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它是个动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爱情它是个动词- 第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998年的疼   

  竟然要到了现在才可以说出来,关于1998年的疼。   

  那一年我20岁,正从一个女孩子向一个女人过度。   

  正是那种这么多年里藏在心里的疼,帮我完成了那种过度,有些残酷,但因此完整。   

  所以它不应该被长久的遗忘。1998年的疼。   

  到现在,已经7年的时间。7年,不太长不太短,刚刚好。   

  一.很久很久以前   

  很久很久以前,我还小。已经懂得向往爱情。   

  我是一个很小就渴望爱情的孩子,也因此,一直难以忍耐漫长的成长。   

  9岁那一年的夏天,我喜欢上了住在我家隔壁,一个实习的中专生。他的样子当然已经记不清,只记得衬衣是白的,裤子是蓝的,还有白色的球鞋。很清爽的一个大男孩。眼睛也应该是亮的吧,还有黑黑的浓郁的眉毛。都很好看。   

  喜欢也不知道怎么办,后来极具爱情天赋的小丫头灵机一动。在他的窗外跳皮筋,在他的窗外唱歌,在他的窗外读课文。我终于用我穿了碎花短裙一跃一跃跳皮筋的样子,打动了同样不谙世事的那双眼睛,他开始走出他的窗口,他叫我小雨凝。   

  他说小雨凝你是最可爱的女孩子。   

  我仰着我小小的骄傲的头颅,在淡淡的阳光下看他,抿着唇笑。   

  心里有微微的满足感呢。   

  那个男生很快就走了,他走的那天早上,主动地抱了我。我们还拉了最后的手指。很虔诚的。那是我今生和一个男人的第一次约定,我很快就背弃了它。好多年后我只能从残存的日记里,再找到他的样子,他的名字。   

  可是又有什么关系,我已经知道我以后将是个非凡的女子了,我很小就懂得爱情的感觉,我知道如果喜欢一个人心会一荡一荡的,期待着什么。   

  我想有些女人天生是为了爱情而生的,比如我。   

  在那个实习的男孩走后我们的家搬到了另一个大院里。那时侯城市里到处是这样的家属院,每一户人家都有低低的院墙,却很难隔开家庭之间温暖的联系。大人和大人的联系,孩子和孩子的。生活和生活的。   

  我喜欢李童的时候,已经十几岁了,完全以为自己已经彻底长大。   

  李童住在我家隔壁。说起隔壁我觉得曾经我爱情的目光,好象非常地短浅,短浅地只能够看到隔壁。隔壁的实习生,或者隔壁的李童。   

  其实那个院落里也上有着几十上百户人家的,当然也就有着几十上百个年龄不一长相不一的男孩,而我眼睛中能够触及的,只有李童自己。   

  并不真正是隔壁的缘故。   

  搬到新家的时候刚好还在暑假里,我每天早上都能听到李童的声音,那是很好听的一种男声,他刚刚度过了最让人反感的青春期,声音开始过度到年轻男人的阶段,已经扎实稳妥。         

※虹※桥书※吧※BOOK。※  

第2节:1998年的疼(2)         

  李童的声音每天早上荡过两家之间低低的院墙,很快地消失,短暂的,简洁地在我们界限不太明确的头顶飘旋而过。   

  那时李童已经读高二了,非常地,漂亮。   

  李童的漂亮充满了内涵。他不需要再铺设什么,再刻意地制造什么了。比如深沉感或者孤独感。他本来就是个深沉孤独的孩子,他的性格和他的身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我渐渐懂事以后这样想。   

  二.李童的身世   

  李童不是他父母亲生的孩子,我在搬过去大半年后就知道了。他的身世有些隐秘,大人不太愿意讲给我听,我在他们的只言片语中,拼凑了事情真实的样子。   

  李童亲生的妈妈是没有结婚的女子。在那个年代,这是一件很悲惨很黯淡的事情。据说,那是个很漂亮很漂亮的女人,这一点在李童的面容中,可以得到最好的验证。   

  我们隔壁的我叫他李伯伯的那户人家,结婚很多年一直没有孩子,是某种机缘吧,李童在出生后不久就被送到了他们家中。李伯伯是个个子高高的有些温暾的男人,笑起来憨憨的,说话也缓慢,像个好父亲。可是他有一个过于精明和厉害的妻子,我叫他李伯母。不得已碰到时会叫的,但如果让我选择,我宁肯永远都不要碰到她。   

  那个个子很低的女人总是穿蓝色的衣服,留齐耳短发,皮肤白白的。不是很健康的那种白,小小的眼睛,流露着想看尽全世界秘密的贪婪。我最最不喜欢的是她的声音,那么尖锐,在每天早上划破院子里的寂静。   

  在以后漫长的时间里我试图让自己忘记她,否则我将永远地恨这个女人。   

  我有足够的理由。   

  我们搬过去时,她已经开始对李童吆三喝四,横眉冷对了。据说曾经她也非常地疼爱李童,很自私地疼。可是李童日渐成长起来的性格,却越来越脱离她的愿望。他不是很亲近他的这个母亲,那种疏远似乎是本能。李童读中学的时候把她刚刚做好的新衣服,送给了一个农村借读的男孩。以后这样的事频繁发生,她开始渐渐明白,李童不是她的孩子,遗传不到她的什么品质。自私的感情开始收敛   

  而在19岁之前,李童并不知道自己身世的秘密。   

  那个女人日渐地苛责李童,她的一贯听从他的丈夫,在这样的时候往往不说一句话,李童更加的少语。用沉默抵抗他不喜欢的生活。他的沉默他的开始抑郁起来的眼神,一丝丝唤醒我做女人的温柔。   

