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身体与生命的抗争史:子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女人身体与生命的抗争史:子宫- 第3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对什么感兴趣呀,你这么年轻,学什么都来得及。”
  “我从小就不爱学习。”小白有点儿不好意思。
  我看看小白手中的新手机,我说:“你看现在手机更新换代有多快,就知道科技有多发达,这叫‘科技改变生活’,还有一句话叫‘知识改变命运’,不能忘。过去你不好好学习,现实教育了你,现在你是主动自觉地学习。”
  小白看着我,频频点头。我继续对薛小白说:“我认为女人一定要上学。就算你胸无大志,就算你只想靠嫁人改变命运,那就更要上学。你想啊,不上学如何认识青年才俊?你胸无点墨,青年才俊如何看得上你?上了学,你就是青年才俊的同学,那嫁给才俊的机会岂不比别人介绍的几率高得多。所以要嫁个对你好的才俊,首先要进入才俊的圈子。归根结底,还是知识改变命运。”
  “可是,我已经嫁人了。”小白本来还兴奋着,这时叹了口气。
  “这恰恰说明你是自觉自愿地想学点东西,不想依赖男人,说明你有志向。”我长长地喘了一口气,继续鼓励小白。小白兴奋起来,开始跟我畅谈学习、创业计划。
  12月30日,在我开始输血的时候,小白出院了。
  我没有如期出院(当然,这个“如期”是我自己的主观臆断),陈卫东又什么都不说,大姨着急了,她打电话叫她的女儿、就是我的表姐,到医院来看我。
  30日上午,表姐混进病房,见到我劈头就问:“陈卫东是不是好几天都没来了?”
  我替丈夫解释:“他要接送儿子,还要出差、上班,忙不过来,我能自理就自理了。再说,还有保姆时不时过来。”
  表姐不听,当下就要给陈卫东打电话,我拦住她,笑着说:“他还是别来了,他一来就成临终关怀了。”
  正说着,实习医生张劲急匆匆进来,他拿着化验报告对表姐说,“你是24床洪小冰的什么人?”
  “什么意思?什么事啊?”表姐莫名其妙,她看看我,我也是一脸茫然。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语成谶(4)
张劲很着急地说:“她的血小板只有38000,需要输血,要家属签字。”张大夫看了我一眼,自语道:“还是通知你爱人吧。” 说完,又是急匆匆地出去了。
  表姐显然着急了,又要打电话,我按住她的手,说:“先别急,输血又不是什么好事;我问问李大夫,看38000要不要输血,我记得血小板的底线不是这个数。”
  果然,李大夫说:“可以再观察观察。”
  很快,化验室的护士来给我急查血常规;之后,小马来给我病房紫外线消毒;接着,住院医师李岫峰、主治医师谢茹、主任医师周维民陆陆续续来到病房。因为,血常规结果出来了:我的白细胞1600,血小板20000。
  我必须输血。表姐给我签了字,之后交叉配血,皮下注射巨和粒、格拉诺赛特,护士给我拿来漱口水,嘱咐我饭前饭后漱口,并让我卧床休息,不要活动,以免外伤出血。
  等待血浆的时候,陈卫东来了,我稍稍有点儿吃惊。
  “表姐已经签字了,我都说了你‘一来就成临终关怀了’,赶紧走吧你。”
  是医生把他叫来的。一个人面对化疗,或许会有瞬间的孤独,但突然有这么多人关注,多少让我有点儿不安,不仅是不安,还有点儿不祥。我差不多是轰走了陈卫东,因为我想让心里的这一丝不祥走开。
  没想到,我这句“临终关怀”竟然一语成谶。
  

高潮终于来临(1)
30日下午,在输入200ml血小板之后,我的血小板一度上升到52000,然而,这一袋血小板的作用仅仅维持了一个晚上。次日,我的血像继续恶化,白细胞则下降到1000,血小板又跌到25000;贫血的样子也开始显现,医生要求继续口服药物治疗。
  李大夫不相信,又让表姐领着我,一起来到门诊化验室再次化验血常规,结果是:白细胞900,红细胞2370,血色素69,血小板12000。
  不仅要输血小板,还要输全血,并且血小板低于20000,就要下病危通知书。
  2004年的最后一天,我病危了。
  检验报告上的白细胞指数和血小板指数告诉我,我是一个基本不具备免疫能力和止血功能的人,这些简单而严峻的数字,意味着我是一个随时会有生命危险的人,至此——“死亡”离我真的近在咫尺。
  我明白,那高潮,终于来了。当我知道高潮终于到来,我的内心反倒出奇的平静,而且,我病危的消息是我首发的。
  血常规结果一出来,我就被两名护士看护着卧床休息,两个人时不时会分别被医生叫出病房,片刻之后返回就会你一言我一语地嘱咐我:多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软质食物;不要用牙刷刷牙,改用漱口水漱口;吃药、吃饭、喝汤、喝饮料之后都要漱口;多休息,减少探视;避免接触感冒病人;若有异常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我的确感到有点儿头晕,但是我还是觉得他们有点儿小题大做。
  我看到表姐的双眼和两颊都是红红的,我问她:“怎么了?”
  她低着头说“没事儿”,目光坚决不与我相对,边说边给我已经满满的水杯里添水,然后逃跑般地走出病房。我听见她在楼道给陈卫东打电话,催促他快来。我知道,医生们肯定已经给陈卫东打过电话了。我只是有点儿怀疑,难道真有这么严重么?
  正想着,佳崴打来电话,问我中午想吃什么?
