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的有识之士对烟害忍无可忍。湖广总督林则徐力主禁烟,上书道光皇帝说:“不革除烟害,十年后国家将没有可以筹集的饷银,没有可用之兵。”
道光皇帝感到了鸦片对满清统治的威胁,同意了林则徐的禁烟主张,任命他为钦差大臣,赴广州禁烟。
林则徐深知官场黑幕对禁烟的阻碍,先微服到广州召见两广总督邓廷桢和水军提督关天培,以求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了解广东烟害,暗查与洋人勾结走私鸦片的官吏。
一切准备停当后,邓廷桢召集两广官员到总督府议事。待官员们到齐,邓廷桢突然起身高声宣布:“钦差大臣林大人到!”
官员们一震,未等从惊愕中清醒过来,林则徐已在大堂肃然坐定。林则徐威严地扫视一眼堂下的官员,令官员们生出一种不可名状的不宁和恐惧。
林则徐正气凛然地说:“此次奉皇上之命到广州禁烟,凡勾结洋人贩卖鸦片者,一律严惩,自首者从轻处罚。”
堂下一片嘈杂,但无人站起招认。
林则徐冷笑一声,蓦然喝道:“伍绍荣、伊里布……!”
被点贪官顿时魂飞魄散,惊恐中哪里会想到林大人微服查访,早掌握了他们助纣为虐勾结洋人情况。
关天培早已布下兵士,此时冲进大堂,将这些贪官污吏绑了起来。
肃清了内奸,林则徐立即向英国商人下书,勒令他们缴出全部鸦片。
“这是对大英帝国的侮辱!”颠地在英国商馆高叫着,他是最大的鸦片商人,“一箱鸦片都休想从我手里拿走。”
“可是我们的许多鸦片就在码头的仓库里,林则徐已经封锁了港口。”一个英商说。
“那就把码头上的交出去。其余的藏起来。”
颠地出面要将码头上的一千余箱鸦片上缴给中国政府,暗中却联合英商将两万余箱鸦片藏了起来。
林则徐对英商丢卒保车的伎俩嗤之以鼻,严令英商必须缴出全部鸦片,并传讯抗拒缴烟的颠地。
颠地躲进英国商馆,恰逢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从澳门赶到广州。
义律将颠地叫到商馆的密室。“颠地先生,你必须离开这里。”义律说。
颠地懵懂地问:“到哪里去呢?”
“到海上,我们的军舰上。向他们报告这里发生的一切,做好开战的准备。”
颠地明白了义律的用意。“怎么走呢?”他问。
义律诡异地一笑:“扮成中国人。”
午夜,颠地穿上中国人的长袍马褂溜出了商馆。
夜空无月,只有点点的星光。颠地隐身在黑暗中,感谢上帝给了他这样好的时机逃脱。他脸上得意的笑容还没有消失,两双大手骤然将他按倒在地下。邓廷桢早派兵将英国商馆监视起来了。
林则徐连夜审讯颠地。
“颠地先生,你想逃到你们英国人的军舰上去是吗?想通知他们准备与中国开战是吗?”林则徐凛然怒斥颠地,“告诉你,中国的沿海炮台早已严阵以待,只要英舰敢犯,必将葬身大海!”
颠地颤抖着,不敢直视林则徐。
“回去告诉义律,天亮前不缴出全部鸦片,谁也不许离开商馆!”
颠地狼狈地被押送回英国商馆。义律听完颠地带回来的林则徐的口信,不相信林则徐真会动武,仍拒绝缴出鸦片。
义律捱到天亮,揉揉困乏的双眼,打开了窗户。一瞬间,他的眼睛因惊悸呆滞了。他无法相信商馆的四周已站满了中国的士兵。
更令义律和英商想不到的是,商馆所有为英国人服务的中国人都跑光了。商馆里的生活用品均需从外面运来,中国人走了,也就断绝了商馆里的水和粮食。
可义律还想抵抗下去。他教颠地再去见林则徐。
夜晚,颠地带两个年青的英商,抬着一只皮箱来拜见林则徐。
林则徐冷眼相讥:“颠地先生,是来缴鸦片的吗?怎么就一箱?”
