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物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物语- 第4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日,署寿张营游击赶福协同兖州镇总兵惟一带兵赶来*。惟一素以勇略自夸,藐视义军不过乌合之众,遂仓猝而来。义军即时开南门迎敌,用诱敌深入之策,以优势兵力将清军挫败于南门内,斩杀赶福,残敌在惟一带领下,狼狈逃往张秋。

  占领阳谷后,起义军一面进行休整,一面又将矛头指向了东昌府城。

  九月初三日夜,即有小股义军在东昌城外骚扰。东昌城内一片混乱,知府慌忙下令固守。义军见城中防守严密,当夜即已散去。此后,义军仍不时来扰东昌。初四日,义军大队人马在阳谷停留一日后,继续北上,抵达东昌城附近,并派队复扰东昌。迫使清军分出重兵固守东昌,这样便牵制了清军部分兵力,有利于义军向其他地区的发展。

  王伦等以东昌城内戒备极严,攻取不下,遂决定避实击虚,先取堂邑县城。一路上,沿途民众焚香跪接,欢迎义军的到来。

  时堂邑县城中仅汛兵18名,加上堂邑县又是清水教起义军基础雄厚的地区之一,且县中书役皆清水教徒,故当日傍晚,义军突至城下,冲击南门,驱马直入,先在南门外斩把总杨兆相于阵,又转赴北门,抓住了代理知县陈枚及其弟陈元梁,缚至教场斩首。

  破城后,义军劫库放囚,焚烧军器,深受民众拥护。

  义军在数日内连克寿张、阳谷、堂邑三城,起义队伍也在节节胜利中不断发展壮大,很快扩展至近万人。

  起义军的战斗情绪也十分高涨。他们所执器械,半皆镰刀、菜刀等物,尚无火器马匹,甚至只是把厨刀樵斧缚在杆子上,便与拥有鸟枪、劈山炮、佛郎机等优势火器的清兵英勇作战。临阵并不畏惧枪炮,连次交锋,俱执短刀,纵跃直冲。

  而清军情况正好相反,官兵上下俱无斗志,情绪低落,每战距贼牛里许即放枪,不中,再入药,贼故习俯趋,争死斗哄而前,再放,再从贼背上过,又不中,马步清兵皆惊曰:‘贼果有神术,不畏枪!则相率溃走,走且数十里不止。

  许维面对清兵如此表现,直摇头。从此时便看出健锐营及八旗经修养生息数十年,已不足为凭。若今后自己执掌兵权,必要整顿才行。

  面对节节胜利的大好形势,国师范伟进言认为不宜继续北上,而应适时南下,劝王伦直趋济宁,焚烧粮艘,时淮南漫口,流民载道,由济(宁)而南,散粟纠聚,可得数十万人。

  就在这紧要关头,许维挺身而出,与范伟争辩,强调应先攻取临清、东昌等大城,扩大清水教的影响,而后一举攻占山东府城,定都立国登基为帝。

  许维这实际上是在为清军赢得喘息之机,让清廷有机会逐步调集优势兵力向清水教军反扑。

  王伦似乎对登基为帝甚是感兴趣,于是他否决了范伟的意见,而是同意许维的意思,先攻临清等城。

  许维的表现让范伟越来越怀疑他是否真是天地会中人,极大可能乃是清廷之奸细。为清水教大业,范伟果断地提出由许维领军一百,先期占领八宝山,以此处为基地,窥探附近清军动向,并作为大军的侧翼前方探哨驻防,这也是免让天地会的弟兄万一受伤之举。

  王伦倒是清楚八宝山一带素无清兵出现,此时派遣一队人马前往那里,本质是犒赏对方,让其休整。于是大笔一挥,准,由受封总兵的许维领兵一百攻占八宝山。

  当然,为了慎重起见,范伟派出的这一百个清水教徒,个个都是神射手,若是许维敢跑,照范伟的密令执行,即时正法。

  八宝山,谁说没有清兵来袭?被人胁迫的许维不得不与清兵狠狠打上一战。不打不行,在战场上你想跑都没得跑,枪箭无眼,稍微一停滞,便会被乱箭射成个刺猥不可。当然这场八宝山之战也让许维在清水教内扬名不少。。。。。。

