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司令邓少东劝他:“那就挪挪房间吧。”张国华淡淡一笑,也没同意。
1972年,正当张国华领导四川人民清算*反党罪行,由于过分劳累, 竟在2月21日主持解决四川大学问题的会议上,猝然病发,倒在会场上。党中央闻讯,立即派出专家小组抢救。专家小组在周总理的具体安排下,连夜飞往成都,但未能奏效。不满58岁的张国华再也没有起来。
悲痛中,传来周恩来的三点指示:一、国华同志的工作由李大章代理;二、 查清死因;三、骨灰送到北京。
原准备2月24至26日送骨灰回京。正赶上总理秘密访问越南。周恩来一到越南, 就和驻越大使王幼平伤心地说:“知道吗,国华同志死了。”
王幼平是张国华的老战友,大吃一惊。周恩来说起详情,边说边流泪,说到后来,连总理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两人相对而泣。
一直等到3月11日,总理回到北京,张国华的骨灰才运到北京西郊机场, 周恩来从正在忙碌的与尼克松会谈中抽身亲往机场迎接。周总理一生只去机场接过两个人的骨灰,除了张国华,另一个是他极为赞赏的陈赓大将。寒风中的周恩来接过张国华的骨灰,伤心得不能自持,潸然泪下:“中央正要重用他的时候,他却过早地走了……” 一旁的其他领导人也都为之惋惜,恸哭出声。周恩来和樊近真在机场留影,小声暗示她不要回四川:“生活上的问题我会安排的。你在北京检查身体,有事到京西宾馆,让秘书告诉我。”
不久中央召开解决四川问题的工作会议。周恩来询问毛泽东是否接见干部。一般情况,毛泽东总是满足地方干部的愿望,但这次却执意不从,他拍了一下沙发把,神色黯然,许久,叹了一口气:“不见了,再见也见不到张国华了!”
张国华在藏17年。这17年,是西藏变革时期最经磨难的时期,也是张国华人生最辉煌的17年。多数将领都走进和平生活,而他却没有离开过艰难困苦。刀枪之战刚刚结束,又陷入“*”的灾难,一生不得清闲。然而历史记住了他。他的事业溶进了佛光里的皑皑白雪。僧俗各界至今仍在怀念他。
庐山:历史的插曲(1)
贺子珍说道:“我看他(毛主席)很疲倦,烟抽得很厉害。安眠药也吃得很多。”
彭德怀谈到在庐山会议上自己提到的三条保证。毛泽东说:“你说的三条保证,后面两条还记得。也许真理在你那边,你的问题让历史作结论吧。”
庐山会议前,平静中的不平静
庐山,就其自然景色而言,山峰绚丽多姿,气候宜人,堪称避暑胜地。山上的白鹿洞、仙人洞、三叠泉、含鄱口等景点,常令人流连忘返。变幻莫测的庐山云雾,给本来就千姿百态的峰壑不断地改变着容颜,为她涂上一层神秘虚幻的色彩。
庐山会议旧址然而,仅就其自然风光而言,庐山算不上天下第一山;庐山闻名于世,其重要原因还在于“政治”。民国时期,许多重要政治谈判都在庐山进行,国民党的风云人物很少有不登庐山的。有人考证说,蒋介石上庐山有二十多次,也有人说三十多次。他头一回上庐山,是在1926年北伐途中,占领南昌后,于11月26日上庐山。到了共产党打下江山,自50年代末开始,它也成了会议重地,许多政治事件发生在这里。
1959年6月,毛泽东离开北京,一路在河北、河南、湖北、湖南考察。25日回到韶山,28日到武汉,29日,从汉口乘船到达九江,然后乘车缓缓登上了庐山。对于江西,毛泽东十分熟悉,从井冈山斗争开始,他在这块土地上生活战斗了多年,但登上庐山,这还是头一次。
