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震两淮的江家肯受自己的驱使,这条件不可谓不厚,至于钱财则难入许维法眼。
许维喜笑颜开说道,
“那就多谢江老先生的抬爱,日后说不定真要倚仗你们江家的地方。”
“只要能渡过这一次的难关,一切都好说。”江春深知两淮盐引案已经牵动朝廷上下无数双眼的关注,稍一不慎便是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的地步。
“江老,这是我刚画的一幅图,请过来一观。”
许维变戏法般拿出一幅画,江春踱步上前,接过画后仔细地观看。
这是许维花费了三天三夜才画出来的一幅运用到西方画法的八幅一组的名为《鬼趣图卷》的画。
第一幅,是在一片弥漫的烟雾中,隐隐约约可以看见一些离奇的面目和肢体,似真似幻。那虚无飘渺的形象,就是“鬼”;第二幅,画面上是两个鬼:一前一后,疾速前行。后面跟着的鬼,头戴缨帽,很瘦,有人认为画的是一对主仆;第三幅,画的是一个穿着华丽而面目可憎的“阔鬼”,它手拿兰花,贴近一个女鬼说悄悄话,旁边还有一个鬼在窃听;第四幅,画的是一个矮鬼,拄着拐杖,一个红衣小鬼为他捧着酒钵;第五幅是一个绿头发鬼,脚和手臂都很长,在作捉拿状;第六幅是一个大头鬼,正追赶着跑在前面的两个小鬼。两个小鬼一边奔跑,一边慌慌张张地回头看;第七幅中,一共画了4个鬼。一个鬼打着伞在风雨中疾行,紧紧地跟在前面的一个鬼后。还有两个小鬼,头出现在伞旁,没有身子;第八幅,画的是两具白骨骷髅,一男一女,站在树丛中的一座古墓旁说话。
许维运用了一种独特的技法,就是用水将整张画纸打湿,然后作画。在湿纸上作画是需要技巧的,落笔的轻重缓急都是关键,许维的湿纸画法则运用恰到好处,整个画面布满幽冷的鬼气,满纸烟云,鬼气森森,但不狰狞恐怖,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震撼。
“啊,许小哥,此种画法老朽还从未见过,看来你是开创了一个新画派啊!若是拿出去必受人追捧无疑。
这幅《鬼趣图卷》又有别于民间传说的狰狞恐怖的形象,用写实和夸张相结合的手法塑造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渲染烘托鬼域特有的情境,形象个性突出,神态生动,造型新颖。”
江春边观赏着画边说着自己的见解,毕竟他经商多年,为奉迎高官显贵而经手的名画不计其数,自然而然培养出相当高的赏画修为。
“这个图其实更像来自于西洋的人体解剖学,具体来说整个就是《人身图说》翻成中文之后的插图。不过这其中也有点问题,就是许小哥画的要比《人身图说》好,更接近西洋的原本。没想到许小哥如此擅长西洋画法”
许维不由对江春刮目相看,没想到这个老东西居然也知道西洋的学识,看来还是小看了天下人。
江春不愧是老江湖,他不仅把这画的表面看得一清二楚,还把内在的含义也看透了,关键在第八幅画上。
这幅画的背景是寒林。
从元代开始出现了“寒林钟馗”的组合,而且因为元人的文人气比较强,把钟馗改造成了一个骑驴觅诗的文人形象。另一个经常画的题材是“钟判官”,钟馗到阴间做了判官审鬼。还有一种是醉钟馗,扬州八怪之一罗聘就曾给御史曹学闵画了一幅醉钟馗,表示现在是太平盛世,负有“捉鬼”之责的御史也无事可做,整日醉卧。
总结来说,钟馗就这么三种:寒林、判官、醉。
而尤其重要的是,在西洋的人体解剖图中,画的“主角”本来是一个手持镐头挖坟的劳动者,到了许维这里就成了上等人,而另外一个人还在作揖,这样一来,两个人之间就有了社会等级的分别。
又是钟馗,要求伸张正义;又是等级关系,这无形中就是在影射朝廷与两淮盐商了。
再加上让江春观注到的意象是“鲍家诗”。
“鲍家诗”是鲍照的诗,自从李贺写了“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这两句诗,鲍家诗的意象就广为人知了。“碧血”的典故说的是苌弘含冤而死,血化为碧色。
而在第八卷图的左下角还就留着这么一首诗:
*一卷鲍家诗,翠袖天寒泣竹枝,定右秋坟鬼争唱,三更正是雨来时。
这就明白着挑明了说有冤要申述,都要求钟馗主持公道了,看来怨气甚重啊!
更成为画龙点睛之笔的是许维在第八幅图上题的诗:“落叶荒村急,寒星破月明,不眠因酒薄,开户觅秋声。”
“落叶荒村”的出典是《琴心记》:“落叶荒村,搅西风去来飘滚叶呵,今日归根,何日逢春。”这里的“春”应该就是自己江春的春,而自己的花园就叫“秋声园”。
综上所述,鬼趣图卷要说的就一句话,我江春冤枉啊!
“许小哥,我要这画放在家中也无用啊!”江春装傻充愣,想听听许维的见解。
许维也不藏着掖着,他年纪虽小,可眼力绝佳,感觉敏锐,朝廷的邸报稍一琢磨便品察出了内在的含义。
为了能在江春眼中留下个深刻印象,许维可是绞尽脑汁才想出这么个完美的方案,于是郎郎说道,
“江老先生,您拿走此幅图后,应立刻派人上京送画给内务府总管英廉,再通过他的手上呈天听。而您老对外只能说一句话,‘惟磕头引罪,绝无牵引’,杜绝其他人怕引火烧身的念头。”
“这般做*不会弄假成真?”江春倒也有如此想法,只是摸不准乾隆的具体意思。
“朝廷应该不会行那杀鸡取卵之事。我观看了近几期的邸报,上面说的都是要严查官吏贪污腐化之事,并无任何与扬州诸位盐商相关之事,江老先生大可放心。
而且归根结底来说,此案无非就是盐道官员们把各位盐商的每引盐上缴的公用银克扣,私下分赃,与你等并无一丝一毫的关联。至多朝廷要怪也就是怪诸位向朝廷官员行贿罢了,这又上不得什么罪!”
