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餐桌 藏着大学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小餐桌 藏着大学问- 第1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平时常有荤腥,更有甚者则顿顿见油腻,这些酸性食物代谢后产生有毒物质较多。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排便规律被干扰,便秘者日众,所以,重视排废更具有现实意义。元代名医朱丹溪提倡“倒仓”法以祛病延年。所谓“倒仓”,就是及时排出肠中的糟粕浊物,吐故纳新,保持胃肠道的清洁。总之,要减少“肠毒”滞留与吸收,一是荤腥油腻要适量,应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以及蜂蜜、核桃、芝麻等润肠之物。二是要养成规律排便的习惯,提倡早晚两次排便,一方面降低毒物产生,同时及时清除粪毒,减少肠吸收。有的医家还提出:“欲长寿,饮水加大黄。”就是清晨饮一杯清水(大约250毫升),雪后慢跑锻炼,使清水在胃肠中晃动,起到洗刷肠胃的作用。同时,常用中药大黄少许泡茶代饮,可润肠缓泻,促成一天早晚两次排便。
  除了规律排便外,多吃些具有清肠、解毒的食物也是排废的重要方法。常见的此类食物除蔬菜、水果以外,还有传统食物海带、绿豆、黑木耳、茶叶等。现代研究已证明了它们的作用机制,如中医认为海带“软坚化结、清热利水”,其所含的褐藻酸能抑制放射性元素锶的吸收,并可将其排出体外,同时还具有排除重金属镉的作用。古人说绿豆“解金石、砒霜、草木诸毒”,现在了解到绿豆蛋白具有特殊的解毒功能,对重金属、农药中毒及其他各种食物中毒均有防治作用。黑木耳则有明显的涤垢除污功能,可解毒和净化血液。动物血中的血浆蛋白被消化酶分解后,可产生一种具有解毒和润肠作用的物质,它和入侵肠道的有害粉尘、微粒结合,将其排出体外。无花果富含有机酸和多种酶,可助消化、保肝解毒,并对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毒物有抗御作用。胡萝卜因含大量果胶,它可以同汞结合,加速汞离子的排除,可有效降低血汞水平。
  作者: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赵霖教授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别为了味吃坏了胃
我国的食文化可谓深远,食物花样之多,味道之美,可达世界各国饮食行业之冠。“中国的饭菜最好吃”早已为世界所公认,但仍不能满足某些人的胃口,何故?因为“越吃越馋”,不管多好吃的东西,吃惯了就感觉平淡了。有人说“越吃越馋”是人生观问题,其实这种现象也有一定生理基础。
  人生存就必须吃,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人摄取食物,选择吃什么合适,要靠人的嗅觉、味觉和视觉,等等。闻到香味,尝到甜味,看到其形象美,就会引起强烈的食欲,想一饱方休。吃饱了的时候,再好的东西也就不想吃了。无论是多好吃的食物,都是刚吃的时候感到很香,愈吃感到香味愈差。这是为什么?主要是由于嗅神经和味神经都非常容易疲劳,总刺激它,它就不向大脑皮层传导了,用术语说这叫“适应”。“适应”是感觉神经的通性,比如手上扎了一个刺,当时很痛,过一会儿就没那么痛了,虽然刺还在肉中,这就是传导痛觉的神经适应了。嗅神经的适应性很强,连续刺激它就不再兴奋。味觉也是同一个道理,也非常容易适应,比如我们喝糖水,第一杯放上20克白糖,喝着感觉很甜,第二杯如果照样放上20克白糖,喝着就不如第一杯甜了,这也就是越吃越馋的道理。
  看来适应性是一种本能,为人和动物所共有,是亿万年间在进化过程中,躯体的内外环境相协调的结果,不如此则不能生存,更谈不到进化。试想如果看见好吃的东西就无限制地吃,消化系统能承受得了吗?吃到一定程度就感觉到饱,就不再进食,其实是人的各器官相互的制约,以保证人体健康,这是自然规律,应该遵守它。但有些人千方百计总把吃放在第一位上,总想多吃,变着花样地吃,其结果呢?自然是体重增加,血脂增高,出现动脉硬化,消化系统负担过重。