  我说:“你看着做吧,软的、易消化的就行,再做点儿肉,陈卫东来了。”
  “他怎么中午就来了?”佳崴好奇,通常陈老师都是晚饭时来蹭饭的。
  “给我签字来了,估计是给我下病危了。”说这话的时候我好像还冷笑了一声。
  “……”佳崴大概感到不可思议地挂断电话。
  佳崴来送饭的时候,被挡在门外,她把饭交给等在门口的表姐,迫不及待地问:“小冰怎么了?怎么就病危了?”
  表姐吓一跳,“谁告诉你的?你怎么知道的?”
  “刚才我打电话,小冰告诉我的。”
  “她怎么知道的?陈卫东还在医生办公室,没签完字呢,她怎么就知道了?”
  接到佳崴的电话之前,我就听到陈卫东的脚步声,那种慌乱的力度,加上从我的病房经过而不停留、直奔医生办公室的焦虑,让我坚决地断定:他就是来签病危通知书的。
  此时此刻,陈卫东正在医生办公室,由吴主任、周主任、李大夫向他交代病情,签病危通知书。
  李大夫后来告诉我,陈卫东当时完全懵了。刚进门,医生们给他让座,他双手扶着椅背,就是坐不下去,因为他的腿在不停地哆嗦;李大夫递给他钢笔,让他签字,他接过笔,嘴上说“签签签……”,手却抖得根本无法下笔,他居然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了;他显然是想问问情况,可是嘴颤抖着都不会说话了。
  过了一会儿,李大夫来到我的病房,他虽然带着笑,但是那笑显然是僵硬的;他看遍病房的每一个角落,就是不看我的眼睛。我的目光紧紧地跟随着他,伺机寻找对视的机会。左顾右盼之后,李大夫低着头轻轻搬动我的床头柜,把有金属钩的一面离我尽可能的远。他的神情明显的紧张,我努力地专注地看着他,但他最终也没有跟我对视。
  我问他:“是不是给我下病危了?”同时脸上做出笑的表情。
  他低着头,说:“不是,不是病危,是病重。”
   。。

高潮终于来临(2)
我本来想说:“别咬文嚼字了。”然后,再笑笑。但是没等我说出口,他就已经轻轻地但是坚决地转身离开了我的病房。
  接着,护士来给我皮下注射巨和粒和格拉诺赛特。
  陈卫东签完字就回到我的病房,医生要求家属陪床。
  因为我的白细胞低下,为尽可能减少感染的可能,所以陪床的家属必须固定一个人,也不能随便外出,以免带入病菌。
  陈卫东说:“我在这陪她。”然后就开始向护士学习紫外线照射消毒的方法。开始消毒的时候,陈卫东让表姐回家了,他则来到吴主任的办公室,接受陪护的简单培训。
  这时候的陈卫东已经从刚才签字的惊慌中摆脱,我相信吴主任的镇定一定是起了作用的,这就是专家的作用。谈话即将结束的时候,甚至有点儿开玩笑了。
  陈卫东说第一个知道病危的人是洪小冰自己。
  吴主任误会了:“签病危通知书哪能跟她本人说呢?”
  “没人告诉她,是她自己猜的;我这还没签字呢,她那边电话已经报出去了。”陈卫东解释。
  “她怎么知道的?”吴主任不解。
  “她?她是没长毛,长了毛比猴儿都精。”陈卫东肯定是头一歪,想都想得出他说这话时的样子。
  吴主任哈哈大笑。
  陈卫东后来给我讲述这一段的时候,我不屑地说:“看你们一个个慌里慌张的样子,傻子都能看出来。”
  当时,我真的没有害怕,我只是为他们的慌乱感动,我甚至想告诉他们:别这么着急,我死不了。
  二病房医生、护士的脚步声都比平时快几拍;特别是李大夫,我没见过他那么慌乱过,以致后来有值班医生认为我是他的亲戚。我后来跟李大夫说:“一定要当专家,你看吴主任,病人一见她心里就踏实。”
  刚回到病房,护士要求陈卫东把我床边的那盆火鹤拿走。化疗开始那天易菁送来这盆花,火鹤寓意热情开朗的心,易菁说,等我出院好迎接火红的新生活。说也奇怪,以前我连“死不了”都养不活,而这盆火鹤多则三朵,少则一朵,至今盛开着,从未间断。
  现在我的病房改为特护病房,露土植物不能放在病房,不能让一切可能带来细菌或病毒的东西出现在病房。陈卫东答应着,把花暂时放到卫生间。
  正在这时,小缨的电话来了。她正和Chris一起在机场参加团拜会,插空问问我的情况。她先是把电话打到家里,才得知我还没有出院。
  “一时半会出不了院了。”我说。
  “为什么?”
  “给我下病危了。”我笑着说。
  “什么?”洪小缨像没听明白似的,大声追问。
  “……”没等我开口,陈卫东从洗手间冲出来,大步迈过来,夺过我的手机,走出房门。尽管陈卫东一直在跟我谈笑风生,但这一夺,让我看到他浑身上下掩饰不住的慌乱和紧张。
  陈卫东关上房门的一刹那,我的眼泪竟也瞬间滑落。我本来并没有害怕,我并不相信我是什么病危,但是,我在小缨的电话里听到了热闹的背景音,那是新年的声音,人们正在用欢笑迎接即将到来的2005年,而我将不可避免地要在病床上度过我的新年。
  我的2005年元旦始于病床,始于皮下静脉注射。
  我的白细胞还在下降,所以,我的节日转瞬即逝。
  一切按部就班。
  昨天,输了两袋血小板、两袋全血之后,今天清晨我的血小板一路飚升到213万。
  昨天,薛小白来看我,被拒绝进入病房,小白和影子及其他病友在门外徘徊。
  昨天,我接连收到新年问候电话,许多久未联系的同学、朋友都打来电话,但电话都是陈卫东接的,因为我已经被剥夺听电话的权利。
  从今天开始,我一天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