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所有盟友的面,李波的爸爸向李波道歉说:“儿子,我很后悔打过你,以后我保证不再打你,请你再也不要去网吧了。”
李波不看爸爸,低着头,谁也不理。
李波的爸爸讲完后,杨永信点评说:“李波,你知道你去了网吧后,你的爸爸、妈妈有多担心吗?”
李波顶了一句:“担心是他们的事,与我无关。”
终于说话了,这就是进步。
杨永信立即抓住时机,请李波的妈妈上台讲述了她寻找李波的经历:“儿子,我知道爸爸打你不对,可是你沉迷网吧,一连几天几夜不回来,你知道我和你爸爸的日子是怎么熬的吗?你知道因为你,我骂过你爸多少次吗?儿子,说出来不怕你笑话,我知道你讨厌我和爸爸,不让我们管你,可我毕竟是你的妈妈,晚上你一出门,我就跟踪你,怕被你发现,就把头披散开,像个女特务一样跟着你,你一回头,我就赶紧躲起来,躲不及,就蹲下系鞋带……去年冬天下着大雪,你跑了,我冒着大雪找遍了县城的所有网吧,好不容易找到你了,你却骂我是个臭女人,让我滚开!那时我死的心都有。我在网吧门口守了一夜,脚都冻麻了,可你就是不回家……儿子,我和你爸爸知道对不起你,你小时候我们照顾你太少,是你奶奶把你带大的,可那也是为了工作,多挣点钱为你选一个好学校,现在你提什么条件我们都答应你,只要你别再进网吧,好好学习……”
李波的妈妈一直哭着,几次哽咽着,说不下去。盟友们的父母都有同样的经历和感受,跟着抹眼泪。盟友们也控制不住,开始抽泣。
李波似乎有些感触了,但还是不正眼看妈妈。杨永信启发了李波几次,想让李波表达出一点忏悔之意,可是李波倔强地低着头,没有反应。
看来不能操之过急,还要再等待机会。
当天晚上,李波在戒瘾网吧里写了他的第一篇日记:“……妈妈是骗我的吧?她傻呀,下着大雪挨冻!我来中心一个多月了,不知道奶奶怎么样了?……”
这则日记让杨永信获取了李波的感情世界的一点信息。他马上叫来李波的妈妈,通过她了解到,李波与奶奶感情最深。
一个星期后,又一次心理点评课上,杨永信当着所有人的面,讲了一个故事:“去年夏天,一个13岁的男孩,因为挨了爸爸的一顿打,没吃晚饭就跑了出去,一头扎进了一个网吧里。最疼爱他的奶奶拄着拐棍到处找他,给他带着包子。找了好多家网吧,都没有找到,天早就黑了,一场雷阵雨落下来,奶奶的全身都淋湿了,可是奶奶想孙子,雨水搅着泪水,不停地流下来,奶奶还在找,路滑,奶奶腿脚不灵便,摔倒在地上,满身泥水。幸亏爸爸找过来,把奶奶硬拉上车,奶奶上了车还在骂爸爸,都是你个王八羔子,把我的孙子打跑了,你去给我找回来……奶奶大病一场,孙子却在网吧里泡了一个星期才出来。”
杨永信一边讲,一边看着李波的反应,李波起初高昂着头,慢慢地,头低下去,又过了一会儿,开始用手抹眼睛。
这是一个多月来李波第一次流泪。
杨永信抓住机会,接着说:“这位奶奶无时无刻不在惦记着自己的孙子,大家回头看一看……”
李波随着众人一起回头,奶奶正坐在最后排抹眼泪。
李波控制不住,大叫一声“奶奶”,扑过去,跪倒在奶奶膝下,呜呜地哭起来……
这一切都是杨永信安排好的,他根据李波的细微变化,准确捕捉到了什么才能打动李波。奶奶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李波。
