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本教材·孟子大学中庸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学基本教材·孟子大学中庸卷- 第1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孟子卷·论政治(12)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对曰:“王请无好小勇⑨。夫抚剑疾视⑩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唯恐王之不好勇也。”(《梁惠王》下·三)
            章旨
  孟子启发齐宣王当效法先王以仁、智交邻国,以大勇安天下。
            注释
  ①汤事葛汤以仁厚对待无道的葛伯。商汤定都亳邑,与葛国为邻。葛伯放纵无道,不祭祀祖先,但汤先后送牛羊供为祭祀,又派人助耕。
  ②文王事昆夷文王以礼对待无理的昆夷。昆夷,西戎国名。周文王时,昆夷曾侵犯周国,一天三次兵临周城东门,文王修德而不与战。周城受困,文王虽有愠怒,但仍派遣使者慰问,没有废掉邻国相交应有的礼节。
  ③大王事獯鬻周太王以忍让对待来侵的獯鬻。大王,即太王,周文王之祖父古公亶(音dǎn)父。獯鬻(音xūn yù)北狄国名,秦时称匈奴。周太王居邠(音bīn)地,獯鬻来犯,太王拿财货进献,却无法阻止獯鬻的不断侵犯。邠地百姓怒而欲与之战,太王因不忍百姓参与战争而受伤,于是率领私属离开邠地,迁往岐山之下。邠地百姓慕其仁而追随他,周于是日渐壮大。
  ④勾践事吴勾践以卑屈对待强盛的吴国。周敬王时,吴王夫差大败越王勾践于夫椒,越王以五千剩余军力退守会稽。吴王紧追至会稽加以包围,勾践委身求和,卑事吴王。其后吴王戒心渐懈,勾践始得自吴归越,生聚教训,终于起兵灭吴。
  ⑤乐天乐行天命。
  ⑥畏天敬畏天理。
  ⑦诗指《诗经·大雅·周颂·我将》篇,是一首祭祀周文王的颂歌。
  ⑧于时于是、因此。
  ⑨小勇血气之勇。
  ⑩抚剑疾视手持刀剑,怒目而视。抚,持。
  恶敢当我怎敢对抗我。恶,音wū,何。当,音dāng,敌、抗。
  诗指《诗经·大雅·皇矣》篇,是一首赞美周先祖功业的诗歌。
  赫斯赫然,发怒之貌。
  爰整其旅于是整顿他的军队。爰,音yúan,于是。旅,军队。
  以遏徂莒以阻止密国前往侵略阮国的军队。遏,止,《诗经》原作“按”。徂,音cú,往。莒,指密国军队,《诗经》作“旅”。此诗提到,密国出兵侵犯阮国,所以文王发兵前往制止。
  以笃周祜以增厚周朝的福祉。笃,厚。祜,音hù,福。
  对报答。
  书指《尚书·泰誓》篇,或作太誓。为周武王伐纣,渡孟津,诸侯来会时的誓辞。
  作之君作之师为他们立君、立师。之,通“其”。
  宠之四方尊宠君师,给他崇高的地位,使四方都受他的治理与指导。
  有罪无罪惟我在言人民有罪无罪只有我君师去考察。(新浪读书独家首发)我,指君师。在,察。
  曷敢有越厥志怎么敢放纵他的私欲。曷,何。有,或。越,放纵。厥,其。志,这里指私欲。
  一人独夫,指纣王。
  衡行横行。
          析论
  齐国在战国时代是个大国。齐宣王所问的问题……“交邻国有道乎?”实际上是想问与邻国之间关于结盟、敌对、征战方面的问题。孟子却故意不从此处回答,而从天理的角度回答,说明仁者能以大国事奉小国,是乐行天命;智者能以小国事奉大国,是敬畏天理。大国、小国和平相处,便是邻国相交的典范。但这样的回答,显然不是齐宣王想要听的,所以齐宣王干脆直接表明,说自己有喜好武勇的毛病,意思是说自己喜好出兵征战。孟子不但不以为忤,反而顺着齐宣王喜好的匹夫小勇,进一步引导他培养像文王、武王一怒而安天下的大勇。文王、武王的大勇,不是基于本身的利害冲突而用武,而是为了全天下人民的利益而用武。言下之意,就是希望齐宣王摒弃因齐国利益而对邻国用兵的想法,而要有为全天下人民利益着想的大勇精神。
   txt小说上传分享

孟子卷·论政治(13)
不为天下人民利益着想,只想着实现自己的丰功伟业,满足自己的统治欲望而兴兵好战的皇帝,汉朝有武帝、隋朝有炀帝,穷兵黩武的结果,西汉日渐衰弊,隋朝因而亡国,在历史上都留下不好的评价。观此则知,缺乏不忍人之心、让百姓出生入死、辗转于战乱之区而不得安宁的为政者,是天下人的敌人,历史上的罪人。
         (三)
  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①,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②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诗》③云:‘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④。今此下民,或敢侮予⑤?’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⑥,是自求祸也。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⑦。’太甲⑧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⑨。’此之谓也。”(《公孙丑》上·四)
            章旨
  孟子以为治国应该施行仁政,任贤使能,明其政刑,切不可安于逸乐,自求祸端。
            注释
  ①贵德而尊士重视道德,尊重贤士。
  ②国家闲暇国家没有内乱外患的时候。
  ③诗指《诗经·豳风·鸱鸮》。
