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宋武大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宋武大帝- 第28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世杰和杜大用齐声道:“遵旨。”

“记住。出发前多找些口袋,要是找不到口袋地话,就多带点衣服。”李隽出主意了。

欧军行,高达一愣,齐声问道:“皇上,这是为什么?”

杜大用赞道:“好主意。”张世杰先是一愣,跟着就是大拇指一竖。赞道:“皇上,你什么事都想到头里去了。”

XXXXXXXXXXXXXXX

“什么?南朝军队?”脱脱木一听探子报告。惊奇得不得了,眼睛都快瞪成铜铃了,狠狠地盯着探子,要不是探子摆出一副你就是打死我也是真的模样,他肯定是一脚把探子踢飞得老远了。

隐隐觉得不妙的脱脱木飞马赶到城头上一望,果如探子所言,城外出现不计其数地南宋军队。远远望去,黑压压地一片,不知道有多少。这支南宋军队与他以往见过的不太一样,骑着高头大马,行列整齐,一个个透着骠悍之气,不用想都知道这是一支能征善战地精锐之师,来到郾城自然是为了攻打郾城。

“这是哪门子地事。刚刚才把军队调走,他们就来了。”脱脱木倒抽一口凉气,狠狠一脚跺在地上,道:“皇上,你要臣怎么办呢?”

欧军行和高达骑马站在李隽身边,道:“皇上。武穆当年就在此城下大破金兀术,今天,我们就在此处再写辉煌,大破鞑子。”

一百年前,岳飞就曾在此城下大破金兀术的主力,特别是金兀术地王牌部队拐子马在此役中溃不成军,传为千古佳话。

李隽却不同意两人的看法,道:“一个脱脱木怎能与有常胜将军之称的金兀术相提并论,他还配不做朕的对手。你们看着,朕在三鼓之内破城。到时。他还来不及反应。”

读过《说岳传》的人都知道金兀术让人恨得牙痒的。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金兀术的确是一员不可多得地良将,要不是他生不逢时。遇到岳飞这样的难得一见的军事奇才,他的成就会更大。而这个脱脱木,名不见经传不说,其才干还不入流,与李隽不是一个级别,哪里配当李隽的对手。

“臣失言,臣失言。”欧军行和高达马上请罪。

李隽笑道:“这些小事,哪里有什么罪。你们能有武穆当年大破兀术的决心,朕心甚慰。”大手一挥,道:“出击。”

他这一挥,好象在变魔法,一队骑兵飞驰而出,直朝城门口冲去。

“骑兵利于野战,投在坚城之下,非用兵之道耳,赵祺浪得虚名!”脱脱木有点不屑李隽的作法,摆出一副看好戏的架势,道:“我倒要看看他怎么破城?”

更让他意想不到地事情发生了,这些骑兵并没有攻城,冲到护城河边,把一包包东西扔进河里,一拉马缰回去了。

“他们扔的什么?”脱脱木望着水花四溅的护城河奇怪地问道。这个问题谁也无法回答,因为这只有问李隽他们了。

南宋骑兵轮番冲上来,不住地往护城河里扔东西,不一会儿功夫,护城河就给堵住了。再过一会儿,不少包裹露出水面。

事情到了这种程度,就是傻蛋也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脱脱木知道大事不妙,下令道:“放箭,阻止他们靠近护城河。还有,把我们的五门火炮也搬来,对准南蛮开炮。”

他这是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五门火炮离这远着呢,要调来哪里来得及。不过,以他想来,完全来得及,因为骑兵攻打坚城很难,没有几天功夫,不付出高昂的代价,李隽是拿不下郾城的。

士卒奉命,马上射箭。可惜地是,城下一阵砰砰之声响起,城头上的弓箭手一个个中弹摔落城下。在宋军火铳的掩护下,城头上的弓箭手根本就无法施展,给压制得死死的,只有眼看着在城门口的护城河给填平。

一队骑兵冲过护城河,把一包包炸药包堆在城门下。只一会儿功夫,就堆了不下千个炸药包。望着堆成山的炸药包,脱脱木只觉天旋地转,惨叫道:“完了,完了。”