颠地没有回答,嘴角含着诡谲的微笑打开了皮箱。里面装着满满的银元。
林则徐拍案而起。“盖上你的皮箱,别肮了我的屋子。”他的双眼似乎喷出了怒火,大喝一声,“滚出去!”
颠地颓然回到商绾。义律望着饥喝难熬的英商们,再无计可施,只得同意缴出鸦片。
1839年6月3日清晨,广州军民像节日一样涌向了虎门海滩。
海滩上早已挖好两个15丈见方的销烟池,池中灌满了水。林则徐一声令下,民夫们将鸦片扔入池水中,然后将生石灰倒入池里。顷刻,池中腾起白色的烟雾,像开锅一样翻滚起来。围观民众放起了鞭炮,欢呼跳跃。在鞭炮和欢呼声中,销烟池开启了通向大海的闸门,销毁的鸦片被汹涌的池水咆哮着冲向大海,随着波浪消失在大海的深处。
虎门销烟的磅礴气势震惊了世界,就像巍峨的昆仑山挺起了中国人民的脊梁。它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成为我国近代史反对外来侵略最光辉的篇章。
负荆请罪将相和
战国七雄鼎立时期的赵国。
廉颇从宫中回到府中便躺倒在床榻上,胸中像积郁着一团烈火,燃烧升腾,却又喷吐不出。
赵王刚刚在朝中拜蔺相如为上卿,位列在他的前面。蔺相如是什么东西?四年前仅是个门客,凭着两唇的鼓噪,使和氏壁完璧归赵、渑池会赵王免辱。这怎么能和我大败齐军、攻占阳晋,扩大赵国的疆土,保卫赵国的安宁相比呢?
他胸中的郁火是一定要喷吐出去的。
第二天,廉颇早早的就来到宫中,在殿前等候蔺相如。他要在上朝时当着百官的面羞辱这个刚上任的上卿。
可蔺相如病了,没有上朝。
没有见到蔺相如,廉颇胸中的郁火愈加强烈。他不知道,蔺相如正是听到他要羞辱他的传言才托病不出的。
蔺相如实在不愿与廉颇争持位次的高低,可在朝上有严格的礼仪,官员的排位不能有丝毫的差错,他是必须排在廉颇之上的。既然这会引起廉颇的不快,那就只好除了赵王召见不再上朝了。
廉颇胸中的郁火越积越烈,就像头四处寻找猎物的饥肠辘辘的雄狮,天天盼着与蔺相如相遇。
林中的飞鸟总有出林的时候,蔺相如久居府中,也有出门会友的一天。那天他是悄悄上的车,怕惊动了四邻,身旁也只带了几个门客。
为防与廉颇相遇,蔺相如还让驭手绕路而行。
拐过两条街巷,前面就是宽阔的正街,可以让马车跑起来了。就在这时,一辆华贵的马车出现在街巷的尽头,挡住了蔺相如的车。这是只有上卿才可坐的车。驭手勒马停住。
“为什么停车?”蔺相如问。
“前面有车挡路,像是廉将军的车。”
蔺相如不假思索地说:“那就退到小巷,等廉将军的车过后再行。”
门客们生气了:“为什么要让廉颇的车?廉颇位在您之下,让他就是侮辱您!”
蔺相如不为门客的话所动,仍让驭手将车退到小巷中。
廉颇是听到打探消息的门客说蔺相如要出门访友后,才坐车来此堵截的。虽然蔺相如绕道而行,可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中。现在他端坐车中,看着蔺相如的车退到小巷,心中的郁火似乎消去许多。当他的车驶过小巷,蔺相如在车中像侍者一样目送他走过时,禁不住长出一气,久积胸的火焰也随之喷了出去。终于羞辱了蔺相如,他笑了。
傍晚,蔺相如回到府中,门客们还在生气。他们来到堂上质问蔺相如:
“我们仰慕您的品德和才能,才来侍奉您。可您居然如此惧怕廉颇,宁可受他的羞辱也要躲避他。这令我们难以忍受。”
蔺相如平和地问他们:“廉颇和秦王哪个厉害?”
