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有了互联网,天不行健,君子一样可以自强不息。
比如网络新偶像。
她的坚持不懈终于有了回报,出名了。用自己的方式,独特,而且普适。
人人都可以这样做,但难保人人都成功。
就怕一招鲜,下一个新鲜招和使招的人在哪里呢。
我们不由得有了类似江湖中人一样的心理,期待着又一个大侠横空出世。
一个自助偶像的时代。
一个口水而不是物欲横流的时代。
一个虚无而有活力、无意义而充满生命感的时代。
一个以网络为基础、以娱乐为主要消费方式的时代。
一个对媒体、包装、炒作、造势无比蔑视和反讽的时代。
总之,这已是后偶像的时代。
也许有一天,我们在街上看到的小广告不是什么办证、机票之类,而是FRJJ的玉照。
也许有一天,我们自己也不小心,成为谁谁的宠儿,成为大众的偶像。我们没必要胆战心惊、不好意思,想想网络新偶像,我们就好受多了。
想象一下,公元三○○○年时的后偶像时代、后后偶像时代。
我的天!
网络新偶像早已香消玉殒,然而所开创的时代却一直延续着。
当观众比演员更幽默
人人都有幽默的细胞,只是有的是职业的,有的是业余的。职业的幽默被叫做“相声”,号称是“笑的艺术”。相声演员的基本功是说学逗唱。说,练的是嘴皮子,很少能见到很幽默的绕口令。学,是模仿世间万物,容易有很滑稽的段落。唱,是练一副好嗓子,基本上不涉及幽默。逗,是抖包袱,也就是玩儿幽默。
但并非围上个场子就一定能幽上一默的,这违反了幽默的发生原理。经常性地,幽默就沦为了滑稽。
渐渐地,相声演员把滑稽当成了幽默。于是更加滑稽,直到以自己的搭档为人身攻击的对象。互相喷唾沫星子,给搭档下绊儿,讽刺搭档的长相,贬损搭档的亲属,人身攻击也被当成笑料。
如此滑稽的相声虽然也能引来笑声,观众却是在笑演员的滑稽和低能,而不是别的。或者说,这样的笑声是观众的下意识反应,要不然就得起一身鸡皮疙瘩。
在剧场里要想逗观众乐,也不一定要靠幽默。在剧场表演的好处是可以比较随便地表演,有些二人转的意味,可以说些稍带黄色的段子也没问题。不像电视上那样,被各个部门审查之后才能播出。黄色小段儿和粗口又出现了,这是比滑稽更滑稽的一个层次。
观众在黄段子当中笑,是为了掩饰其低俗,是为了让剧场里的气氛不至于凝结成尴尬。演员不能自知,以为是自己的幽默打动了听者,反而更为卖力地贩黄。像在周末相声俱乐部,我只去过一次,却能听到开乳罩玩笑的相声,不虚此行啊。
相声演员下场前的最后几句也很重要,是最难的一个包袱。这个包袱的好坏,能充分看出他们的作品是否经过了仔细雕琢和费尽思量。遗憾的是,大部分相声都是在俗套中结束了滑稽的表演,有的竟然像电视剧的某一集那样毫无前兆地结束了。这样的安排让观众在对相声失望的同时,更加深了对演员的失望。
如今很多主持人的脱口秀相当精彩,远远高过相声演员在平时的谈吐。从后者平时那些庸俗熟练而又无趣的讲述中,我们就能看出,他们虽经专业训练,却没有练就信手拈来的技术,更谈不上现卦和“脱口相声”。
他们对先进科技的掌握以及世界政治的认识,和普通人无二。他们还活在传统的圈子里,不懂得幽默的本质是令人惊奇的创新。他们只会胡乱创新,根本不顾及形式与内容的协调,也就更加滑稽。
这跟相声的传承制度有关系。这种拜师学艺的方式使得相声不仅仅土,更要命的是传统的程式被一代代深入骨髓地继承下来。于是,我们见不到大气磅礴的相声能打动人心,我们也看不到讽刺现实的相声能深入人心。
我们可曾听到过谈论世界政治风云的相声;
我们可曾听到过说孔子的相声;
我们可曾听到过涉及航天的相声;
我们可曾听到过关于电脑意趣的相声;
我们可曾听到过三农问题的相声;
我们可曾听到过环境保护的相声;
我们可曾听到过天文地理的相声;
我们可曾听到过保护民俗的相声;
我们可曾听到过关于可可西里的相声;
我们可曾听到过讲科学家故事的相声;
我们可曾听到过讲述缉私的相声。
没有啊,那些相声演员在这么多“没有”面前却已经不务正业了。
这里还有个问题:
如果观众比相声演员还幽默,那么后者该怎么办呢?
