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光复:华文漫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文化光复:华文漫史- 第1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先生在后来作了一些更精彩的发言。大家在十点钟结束座谈的时候都意犹未尽,于是干脆再滞留下来围成了一大圈。王先生将他在明年的重庆文化艺术节的创意发表了,他建议汪洋书记能够将此办成一场世界最大的艺术盛会,他的创意点就是将重庆的两江四岸做成全球最大的舞台,让全世界都来欣赏这座山水优美的城市以及置入其中的内容。这是一个绝佳的立意,也是想象力作为创新力之元的明证。在我提出重庆将以世界城市的战略定位而切线发展时,老先生赞同了,他甚至认为,重庆更像美国。清源也有此同感,而刘晓科也颇有赞同。后来叮当释然了,他和他的太太,随和而宽容的。女画家很漂亮的,她原来学的是戏曲,她对这个晚上的话题有一些冲动,也有许多的见解。前一排时间我向她建议推出一批重庆的名媛淑女文化艺术家,她很赞同,后来又有些退缩。我当时笑她怯。现在看来,一个更大的文化胆子正在形成。当赵君辉先生提及文化工作者尤其是吴扬文这样的工作者应如何做好中国文化政策的对应工作时,我就给大家讲了一个积极的心得:将政策二字掉转过来,就可以策政了,这也是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一个具体表现:人民群众在积极投身到时代和社会之中,发挥首创精神,积极参政、议政,同时还要策政,推动政府产生更多更好的政策改进,这样,才是一个文化倡明的盛世时代。中国的今天,就是这样的一个时代了。女画家很高兴地击掌,她补充说:这就好象是政治经济,现在,中国讲市场了,就是经济政治。
  子夜时分,这个小小论坛才告结束,而且还是主持人庞涛很不忍心地宣布结束的。下一场的接力棒,由刘晓科先生负责。
  我记下来这一场座谈会,是想在《华文漫史》中表达这样的一个观点:中国文化真正的灵魂和生命,便是它的一切流动和变化,以及它的客观性和真实。今天中国文化要做的,就是促成这样的变化。或许,目前尚不能完全能够支持这一些,然而至少,这种改变的时代已经来到。王先生指出:真正的文化属于人民,也是文化的本质。我赞同。而这一点,与今天国家“一切服务人民”的价值倡导完全一致。当时,大家鼓起了掌。就在这些掌声之间,一个中国文化历史的分水岭来到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汉风:汉赋乐府与霍去病的石马虎(1)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所写的那本《世界是平的》,现在在国内已经很流行了。我在北京机场的时候,机场书店的售货员告诉我销得最好的书就是这本。弗里德曼在这本40万字的书中最后一章里谈到了一些属于个人的看法(很显然这些都来自于他对于全球化进程的种种观察和思考所得)。他认为,想象力是人类的一种可贵的品质,即便商品经济如何发达,而唯一不能被商品化的便是想象力,今天和未来,这种想象力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使用为文化创意经济的生产力,在北京、上海以及国内一些城市,这种新经济已经被点燃。
  墨子的时代,兼爱与非攻,以及还有他对于机械物理和光学的种种好奇和研究,以及当时代的诸子思想等等,都是一种想象力时代的开启。而即便是主张苛严之政的李斯,也在谏逐客令中对自己的才能与国家广纳贤明作出了令人惊叹的想象力说明,使秦王居然不逐他而且还官复原职。我想假使秦统一中国之后,有李斯再进一言,称令诸子百家之徒可尽言天下,举国之良材,可尽显其多能,也就是让大家说,让大家做,一如汉武帝在求茂材异等诏中所说的“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接着李斯再讲一讲天下是平的道理,想象力是国家的生产力,举现实的例子,做亲身的示范,让那个雄才大略的赢政听得明白了,如果这样,恐怕不仅不会有焚书坑儒之事的发生,也不会有他自己最后被腰斩而夷灭九族的事情发生了。而更为重要的则是,因为想象力的自由伸张,一个文化繁茂而国政清明的时代将很可能更早地出现在东方的历史上,也不致于有200年后董仲舒独尊儒术而罢黜百家的发生。
  事实上,想象力之于中国,便是自2200年前秦朝开始,就从中国的正史上消失了,只有一些种子散落到了民间。
  想象力是这样的一种东西:属于梦想,也属于人类与客观世界的那条自然纽带。这条纽带如果强大,那么人类的创造力与科学认知力则获得快速增强,而且还会表现为充满激情和热爱生活,显示出积极的追求,相反,这条纽带如果断裂或者严重畸形,其结果会很糟,最为明显的一个特征将是愚钝,对客观事物缺乏感应力。很不幸,这一结果在长达2000年的时间里成为了我们的历史。
  弗里德曼在他的书中有过这样的一段评论:如果一个社会的回忆多于梦想,在这个社会中,会有很多人化费大量的时间向后看。他们不是通过当前的努力而是通过回味过去来获得尊严、肯定和自尊(而不是设想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同时为之奋斗)。当一些国家走上这条路线时,会非常危险。如果美国失掉了他的宽容也朝向了这个方向,那就将是一场灾难。
