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手抄本:令狐文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随感手抄本:令狐文章- 第4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诉这里的主人,这两天会找时间特别送钱过来,请在家等候。交代完毕,众人朝下一站出发。

  转眼已经3时余,义工车队在324国道上徐徐前进,绕往莲下方向。一路上,蓬岛村人继续与令狐谈说,比如澄海爱心义工社渊源于澄海E京茶座的爱心小组,比如义工社适当时候会与阳光志愿社联合举办一些活动,推荐令狐有时间也可以走访阳光志愿社的。嗯,都是义工组织,有同一个目标,联盟举办一些活动,真是个不错的主意。其实,阳光志愿社的然兄,也是多年的好朋友,慈眉善目的,呵呵。加油,让我们所有的义工和志愿者,不断完善,走到一起来,熏陶出灿烂的慈善世界!

  遐思间,到了莲下境内。不久,车往左回旋,到了对面,穿进一条巷子。绕进一片阔地,不远处一个大池,池边摆满大竹盘,上面晒着冥纸。奥彩打开车后箱,取出许多瓶矿泉水。哈哈,甚是及时的饮料啊!而后,结成队,步行着,走进的是坟埕巷。两边的房屋,有的很新,有的很旧。到了一个大门前,蓬岛村人停下步。

  “唬唬唬……”,里面传来恶犬的狂吠。门边的水表是静止的,说明里面没有人在用水。犹豫了一会,蓬岛村人身先士卒走进大门。拉登的警卫紧随在他的旁边,仿佛随时准备挺身而出。哈哈,有没有感到一种义工的气息?那只恶犬的吠声似乎有些温和。其实,它是关在一个大笼子里的,并且,脖子上系着一条大铁链。

  进了大门,到了左侧的小门前,鱼贯而入。地面很清净的,透着凉爽的空气。蓬岛村人平静而温和地述说,并且,送上装着一份关切的信封。一只猫敏捷地跳上屋檐,稳步走过一片片瓦。很快地,众人离开。那只恶犬还在吠,温和多了,眼神中似乎有一种受道的感激。呵呵。蓬岛村人笑道,刚才进来的时候,还以为没有缚。

  在回归城区的路上,蓬岛村人致电,向神龙兄简要地汇报了情况。此时,神龙兄还在隆都,吩咐蓬岛村人带领众人先回义工社的总部。

  开车的那位供电局外线任职的大哥,再次接到家里的电话。他仍然轻声细语地安慰他的孩子,吩咐先去睡一觉,不久就会回去的。放弃与家人聚会的宝贵时间,参加义工活动,真的很难得!

  阳光明媚,3时多,已经回到了义工社的总部。里面还在装修,搬出许多塑料椅,围坐成团。清风徐吹,有些休闲,蓬岛村人逐一介绍着每一位朋友。后来,八露军有事先回去。不久,那位供电局外线任职的大哥,也回去了。再后来,蓬岛村人与拉登的警卫号召众人穿上黄马甲,合影。一支鱼刺拍摄了好几张。

  天色渐渐地晚了,朋友们陆续回去。最后,只剩下蓬岛村人、拉登的警卫、一支鱼刺、令狐,谈的是关于义工社发展的事。兄台一小兵来访,诙谐地论述着关于义工社的历史,以及相关的事项。此时,蓬岛村人与神龙兄联系,还在小雪那里。其实,雷锋可以说是第一代的义工。反之,也可以说,现在的义工,就是现代版的雷锋。

  暮色苍茫,5时多。神龙兄率队回归。众人围坐着,听神龙兄介绍情况。似乎谈了好多,好多。如果说,炎热的时节站在清风,会感到舒畅。那么,乐善行施办好事,则可以悟到莫名的快乐。不管是什么身份,只要有向善的念头,就可以办好事。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没钱没力就当啦啦队。好事做得越多,快乐也会越多。

  西南方的天际,斜阳晕红。东北角的上空,白月浮现。有一种盟约,以日月为证,从这里,弥漫向天地间。义工的思想与行动,将会渐渐成为一种时尚。

  令狐(蔡琦武)创作于2008年3月

  天下第六博客——令狐小说//blog。sina。/linghu txt小说上传分享

(随感)071汕头民生与澄海义工:社会公德进校园
(随感)071汕头民生与澄海义工:社会公德进校园(8100字)(作者:令狐)

  (注:本篇2008年已链接于“阿坤之家”、“男女情感博客圈”、“潮人…潮汕人博客圈”、“公安派出所”、“心生彩虹”,并且得到首页加精推荐!)

  ————————————————————————————

  ——————(01)到达城南小学——————

  ——————(02)澄海爱心义工社——————

  ——————(03)义工是义务的——————

  ——————(04)莫因善小而不为——————

  ——————(05)魏社长的解惑——————

  ——————(06)民生主持人许友文——————

  ——————(07)什么是社会公德——————

  ——————(08)我们去创造的——————

  ——————(09)每天养成良好习惯——————

  ——————(10)将这一幕定格——————

  ————————————————————————————

  ——————(01)到达城南小学——————

  秀逸的晨风吹过澄海城区,丹阳的影子还没有幻现。

  这是2008年3月22号,休闲的星期六,上班族居多不必像往时一样匆匆出门,大街显得空旷。8时半,令狐准时到达澄海爱心义工社的聚集地点。

  是的,这一天的上午,澄海区城南小学、汕头电视台《民生档案》栏目组、澄海爱心义工社将联合在城南中心小学,开展一场“社会公德进校园”的主题活动。

  参与活动的义工代表,约有30人左右。看看时间也差不多了,大伙儿在色空兄和平常D的带领下,安步当车,往目的地出发。耀眼的黄马甲队伍,为这座城市平添风景。

  走进城南小学的后门,可以望到主席台的右侧。那是充气而成的红色圆柱大拱门,浑厚而鲜艳。大拱门下边,是一幅粉蓝色调的背景,映衬一颗线条式的红心。大拱门的后面,并排摆着三只课桌,几位工作人员在操作着一些设施。

