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青少年才会听,怎么听青少年才肯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如何说青少年才会听,怎么听青少年才肯说- 第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参与合作的技巧(1)
“让我们从头开始,”我说,“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总要千叮咛万嘱咐地帮他们, 我们总是常常嘱咐他们洗手、刷牙、吃青菜、按时上床之类的事,教导他们跟人说话时记得说‘请’和‘谢谢’等。”
  “我们还要常常告诫他们不允许做的事,诸如别爬桌子、扔沙子、打架、吐口水和咬人等。”
  “我们盼望着他们到青春期的时候,该学的都学到了。但令人泄气和恼火的是,我们发现自己还得嘱咐他们做这做那。 当然,我们的孩子不再咬人和爬桌子了,但多半儿还需要被提醒做作业、干家务、吃得健康、定期洗澡、睡足觉、按时起。我们仍然得提醒他们哪些是不该干的事儿。‘别用你的袖子擦嘴。’ ……‘别占着电话聊天。’ ……‘别用那种腔调跟我说话!’”
  “每个家庭都不同,每个家长各不一样,每个青春期的孩子也不一样。一天中有哪些事,你得嘱咐青春期的孩子做或是不做?咱们从早上开始。”
  大伙儿毫不迟疑地大声回应道:
  “我得保证他闹钟响了以后别再接着睡。”
  “别不吃早餐。”
  “别连着三天穿同一件衣服。”
  “别霸着洗手间别人没法儿进。”
  “别因为又误了校车第一堂课迟到。”
  “别和妹妹吵嘴。”
  “别忘了带钥匙和午餐费。”
  “下午呢?”我问道,“你们的提醒单上还有什么?”
  “一进屋马上给我打电话。”
  “遛狗。”
  “马上做作业。”
  “别吃垃圾食品。”
  “我不在家时别让异性朋友来。”
  “别忘了练钢琴(小提琴、萨克斯)。”
  “出门前别忘了告诉我去哪儿。”
  “别惹你妹妹。”
  “现在是晚上了;”  我继续,“还有哪些是孩子们该注意的?”大伙儿考虑片刻,随之……
  “别窝在你房间,跟家里人呆会儿。”
  “别打鼓似的敲桌子。”
  “别那么重坐椅子。”
  “别整晚讲电话,完成你的作业。”
  “别整夜上网,去做完功课。”
  “我叫你做事儿的时候,就同意一回。”
  “我问你有什么问题的时候,也搭理我一次!”
  “洗澡别把热水都用光了。”
  “睡觉前别忘了戴矫牙器。”
  “别熬夜,明早你会没精神的。”
  “光听这些我就头大了,” 罗拉评论道,“怪不得一天下来我疲惫不堪。”
  “而且永远没完呢,”一个叫葛尔的女士加进来,“我总是追着我的儿子——督促着,催赶着,指挥着他们做这做那。这种情况在我离婚后就更糟了。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个军训教官。”
  “我不这么认为,”迈克说,“我觉得你是个负责的家长,你做的正是每个父母都该做的。”
  “但是为什么,”葛尔叹道,“我的孩子都不做他们该做的事呢?”
  “我女儿觉得她该做的事,” 罗拉继续,“是跟她妈妈对着干。她为芝麻大点儿的小事跟我争吵。我说,‘请把你房间里的脏盘碗拿出来,’ 她就说‘别烦我,你老是找我的茬儿’。”
  会场一阵骚动,大家点头认可。
  “所以,”我说,“对我们的孩子,有时候连最简单最合理的要求也会引发小争执、大战争。要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想法,就得从他们的角度来看问题。让我们看看当我们用典型的办法叫孩子做我们想让他们做的事时,他们是如何反应的。假如我是你们的家长,在你们用‘孩子的耳朵’听我讲话的时候,请将内心的想法不假思索地脱口说出。”
  下面是我演示的不同办法以及“我的孩子们”的反应:
  责怪和指责:“你又这么干!把油放在锅里,把火开到最大就离开房间。你有毛病啊?这会引起火灾的!”。 最好的txt下载网

