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景气不气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不景气不气馁- 第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简介
作者:吴晓波 潘强龙 主编
  定价:元
  出版:中信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一版
   。 想看书来

书评
寻找黑暗中的微光
  本书描写的是一种感性的力量,一种超脱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之外的感觉,这种第六感如果在科幻电影中会被称为“超能力”。电影《预见未来》中的尼古拉斯·凯奇便具有这样的才华,他在某个下午迈入一家咖啡馆,坐在宽大的落地玻璃窗前,因为他知道,他未来的爱人会在那个时候出现……而如果在现实世界里,它又可能被称为“预言”家。中世纪的法国医生诺查·丹玛斯用艰涩难懂的长诗描绘了他设想中的未来世界,我们至今无法想象,为何他知道盛极一时的人类会迎来几乎毁灭性的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不过,在本书中,这种感觉都出现在普通人身上,他们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也不会写晦涩的诗歌,但他们却都看到了常人没能看到的世界,并以不可思议的毅力获得了成功,他们是现代商业世界里的佼佼者。在更多时候,这种“第六感”被称为“信仰”,它在事过境迁后往往是可被触摸与感知的,但在某些时刻,却只属于我们中的一小部分人。因此,本书探索的是一群人在某些特定时刻的一种“信仰”,这种力量在他们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各种企业的危机似乎就是这样的“时刻”,在商业与这个世界紧密对接的时代里,“救世主”式的英雄已分解为无数平民,他们化身成商人、企业家或职业经理人,在危机时刻扭转了一家家企业的命运,进而影响到这整个世界的行进轨迹。因此,本书中描绘的一个个“短暂时刻”,虽然没有直接改变人类命运,但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影响了我们所生活着的这个世界。
  1985年,当时还只小有名气的英特尔公司已濒临死亡,一天,安迪·格鲁夫在办公室里,意志消沉地与英特尔公司的董事长兼最高执行长官戈登·摩尔谈论他们的困境。格鲁夫顺口问摩尔,如果他们俩都下台了,另选一名新总裁,他会采取什么行动?摩尔犹豫了一下,答道:“他会放弃存储器的生意。”之后,格鲁夫目不转睛地望着摩尔,问了一个历史性的问题:“那你我为何不走出这扇门,然后自己动手呢?”这就是属于英特尔公司的特定时刻,为了等待这一瞬间,格鲁夫已在危险之中蛰伏了一年时间,在这漫长的煎熬中,只要有一点小小的放弃,都不会有日后制造微处理器的强大的英特尔公司。
  格鲁夫的故事只是本书的一个缩影,如果玫琳凯决定在第一任丈夫意外死亡后先医治好心灵创伤,而不是在仅仅一个月后就让公司按期开张,那我们在商场上可能永远都找不到那个令女人美丽的玫琳凯化妆品;而如果马云在“非典”肆虐时选择躲避风险,而不是“顶风作案”地推出了淘宝,我们也一定看不到今天风生水起的个人电子商务平台;同样的,俞敏洪差点与在线培训市场擦肩而过,柳传志则可能迷失在品牌电脑的迷宫里……这些人在抉择之前,都站在有许多分岔的路口面前,并且在很多时候,那些被放弃的道路看起来更加合情合理。但他们最终都没那么做,历史将他们带到了今天,而我们在本书中所做的,则是希望能找到他们走过的路径,以及在那一时刻如此抉择的原因。
  与此同时,当一家企业处于一个上升的产业中,并且正值壮大期时,如何保持合理的速度是一门走钢丝的艺术。本书中的一些案例指向了不同的答案。富士康的郭台铭信奉“逆水行舟”的理论,他认为,当一家企业处于不景气的状态中时,它其实是在逆水行舟的状态,此时,如果企业不能前进,就会后退。
  跟郭台铭持同样观点的是他的同乡与前辈——台塑的已故董事长王永庆,这位能从“瘦鹅”中发现创业机遇的天才,也始终将“进步慢也是退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且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石油危机中,展现了自己的经营艺术。
  今天,站在王永庆与郭台铭对面的案例,是马云与和田一夫,前者在创业初期经历过冒险式的全球化战略,却在2000年时幡然醒悟,重新“回到中国”,由此催生了阿里巴巴令人艳羡的高速成长。而和田一夫则用他巴西分公司的破产,证明了一家企业不能过于追求高速发展。
  郭台铭、王永庆与马云、和田一夫对立的理念,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企业所处的情况不同,对待危机的处理方法也会不同,永远不会存在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方法来解决危机。但重要的是,要去解决这些困难,而不是任由失败继续。这样的判断柳传志会是认同的,他说“每个人都面临着失败和挫折的可能,这是我们每个人人生经历的一部分,我们必须坚持自己的目标,并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动摇。”
  企业家的“信仰”与其在对待公司生存问题上的态度,决定了一家企业将以何种姿态面对公众。这就像中国人常说的脸面问题。本书并非要给企业下结论,我们想做的,只是能提供一种生存手段的借鉴。如果危机降临,企业总会出现产品积压、利润下降、入不敷出、人心浮动等的现象,但企业始终是利润的机器,因此,资金断链往往会成为压死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本书中的主角,他们本身并不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他们的生存时间不同、规模不同、行业地位不同、运行模式不同、企业性质不同、遇到的危机也不同,这都导致不能用同一种角度去解剖这些案例。但是,所有这些故事中,都透露出一个共同的主题,那便是信仰。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玫琳凯与乔布斯们在做出那些决定时,都并没有预计到自己能获得那么巨大的成功。但是,就像一句古谚所说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就真的到达了要到的地方。危机之下的生存之道,可能就是对自己说一声:“我能”,这点上,玫琳凯与乔布斯无疑为众多企业家树立了标杆。
  

