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准文集 精校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顾准文集 精校本- 第5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来愈大,同量的剩余价值表现为愈来愈低的资本利润率,资本利润率有超向于零的趋势,也就是资本主义有无疾而终的趋势;(3)从社会结构上说,资本愈趋于集中,愈来愈多的资本家将被剥夺,资本的私有制及其社会性质之间的矛盾愈来愈显著,社会主义化,最后不过是一举手之劳。
当然,马克思期望的社会主义是要在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实现的。这个预言,本世纪初期愈来愈不合乎事实,于是有列宁的“发展”。列宁的发展未被证实,1929年的经济恐慌,又使人们回到马克思,所以有30年代“国际”的资本主义总危机之说。现在事隔40年,1929年那样的恐慌一直没有再现,而且似乎也不会再现,原因何在?
十、沙赫特和凯恩斯
3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两个怪人。一个是希特勒手下的“金融奇才”沙赫特博士。他教给希特勒,在恐慌、失业,大批工厂停闭的状况厂,用大发钞票的办法来重整军备。结果,重整军备的费用成了“药引子”,没有多少时间就消灭了恐慌和失业。更重要的是,在希特勒发动世界大战以前,重整军备发动的景气,增加了国民收入。所增之数,超过当时重整军备费用。另一个是英国学者凯恩斯。他从20年代起,就鼓吹货币价值不能太高,鼓吹通货膨胀。1936年,他写了一本《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主张用“赤字财政、公共工程”来对付恐慌,并且提出了一些资本主义经济的一般理论。《通论》现在已经是西方经济学的经典了,因为它为医治资本主义的毛病提供了药方,并且在理论上提供了证明。
一个实干家,一个理论家,合起来,把19世纪上半期开始的资本主义周期危机的问题“解决”了。但是同时,他们也大大加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作用。现在资本主义已经不再是古典的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也不是列宁所描写的那几条特征了。垄断资本是有的,但是垄断资本自行积累,基本上不再受银行资本的支配了。国家对资本主义实行多方面的干预,有些国家,甚至有了“计划”(法国、日本等等),当然不是指令性的计划,而是预测性的计划。国家财政开支甚至达到国民收入的1/3,超额累进的所得税是基本的税制……
十一、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
现在的资本主义,是垄断,但是还有竞争,称为垄断竞争。垄断竞争的资本主义,把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研制看做他们的生命线。他们的技术没有停滞,而是突飞猛进。每一家公司都有研究机构,研究机构变成企业得以存在发展的关键部门。苏联,在军事科学方面并不落后,在民用经济的哪一个方面都落后了。
这种局面,是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趋于零”的预言未能实现的根本原因。倘使没有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不断发现,旧有技术的应用达到充分程度的时候,只要还存在竞争,竞争一定要把利润率不断往下拉,直到它不再存在为止。现在新东西不断出现,新东西在经济上的意义就是它比老东西成本便宜,生产它可以赚到大利润。这种便宜的新东西的不断投产,也使资本主义生产部门和生产总量不断增多,这就使资本主义老是在发展成长。发展成长就不会使利润率下降到零。
新东西的出现,一经成长,再加上一个通货膨胀的因素,使资本主义物价经常上涨,利润率总是高。上世纪后半期,当金本位是世界通行的货币制度的时候,资本主义经常面临物价下降的威胁,这显然是恐慌的根源。现在局势变了。
十二、大公司、大政府、大工会
除公司愈来愈大、政府愈来愈大而外,他们的工会也愈来愈大了。工会大,不仅有力量在订立集体合同的谈判中(还可以继之以罢工)把通货膨胀造成的实际工资下降捞回来,还可以相应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提高实际工资。大工会使工资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得以维持一定的比例而不下降,它帮助资本主义解决消费不足的危机。所以,有的西方经济学家说,工会,现在是资本主义结构的组成部分,它帮助资本主义消弭恐慌。
十三、多元主义哲学、学术自由和民主政治
所有这一切,都是只能在一定的气氛下才是可能的。这就是多元主义的哲学、学术自由和民主政治。
西方中世纪有过神权的统治,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打烂了神权统治、复活了希腊罗马传统,并且比古希腊罗马更加自由化了。从前,人们都说这是自由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30年代,希特勒、墨索里尼红极一时,“共产国际”指出,资本主义到了垂死阶段,它的政治特征是法西斯主义,苏联是民主传统的继承者。事实上,希特勒主义是黑格尔主义的行动家,西方民主传统战胜了希特勒主义,杜威、罗素这些多元主义哲学家战胜了神秘主义的黑格尔主义,神权思想进一步没落了。
也有人,曾经企图把杜威、罗素哲学打上帝国主义的印记,英共的康福斯写过这样的书。1957年,他慷慨陈词地用了杜威、罗素都强调过的话:“哲学的任务在于批判”。
西方思想确实善于批判。政治权威当然是批判对象。任何既得权利都是批判对象。美国盛行的群众性的种族歧视也是批判对象。只要和公众有关的事情,怎样保密也无法长久保密下去。说美国在越南的肮脏战争,是被批判得最后只好撤退,至少也有一方面的真实。
批判,是由报刊和学校进行的,那都是些精神贵族。说也奇怪,精神贵族中固然也有贵族主义分子,可是其中的多数,也许因为吃饱了饭总要用脑子,总在挖空心思地想投合大众所好,总的说来,他们的批判,似乎总在促进进步。他们不善感恩。他们的研究常常受“基金会”的“资助”,他们的话却更多地是反对既得利益集团的。
事实上,20—30年代的法西斯主义是神权统治的继续。50年代以后,西方不再产生过法西斯主义,迄今也还没有见到法西斯复活的迹象。
十四、重新考虑“较量”这句话的意义
说了上面那一堆废话之后,可以来重新考虑一下,美帝是在20年较量之后退却了了这句话的意思。
无论批判之风如何盛行,美国政治总是维护它的既得利益的。它所以要出兵打仗,就是为了维护它的既得利益。如果打得顺利,美国的军权会煊赫起来,就是说反动气焰会嚣张起来,“批判”的声音就将愈来愈微弱。从这个意义上说来,正是较量中它没有占到便宜,才促使进步的批判发展了起来。内外夹攻,它退却了。所以,较量是不可少的。
不过批判这一面也不可忽略。批判之所以能够存在,能够发挥作用,“较量”一词并不能把它包括进去,它还有“内因”。君不见,希特勒打到底,没有产生过批判。而且确实在这方面说,它的“内因”使它只好不胜也得打到灭亡为止。
再进一步说,帝国主义这个列宁以来的概念事实上已经过时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这个概念倒还没有变,资本主义不可能永存,它一定要灭亡。可是它的灭亡恐怕会通过别的途径,而不一定是工人阶级夺取政权的途径。关于这方面,曾经有过不止一个现代人揭示过一些有趣的意见,不过,这等以后再谈吧。
十五、补论——资本主义还有生命力的原因何在?