“那此画我立刻让人送往京师。”
“不,不能是你江府中人去送,而要换个有名望的人,而且江老你还要广请名士在此画上题词,把影响继续扩大才是。”
“那许小哥以为谁最为妥当进京送画?英廉此人老夫倒也有过交往,且他也是从江南任上出去的,应该能予我一点方便。”江春对许维的安排甚为满意。
“扬州能担当此重任的本应属那郑那燮郑板桥郑大先生了,可惜他于三年前过世,不然由他出面最为妥当。郑先生为官十二年,政声清民,且画技高超,堪称扬州一绝,他出面必将马到成功啊。”
“郑先生英年早逝,确实可惜。”江春陪着叹息了一声。不过心内却是另一想法,老子我买了那么多幅郑板桥的画,他要不死这画怎么能升值啊!越早死的人的画可是越值钱的。
“那我看还是由罗聘罗遁夫出马吧,假托乃他亲笔所画,上京求知己。此次前往京师可是费时费力之事,年轻人耐力足,应该可以胜任。”
“罗聘?扬州八怪之一,新崛起的画家。好,正好此人还欠老夫一个人情,让其进京并无丝毫困难。”一听是罗聘,江春立刻张口应承下来。
“我料想江公前往京师的日子也不远了,您老只要咬定那句话不松口,必能逢凶化吉,功成身退。老佛爷也只是想给我们盐商们一个小小的教训,定不会刻意为难你们。”
被许维这么一分析后,江春郁结已久的心情顿时舒畅许多,开心地朝许维拱了拱手告辞返府布置一切。
送完江春后许维一脸平静地返回房内,他翻开一本纸薄,开始书写这几日的心得,心态极其平稳。
孔子曰,一日三省之。许维做不到一日三省,但可以一事一省之,对亲身经历过的每一件事都进行总结探讨,反思自己在这一事情中得到什么失去什么,不足之处在哪,也只有这样才会有进步的机会。
机会永远只会送给有准备的人,许维知道自己并不能与那些衔着金钥匙出生的高官显贵之子相比,一穷二白到底。至多可能是私生子,还上不得台面的那种。只有百倍的努力付出,才会赢得辉煌的将来。
并且许维隐隐感觉得出,这两淮盐引案一旦落幕,必将让两江官场重新洗牌,而自己也许可能会从中得到些利益。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在日后的争斗中站稳脚跟。
随后所发生的一切皆如许维所料,江春也被押入京。审问时,江春“惟自引咎,绝无牵引”,既保全了一些高官,又保护了两淮盐商。乾隆皇帝以江春诚实,遂置不问,还赐画一幅以安其心,画名《鬼趣图》,官商遂得以解脱。
次年六月,两淮盐引案完结,因案涉多任两淮盐政及盐运使与众多盐商。官商勾结,侵吞税银千万两之多,连续舞弊达数年之久,上下相欺,贪利成风,故有多名官员遭到处罚,整个两江官场确如许维及江春他们所料一般被掀个底朝天,重新洗牌:
两淮盐政高恒、两淮盐运使普福因蚀盐引余息,收受、私销银两等罪状,著斩监候。
两淮盐运使卢见曾以隐匿提引银两、私行营运寄顿等罪状,著斩监候。
历任盐道官员多达三十二人,均遭革职并多以流放漠北惨淡收场。
两江总督高晋、江苏巡抚明德因不能详情早定章程,革除积弊,均属不合,故分别以照溺职例革职免去高晋两江总督衔,照私罪降三级调任东河总督,明德降三级出任江苏布政使,彰宝出任江苏巡抚。
大学士纪昀,私泄机密,着革职流放新疆。
两淮盐引案的大幕缓缓落下,而许维则悄悄地登上了历史的大舞台。
注:
1、万寿节与圣寿节
清代称皇帝诞辰为“万寿节”,皇太后诞辰为“圣寿节”,皇后诞辰为“千秋节”。“万寿节”与新年的第一天元旦和冬至节气并列为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合为清宫三大节,届时举行仪制规定的庆贺仪式。
清一代共有十个皇帝,但能活到“周甲”“古稀”“髦耋”之年的却不多,所以清宫举行大规模的庆寿活动——“万寿庆典”也就只有几次:
一次是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三月十八日皇帝玄烨六旬之寿,
再一次是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八月十三日皇帝弘历八旬之寿,
此外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十月六日皇帝琰六旬,也举行过一定规模的庆典;
另有两位皇太后——崇庆皇太后和慈禧太后也举行了规模较大的寿典活动,其中乾隆为其母崇庆皇太后的更为隆重。
盐引:盐引本是官府准许商人运销盐的凭证。宋代以后,历代官府准许商人凭";引";运销盐、茶,称作引法。宋徽宗时,盐钞法败坏,宰相蔡京为维持官府专利以搜刮财富,于政和三年改行引法,限定运销区域、运销重量和盐价,编立引目号簿,每引一号,前后两券,后券称引纸,商人缴纳包括税款在内的盐价领引,凭引支盐运销。到清朝,产盐省份专设盐政、运使等官办理盐政事务,发引时收缴的手续费,也称作盐引,每引盐二百斤,提引银三两,这盐引一项不是个小数目,两淮盐政每年至少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