在众人的簇拥下,毛泽东走过潺潺清溪东谷河一侧,来到一片蓊郁苍松和碧翠竹林之中。这里有一幢乱石垒成的两层欧式别墅。通常,屋匾庐号总是高悬于大门之上,而此屋与众不同,在院子里一块巨岩上,镌刻着“美庐”两个大字,落款为“中正题”。因为是蒋介石的手书,有人想凿去,以免毛泽东生厌。毛泽东闻知,当即制止,说:“这是历史,不要铲掉,应该留给后人看!”毛泽东一句话,使“美庐”二字留存至今。
“美庐”原是英国人赫莉太太的私宅,建于1922年。赫莉太太和她的丈夫都是医生,在庐山上开设“赫莉医院”。这座私宅在当时庐山上是最豪华、最宽敞的一幢,宋美龄甚为喜欢。赫莉太太就将此宅献给了宋美龄,于是此屋改名“美庐”。“美庐”绿门、绿窗、绿顶、绿柱,楼上有宽敞的阳台,四周有1500平方米的花园,幽雅、清新、恬静、秀美。蒋介石在园内叫人植白竹,宋美龄则种凌霄花。
初登庐山的毛泽东,望鄱阳湖、扬子江,千峦竞秀,万壑争流,红日东升,成诗八句,其中两句云: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从毛泽东的诗前小序和诗本身来看,毛泽东当时的心情很好,他甚至联想到桃花源里的陶渊明。
这种愉快的心情来自他对客观形势的估计。尽管也有些国际上和国内的事情不顺心,实际工作特别是大炼钢铁、大办食堂等事情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但他总的认为,形势是好的,而且会越来越好。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在向他汇报情况时曾说,“大跃进”以来,“有伟大的成绩,有丰富的经验”。毛泽东对这几句话很赞赏,进一步发挥说:“‘有丰富的经验’说得很巧妙,实际上是:有伟大的成绩,有不少的问题,前途是光明的。”于是“成绩伟大、问题不少、前途光明”成了庐山会议前对全国形势的总估计,也是当时会议的基调。当众人陪同毛泽东来到蒋介石用过现在重新装修过的“美庐”别墅时,毛泽东冲着江渭清、聂荣臻、曾希圣等人说道:“现在天下大乱了。”
庐山:历史的插曲(2)
四个人一惊,不知如何作答。
江渭清很快琢磨过味儿来:“主席,哪里会天下大乱啊?现在形势很好的。”
“好吧,进屋来谈吧!”毛泽东边说边走进屋子,“你们把形势和问题,都一块说说,这次中央扩大会议上,主要是反‘左’的问题,不要怕右。”
众人一块石头落地。在实际工作第一线的领导们怎么会不清楚:本来1958年农业形势很好,风调雨顺,由于大炼钢铁、大办工业和大办其他事业,增产不增收,大批粮食、棉花,一场大雪全捂在里面。敞开肚皮吃饭,吃饭不要钱的“共产风”,培养了不少懒汉、败家子。
全国的总管家周恩来对经济形势更是了如指掌。
在南宁会议受到毛泽东的严厉批评后,周恩来在一般原则上和其他领导人一起表示支持毛泽东提出的争取15年赶上和超过英国这一总体构想,他的内心里又觉得自己跟不上毛泽东。他尊重毛泽东,更为了维护党的团结,他相忍为党。但当他面对实际时,他内心又常常充满矛盾,他难以容忍一些过头的做法和违犯经济规律的事,可又不便于在公开场合提出不同意见。就他所处的地位和全国形势而言,他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根据毛泽东和中央的决定加以变通,尽量减少实际损失。这与他后来在“*”中的对策相似。