从第二天开始,李波像变了一个孩子,穿上迷彩服,与盟友一起军训,自己打理卫生,每天写戒网瘾日记,交待了他沉迷网吧后的各种行为,发誓坚决戒除网瘾,而且每当有家长请求杨永信帮助到网吧里去寻找孩子,李波都主动请缨。找到孩子以后,拉上车,回来的路上,李波就现身说法,告诉对方网瘾有多可怕,网络是一种工具,但不是玩具,用好网络能让自己增长知识,获取有用的信息,沉迷网络,网络就变成了电子海洛因,一旦中毒,想戒掉就得费一番工夫。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章 网瘾大搜救 战火冲天而起(9)
对李波的治疗方法叫做“真情打动戒网瘾”,用杨永信自己的话说就是:抓住孩子心理的波动,乘胜追击,攻破心理防线。这些过程大多是在心理课堂里完成的。
心理课堂是杨永信打开网瘾患者心灵世界的一个重要手段,他每天要拿出6个小时的时间进行心理点评,上午3小时,晚上3小时。有时,点评课上的气氛形成了,不能中断,杨永信就连续点评,最长的一次,从上午9点一直点评到下午五点,连续8个小时,盟友和家长们可以喝水,上厕所,杨永信偶尔喝口水,一次厕所都没上。
点评课上,家长可以尽情地发泄,孩子也可以尽情地倾诉,多年来在家里不能说的话,在这里可以一吐为快。许多盟友的心结就是在心理课堂打开的,许多家庭矛盾,也是在心理课堂上找到答案的。家长与孩子同时接受杨永信的点评,往往是在仇恨、敌视、排斥中开始,在泪水、拥抱和微笑中结束。每一次心理点评课结束,杨永信都感到一丝快慰。看到爸爸、妈妈与孩子相拥而泣的时候,杨永信也常常流下欣慰的泪水。
李波的转变,让我初步感受到心理治疗在戒治网瘾中的作用。但对于疗效的持久性,我仍然无法验证。杨永信的治疗模式中有长效机制这一环,对已经出院的盟友继续关注。这种负责任的精神让人尊敬,但究竟能不能起到作用,还要拭目以待。
在周年庆典的仪式上,杨永信讲了一段话,中心意思是说,戒网瘾是一场战争,光靠医生是打不赢的,他希望全社会都行动起来,一同投入戒治网瘾的这场战争中,一起净化社会环境,共同保护孩子,他甚至还说了一句非常时髦的话:共创和谐社会!
杨永信还给众人演示了一堂点评课,每一堂课的仪式感很强,开头盟友和家长一起宣誓,结尾盟友们要向他喊:“杨叔辛苦了,杨叔再见!”喊完后全体向后转,面对父母,齐声高喊:“爸妈辛苦了!”
“让盟友们这样做,是为了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感恩之心要从点滴做起。”杨永信向我解释道。
我得承认,在细节的处理上,杨永信用尽心机。为了强化盟友们戒除网瘾的意识,杨永信把各种手段都调动起来。他专门为盟友写了一首歌,取名《 戒网瘾之歌 》,又叫《 网梦醒来 》,让盟友们每天习唱几次,每一句歌词都体现了反省、拯救、新生的精神:
当我有一天走进了虚拟的世界,
我就再也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当别人给我带来关爱的时候,
我却把他当做一世的仇人。
在魔幻的虚拟世界里,
封闭了真实的自我,
我没有了生命的色彩。
亲爱的朋友啊,
从网梦中醒来吧,
让我们用新的生命,
乘着爱的翅膀起飞。
追求新的希望,
追求爱的梦想。
当你正沉溺在虚拟的世界里,
你是否想过
为了你,泪流满面的父母双亲。
当你把亲人的关爱拒之门外,
你是否想过,
为了你,亲人在伤心。
在网游的茫茫雾海中,
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你没有了生命的航标。
亲爱的朋友啊,
从网梦中醒来吧,
让我们用新的生命,
乘着爱的翅膀起飞。
追求新的希望,
追求爱的梦想。
