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的心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熟女的心香- 第1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让我慢慢品出点醇香的滋味来。

  我现在也如外婆当年那样做春饼吃,但所用的材料完全不同了,那天我将牛奶与富强粉一起调和成糊状,用平底锅煎熟。然后,把鸡肉切成丝过油,配上洗净切成丝的冬笋、洋葱、青椒、木耳,加上适量的酱油、盐下锅炒成卷进饼的菜馅。

  花开花又落,春去春又回。吃饼铆足了劲,能开好一年的头。外婆的话犹在耳边响起,我问自己,这个春天,你铆足了劲,开好一年的头了吗?

  吃着散发淡淡奶香、柔软适口,卷着精美菜肴的春饼,我愈发怀念起我的外婆了。外婆没有多少文化,但她的心境她的那番吃春饼的仪式,却足以让我品咂一辈子。

沐浴书香
作为一个凡俗女子,我没有追随“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欲望和野心,但我又不止一次地对朋友说,如果我能在图书馆或者书店工作那将是最理想的工作和生活了。迎着他们的疑惑惊奇的目光,我解释说:那样我会有更多的机会沐浴书香,捧书阅读。

  仍然记得自己初步掌握了常用汉字后,捧读教科书以外的“大部头”时的感觉,那仿佛是轻轻推开了一扇静默的小窗,随着一阵清新的风扑面而来外,再就是那文字组合后描绘的美丽而奇妙的世界。其中有花好月圆看蝶恋花的浪漫,也有鸡毛蒜皮烟火气息的现实,它们或交织在一起,或独处一隅。世间千种思绪万般情感,这一切都驻足书中。于是,阅读的欲望,就抓挠一颗年轻的心。书读得多了,就间接接受了感激、冲动、愿望、沮丧、疼痛等等情感的历练,并且养成一个习惯,阅读,买书。

  刚工作的时候,我在几个要好的密友面前就有引以为豪的事:我有一个父亲亲手做的书架。书架共有四格。上面三格里可以放常见开本的图书,最下面一格空间最大,可以放大开本图书,父亲还特意装了两扇小门。

  人说,女孩子大了,又有了工作有了能自己支配的钱,都会为自己添置几件漂亮的衣服和精致的化妆品,可我偏偏在这方面很吝啬。我宁愿把钱花掉去买书来满足阅读的这份心情。朋友虹对我说:“小心做了书呆子!”我对她的告诫不置可否。我相信我是有能力做到“读书”而“不呆”的。我个人觉得,多年以来,尤其我的教师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得益于我的读书学习。

  近期,我发现除了坐在自己书房里倒一杯清茶,从容安静的阅读之外,还有一个好去处,那就是书店。

  我所居住的这个边疆小城石河子,人文氛围还是不错的。当你走进琳琅满目摆放着众多图书的书店,会发现有不少阅读者。有的立在书架旁,有的坐在靠墙边的那排座椅上,座椅人满了,有的则干脆席地坐在大厅的台阶上。这里没有商场、菜市场的喧闹,有的只是头顶上吊扇旋转时发出的风声,再就是轻轻地翻书声。有时候,同来的几个人翻看着书,需要交流,也是声音放得很低。

  我喜欢这氛围。虽然这小城及书店离我居住的地方有段距离,需要花二元五角钱坐三十分钟的公交车,但我一旦有闲暇的时间,仍常常惦记到那里去并且一坐就是半天。

  浏览书架上自己喜欢的书籍。总想尽力记住书上的内容,记住看到书上某处内容时电光火石般的灵感触动。因为,我不可能把所有喜欢的书都买回去读,一来囊中羞涩经济有限,二来家里书房空间也有限。于是,在书店里读书往往读的比在家里更认真仔细些。

  到了不得不离开的时候,才从那些舍不得放手的书中千挑万选,百般比较的挑上一两本去付钱。坐在归途车上,捧着淘到的书,满心的喜悦和满足。

  我对爱人说,以后每个双休日,我干脆都用来泡书店得了。爱人赶忙打住我的话头,嘘,悄悄,书店毕竟不是图书馆,如果你常常去,而又不买书,让书店的工作人员认出来,撵你出来可就难看啦。我说,读书不是罪,真的会发生这样的事么?我不相信。 。。