周恩来编制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被“大跃进”搞乱了,“建议”提出的指标在实际工作中已经起不了什么约束作用。1958年8月,*中央在北戴河召开的会议上,通过了建立人民公社和1958年钢产量要比1957年翻一番的决定。这一年各地“大办”成风,包括大办农业。有的地方粮食放“卫星”,说稻子亩产几万斤,有一阵毛泽东都担心起粮食吃不了怎么办,是不是一天吃5顿饭;可周恩来到一个亩产大户现场看了看,这里稻田里插着亩产10万斤的标牌,稻田的上空像灯火球场一样,电灯通明,说是为了加强光照,旁边正有一台大鼓风机在呼呼作响,说是为了通风。周恩来暗中一算,这不可能是一亩田的稻子,至少得几十亩田的稻子移过来的。因为有外宾在场,周恩来没有当场提出批评,但是回来以后,心情十分沉重。7月18日,周恩来到上海市郊马桥镇看高产田,听说“夜战”“苦战”,一亩地种了12万穴,他当即指示,要合理密植,要关心社员的生活,要让社员吃好休息好。同月,周恩来在广州召集一些县的负责人了解情况时,对他们说:粮食产时要避免虚假性,要保证社员的口粮,千万不要讲大话,损害群众的利益。在大刮“共产风”时,周恩来到河南去视察工作,批评省委主要负责人,要他谨慎。
“大办钢铁”,是大伤元气。
河南新乡市放出一天产生铁102万吨的高产“卫星”。周恩来看到这个材料后,问身边搞过钢铁生产的秘书顾明,这有无可能?顾明回答说:“我们在鞍山钢铁厂,炼一吨生铁需要贫矿石三四吨,炼焦用煤要二三吨,加上石灰石、辅助材料等要10多吨。102万吨生铁,需要1000多万吨的运输量,所以这不可能是真的。”周恩来就要顾明到河南去看看。顾明去后,把土法炼出的所谓生铁带了回来,实际上,其中最好的也不过是含铁成分较多的海绵铁。大批农民上山炼铁,许多地方分不清什么是铁矿石,把比较重的黑石头块当成了铁矿,也弄不清一吨是多少,把一担当作一吨。周恩来心中很不安,照此下去,废铁成山更是浪费。他每星期亲自主持一次钢铁会议,还调了13万多大学生去各地帮助分析化验。到了冬天,*四川省委工业书记陈刚向周恩来请示汇报,说四川还有几百万人在山上,既无衣被御寒,又无粮食充饥,钢铁任务没有完成,怎么办?周恩来当机立断:立即下山。
庐山:历史的插曲(3)
对此,一直关心粮、钢跃进的毛泽东不能说不闻不问。他走出红墙到各地视察时,在红薯地边,有人上前扒一块红薯,个不大,再扒一块,还不大。毛泽东看在眼里,不让再扒,转身留下一句话:“亩产13000斤?秋后我再来看。”从小种过地的毛泽东对亩产10万斤有过怀疑,他指着一位负责人说:“你没种过地,这不是放卫星,这是放大炮。”有人解释,用电灯为水稻照明,用鼓风机朝水稻鼓风就可以亩产10万斤。毛泽东仍摇头:“吹牛,靠不住。这是种过地的,亩产10万斤?堆也堆不起来么!”有人想让小孩子往水稻上站以证明一下,毛泽东还是摇头,说:“娃娃,不要上去。站得越高,跌得越重哩。”
人们也许会奇怪,既然毛泽东不相信这些,为何又不制止呢?一个原因,那就是毛泽东始终认为,这只是具体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是十个指头中的一个指头的问题。对“大跃进”的方向,他始终是坚信不移的。对亩产10万斤这件事,他曾对秘书高智做过这样的解释:你不要相信这件事。可是群众运动“不热不行,不热群众起不来。不冷也不行,热过了劲就要坏事。咱们现在根本达不到那个水平。”他的意思是群众热起来的时候,只能淋一点毛毛雨,不能泼冷水。所以,他对群众中出现的狂热和浮夸,他不相信,但也不批评,相反还要鼓励,因为他相信这股空前的热情能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
尽管毛泽东不愿向群众泼冷水,但触目惊心的事实却不能不让他顾及事物的另一面。1958年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