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语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语典- 第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出自《史记·陆贾列传》。意为:骑马打下来的天下,怎么可以还在马上治理呢?
  【乌鸢之卵不毁,而后凤凰集;诽谤之罪不诛,而后良言进】出自《汉书·路温舒传》。意为:乌鸦鹞鹰的蛋不被毁坏,然后才有凤凰聚集而来;君主对犯有诽谤罪的人不诛杀,然后才有忠良之言进谏。
  【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出自《汉书·陆贾传》。意为:国家太平时,应注意发挥宰相的作用,让国家繁荣昌盛;国家危乱的时候,应注意发挥大将的作用,使国家免于危难。
  【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   出自《后汉书·徐稺传》。意为:大树将要倒下,不是一根绳子就能拉住的。用来比喻国家衰败,大势将去,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能挽救的。
  【人所归者天所与,人所畔者天所去】   出自《后汉书·申屠刚列传》。意为:民心所归向的,正是天要帮助的;民心所背叛的,也是天要抛弃的。说明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凿石索玉,剖蚌求珠】   出自《三国志·蜀书·秦宓传》。意为:凿开岩石寻找宝玉,剖开蚌身索求珍珠。意谓深入探求人才。
  【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   出自《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元年》。意为:人们要想看到自己的形象,必须用明镜来自照;君王要想知道自己的过失,一定要听取忠臣的进谏。
  【官在得人,不在员多】   出自《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元年》。意为:选择官员的要点不在多,而在于能真正得到贤能。
  【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   出自《资治通鉴》。意为:家境贫困,就会想要一个贤德的妻子;国家出现###,就会渴求一位治国有方的宰相。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出自唐代岑参《寄左省杜拾遗》。意为:朝廷圣明,并没有什么过失,自己也觉得进谏的奏章越来越少了。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出自唐代刘禹锡《金陵怀古》。意为:国家兴衰取决于人的所作所为,而不是依靠山川地势的险要。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出自唐代李商隐《贾生》。意为:只可惜半夜里君王虽然向前移动座位,靠近贾谊,但他所问的却不是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而是鬼神之事。
  【万里江山万里尘,一朝天子一朝臣】   出自明代汤显祖《牡丹亭》。意为:万里江山尘烟四起,每一个皇帝都有自己信任重用的大臣。

第一章 国学精粹(4)
【恩荣并济,上下有节】   出自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意为:治理国家要恩威并重,使国家上下能够有礼有节、秩序井然。
  【夫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   出自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意为:治理国家有相应的体制,各自之间不能相互侵犯越权。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出自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意为:中国要焕发勃勃的生机,还要依靠风暴雷霆般的变革,无声无息的沉闷局面毕竟是悲哀的。
  【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   出自明代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意为:信义是一个国家的珍宝,是百姓所依赖的。
  【一时之强弱在力,千古之胜负在理】   出自明代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意为:一时的强弱在于力量或军事力量,而长久的胜负则在于道理,就是治国有道。
  军事战争
  【战虽有阵;而勇为本】   出自《墨子·修身》。意为:作战之中虽然阵列需有讲究,但还是要以勇敢为本。
  【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   出自《墨子·非攻下》。意为:频繁地进攻和###,实在是天下最大的祸害。
  【以战去战,虽战可也】   出自秦商鞅《商君书·画策》。意为:用战争来制止战争,就算发动战争也是可以的。
  【兵之胜败,本在于政】   出自《淮南子·兵略训》。意为:军事上的胜负,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政治。
  【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出自三国诸葛亮《诸葛亮集·将才》。意为:作为军将,地位高贵而不骄傲,打了胜仗而不昏乱,才能出众而能谦逊待下,性格刚强而能控制自己。
  【进有厚赏,退有严刑;赏不逾时,刑不则贵】   出自三国诸葛亮《诸葛亮集·将才》。意为:战场作战,勇敢向前的应给予重赏,贪生怕死向后退的应处以重刑。而且奖赏要及时,不能拖延,惩罚不能因为地位高低而有所减免。
  【怒不犯无罪之人,喜不从可戮之士】   出自三国诸葛亮《喜怒》。意为:愤怒的时候,不要触犯到无罪的人;高兴的时候,也不能放纵应该杀头的人。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出自三国诸葛亮《南征教》。意为:出兵作战以征服敌军的人心为上策,攻破敌人的城池为下策。
  【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以败;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以胜】   出自三国诸葛亮《兵要》。意为: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即使将领没有才能,也不会打败仗;一支没有严格训练的军队,即使将领再善战,也无法取得胜利。