三、光影(1)
当下中国电影五大规律
1。制作越大,片子越烂
小制作的电影,大家都明白不挣钱,也就豁出去了,实践一回上电影学院的初衷——为艺术。此外也没啥盼头,顶多到国外哪个集市电影节上获个奖也就罢了。所以,即使烂,也烂不到哪去。就像先锋戏剧,烂到看不懂为止。
可大制作就不同了。高投入制作大而烂的片子,一直是中国电影的魔咒。雄厚的资金让导演脑子里的观念化成活生生的鸟人飞翔在电影院里,落到我们头上的却是一些干巴巴和湿乎乎的鸟屎。
2。片子越烂,越要搞宣传
这句话也可以这么说:越搞宣传,说明片子越烂。如果烂片不宣传,肯定会烂在自己手里。与其如此,不如烂在大众心里。于是,前期宣传的任务就更重了,基本上要把后期口碑上的负数全部背过来。于是,首映式格外隆重,生怕大家不知道这是部烂片似的。买通媒体,买通电影节评委,买通权威,买通放映档期,买通除去口碑和良心的一切,直到烂掉。
3。宣传越大,票房越好
大片搞的宣传攻势很像脑白金、新兴医院。那些烂片进行前期宣传所依据的传播学原理是:不看你怎么就知道那有多烂。它们基于受众的讨厌程度来博得眼球。所以,人们必须要到影院去看这部预期的烂片,就像到周末相声俱乐部去得到预期的笑声,到长春二人转大舞台去聆听预期的粗口。
前期的媒体鼓吹得越美好、越邪乎,可以预见到的票房就越高。因为观众都想一探究竟,这大骗子到底玩的什么把戏。当一部电影被当成魔术、骗术来观赏,票房能不高吗?愚乐也是娱乐,呕像也是偶像嘛。
4。特技不是为了感动人
没特技的,就不能叫大片,如同没丰乳的不能叫美女一样。可美乳是为了让人心情荡漾,特技却不是为了观众的心情着想。特能理解那些导演为什么要在大片里使用很多特技,就像政府机关要安装高档电梯、空调,配备高档轿车一样。
特技拓展了影片的时空,给人物的性格增加了可能。但大片里的特技就像美丽的烟花点缀夜空。等烧完了再看,该空的地方还是空的。可钱没了。
5。导演兼编剧
导演为什么非得去参与编剧呢?肯定是觉得编剧的水平不够,说白了还是不放心,要把编剧也变成个演员,受他驱使。
于是编剧就只能听命,即使情节漏洞百出也得违心地说:
导演中心制!
导演有理!
反腐题材的主要模式:二把手犯罪
看多了反腐题材的电视剧,也琢磨出其中的一些模式。政治搭台,经济唱戏。其中最主要的模式,就是二把手犯罪。无论是副市长、副省长还是党委副书记,要不就是下一级别的干部,反正必须是这样的人物犯罪(主要是受贿、渎职),整个剧作才好处理。
在反腐题材的影视作品里,这些二把手或道貌岸然,或委实狡诈,或暗度陈仓,或南辕北辙。开始总是风光无限,找到一个上级做靠山,而这个上级一样是个副手。待到即将暴露,又会来上一连串的组合拳,使情节骤然紧张而悬念突增。待到一把手或上级当中的正职出现,才是拨开云雾见太阳,一切都尘埃落定,板上钉钉。那一把手或上级当中的正职为什么不早露出庐山真面目呢,或者犹豫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或者在疗养休整到党校学习,或者就是剧情需要很容易搞定的事偏要拖到罪行进行完毕。 。 想看书来
三、光影(2)
在这些作品里,我们能看到公安战线的那些英雄。他们看似对地位甚高的(有时甚至是顶头上司)嫌疑犯穷追不舍,表现了一个公安干警应有的职业素质和社会责任。其实他们不过是一个良心的道具,用以掩盖作品本身在反映社会现实上的缺失。
之所以让公安干警作为社会良心的代表,一个原因还是为了使剧情更好看。而那些拙劣的侦查手法,那些作报告一般的台词对白,那些插科打诨的爱情,那些拘谨的场景,使得作品只能和晚会歌曲一样属于一次性消费品。以《大雪无痕》为代表,副市长(又是个二把手)案件竟然是通过一张子虚乌有的室外照,一张很可能是失手才拍下来的垃圾照片而获得突破的。
在这样的作品里,我们丝毫看不到新闻监督应起的作用,看不到公民、纳税人对公务员的监督,看不到正义力量的那只无形之手。创作者们依然没有脱离在反腐题材上的一元化思维,似乎新闻舆论、公民(而不是群众)监督等都是不能登堂入室的,顶多有个群众来信或记者采访。其实,他们是处理不好这样的情节,认为在政治上太过敏感,认为民主监督不是他们要表现的。他们觉得,只有一元化的监督才是最稳妥的情节。
基于这样的创作心态,观众及其广大的眼球也只能看到千篇一律的作品。
于是,我们就会在不同的电视剧里看到那些大义凛然的纪委书记,貌似廉洁的二把手,高深莫测的上级,作为经济动物的二把手的情妇,忽而狡诈忽而愚蠢的商人,容易冲动的刑侦大队长,能把屁股坐出痔疮来的公安局长。
试问,如果一把手或上级的一把手也参与了犯罪,那么这样的反腐电视剧将如何进行到底呢?
影视中的十五宗拙劣
1。人一昏迷就喷水
昏迷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气的,有的是吓的,有的是饿的,有的是革命斗士被敌人严刑拷打打昏的(这得用桶来泼水才行)。可无一例外,只要给喷(泼)上些水就一定会醒。这到底有什么医学依据?我反正没试过。
2。摔瓷瓶
电影中的人物一生气就顺手拿起瓷瓶摔下去。摔瓷瓶的好处很多,动静大,还能象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物心理,而且成本低廉。可惜当代人物就没有这样的方便,在电影环境中瓷瓶几乎难觅。怎么办?砸玻璃。窗户、茶几、门,都是撒气的对象,甚至连眼镜也不放过。
3。不关家门
不关家门的用意是让其后想进来的人不必打招呼、动脑筋,尤其是那些仇人、小偷、强盗、情人之类。导演如此安排,实在可以减少很多于剧情毫无价值的细节铺垫。
4。女扮男装
影视作品里为了增加戏剧性,有很多女扮男装的情节。女可扮男装,但其身材、胸部、肩腰臀的比例、音色,还有上厕所的方式,却是无法改变的。作为一个观众,我想我若是剧中人物一定能立马看破。可导演不让,那就将就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