燕  子
和往年的夏天一样,黄昏时分,我和爱人、孩子依然会到燕子楼观看那由千百只燕子组成的燕阵。

  这座办公大楼之所以被称为燕子楼,是因为楼上几乎所有背南的窗户的某个角落都会挂着一两个巢,楼檐下背南三面角角落落也挂满了燕巢,这是燕子们的家。

  老人仰头瞧着,眼里充满怜爱,嘴里喃喃自语:“呵呵,瞧这帮小家伙们,真快活哟”。

  孩子们瞧着,欢呼雀跃:“哈,燕子又开生日聚会啦”。

  我,一个善感的女子,站在人群里,默默地观赏着燕子们的黄昏盛宴。

  我对于燕子的好感,源于外婆唱得那首多数人都耳熟能详的童谣。

  漫长的冬天,是我们这些孩子最厌恶的。穿着厚重的衣服不说,出门眼前总是苍茫银白一片,没有色彩。寒冷虽限制不了我们好动的天性,但总觉得没有其他季节玩得惬意。于是,小小的心里总是强烈的盼望:草儿快些绿吧,花儿快些开吧。这时,外婆大概看出我们的焦灼来,慢慢悠悠唱起了:“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到这里……”外婆说,是燕子用翅膀引来了春风,引来了提着花篮的春姑娘。

  燕子可真神啊!我心里生出几分敬意。

  我曾经和燕子有过一次零距离接触。

  那时,我的课文刚刚讲完,孩子们正埋头做作业。忽然,一只燕子不知怎地误闯进教室。孩子们一下子兴奋起来,他们身手敏捷,很快就捉住了它,并把它交到了我的手里。

  我们注视着这小小的黑色的鸟儿。它的眼里充满惊慌和恐惧。小小的头四处转动,翅膀用力蠕动,挣扎着试图逃离我的手心。我可以感觉到它小小的心脏的剧烈跳动。

  “老师,我们用笼子把它养起来吧?我们天天给它喂虫子吃。”孩子们兴趣盎然。

  “不,燕子的家,不是笼子”,我对孩子们说,“离开家,它会不快乐的,即使有现成的虫子吃。”

  “好吧。我们放它回家吧。”孩子们听懂了我的意思。

  走出教室,我一扬手,燕子就在孩子们的欢叫声中,翅膀一展,即刻飞远了。迅速,敏捷。

  燕子重获自由时,一定还心有余悸吧。而现在这大群里可有我和孩子们放飞的那只?或者,它已是燕家族的长老?

  望着黄昏里这个热闹的燕阵,这个想法就倏地从我的心里冒了出来。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爱人,爱人说:“你这人还挺痴的呀。难怪和文字结缘。”

  痴?燕子可与我这个痴者有很深的缘分呢!

  燕子在居家的房梁上筑巢,这在南方听说是司空见惯的事,而在西北,在天山脚下,似乎鲜有所闻。

  那还是住在平房的时节。初夏的某个傍晚,我这载着葱茏的苹果树的院落里来了五个不速之客,它们飞进我那总在春夏季节做厨房的独立单间,一字儿排开,蹲在房顶下横拉的电线上。我一再恳求家人别惊扰了它们。它们也许无地方可去,就是在我家暂居一宿吧。然而,第二天、第三天……燕子居然没有走的意思。起初,当我们走进厨房,燕子们还有些惊慌的四散飞开来,待我们出去才又栖息在那电线上。后来,即使是我们进去拉亮电灯,提水,烧水,它们也纹丝不动,只管眯着眼睛打盹。

  终于,燕子开始衔泥筑巢了。我分不清到底是一只燕子在操劳,还是五只燕子轮流干。总之,只是看到一只燕子一趟趟飞出飞进。

  燕子想将巢筑在厨房的一个角落。但水泥墙面,水泥房梁,燕子衔的草泥根本挂不住,掉了许多。

  这要什么时候才能筑成个窝呢?