  ④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趁着天还没阴雨的时候,取那桑树根,缠结起来以修补门窗。迨,及,犹言趁着。彻,通“撤”,取。土,音dù,通“杜”,齐国一带的方言称树根为杜。绸缪,音chóu móu,缠结修补。牖,音yǒu,窗子。
  ⑤今此下民或敢侮予那些在下面的人们,有谁还敢来欺侮我。予,鸱鸮自称。
  ⑥般乐怠敖享乐怠惰骄傲。般,音pán,通“盘”,乐。敖,音ào,通“傲”,骄傲。
  ⑦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诗经·大雅·文王》说:长久地配合天命而行,自己去寻求更多的福气。永,长久;言,助词;配命,配合天命。
  ⑧太甲指《尚书·商书·太甲》篇。
  ⑨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上天造成的灾祸,我们还可以避开;自己造成的灾祸,就活不成了。孽,音niè,灾祸。
          析论
  本章分为两部分,“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以下为第二部分。前半提出尊贤使能、未雨绸缪的主张;后半则批评国君不知在承平时期厚储国力,只知整日游乐怠惰,终将自招祸端。
  治国之道,在务行仁政,国泰民安,这是孟子的政治理想。想要顺利达到这个理想,必须要招揽优良舵手,(新浪读书独家首发)贤能之士正是孟子心目中的优良舵手。所以国君应该贵德尊士,任贤使能,才能处荣避辱,连大国都要畏惧三分。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为政之道也是如此。国家承平时期,正是“明其政刑”、“绸缪牖户”的最佳时期,孟子引《诗·豳风·鸱鸮》为证,“迨天之未阴雨”就是“国家闲暇”之时,“彻彼桑土,绸缪牖户”就是“贵德尊士,明其政刑”,“今此下民,或敢侮予”就是“虽大国必畏之矣”,引《诗》和所要表达的意思扣得这么紧密,孟子真不愧是雄辩滔滔的政论家。
  反观当时诸侯,不知利用承平时期明其政刑,贵德尊士;不是好战黩武,便是贪图享乐,这些作为都是自种祸因,正是“出乎尔者,反乎尔者”的因果循环,最后终会自食恶果。因此孟子举《诗》、《书》为证,说明无论祸福,都是自己招致的。《易传》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也是相同的道理。
  周公辅佐成王,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所以为周代立下了八百年的雄厚基础;刘备三访诸葛亮,使诸葛亮深为感动,于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竭力驰驱,鞠躬尽瘁。这些都是尊德贵士、明其政刑的典范,值得为政者效法。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孟子卷·论政治(14)
      (四)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①者,非谓有乔木②之谓也,有世臣③之谓也。王无亲臣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⑤也。”
  王曰:“吾何以识⑥其不才而舍之?”
  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⑦,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梁惠王》下·七)
            章旨
  孟子明告齐宣王:为君当谨慎辨识人才,留用贤臣,罢退不肖。
            注释
  ①故国传世久远的旧国。
  ②乔木指年代久远的高大树木。乔,高大。
  ③世臣累世立功的大臣。
  ④亲臣亲信之臣。
  ⑤亡亡失、亡匿。
  ⑥识知,此处有预先知道的意思。
  ⑦卑逾尊疏逾戚卑贱者职位超过尊贵者,疏远者职位超过亲近者。逾,音yú,超越。戚,亲近。
          析论
  尊贤,是儒家在政治上的一项重要主张。国君选用贤臣,必须不分亲疏、尊卑,如果真是贤臣,地位卑下的,可以拔擢至高位,超越地位尊贵的;关系疏远的,也可以拔擢至高位,超越关系亲密的。人才的任用罢黜,完全以贤能与否作为标准,超越了“尊尊亲亲”的伦常要求,因此也就必须格外谨慎地进行考察了。
  如何发掘贤者呢?众人的评价,当然是重要的参考。因为一个人的才能、学识是表现在外,别人得以观察到的。因此,透过旁人对某一个人的批评、观感,多少可以据以知晓这个人的大概。然而这毕竟只能提供大略的了解。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行事作风与处世原则,旁人不见得了解,所以,旁人的批评,不见得一定公允。因此,国君在选用人才时,还需要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对于旁人的口碑、批评,要有所过滤。尤其不能仅以少数人的看法作为依据。如果观察的旁人,数量不多,哪晓得他们会不会党同伐异,嫉妒贤能,联合起来信口指鹿为马呢?哪晓得会不会居心不良,图谋不轨,一起滥用任免大权呢?即使是全国人的共同观点,国君都还得实际去察核清楚呢!因为某些有才识的人,往往是特立独行,不随流俗的,众人对他不见得有好的批评;相反的,乡愿之人,行为以讨好他人为准则,毫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