  一个十几岁的小女人,心底里很想疼爱他。想起他的时候我会忽略掉所有的脸孔。   

  这个秘密有时候让我睡不着觉,渴望着形式上的长大。   

  三.我的秘密   

  我生活的城市很小,李童的学校和我们学校,隔了也不过几百米远。很晚的时候,一个院子里的孩子会陆续骑着脚踏车丁零当啷地回来了,很长时间安静不下来。   

第3节:1998年的疼(3)     

  我有时候在门口等等李童,他总会比我晚回来几分钟,推着他已经很旧的脚踏车,一个人寂静地回来。巷子很长,昏黄的木头杆子上挑着一盏浅淡的路灯,我几乎是悄无声息地站在灯光照不到的黑暗中,等他走进了,叫他的名字:李童。   

  我再也没有听过比这更好听的名字,这是很动听的两个字,是他的养父母赐予他的,唯一有价值的东西,盛过对他生命的抚养而短暂的眷顾。   

  李童对躲在黑暗中的我并没有太多的意外,可能是习惯了。他会笑笑,说小凝你又不回家,这么晚了你快点回去睡觉吧。   

  我很响亮地应一声,就把我们家那扇绿色的木头门推开了。轻车熟路的放好我小小的,26形的彩色脚踏车。然后我会在门后站一站,听着李童用钥匙开门的哗啦啦的声音。   

  他们家的门总是锁着,李童每次回来都要在黑暗中摸索着开门。   

  因为和他短暂习惯的对话,我可以很安静地胡思乱想一会就睡觉了。   

  他是我的秘密,我不知道,他知道不知道。   

  四.藏得太深,是一种寂寞   

  我对李童最真实的渴望,是在我们共同拥有的那个寒假里。年刚刚过去两天,一院子闲置的孩子乐此不疲地分成若干派,在黄昏时玩着捉迷藏的游戏。十几年以前的生活太过贫乏了,没有网络没有游戏没有电话甚至没有丰盛的电视节目。   

  大多人家的电视还是黑白的。   

  我喜欢这种游戏,可能是小时候我迷恋把自己藏起来的感觉。这样的游戏中通常很少看到李童的影子,他不掺和,有时我会故意地大声邀请他,隔着墙壁。   

  很低的墙壁。我踩在凳子上,目光就可以越过去。李童如果在院子里,我会一直站在上面,看着他在不大的院落中做着简单的事情,包括洗衣服。   

  我想我长大以后绝对不会再让李童自己洗衣服。他弯着身体揉搓衣服的样子,在我眼中是一种委屈。   

  对我的邀请,李童常常一笑了之。那次也是。他说小凝你去玩吧。别回来太晚了。我说好,就推开门跑了出去。   

  那天晚上也许我被有很多东西可以吃的年弄得有些累了,也许我终于找到了一个自己感觉安全的地方心情松懈,在把自己藏了不知道多长时间以后,我睡着了。   

  那是一间刚刚废弃的小石头房子,里面堆着枯干的乱草,房子的门上有一把锁,我白天就注意到了,那把锁其实是没有用的,一碰就会开。   

  我藏进去,探出纤细的手臂把锁重新锁上,为自己的举动得意。不会有人找到那个地方的,我想。因为那把锁。   

  果然。我听着外面的孩子跑来跑去,一次次经过那所房子的门前,经过我的身边,没有谁停下来。我在黑暗中瑟瑟地笑着。因为一直不动我感觉到一点冷,就把自己塞进了干草中。那些我不知名的干草带着枯涩荒凉的味道。         

▲虹▲桥▲书▲吧▲BOOK。  

第4节:1998年的疼(4)         

  然后我睡着了。   

  我是被李童的声音唤醒的。他的声音离我很近,好象在梦中。我的腿被胳膊压得麻木,不敢再动。张开眼睛,在黑暗中听到李童的声音真切起来。   

  小凝,你在吗?你在里面吗?   

  我听到铁锁的晃动,听到门开了,一丝光亮随着打开的门闪了进来。我看到李童的脸。他淡淡的灯光下英俊的脸。   

  我舔了舔嘴唇。他可真好看。   

  李童一步跨过来把我从干草中揪出来,小丫头,你快把你妈急死了,没听到满院子的人都在找你,喊了你大半个晚上了。   

  我怔怔地听着,忽然明白过来。   

  就这样,我被他揪着,腿麻木地踩在地上,睡意朦胧地看清楚了我的环境。在明白过来后我开始放声大哭。我那么委屈,游戏结束了,还没有人找到我。如果永远不被找到该是多么恐惧。   

  李童被我骤然释放的声音吓住了,他松开手,有些不知所措。但他很快就一把抱住了我。紧紧地。   

  别哭了小凝,我在呢,我不会丢下你不管的。   

  我抬起头来,李童的脸在微弱的光线里,在我的落下泪后的眼睛中渐渐清晰起来。他说以后别把自己藏到没有人找到的地方了,哪有你这样做游戏的孩子。   

  我至今记得李童的这句话,我在那个晚上知道了一个人把自己藏得太深,是多么寂寞可怕的一件事。   

  对李童模糊的感情更加动荡。   

  就是这样,这样一些发生在年少的我们身上的断断续续的情节,让我在心事里成长起来。   

  五.抱抱我,我和你一起流泪   

  又到了夏天。李童19岁,读完了高三。   

  李童的母亲一直希望他能考上大学,虽然她对这个收养的儿子越来越没有好感。他们没有别的孩子,她知道若干年后李童将是她唯一不得已的依靠。   

  李童却又让她失望了。   

  我想他不是个爱读书的孩子,他可能和大多孩子一样厌倦做这件事,甚至他的厌倦更加彻底。那个夏天最炎热的日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