  我央求一向手巧的老父亲想想办法。老父亲找来两块木条,将它固定在燕子筑巢的地方,这下问题就解决了。后来,我才明白,燕子筑好了巢,是要哺育宝宝了。很快地,电线上一字儿排开八只燕子了。

  秋风起,树叶飘落。这几位客人不辞而别。望着空空的巢和电线,我竟生出几分怅然:不知明年还来不来我家了?

  转过年来,又到了春天。那天,我和父母坐在院里正说着燕子的事,忽然,我听到了那熟悉的燕叫声,随即看到了它们轻捷的身影。我因牵挂生出的那份沉重一下子飘散了。

  现在,因工作关系,我和爱人调离了原单位,同时也离开了那些燕子。不过,这新单位燕子楼的燕子,可以慰藉一下我对它们的爱恋和牵挂。

  火烧云在天边燃烧。黄昏时分,沐浴着晚霞的光芒,总有我偕同爱人、孩子驻足燕子楼观看燕子的身影。。 最好的txt下载网

荷花池诗意
听说桃源生态旅游区的荷花开得很漂亮,于是我和爱人带着侄女雅楠及几个老师相约就去了那儿。

  说起桃源生态旅游区,我可以骄傲地这么给你说,这可是在新疆算是数得着的了。之所以起名为桃源,就是因为这里出产蟠桃。蟠桃,知道吗?凡是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王母娘娘的蟠桃会,那蟠桃只有被请去赴会的各路神仙才能品尝得到的呀。

  在新疆石河子的桃源,蟠桃可就不足为奇了,果农们栽种的成片的蟠桃树林成了这里的美丽风景。精明的生意人看准了这里的商机,在这儿建立了生态旅游区。年年春天蟠桃树开花时节,赏花的客人络绎不绝,而每年八月蟠桃成熟时幕名到此的人就更多了。

  不过今天,我不想说桃源,也不想说蟠桃,我只想给你说说桃源的一大胜景———荷花池。

  要到荷花池,得通过一个偌大的水库,我们几个踏上通往荷花池的水上浮桥,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万一有个什么闪失掉到水里,要知道新疆的地域环境造就的我们,大多是旱鸭子不会水呀。

  不久,随着轻风,空气中氤氲着一种香气,同伴说这就是荷香。

  “荷香?啊,原来荷香就是这个味儿?我怎么觉得和我想象的不一样呀,我觉得这香气怪怪的。”爱人用力的吸吸鼻子努力嗅了嗅,然后发表了他的高论。

  “荷香挺好闻的,你怎么说怪怪的呢?土!”我“白”了爱人一眼。

  说笑间,我们来到了荷花池。

  呵,满眼是伞状的碧绿荷叶,洁白的荷花亭亭玉立于荷叶当中。完全盛开的,花瓣完全舒展开来,如同天真的白衣少女,兴奋地张开臂膀惬意地将这一地的阳光拢在怀中;还有将开未开的,花瓣卷曲着,仿佛新嫁娘半遮着羞涩的娇容;说是娇容,是因为那未张开的花瓣还带着点微微粉色呢。人称这荷花为凌波仙子,我今天算是见其风韵了。

  还真得感谢这旅游区开发商,他们在这——准噶尔沙漠的边缘——新疆石河子143团营造了这样一个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的胜景。

  我们顺着搭在荷花池的小桥,边走边赏着荷花。指着远方在太阳下闪着银光的天山雪峰,近处连绵的颇有西部特色(夏季因干涸就已经是褐色)的山峦,我说:瞧,若不是这些景物的陪衬,谁都会相信这是在江南水乡吧。

  同行的李老师已经坐在荷花池中间的凉亭里,选准了一个角度,掏出素材本画了起来。他是中学的美术老师,也是一个热爱生活的画家。他一边赞叹荷花美景,一边画着。

  而我,身处荷花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