与悲观失望的脱脱木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高达兴奋得象头打鸣的公鸡,扯着嗓子吼道:“孩子们,射啊,快射啊。”一拍马背,飞驰而出,弯弓搭箭,一只火箭射了出去,直朝炸药包飞去。在他地带领下,千百支火箭射向了城门下地炸药包。

一声惊天动的巨响响起,无数地泥沙碎石飞溅,城门已经不复存在了。

“孩子们,冲啊,给老夫冲啊!”高达一下拔出宝刀,高举在头上,兴奋地喊起来,道:“皇上,你这主意太高明了!”一拉马缰,一马当先,从吊桥上冲了过去,很快就消失在烟尘中。他的身后,不计其数的骑兵飞马进城,好象泛滥的海潮。

李隽叫带上口袋,就是用来装土填护城河的。脱脱木哪里想得到李隽会来这手,还以为他能凭借高城厚壁阻止李隽的推进,到明白时已经晚了。

与李隽拿下郾城,把忽必烈投在中原的军队分割成几个部分的同时,长城上正有一支军队由北向南开进,这支军队非常之多,从空中望去的话,只见一条长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唯有给他们溅起的遮天烟尘。

当这一消息传到忽必烈耳里时,处在困境中的忽必烈好象年轻了二十岁,兴奋之极地道:“赵祺,朕手里又有生力军了!朕就和你决一死战,看看鹿死谁手?”

第三卷 汴京篇 第五十一章 残暴的旭烈兀

“旭烈兀,旭烈兀,这个刽子手。”李隽一遍又一遍地念着旭烈兀的名字。旭烈兀的大名,李隽早就熟知于胸,对于他的残暴,李隽也是知晓。此时的李隽已经不是初到这个世界的李隽了,当时知晓自己成了忽必烈的对手,心中无底,感到有些无奈。现在不同了,几年皇帝做下来,早就练成了无论何事都波澜不惊的胆色,可是听到旭烈兀的名字,仍是不住地念叨。

旭烈兀这个名字太让人惊讶了,其人有着过人的军事政才干,比起其兄忽必烈也是未遑多让。要是仅仅是如此,早已习惯了忽必烈这个对手的李隽根本就不当一回事,一个忽必烈就是那么一回事,再多一个忽必烈似的对手还是那么一回事,用不着大惊小怪。

李隽感到很不爽的是旭烈旭的凶残,他在西征过程中使用的残暴手段比起成吉思汗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可以毫不犹豫地在巴格达屠杀上百万人,成吉思汗好象还没有如此辉煌的屠杀数字,他来到中土,天知道他会以什么手段对付老百姓,一心爱民的李隽自然是心急如焚。

一向很能理解李隽意图的杜大用这次却没有理解到李隽的意图了,还以为李隽是因为忽必烈手里突然多了一支生力军而担忧,委婉地安慰李隽道:“皇上,臣以为应该派兵阻止旭烈兀的到来。在阻截旭烈兀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加紧对中原鞑子地围歼。以便到时腾出手来对付旭烈兀。”

这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主意,是应该早早为之。就目前情势来看,中原之地南宋是处于优势,但是要在短时间内一举歼灭蒙古在中原的军队又不太可能,因为中原毕竟那么大,忽必烈投在中原的军队不在少数,就算站在那里让南宋军队去杀。也要杀得手发软。可以预期的是这场决战会打很长时间。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让旭烈兀渡过黄河,到达中原。以便南宋集中兵力解决中原蒙古军队才是急务。

张世杰深表赞同道:“皇上,杜将军言之有理,还请皇上裁示。皇上,臣以为应该要郑将军加大对黄河地巡游,只要旭烈兀这鞑子不能渡过黄河,那么我们就有足够的时间收拾忽必烈。”