  总之,就像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一样,越吃越馋有其一定的生理需求原因,不要过分苛求自己,但也不要为了吃而过于放纵自己的胃口。
  作者: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心理组王芷沅教授
   txt小说上传分享

白果好吃防中毒
最近一个时期,随着新鲜白果上市,因食用白果造成中毒的病例时有发生,其中绝大多数为儿童,应引起家长们警惕。
  日前,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两名小患者:其中一名叫军军的5岁男孩,显得烦躁不安,并且出现惊厥、怪叫等症状;另一名叫甜甜的4岁女孩已经昏迷。经医生诊断,两个孩子均为食物中毒,并立即进行抢救。虽然孩子很快就得到救治,其家长疑惑不解,孩子怎么会食物中毒呢?据了解,当天下午军军的父亲下班路过自由市场时,买了1斤“炒熟”的白果。晚饭后,邻居家甜甜来找军军玩,两个孩子就一起吃起了白果。不一会儿,一斤白果所剩无几。约两个小时后,两个孩子先后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在送往医院的路上,军军又出现了烦躁不安并惊厥、怪叫,甜甜开始昏迷。
  该院急诊科王伯良主任介绍,因食用白果中毒的病例已屡见不鲜,其中绝大多数为儿童,应引起家长们警惕。
  唐都医院预防保健科主任王化忠教授介绍,白果为银杏树的种子,可药用,有润肺、止咳、平喘等功效,作药用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为妥。白果所含的白果酸和银杏毒有溶血作用,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的损害。在白果中毒病例中儿童多见,中毒量一般在10~50粒左右,但也有小儿1次吃5~10粒而中毒死亡的报道。预防白果中毒主要是教育儿童不可生食,熟食(炒透或煮透)要除去果肉中绿色的果胚,且食量不可过多。
  作者:健康时报特约记者朱立明
  支持专家: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预防保健科主任王化忠教授
  

甜杏仁吃多了也会中毒
苦杏仁有毒,是众人皆知的,但是对于一般的甜杏仁和经过加工的杏仁,人们的戒备心就没那么强了,很多人把它当成钟爱的零食,爱不释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医科刘玉宁主任医师认为,甜杏仁吃多了照样会中毒,不宜多吃。
  一般说来,栽培杏所产的大多是甜杏仁,野生的则多为苦杏仁。苦杏仁一般用来入药,其毒性比一般甜杏仁高数十倍。但是,甜杏仁的毒副作用也是不能小视的,古代很多中医书籍中均记载杏仁“有小毒”、“有毒”。研究发现,杏仁的毒性来自其成分中的苦杏仁甙,它在体内经酶的作用可以生成氢氰酸。过量食用杏仁可引起氢氰酸中毒,严重时可抑制延髓呼吸中枢而致死。
  刘玉宁主任医师说,临床上因服食多量的甜杏仁而引起中毒的病例经常见到,多发生在杏子成熟的初夏季节,其毒性反应轻者表现为全身乏力,面色青灰,时有呕吐等;重者因呼吸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
  防治杏仁中毒的关键是控制服食杏仁的量,不论是入药还是食用,不管是甜杏仁还是苦杏仁,每天不宜超过12克。一旦发现杏仁中毒要及时去医院救治。对于肠胃虚弱的人,刘主任建议,最好要少吃杏仁。杏仁含有大量的脂肪酸,对于婴儿和大便溏泻的人则可导致或加重腹泻。对于杏仁引起的这些轻度的不适症状,还可用刮去粗皮的杏树皮60克水煎服,或饮梅子汁解之。