第五节
5

  王伦起义爆发后未久,署理临清州知州秦震钧即会同临清副将叶信调兵遣将,围剿义军,并与寿张营守备王廷佐先后向山东巡抚徐绩做了禀报。

  徐绩获悉义军起义消息后,即于九月初二日亲率中军参将海明及所部本标官兵,向东昌一路进发;一面飞饬兖州镇总兵惟一率领所部官兵由东阿一路向八宝山进发,准备攻击清水义军侧翼。河道总督姚立德亦于九月初二日带兵自济宁起程,北上*起义军。

  九月初八日,正在热河行在的乾隆皇帝接到山东巡抚的快报后即刻传旨,命大学士舒赫德速带大内侍卫500人由天津一路前往山东,以*王伦起义军。

  与此同时,直隶总督周元理也下令在临近山东之大名、广平等属布防,以备截拿义军。

  初十日,清廷又谕:选派火器、健锐两营精兵1000名,令额附拉旺多尔济及都御吏阿思哈带领,前往会剿;以其兵行不能迅速,又命舒赫德可即先带沧州及德州兵前往。十五日,清廷在北京选派京兵一千名,皆系满洲劲旅,训练有素,交舒赫德统领赴剿。

  清廷重兵合围向正在久攻临清新城不下的清水教军,而八宝山的许维部也受到兖州镇总兵惟一率领的600兵丁的攻击,形势危急。

  在接到清兵逼近八宝山的消息后,许维不得不打起精神先应对眼前的危机再说。虽说同属一个阵营,但两军交战时可不管你是不是卧底,一样二话不说照杀不误。

  许维一直端坐与大帐的地舆图前不动,跟个木头人似的,将近半个时辰。弄得紧随其身边的两名清水教徒都有点莫名其妙了,都怀疑这位清水教总兵是不是被清妖来犯的消息给吓傻了。

  不过还好,这两位所谓的贴身侍卫还是隐约听到许维在囔囔自语,虽然声音极小:

  前明单波尹所著之《八宝山游记》一书,曾详细记载有这一带的地形气候,幸恩师曾给了自己一本,不然此战危矣。

  八宝山由八道崇岭组成,亦名八岭山。此山由北而南,绵亘15公里,势如群龙腾舞,千骑竞发,茶海松涛,烟云葱翠,兼具雄伟幽深之胜。该地区一至傍晚便升起浓雾,伸手不见五指,只在凌晨时分,雾方散去。此可为己用之一也。

  而八宝山离离最近的清兵驻防地东阿的路程在半日左右,往返则需整一日,有一日的时间让我们充足准备,此可为己用之二也。

  八宝山八岭之一珍宝岭,地势雄伟,明里只一条山道通往山顶,易守不易攻,此可为己用之三也。

  有这三可用,再扬长避短,哼,那赶福及惟一岂能能不败?”

  想透这一切,许维心中大定,正要招过两名贴身侍卫取些小酒来喝喝的时候,外头又冲进一人,那是自己派到外头的游骑,专司侦察。他面色略显慌张地进入大帐禀报道,

  “禀总兵,清妖再次增兵,连同原署寿张游击赶福之兵,兖州镇总兵惟一领着近三千兵马直朝我八宝山冲来,大约二日后便能进抵八宝山。”

  “向国师求援了没有?”许维问一名贴身侍卫。

  “国师又派来一百名教中弟兄,已经抵达营寨。”

  两百对三千,还下达了死命令,无论如何必须坚守三日,为后方赢得防御时间,这分明想让我去送死嘛。许维愤愤不平地想着,直骂那国师真不是个东西。

  一百对六百,本已属以少敌多,现在又将上升至二百对三千,更是敌我力量悬殊过大。如果传了出去,定会动摇军心。虽然清水教军有白莲圣母的庇护,教众都是狂热的宗教徒,倒不会发生怯站情况,但许维有怯战的心思啊!