参与合作的技巧(2)
“别老冲我叫。”
  “我没走远。”
  “我要上厕所。”
  咒骂:“你怎么能忘了锁你的新自行车?真是愚蠢!怪不得给偷了。我简直不敢相信你会这么不负责!”
  “我是白痴。”
  “我靠不住!”
  “我永远什么都做不对。”
  威胁:“如果你认为做家务不重要,那我觉得不给你零用钱也没什么要紧的。”
  “泼妇!”
  “我讨厌你。”
  “真想长大离开家,那才高兴呢。”
  命令:“我要你关掉电视开始做功课。 别磨蹭,现在就做!”
  “我现在不想做。”
  “别烦我。”
  “我待会儿会做作业的。”
  训诫和说教:“有点儿事咱们得聊聊,就是你吃饭打嗝的问题。对你来说这可能很好玩儿,可实际上这是非常不礼貌的。不管我们喜不喜欢,人们是以举止行为来评判我们的。 如果你非要打嗝,至少得用餐巾纸捂住嘴并说‘抱歉’。”
  “你说什么?我没听见。”
  “我想要打嗝。”
  “这也太肤浅了。礼节也许对你很重要,但对我无所谓。”
  警告:“我警告你,如果你跟那伙人交往,就是自找麻烦。”
  “你一点儿也不了解我的朋友。”
  “你的朋友就那么棒吗?”
  “我才不在乎你说什么呢。我知道我在干什么。”
  折磨:“我让你为我做一点小事,你就觉得太多了。我不明白,我这么努力地工作给你想要的一切,难道这就是我该得到的感谢。”
  “好吧,我是个坏孩子。 ”
  “都是你的错,是你惯坏我的。”
  “我感到很愧疚。”
  比较:“总有人打电话给你姐姐是有原因的,假如你学着像她一样友善和开朗,你也会受大家欢迎的。”
  “她是个伪君子。”
  “我讨厌姐姐。”
  “你总是偏向她。”
  挖苦:“所以你打算练完篮球不洗澡就直接去跳舞。 好呀,你闻起来会很香!女孩子会排着队来和你跳舞的。”
  “哈哈……你觉得自己挺有幽默感,是吗?”
  “你自己也不好闻。”
  “你为什么不坦白直说呢!”
  预言:“你总是把自己的问题怪在别人身上,你缺乏责任感。我敢保证,如果继续这样,你的问题只会更糟,到头来只能怪你自己。”
  “我想我是个失败者。”
  “我没救了。”
  “我完蛋了。”
  “够了!我感到一阵阵内疚,”罗拉大叫,“这些太像我对我女儿讲的话了。但只有现在,当我作为孩子来听时,才觉得那些话听起来有多讨厌。我听到的每句话都让我觉得自己很糟糕。”
  吉姆看上去很苦恼。
  “你在想什么?”我问他。
  “我在想你演示的许多东西听起来熟悉的令人痛心。像我上星期提过的, 我父亲总是毫不犹豫地贬低我。 我试着对自己的孩子有所不同,但却常听到我父亲的话不由自主地从我嘴里飞出来。”
  “我知道!有时候我觉得我正在变成我母亲,” 凯琳说,“而那正是我发誓都不要做的事。 ”
  “好了,我们现在知道什么不该说,”葛尔叫道,“什么时候学应该说的?”
  “现在。”我边回答边举起我准备好的插图,“但在我发这些之前,请记住你们要学的这些交流技巧并不是任何时候都管用。没有什么神奇的词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于每个十几岁的少年。这就是为什么熟知各种不同的沟通技巧有多么重要。 不过,在浏览这些插图时,你们会看到所有这些范例隐藏的基本原理是尊重,正是我们尊重的态度和尊重的语言才可能使我们的孩子聆听和配合。”
  与其发号施令……
  命令常会令人厌恶和反感。

参与合作的技巧(3)
不如表述问题
  通过表述问题,我们请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与其责难和攻击孩子……
  我们生气时,时常对孩子用攻击和贬低的字眼责骂。结果呢?他们或是退缩或是反击。
  不如表达你的感受
  我们表达感受的时候,孩子会更容易听进去并积极而有益地回应。
  与其责备……
  孩子受到责难时,他们常会变得敌对。
  不如给予信息
  当扼要而尊重地给予信息时,孩子更愿意为所作的事情承担责任。
  与其威胁和命令……
  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待威胁的反应是敌视和将计就计地故意服从。
  不如给出选择
  假如我们能找到一个符合家长和孩子需要的选择,我们会有更大的机会获取他们的合作。
  与其长篇大论地说教……
  孩子们对长篇说教不感冒。
  不如一言以蔽之
  强调注意力的简短提醒,会更容易使青少年参与合作。
  与其指出错误……
  孩子会无视责备和批评。
  不如说明你的价值观和(或)期望
  当父母清楚而尊重地说明他们的期望时,孩子会更愿意聆听并试着达到父母的那些期望。
  与其生气地斥责……
  青少年对父母的不赞成很敏感。
  不如采用非常规的办法
  以幽默代替指责,我们会改变情绪并调动每个人顽皮的一面。
  随着翻阅和研究图解,大家的评论随之而来:
  “这不只是给孩子的,要是我先生用这些方法对我,我可不会介意。”
  “对你?”
  “我的意思是,它可能会改善不少婚姻呢。”
  “肯定有人看到这些技巧时会说‘没什么新鲜的,都是常识嘛’。”
  “但它不是一般的常识,否则,我们今晚就不会在这儿了。”
  “我可记不下所有的东西,我得把这些图贴在我衣橱的门内侧。”
  一位新加入小组的父亲从没发过言,他举起手,“嗨,我是托尼。 我知道上周我没来,现在可能该闭嘴不出声,但这些例子在我看来只能处理日常简单而微小的事——一个脏书包,一件破衣服,不良的用餐习惯。我今晚来这儿的目的是想找出办法,对付孩子那些让家长担心得要命的行为——比如吸烟、饮酒、性行为、吸毒。”
  “这些也是我们主要担忧的事,” 我赞成道,“但是对‘日常普通小事’的处理态度正是为我们处理‘大事’而铺路的。我们对脏书包、破衣服和不良用餐习惯的处理可能改善也可能恶化家长和子女的关系。我们对孩子行为起伏变化的反应可能把他们拉近一点也可能把他们推远一些,我们对他们所作所为的反应也许会激起他们的怨恨也可能会创立信任并加强纽带关系。然而有时正是这纽带关系,才能让我们的孩子的安全得到保证。
  “当他们受到诱惑,感到矛盾或是困惑时,他们知道该向谁去讨教。当流行文化中不健康的声音向他们呼唤时,他们的头脑里会有另一个声音——你们的声音——渗透着你们的价值观,你们的爱,以及你们对他们的信任的声音。”
  长久的沉寂之后,托尼问:“讲座结束了吗?”
  我看了看表,“刚好差不多,” 我对他说。
  “好,” 托尼一边挥着他的那套图解一边说,“今晚我就要试试这些,我想回家看看孩子是不是还没睡觉。”
  故事
  在下面的故事中,你会看到家长是如何或单一或综合地运用他们新学到的技巧来处理有时超出“日常琐事”的情况的。
  。 最好的txt下载网

葛尔
上次的讲座简直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