  【弊政之大,莫若贿赂行而征赋乱】出自唐代柳宗元《答元饶州论政理书》。意为:最大的弊政莫过于贿赂猖獗,赋税繁多了。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出自唐代柳宗元《捕蛇者说》。意为:有谁会知道徭役比这毒蛇还残酷呢?诗句深刻揭露了当时封建统治者对百姓的残酷剥削。
  【天下虽兴,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出自唐代白居易《议兵策》。意为:国家虽然兴盛,但若动不动就打仗,也会衰败;国家虽然太平,但若忘记战争的危机,不修备战,也一定会非常危险。
  【德唯治,否德乱】   出自《尚书·太甲下》。意为:以德来治理国家,就会天下太平;反之,就会天下大乱。
  【人无于水鉴,当于民鉴】   出自《尚书·酒诰》。意为:为政的人不应该把水作为镜子,而是应该把人民当做镜子。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出自《尚书·五子之歌》。意为:百姓是国家的根本,百姓安居乐业了,国家才能安宁。
  【师直为壮,曲为老】   出自《左传·隐公三年》。意为:出兵作战,有正当理由,军队的士气就强盛;而师出无名或者理屈,就会士气不振。
  【不备不虞,不可以师】   出自《左传·隐公五年》。意为:不对意外情况有所预料和准备,就不能出兵作战。
  【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   出自《左传·僖公三十年》。意为:一朝放走了敌人,就会成为几代人的祸患。
  【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意为:居住下,就要准备好粮草,行军时,就要做好防备。
  【先人有夺人之心】   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意为:先发制人就可以摧毁敌人作战的勇气和士气。

第一章 国学精粹(5)
【众怒难犯,专欲难成】   出自《左传·襄公十年》。意为:众人的愤怒不可触犯,一意孤行很难成功。
  【兵不如者,勿与挑战;粟不如者,勿与持久】   出自《战国策·楚策》。意为:如果兵力不如对方强,就不要发起挑战;如果粮草不如对方充足,就不要与之相持太久。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意为:在营帐中操控着战略,就能让在千里之外作战的军队取得胜利。
  【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意为:打了胜仗之后,将领骄傲,士兵懒惰的,就会失败。
  【十则围之,倍则战之】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意为:如果自己的兵力是敌人的十倍,就采用围攻战术;如果自己的兵力是敌人的两倍,就与敌人展开交战。
  【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意为:两只老鼠在洞中争斗,哪一个更勇敢些,哪一个就能获胜。
  【兵出无名,事故不成】   出自《汉书·高帝纪上》。意为:出兵作战如果没有正当的理由,就不能取得战斗的胜利。
  【置将不善,一败涂地】   出自《汉书·高祖本纪上》。意为:如果将军任用不妥当,那么出师作战一定会一败涂地。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自唐代王昌龄《出塞》。意为:只要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会让敌人的军队翻过阴山,进入到内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   出自唐代王昌龄《从军行》。意为:茫茫沙漠里,已经打了上百场仗,连身上的盔甲都磨破了,但只要不打垮楼兰,就决不回去。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出自唐代高适《燕歌行》。意为:战士在前线英勇杀敌,死伤过半;将军还在营帐中观赏美人轻歌曼舞。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出自唐代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意为:战争异常惨烈,战场上寒风怒号,荒草中可见尸骨累累,肃杀悲凉,阴森恐怖,令人心惊。
  【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   出自唐代杜甫《征夫》。意为:十户人家中还有几户留存啊,只有山还依然是那么多。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出自唐代杜甫《兵车行》。意为:家里若是生个女儿,至少还能找个近邻嫁出去,如果生了男儿,却常常要葬身于荒野杂草之中。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   出自唐代杜甫《洗兵马》。意为:如何才能找到一位壮士,能将天上的银河引下来,将所有的兵器都洗干净了,永远都不再用了呢?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出自唐代杜甫《春望》。意为:战乱的时局,看到鲜花也会让人黯然神伤;离散的亲人,听到鸟鸣也会让人感到心惊。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出自唐代杜甫《前出塞》之六。意为:要想射人,应先射他的马,要想擒贼,应该先擒住他们的首领。比喻解决问题应找到问题的关键,抓住要害。
  【几时拓土成王道,自古穷兵是祸胎】   出自唐代李商隐《汉南书事》。意为:什么时候开拓疆土能成就帝王的仁义政治呢?穷兵黩武自古就是灾祸的根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出自唐代李贺《雁门太守行》。意为:敌军如同黑云一般来势凶猛,城池仿佛要被压倒了,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金光闪闪。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出自唐代杜牧《赤壁》。意为:假使当年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恐怕东吴已被曹操所灭,而大乔、小乔便要成为俘虏,被曹操锁在铜雀台中。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出自元代马致远《汉宫秋》。意为:即使要招集一千名士兵也不用费力,但是要找到一个好的将领却十分困难。
  【养军千日,用在一时】   出自元代马致远《汉宫秋》。意为:花了很长时间来养军队,只为了在需要时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