  但再仔细一想,这又是个天大的好机会。如果能顺利地全歼这三千清兵,那么自己在清水教王伦心中地位则又能提高一大截,更加接近其身。

  许维打定主意后便开始吩咐作战方案,

  “刘一箭,你立刻带人到山前那都水坳的平地上预先埋下炸药,以方圆一里为中心,我料清兵定会以此处为安营扎寨之地。”

  贴身侍卫甲叫刘一箭,贴身侍卫乙叫王二刀,都是国师范伟的忠诚信徒。在许维心里早就给改了名,刘一箭叫刘一贱,王二刀叫王二叨。刘一箭顾名思义,箭法了得;而王二刀则刀法如神。

  刘一箭在健锐营当过兵,也认同许维的观点,都水坳确实非常适合军队休整,依山傍水,进可攻,退可守,只要稍有点军事常识之人,皆会选择此处。

  轻描淡写地把刘一箭打发走之后,许维亲自领着三十多人开始在通往珍宝岭山顶的几个斜坡上挖陷阱土坑及布置绊马索,以防清兵摸黑来攻。又特别吩咐让人火速准备五百面大旗,遍插山顶,以作疑兵之计。

  就这么一番摆弄,夜色渐黑。许维立刻让所有人开始向珍宝岭撤退。并嘱咐所有的人去收集大石头,并就地取材,削尖树枝,以备候补弓箭之用。

  许维忙妥一切的时候早已是夜深人静时分,他望着天空上的繁星点点,不由得感慨万分。

  这世间之事,就如天上星斗般,无法推断。六年前自己还是跟着盐帮混的小弟,随着义父在江湖上过着舔刀子的生活,现在摇身一变,居然成了朝廷的三等侍卫,还是正儿八经的钦差。更绝的是,现在居然还要带着反贼与朝廷大军对抗,有时人的际遇还真难以想象。许维自己都越想越好笑了。

  以二百敌三千,早已是天大的冒险,命悬一线。不过祸福相转,命运难测,焉知此战过后,自己能否还能站于此处说话。

  顶着寒风,许维深深吸了口新鲜的空气后,长长地吐出胸中的郁闷之气,捏了捏骨指,朝着空旷的山谷轻声说道,

  “此战关系到我日后的发展,还望佛祖神灵保佑。如若获胜,定当于日后重建嵩山少林寺,塑我佛金身。”往日并不信佛的许维,在这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时,免不了也要信上一回。

  黎明到来之时,许维收到清水教的飞鸽传书,上面只写着‘清妖已出发,预计午时抵达,速作准备’字样。

  许维默默念叨着,

  “哈哈,居然还能有半天的休息,这群兔仔子还真是好心肠。”而后许维在山顶找了块无人打扰的地方仔细地磨尖箭锋。

  在寿张一带的清水教众多以打猎谋生,弓箭的储备相当的充足,如果按正常损耗来讲,足可以支撑二到三天。

  正磨着的时候,从旁递过来一把弓。不知何时,刘一箭已经坐在自己的身边。只听他说道,

  “许总兵,等会清妖就要攻过来了。我看你用的弓乃是陈小弟的备用弓,威力偏小一点,不如用我的弓试试。”

  许维单手接过刘一箭的弓,弓入手之后,便觉得相当的沉重,估量约有二百斤重,用上好的白杨木制成,弓身粗且雕刻有层层花纹,看情形可能是刘一箭的祖传神弓。

  “拉拉看,用得习惯吗?”

  许维抽出箭筒中的一支箭,搭在弓弦上,稍微用力拉了下,铮的一声,只拉开一半。

  许维脸微红,看来拉这把弓还真得费点气力。许维朝天大叫一声,丹田一提气,嗨的一声,终于拉了个满弓。这弓极沉,许维只坚持了一小会,便知自己用不了此弓。从另一方面看来这刘一箭还真是猛将之材。

  “刘兄弟平日都用此弓射猎吗?”

  “是的,此弓乃是我刘家祖传之弓,名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