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之美--鲁迅故事新编 美学探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解构之美--鲁迅故事新编 美学探析- 第2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愚化民众。鲁迅对这些现象的态度,是企图用批判来改变它们,建设新的文化。

  但很快,鲁迅发现改变这样的“铁屋子”是如何的万难。其原因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属性已经固化在人的身上,这些人与人之间彼此相系,形成顽固的“国民性”。国民性本质是传统文化所形成的,而社会现实生活中的状况,则无不是国民性的反映。这样,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社会现实生活中就结成牢固的“中国传统文化—国民性—文化现象”三位一体。

  对这样一个文化结构的批评,最好的办法还是退回到起点去重新开始。

  从文化现象批判,退回到“国民性”批判之中。《阿Q正传》等作品对国民性的集中批判,即是改造国民性的努力。显然,这样的努力仍然是要失败的,因为,国民性本是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在人身上的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属性不改,改造国民性无异于缘木求鱼。

  必须再次退回去。

  从国民性批判退回到中国传统文化本身。中国传统文化本身非常庞杂,鲁迅又如何下手、最准确地拿捏住它呢?按照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内部的层级,鲁迅瞄准了规制中国整个文化形态的“神话、传说和史实”。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抓住它们进行解构,将使中国传统文化从根本上岌岌可危、风雨飘摇——这才是《故事新编》的产生在创作主体内的成因。

  从文化现象批判到国民性批判,从国民性批判到文化基石的批判,这既是一条上升之路,也是一条退却与失败之路,既是与中国传统文化“战斗”的节节败退,却又是他人格精神上的步步坚守。

  《故事新编》是并不彻底的。对于解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这个如此重大的命题来说,它八个短篇的份量太小了,还有很多奠定庞大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的内容需要去廓清。

  鲁迅只是开了个可贵的头。可叹的是,在这样的开头之后并无后人的接续,有的只是出于各种实用目的的有意误读和长期被蒙蔽后的无意误读。

  而鲁迅当年所思考与面对的很多问题,我们今天依然在生活中要常常面对。

  2010年1…6月初稿于新余

  7月初修改于北戴河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主要参考书目
主要参考书目

  鲁迅《鲁迅全集》,18卷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郑家健《历史向自由的诗意敞开》,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孟广来、韩日新编《〈故事新编〉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吴颖、吴二持《鲁迅〈故事新编〉研究及其他》,汕头大学出版社会2005年版。

  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王瑶《王瑶全集》(卷六),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林非《鲁迅和中国文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王富仁《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王景山《古人复活的时候——〈故事新编〉心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吴中杰《吴中杰评点鲁迅小说》,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严家炎《论鲁迅的复调小说》,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竹内好(日)《近代的超克》(李冬木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谭德晶《鲁迅小说与国民性问题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林贤治《一个人的爱与死》,东方出版中心、中国出版集团2006年版。

  张永泉《从周树人到鲁迅》,东方出版中心、中国出版集团2006年版。

  谢泳《胡适还是鲁迅》,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版。

  钱理群《与鲁迅相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邵建《20世纪的两个知识分子——胡适与鲁迅》,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

  李长之《鲁迅批判》,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

  陈晓明《德里达的底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朱刚《本原与延异——德里达对本原形而上学的解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卢毅《整理国故运动与中国现代学术转型》,*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

  布莱恩。雷诺(美)《福柯十讲》(韩泰伦编译),大众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曹文轩《小说门》,作家出版社2002年版。

  李建军《小说修辞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王晓明《宗教学基础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