  不能否认的是,只要将每天吃杏仁的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杏仁对人体还是非常有利的。杏仁有润肺养颜、止咳祛痰、润肠通便等诸多的药理作用,可以说是老少皆宜。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杏仁还是抗癌之果。美国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胆固醇水平正常或稍高的人,可以用杏仁取代其膳食中的低营养密度食品,达到降低血液胆固醇并保持心脏健康的目的。
  作者:侯洁
  支持专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刘玉宁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产后催奶多喝汤
河南省中医学院一附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李京枝认为,坐月子饮食总的原则是少吃多餐,多喝营养丰富的汤水,如猪蹄通草汤、黄芪炖鸡汤等。新妈妈在汤汤水水的滋养中,身体会慢慢恢复,喂孩子的奶水也会多起来。
  产妇饮食中,主食、蛋白和蔬菜水果,哪样都不可少。尤其是新鲜的蔬菜水果,不仅可以补充肉、蛋类所缺乏的维生素C和纤维素,还可以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及排便,防止产后便秘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产后饮食不宜大补。滋补过度易患肥胖症,还会造成乳汁中脂肪含量增多,导致婴儿腹泻。
  下面推荐河南省中医学院一附院营养科常用的几种产后下奶药膳。
  花生猪蹄汤■
  原料:猪蹄2个,花生150克,盐、味精适量。
  做法:将猪蹄除去蹄甲和毛后洗净,和花生一起放入炖锅中,加水适量,小火炖熟,加食盐、味精调味即可食用。
  【评价】花生性味甘平,入肺脾经,其功能益气、养血、和胃。猪蹄补血通乳,主治产妇产后乳汁缺乏。
  黄芪炖鸡汤■
  原料:黄芪50克,枸杞15克,红枣10个,母鸡1只(1000克左右),生姜2片,盐、米酒适量。
  做法:黄芪、枸杞、姜片放滤袋内,母鸡洗净,汆烫、冲凉、切块,与红枣一起放锅内。加入清水,小火炖焖1小时后加盐、米酒即可食用。
  【评价】黄芪可补气健脾、益肺止汗,民间常用于治疗产后乳汁缺少,又可补虚固表,治疗产后虚汗症。母鸡性味甘温,能温中健脾、补益气血。此汤适用产后体虚、面色萎黄、乳汁过少、易出虚汗等症。需要注意的是,黄芪炖鸡汤宜在产后5~7天后食用。
  猪蹄通草汤■
  原料:猪蹄2只,通草6克,葱白3根。
  做法:将以上3味共同加水煮汤。
  【评价】通草有清热通乳的功能。此汤每日分3次服,连服3日,适用于产后缺乳。
  作者: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詹建
  支持专家:河南省中医学院一附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李京枝
   。 想看书来

喝面汤有助消化
相传古时有一个善做面食的面馆,不但味道好,而且拉面强劲有力,颇有嚼头,食后耐饥持久,回味无穷,但是吃面后必须喝汤。有一壮士,自恃脾胃好,只吃面,偏不喝汤,店小二尾随其后,好言相劝则不从。此人回家后不久,腹痛难忍、上下不通、辗转反侧、气息奄奄、后悔莫及。这时店小二提着面汤破门而入,撬开牙齿,顷刻,只听肠鸣辘辘、胃气通达,转危为安。
  用面汤来抢救重危急症自然是笑谈,但“原汤化原食”一说却不无道理。在民间,吃面喝汤已成习惯,认为可以帮助消化、助益脾胃、减少积食、提高食欲。现代观点分析,煮面条、水饺等的汤水含有淀粉、糊精和诸多的消化酶,吃面喝汤的确有助消化,所以“原汤化原食”是应当提倡的。
  与蒸、炒、炸、烧等烹调方式相比,熬汤有自身的长处:
  1可把坚硬不易直接消化的成分,如骨骼、鱼刺作为汤料,把胶原蛋白等营养煮到汤里,供人享用。
  2把溶解于水的营养成分充分地溶解在汤中,如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盐类及微量元素等,故菜汤的营养价值一般都很高。
  3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