高达摸着白胡子道:“要是旭烈兀地军队到了中原的话,对朝廷极为不利。这鞑子手里至少有三十万军队。其中骑兵居多,要是投到中原的话,形势将会逆转,还是不要让他过了黄河的好。好在朝廷拥有水军的优势,郑将军坐镇黄河,可保万无一失。等到朝廷收拾了忽必烈,再出兵燕云之地,收拾他也不迟。”

他一本正经地分析形势。说得非常在理,让人不得不服,可是后面的话就有点不太好说了,他说的是:“我地胃口很不错,有多少吃多少,可是我的嘴巴只有这么大。只能一口一口地慢慢吃。一口吃不成一个大胖子,这话还真是有理。”

他这话虽是带有几分俏皮,不过非常有道理,李隽点头道:“你们说得很有道理,就目前情势来看,只能这样了。我担心的倒不是旭烈兀渡过黄河,我担心的是他过于凶残,他经过之地的老百姓可就要遭殃了,现在,朝廷也是鞭长莫及。只能求佛祖保佑了。”少有地念了一声“阿弥陀佛!”

李隽是很乐观的人。很少表现得如此担忧,不用说定然是情况非常严重。张世杰他们也知道就目前情势来说,南宋的确无力拯救这些老百姓,只能求佛祖保佑了。

欧军行想了想道:“皇上,请让臣率一支骑兵渡过黄河,前去迎击旭烈兀。臣可以采取游击的方式,不断机动,不与旭烈兀正对交锋,把他拖在长城内外。”

长城内外人口稀少,要是把旭烈兀拖在这里地话,老百姓遭殃的可能性就少得很多。这主意虽是迫于无奈,也不是不可行,更何况还有欧军行这样优秀的骑兵将领坐镇,成功的可能性并非没有,高达他们看着李隽。

他们的意思非常明白,就是希望李隽同意,李隽却缓缓地摇了摇头,道:“这事肯定行不通。原因有两个:一是长城内外人口稀少,旭烈兀万里行军,后勤必然不充分,要到人口稠密之地去补给,他不会与你在长城上耗。二是旭烈兀纵然残暴,可他也是一员不可多得的良将,他肯定知道他最紧要地事务就是渡过黄河,与忽必烈会合,与我们在中原决战。所以,他无论如何会尽全力南渡黄河。”

不要说旭烈兀,就是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要是处在旭烈兀的情况下都会如李隽所说去做,这道理非常明显,张世杰他们不得不改变看法,道:“皇上圣明!”

李隽接着道:“相比之下,要郑静和封锁黄河一事,倒不失为上策。”叹了一口气,道:“只可惜朝廷的实力有限,华北一带的百姓要遭殃了。”顿了顿,道:“可以要我们的特工人员在这一带放出谣言,就说蒙古人要来屠城了,要老百姓赶快逃。”

“皇上仁德!”杜大用他们称赞李隽的仁慈,心里却是在哭泣,因为南宋除了采取这种无奈之举外,再也没有办法了。屋里的气氛变得异常沉闷。

李隽轻叹一声,走到地图前,看了一阵地图,道:“除了命令郑静和封锁黄河以外,我们也不能坐等,而是要主动出击,对中原的蒙古军队下手,尽早歼灭之,以便尽对付旭烈兀。”

杜大用他们很是明白,李隽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那就是“华北的老百姓就可以少受些罪”,高达率先发言。道:“皇上,臣以为,南线地鞑子已经陷入我们地重围了,我们就先把南线的鞑子吃掉再说。”

张世杰沉思了一下,不同意高达地看法,道:“皇上,臣以为就目前情势来。还是集中优势兵力消灭东线之敌是正理。为了围歼赵良淳,鞑子下足了血本。投入了三卫禁军,怯薛兵团的大部,既然来了,就不让他缩回去,趁此良机歼灭之为宜。”

杜大用点头道:“皇上,臣赞同张将军的看法。还有一点,就是朱瑞祥将军指挥的炮兵已经部署在东线。东线地火力足够,歼灭东线之敌相对而言比较容易。要是忽必烈损失了三卫禁军,怯薛兵团的大部,其实力将会大为降低,这就好比一支锋利地长矛,要是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