新闻稿
不景气,看企业家如何不气馁
  自金融危机爆发已有一年时间,世界经济正在逐步恢复,但那段经济形势急速下降的时间,仍是很多人心中的痛。在这场危机中,更多的中小企业在寒冬中倒闭。我们该如何来面对这些困境?又该如何学习将损失降到最低并从困难中走出?《不景气不气馁》中就能告诉大家,那些最终成功了的人是如何走出逆境。我们碰到的未必与他们的境况类似,但同样的是有一种绝境中怀抱希望的态度和对成功的坚定信仰。
  《不景气不气馁》一书是中信出版社与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共同出版的案例系列第9册。本书旨在向读者提供这样一种信息:无论是人生或是事业中,总免不了遇到困境的时候,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困境并跨越,才能走到成功的彼岸。而我们通过阅读本书所能了解和学习到的,就是借鉴的意义。借鉴那些成功企业家的经验,借鉴他们在对待困境时的态度,借鉴他们永怀希望的韧性,借鉴他们对信仰的不懈追求。
  《不景气不气馁》一书选择了国内外知名的20位企业家,以提炼的观点讲述了他们在遇到困境和危机时的应对方式和生存之道。这不但是一本商业上的心灵鸡汤,也是一本能提供给更多人以信心和希望的励志读本。
  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的《案例。》系列共出版了9册,从商业案例选辑到主题书,该系列一直都深受读者喜爱。《不景气不气馁》作为该系列的第9本书,将于10月份出版。
  

目录
序言:寻找黑暗中的微光
  王永庆:瘦鹅在危机中生长
  李嘉诚:在激进的年代稳中求进
  马云:倒立着看困境
  鲁冠球:自己的梦自己圆
  玫琳凯·艾施:做一只有信仰的大黄峰
  史帝夫·乔布斯:当生活猛拍你一下时,请不要失去信心
  柳井正:一胜九败的经营哲学
  安迪·格鲁夫:在战略转折点上决胜未来
  杰克·韦尔奇:危机中的百年图谋
  比尔·盖茨:除了自己,没有人能使你倒下
  沃伦·巴菲特:寻找危机中的“大象”
  郭台铭:危机下太阳有可能从西边升起
  俞敏洪:绝望中寻找希望
  和田一夫:废墟上的崛起
  松下幸之助:在困境中舞蹈
  霍华德·舒尔茨:危机中,学会对付未知的一面
  施振荣:处理内部危机比应对外界危机更重要
  王石:在登高中寻找信心的所在
  柳传志:没有退路,只有拼命前进
  丁磊:抓一把沙子在手里
   。。

导言(1)
寻找黑暗中的微光
  本书描写的是一种感性的力量,一种超脱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之外的感觉,这种第六感如果在科幻电影中会被称为“超能力”。电影《预见未来》中的尼古拉斯·凯奇便具有这样的才华,他在某个下午迈入一家咖啡馆,坐在宽大的落地玻璃窗前,因为他知道,他未来的爱人会在那个时候出现……而如果在现实世界里,它又可能被称为“预言”家。中世纪的法国医生诺查·丹玛斯用艰涩难懂的长诗描绘了他设想中的未来世界,我们至今无法想象,为何他知道盛极一时的人类会迎来几乎毁灭性的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不过,在本书中,这种感觉都出现在普通人身上,他们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也不会写晦涩的诗歌,但他们却都看到了常人没能看到的世界,并以不可思议的毅力获得了成功,他们是现代商业世界里的佼佼者。在更多时候,这种“第六感”被称为“信仰”,它在事过境迁后往往是可被触摸与感知的,但在某些时刻,却只属于我们中的一小部分人。因此,本书探索的是一群人在某些特定时刻的一种“信仰”,这种力量在他们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今天,这种“时刻”又出现了。奥地利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的开篇中这样写到:“一个真正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而去,在这种关键的时刻,那些平时慢慢悠悠顺序发生和并列发生的事,都压缩在这样一个决定一切的短暂时刻表现出来。这一时刻对世世代代作出不可改变的决定,它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各种企业的危机似乎就是这样的“时刻”,在商业与这个世界紧密对接的时代里,“救世主”式的英雄已分解为无数平民,他们化身成商人、企业家或职业经理人,在危机时刻扭转了一家家企业的命运,进而影响到这整个世界的行进轨迹。因此,本书中描绘的一个个“短暂时刻”,虽然没有直接改变人类命运,但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影响了我们所生活着的这个世界。
  1985年,当时还只小有名气的英特尔公司已濒临死亡,一天,安迪·格鲁夫在办公室里,意志消沉地与英特尔公司的董事长兼最高执行长官戈登·摩尔谈论他们的困境。格鲁夫顺口问摩尔,如果他们俩都下台了,另选一名新总裁,他会采取什么行动?摩尔犹豫了一下,答道:“他会放弃存储器的生意。”之后,格鲁夫目不转睛地望着摩尔,问了一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