第三章 网络公主的杏花春雨(1)
“……说起来,我这个当爸爸的都没脸活。现在不是流行用点卡上网吗?一个点卡100块、50块,还有更便宜的。人家给她一个50块钱的点卡,她就能跟人家去干那事,给她一个100块钱的点卡,她就能叫上一个女网友一块……我原来也不知道,只知道她去上网,没钱的时候偷过、抢过,到了这里,杨叔点评的时候,她才说了实话。我恨不能找条地缝钻进去。她妈第一次听到这种事,差点晕过去,女儿才12岁呀……”
挑战心理医生的性心理
杨永信第一年接治的网瘾孩子中,女孩占到20%左右,年龄在12岁到28岁之间,中学生居多,在读大学生和已经参加工作的也不乏其人。上网成瘾的女孩,往往也会沾染上一些不良习惯,比如逃学、偷盗、抢劫、离家出走等,这些都好治,难的是有过长期性体验、甚至养成了性依赖的女孩。
有的女孩来网戒中心的时候已经怀孕,她本人不知道,陪同来的父母也没有发现。这样的孩子,杨永信首先安排流产,再戒网瘾。有的女孩子已经有过流产的历史,羞耻感没有了,什么都不在乎,看破红尘,淡漠人生。这样的患者就得用一些非常特殊的办法。
诺诺是一个南京女孩,16岁,聪明,漂亮,网络让她明白了什么是爱情,什么是性,也让她过早地体验一个成年女人才应该经历的事情。诺诺早熟,13岁念初一的时候爱上一个在南京借读的大连帅哥明明。双方父母都反对,明明的父母干脆带着明明回到大连,断了他们的联系。可是网络又把他们联接起来。远隔千里,不能相见,他们就安装了摄像头,在网上裸聊。裸聊仍不满足,诺诺坐上火车跑到大连与明明见面、同居,竟至怀孕、流产。流产造成的身体的伤痛让诺诺体会到爱情的痛苦,明明对她关怀不够,更让她伤心欲死。在父母的强制下,与明明断绝关系。然而,父母的辱骂又把诺诺送进了网吧。
诺诺迷上了《 劲舞团 》,重新起了个网络公主的网名,玩起了“网上结婚”的游戏。《 劲舞团 》的音乐让她觉得精神放松,舞台上那些身材曼妙的网络女孩好像是自己的化身,她仿佛进入了网络中,甩掉外衣,穿上只盖住胸部和臀部的网络服装,与自己喜欢的网络男孩疯狂地舞蹈,跳到五颗星时,就可以拉着男孩的手进入一个虚拟的房间,度过一次甜蜜的洞房花烛夜。
这样的游戏让诺诺忘记了怀孕、流产造成的痛苦,躲避了父母的追剿,自由自在,我行我素,天下是我的,我是这里的公主,所有的男人都要为我服务,所有的帅哥都要做我的情人,为我献上漂亮的鲜花,给我送来美丽的衣服,为我煮饭,为我洗衣,还要给我捶背、洗脚,做我的奴隶,做我的老公,让我享受到一个女人最该享受的“杏花春雨”,让我滋润,让我疯狂,让我摆脱人间的一切苦恼,让我飘飘欲仙……
《 劲舞团 》里的男男女女都以老公老婆相称,可以一夫一妻,也可以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当然也可以群居,多夫多妻。诺诺喜欢一妻多夫,喜欢同时牵着多个老公,让一大群男人伺候她。那种感觉才叫公主,才能享受到真正的“杏花春雨”。最多的时候,诺诺有60多个老公,一天结20多次婚,进20多次洞房。这比现实中遭遇父母围追堵截的早恋来得实惠,可以享受神话世界里的幸福。诺诺乐此不疲,沉醉于接连不断的新婚生活,沉醉于公主的荣华富贵和美好爱情,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吃饭,忘记了自己是个有血有肉的人,需要汲取食物和水才能维持生命。
连续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