只要自己在生活上勤俭节约,再参加学校的勤工俭学,生活费倒是可以自己解决。攒足理由后,鼓起勇气来到厨房,母亲正在洗碗,俞璐把想法详细说了,表了表决心,怕不同意又搬出方振兴。

  “既然想好了,妈支持你,但路是自己选的,别后悔就行,学费你不用担心,安心读书就行了。”俞璐没想到母亲会一下子答应,在自己预设中是家人极力反对,处处怀疑,最后不欢而散,但在自己的坚持下最终成行。

  此刻有一种情愫在俞璐胸中荡漾,这种东西叫温暖,油然而生的温暖在身体扩散,变成久违的幸福感。

  晚上俞璐无意中听到母亲打电话向亲戚借钱。猛然间他的心莫名其妙的痛。

  橘黄的灯火下俞璐沉默了,他发现母亲头上有绦绦银丝,那些哪里是银丝,那是白发啊!忽然间,俞璐感觉到母亲老了,对于一个孩子,母亲应该为自己的老去感到幸福,因为这意味着孩子长大了,但自己是否真的长大了呢? 俞璐突然强烈的觉得自己没有尽到一个儿子应尽的责任。俞璐不想去读了。

  第二天醒来时,枕巾湿漉漉,不知是热出来的汗还是泪。

  方振兴打来电话问俞璐考虑成怎样,经过一晚的思想斗争加上价值500元的草纸作崇,俞璐说:“反正是自考,不如咱俩去边打工边自学算了。”

  方不动声色道:“是不是钱的问题?”

  俞璐不作声。

  “不是说好了我俩一块去吗?你怎么临阵退缩了?”

  “别逼我,我不想家里为我读书花这么多钱了。”

  方的语气软了下来,说:“报上不是说国家有助学贷款吗?”

  俞璐不抱一丝希望道:“能申请到吗?”

  “天知道,要不去问问。”

  两人去银行碰运气,分行耍太极,忽悠他们去支行,支行又打乒乓球,工行推给农行,农行推给建行,建行推给商行,商行推给中行,最后来到中行,负责接待的客户经理露出鄙视的眼神,说没有这方面的政策。两人拿出准备好的报纸,说国家鼓励穷学生贷款上大学的政策都登报了怎么会没有呢?经理听了面色比京剧面谱上的丑生还难看,说:“这样好了,既然这家报纸说有,你们去找他们贷款好了,反正我们银行没有。”

  大家不欢而散,俩人怏怏而回。

  翌日小白打来电话,让俞璐上他家玩。小白名叫冯俊弦,是俞璐高中同学,成绩平平,父母离异,但家境富裕,主要是因为其爷爷退休前在市府当干部,当年身居要职,捞了不少油水。他自认为皮肤比女生还白皙,让人管他叫小白。

  高考前小白每天中午请俞璐吃饭,让俞璐辅导其数理化,俞璐贪小便宜,常常为了一个快餐和他厮混在一起,结果小白高考超常发挥,现被广州一所颇有名气的职业学院录取。

  小白心情大好,待俞璐来到,不停向其展示新购置的东芝手提电脑,皮尔卡行李袋等等。

  这晚的月亮好亮,晃得俞璐无法入睡,他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僵硬的躯体对比内心仿佛台风来临前的海,海面风平浪静,而海底则激情澎湃,久久不能平静。俞璐想起小学的一些老师,想起初中的一些同学,想起高中的意气用事,本来自己完全可以像一切“优秀”学生那样上重点大学的,为什么最后会变成这个样子?自己的人生程序是哪里出错了?

  胡思乱想很久,看着身边的一切,泛黄脱落的墙面,光怪陆离的地板,朱漆斑驳的家具,家的破旧程度可以给中国地下导演拍先锋电影了,因为自己,现在家里还要借一大笔钱让自己上这种大学。

  次日,俞璐给方振兴打电话说自己不去华丽了,决定边打工边自学,届时参加自学考试。电话那头的方振兴沉默不语。

  挂了电话,俞璐有点内疚。

  方振兴去报到的前一天,两人奢侈的去吃了一顿肯得基,结果花了很多的钱却没吃饱。俞璐问要不要自己送行,方说不用了,他爸会开摩托送他。

  俞璐还是去了,帮着拿了许多行李,看着方振兴上了长途客车,俞璐说电话常联系,方说一定。

5
俞璐去街道办办了个失业证,带着高中毕业证去劳务市场,两个星期一无所获。原来高中生找工作这么困难。

  本科开始进行补录,俞璐连本科补录分数都没达到,没资格参加。

  几次后,俞璐堵气不再去劳务市场,那些工作人员根本没心给求职者找工作,见俞璐只是个高中毕业生,拿的是本地失业证,免交了十块钱门票,更是对俞璐爱理不理。与其浪费时间在这受气,不如自己去碰运气。俞璐去邮电局把当地各大酒店宾馆的电话抄了回来,然后用家里坐机一个个打过去。

  好几家听到俞璐是本地人,让过去面试,但俞璐不知道面试要包装自己,被一一婉言谢绝。最后珠宾要赶一批月饼,急需许多帮大师傅打下手的小工,最终要了他。

  面试那天来了许多人,负责人拿着表格给大家填,一张表格收五块钱,一个外省来的女孩馕中羞涩,想要一张表格到外面复印,负责人那张本来就丑陋的面孔变得越发难看,说连五块钱都不舍得交现在就可以走人了。

  《劳动法》上面明文规定招聘单位是不能以任何理由收取应聘者任何费用的,但这个时候没有一个人敢吭声,原因谁都知道。俞璐看那女孩顶多十六七岁的模样,于心不隐,偷偷把自己买的表格给她拿去复印。女孩当时的笑容让俞璐毕生难忘。

  面试时俞璐也让给那女孩先进去,女孩出来时俞璐发现她满脸红光,比刚才拿不出钱买表格时好看多了,显然她面试很成功。

  轮到俞璐,面试经理已经相当疲倦,显得极不耐烦,对俞璐的着装也不满意,随便问了几个问题,当问到会不会英语时,俞璐说会一点,经理马上用英语和他对话,俞璐答得牛头不对马嘴。站在一旁的负责人听得直摇头,经理眉头愈皱愈紧,向负责人发难,但当负责人指着表格上户口所在地一栏时,经理马上变得和颜悦色,显然经理之前没注意到这个:俞璐是所有应聘者中唯一具有本市户口的。 经理表示聘用俞璐,负责人小声在经理耳边嘀咕,俞璐虽然听不很清楚,但大意还是听到了:

  “刚才那女的怎么办?都答应好了。”

  “这次只招一个,你找个借口不要她就行了。”

  经理让负责人带俞璐去见另一位女经理。这位女经理地位显然比刚才那位级别高,从办工室大小和装簧效果可见一斑。

  折腾一轮,最后负责人又带俞璐去见厨房大师傅。大师傅给俞璐留下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象是男人也会怀孕。

  从厨房回来时已经不见刚才那个女孩子了,但陆续还有人来应聘,负责人收钱收得不亦乐乎,手上的表格不够发了。俞璐明知他们要了自己,还在坑人,顿感恶心。

  他们让俞璐第二天来上班,回家路上俞璐就想好了,自己不去了,把机会留给有需要的人,才刚刚接触社会俞璐就体会到了社会的不公平,一个户口能代表什么?难道有本地户口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