“当然是秦王。”
蔺相如笑了:“为了保护和氏壁,为了不让赵国受辱,我在秦王面前当众羞辱他,难道我还怕廉将军吗?”
“那为什么还要躲避他呢?”
“你们只想到蔺相如,而没有想到赵国。秦国早就想灭掉赵国,久未得逞,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如果我与廉将军相争,两败俱伤,秦国就会灭赵了。我躲避廉将军,是把赵国的存亡放在前面,个人的荣辱放在后面啊!”
门客们听罢,心胸豁然开阔,对蔺相如愈加钦佩。从此,蔺府的门客也有意地躲避廉府的门客。
蔺相如的这番话终于有一天传到廉颇的耳中。久经沙场的大将军脸红了。这次他的胸中没有再积郁烈火,而是压上了难以移动的巨石,沉重得令他迈不动双脚。他感到是自己羞辱了自己。
他要解脱胸中的重负,于是赤裸起上身,背上捆一束荆条,徒步向蔺府走去。
见到蔺相如,廉颇跪倒在地,惭愧地说:“我是个粗鄙的人,目光短浅,心胸狭隘,可您却这样的容忍我。请您用我背上的荆条像对待罪人一样抽打我吧。”
蔺相如被廉颇的真诚感动了,陡然跪下握住廉颇的双手。俩人四目相望,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史记》记载,蔺、廉“将相和”的结果,使赵国更加强大,不仅秦国不敢相欺,而且对齐、魏两国攻城夺地,扩大了疆域。
以史为鉴,国家的兴亡、家庭的兴衰、事业的成功,往往维系在“团结”二字。重团结不仅仅是人所遵从的道德准则,实为人之一生行为的准绳。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韩信恩报漂母
淮阴城下流淌着一条清洌的小河,河水中倒影着岸上婆娑的柳枝和韩信舞剑的雄姿。
这里很静,没有人围看他的剑术,他也不希望淮阴的人看懂他的剑术。剑为士者魂,以治国平天下为已任的人,是要耐得住寂寞的。
汗已沁透了前胸的布衫。他饿了,昨天晚饭的两条小鱼实在支撑不住晨曦中近一个时辰的剑术演练。他收起剑,拿起鱼杆坐在河边钓鱼。他企求鱼儿上钩做他的早饭。他还要研读兵书,没有鱼儿充饥,书上的字就会在他眼前跳跃,向他抗议饿读对书的不敬。
霞云随着朝阳的升腾在天空舒展,下游的不远处又热闹起来了,是几位老婆婆结伴来河边漂洗棉絮。搅水声、杵衣声加杂着一阵阵爽朗的笑声,使静谧的河边变得喧闹和富有生气。
但韩信的鱼是钓不成了,鱼儿早惊出了百步远。他不恼,收起鱼杆,转而凝望着洗棉絮的婆婆。
他是那么小就失去了母亲,在他刚懂得男儿立志为天下的道理时,父亲又撒手尘寰。贫困无依,却又要为了宏大的志向读书击剑,于是他想出了钓鱼充饥的办法。
饥饿可忍,亲情难觅。韩信望着洗棉絮的婆婆,好像看到了母亲,脸上露出粲然的笑,肚子似乎也不饿了。
富人一日三餐,穷人早晚两顿。太阳从城头升起一杆高时,洗棉絮的婆婆们收起衣服,拎着盛食物的篮子到柳荫下吃早饭。这些婆婆每年都要来河边漂洗棉絮,一洗就是几十天,早饭便在河边吃。
韩信依然望着婆婆们。他特别注意一个梳着高高的发髻,面庞清瘦的婆婆,很像他梦中的母亲。
婆婆们也开始注意河边这个总是望着她们笑的年轻人。
“哎,看那个小伙子总看着你。”一个婆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