直率地说吧,我认为资本主义还有生命力的原因,在于他们不限制,相反还在发展批判。假如,1929年恐慌时期,那些坚持前凯恩斯的经济学说的政党,下令禁止一切异端的思想,资本主义早就完蛋了。资本主义不这样做,那里有各式各样的批判——越南战争、吸毒问题、青少年犯罪、种族歧视、水门丑闻、自由放任是恐慌的根源、3000美元或2000美元年收入以下的人是贫穷线以下的人等等。这样,就呈现出一种奇观,资本主义是一大堆罪恶的根源,可是这一大堆罪恶不断地被揭发,不断受到注意,老是在作一些大大小小的改良,于是,它虽然“气息奄奄”了,却老是混下去了,有的时候还显得颇为活跃。甚至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资本主义体系中,也起了一种揭发批判、促进改良的作用。现在英国的和世界各国的历史家对于拿破仑战争时代英国的童工(《资本论》对此作了痛烈的揭露),谈到时还是情绪激越,起码也要讽刺几句。在现在的西方经济学家中,《资本论》还是一种重要的经典。不过看重的,总是它的批判部分。
十六、批判,将要促使资本主义灭亡
可是,批判,归根到底还是在促使资本主义灭亡,不过1970年的资本主义,已经大大不同于1920年的资本主义了。继续揭发、批判、改良,归根到底,资本主义要被批判送终。
我看,资本主义不会通过暴力革命灭亡掉,这是因为它在批判-改良。但是它会在批判-改良中一点一点灭亡掉。
也许这种说法过于武断。那么改变一下:暴力革命也许会有,但那是瓜熟蒂落时期的暴力革命。
1973年5月9日
顾准《顾准文集》

科学与民主
一、唯有立足于科学精神之上的民主才是一种牢靠的民主
民主的解释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有人把民主解释为“说服的方法”而不是强迫的方法。这就是说,说服者所持的见解永远是正确的,问题在于别人不理解它的正确性。贯彻这种正确的见解的方法,有强迫与说服之分;其中,说服的方法,就是民主的方法。那么说服者的见解怎么能够永远是正确呢?因为他采取“集中起来”的办法,集中了群众的正确的意见。怎么样“集中起来”的呢?没有解释。
有人把民主解释为下级深入地无拘束地讨论上级的决定,并且指出这是动员群众积极性,加强群众主人翁感觉的方法。这个定义,同时强调少数服从多数,以及不准有反对派存在。这种对于民主的解释,和上面那种解释方法,一样以民主集中制为最高原则。实际上,两者都是权威主义,而不是民主主义。
号称为反对权威主义的民主主义者,通常主张,政治上必须保留反对派,实行两党制,但是两党制的实际情况也造成了那些民主主义者的幻灭。因为两党制只允许你二者择一,好像结婚,候选对像只有两个。你不要这个,只好要那个。如果两个都不喜欢,只好打光棍—放弃公民权。何况这两个党,往往是换汤不换药,随你选哪个,唱的还是那出戏。于是,这种民主,不过是粉饰门面,不过是欺骗。何况,芸芸众生喜欢一种有秩序的生活,一个强有力的权威的存在,足以保障这种秩序。据说,苏联人怀念斯大林,就是出于这种感情。
再说,所以主张把民主放在科学前面,是因为唯有民主才能发展科学研究,才不致扼杀科学。但是仅仅着眼于这一方面的话,前面两种民主,亦即民主集中制,至少能够部分地做到这一点。比如说,我们的原子弹和卫星上天,分明是在民主集中制下搞出来的。苏联的军事科学,不对,是武器科学,还有许多其他各门科学,50年来发展得也很好。如果说,科学研究在这种制度下多少受到阻碍的话,那是人文科学和哲学。因为这个领域,正是权威保留独占的判断权的领域。但是,权威,为了“集中起来”有可集中的意见的源泉,有时候也可以开门,不过门总不是敞开的,充其量也不过是半开门而已。
我不赞成半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