  大拱门的前面,并排九只课桌。放眼望去,面对主席台,是端坐在长条木椅上的学生们。一排排,一列列,井然有序,安详而平静。这是多么优秀的校风!学生们带着笔记本和笔,也带着好奇与期待。是的,这是第4到第5年级的学生,约有几百人。

  仔细观察,可以知道这里就是操场。走上深红色的跑道,蛮舒服的。听众座左侧,也即跑道上面,摆放着两排圆椅子,这是城南小学特地为义工们安排的雅座。呵呵,其实,与学生们一样坐长条木椅也可以的。

  在色空兄的安排下,义工们纷纷落座。令狐坐在第六排。前面是蔡财木与丫头,后面是警卫与王乃阳。大拱门的最中间呈现着这次的主题词——诚实、谦让、友爱、互助!

  主席台最右边位置的校领导开始讲话,吩咐学生们要坐姿端正,自觉遵守大会的秩序和纪律,专心听讲,认真记录。学生们很有素质,静悄悄地等待着。

  转首顾望,学校的正门就在听众座的右方。四周楼厦,看起来历史悠久。音乐淡淡地,感恩的心……感恩的心……

  遐思间,人杰地灵出现,在令狐的右边落座,他是从广州回来的。不久,蓬岛村人与魏社长陆续到来。蓬岛村人在王乃阳后边落座。魏社长一身深色的西装,风尘仆仆地,显得干练而稳健,众人不由眼中一亮。

  又过了一会,汕头电视台《民生档案》的主持人许友文先生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从正门进来。相信这一刻,喜欢观看《今日视线》的朋友们,心中都会涌起一种炽热。

  慢慢地,嘉宾们在主席台上就座。许友文先生坐在最中间的位置,魏社长在他的右边。主席台最右边位置的校领导逐一介绍着各位嘉宾。其中,包括教育局、派出所等来的各位领导。里面两位派出所领导,也是兼任城南小学的法制副校长。

  伴随着一阵热烈绵长的掌声,近千人的活动开始了。

  ——————(02)澄海爱心义工社——————

  一队少先队员走到主席台,为各位嘉宾戴上红领巾。

  “现在,请澄海爱心义工社社长魏智强先生!就爱心义工社的一些事例,向同学们作一个介绍!”校领导宣布着。

  “尊敬的许友文先生,尊敬的各位嘉宾、领导,老师们,同学们,上午好!”魏社长稳健的声音响起来了:“今天,非常高兴能够在此,同大家分享澄海爱心义工社走过的历程,分享我们义工工作中的许许多多感动!”

  澄海爱心义工社自2003年开始就一直以助学活动为主轴。2006年开始,“澄海茶座爱心小组”成员经过多番努力,在澄海区进行爱心助学扶贫救急活动,筹得善款近20多万元,资助贫困学生近30多人,并且开展“1帮1”助学活动,固定每月援助部分贫困学生家庭300元,使这些贫困学生得以继续学业。

  魏社长的语调平静而缓慢,一句句送进听者的心中。接着,介绍了一些贫困学生的情况。

  比如,溪南镇孤儿小纯纯与视力模糊的祖母相依为命。以前,住在破屋,没有人管她的学习,也没有辅导,考试却总是排在第二、三名。而且特别勤劳、懂事,每逢周末,都去做手工。她的祖母视力差,也用手摸索着参加劳动。

  比如,隆都一位家庭困难的学生,通过大家的帮助,终于在去年升到实验高中上学。关于学费、住宿费,由众人资助,以及学校减免一部分。他很优秀,当了班长。也很勤劳,寒暑假都跑去打工。去年在一家快餐店送饭盒,今年在火锅城当短工。

  “家庭的艰苦并没有让他们退步,反而让他们更加坚强!我们收到了那位哥哥的来信——《致澄海茶座爱心小组》!”魏社长蛮是感动地,说着,也就轻声细语地念了起来。

  “您们总能赢得别人钦佩而又尊敬的眼光,那是以为您们付出了真爱。”

  “您们总能获得学生感激而又热情的欢呼,那是因为您们守护着我们。”

  “您们总能取得各界肯定而又赞叹的佳话,那是因为您们抚育着花朵。”

  “您们是我们贫困孩子的臂膀,用强有力的双手圆了许多孩子的梦。您们是我们贫困孩子的依靠,给予我们阳光和雨露。”

  “千言万语无法表达我内心的感激,我向您们致敬,感谢您们不求回报默默坚持的付出。我会努力长成茁壮的花朵来彰显您们的爱……”

  这封信,字里行间,充满了真诚。许多学生都持笔记录着。

  “记得正月初八在广场,那场《让你的浪漫充满爱心》活动过程中,汕头电视台另一著名主持人陈维斯对王哓銮说,‘他们(指义工)不需要你的回报,只希望你能健康成长,好好学习,将来能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去帮助别人。’如果回报的话,这便是回报。一种爱的传递,生生不息周而复始。”魏社长颇为感动地回忆着,述说着。

  天空上面,云彩轻轻飘动,光线趋向明媚。

  ——————(03)义工是义务的——————

  “问同学们一个问题!”魏社长适时地提问:“义工有没有工资?”

  “没有!义工是义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