  这一段话,可以视作一个全球化时代对中国的一句忠告。然而这样的逻辑和思想,即使是在2000年前,也并不是不可能产生的。“想象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把这个未来设定为国家的理想和目标甚至是人类的目标,并不是不可能的。秦朝统一了六国,平定了天下,这个理想的未来就应当出现啊?看来,秦并不是唯一的那个抑制想象力的人,看看庄子这个想象大师的际遇,我们会发现,或许整个农耕发端的中国各个诸侯,都不怎么喜好想象力,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很现实,就跟今天许多的中国企业家一样,这种风格和偏好并无太大的变化,他们几乎惊人一致地认为想象力总是太虚,而现实才是最好,一切都要落地,落地的东西才令人心安。所以,当未来尚没能形成一个落地的现实时,这个未来也就不再令人相信了。
  这恐怕是中国式的特有逻辑了。因此,当未来不可捉摸而现实又如此不确定时,回忆便成为了寻找落地之物的最佳方式…因为曾经有那一些东西在过去某个时刻落过地并成为祖先的骄傲,于是我们,这些东方的后裔们,便有了回忆并通过回忆而获得慰藉的优良传统。
  这种传统在汉朝的时代,似乎有了一个转变,变得积极而客观,变得拥有抱负而面向未来。至少汉高祖被人提醒了一把,想到了“天下”,而他的后继者文帝则更富有国家的想象力与同情心,在《文帝议佐百姓诏》中,这位皇帝率先发挥出想象力而反复设问,将一个勤政而恤民的君王态度跃然诏纸之上。这封诏书是针对数年来农耕不收而灾害不断来发布的,意在告民安抚,这些设问的诏文如下:
   。。

汉风:汉赋乐府与霍去病的石马虎(2)
间者数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愚而不明,未达其咎。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过与?乃天道有不顺,地利或不得,人事多失和,鬼神废不享与?何以至此?将百官之奉养或费,无用之事或多与?何其民食之寡乏也?
  皇帝尚能如此谦问于天下,天下又如何不作应答呢?这一设问对话的方式,颇有一些海德公园的自由演讲的兴味,那下面的听众,听出了道理,便也就自动去做去了。于是,文景之治后,汉朝的国力大增,直致使汉武帝有了拓疆四方的宏图。从中山小国之谋,到大汉九州天下之图,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稳定而持续的大一统国家,也首次绽放出一个大国的雄心和这颗雄心之下的文化暗涌。这种大汉文化的酿成,就如酒一般,装进一个橡木大桶,贮存在一个偌大的地窖里,给它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便开始慢慢发酵,开始渐渐香醇了。汉朝对于中国文化,就象这只大桶,而那些酒曲和用于勾兑的陈酿,则是先秦的诸子思想者们。我在上一章里曾说过,假若让中国的文化再与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混和一次,历史也许将是另外一个样子。而现在汉朝的文化,也将是另外的一个样子了。
  汉朝文化的兴起,是继战略和秦朝所流行的策、论之后,率先在诗、辞之后所继承并发扬而成的辞赋和乐府诗这样的体裁并获得其特有的文学性表现的。
  所有的文化都会因为不同时代的话语系统而显示出文学体态的不同,但总的意涵却是一致的:心为言,言为文,人文而化成。中国文化的长期教育,皆是对文的集成颇为关注,而对以人为中心的感性与化成不无抗拒,因而形成了文化的形而下,把个人的想象力与创造性忽略掉了。想象力在中国失之久矣,所以,当想象力一旦来临,我们往往可能是没有做好任何准备,因此,想象力本身也就容易成为怪物。
  这种想象力,在汉朝之后开始得到元气的恢复,这也与国家政治环境的宽松与养民尊士有着很大关系。所以,汉代辞赋与乐府诗的产生,比及《诗经》和楚辞而言,是有了更大的情绪包容性,与楚辞的系统相比,赋的词藻表现则更加宽泛自由。而乐府诗(事实上是民歌)则更加质朴自然,完全是真情流露。阅读文化史和读中文系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至少,《华文漫史》不会来设定某个学术的边界,更不会提倡非自由的文学创作。对于辞赋的解释,我们要看到它的鲜活而不是形裁,无必要一谈到赋就想到某种文学范畴里的必答题。事实并非如此,在我看来,今天的自由诗歌和散文中,就有很多赋的元素,而乐府诗在当时,则更是一种发乎内心的自然歌咏。学术的思想之元里,从来就没有什么特别的权威,所以,更不用相信教授们的说教了。
  下面是一首汉乐府诗,由汉朝的诗官们从民间采集来的。汉朝文化中兴,到了汉武帝时,就已开始设置官方的音乐与采诗机构,究其源头,还与上古周朝的官方采诗风尚颇有相似,也是汉朝为了表达一种天下太平而普天同乐的国家文化普世的意识。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看得出来,这首汉乐府诗中颇有《诗经》的奇峻与简洁,而同时,情感的倾向性则更加鲜明,甚至是一种直抒心臆的表达了。一句“上邪”,就直端端地将这个诗人自己亮了出来,将他的内心尽情展现了。从人本主义角度来理解,这是一个个体思想发挥的一个很好例子,和那个1600多年后的笛卡尔“我思故我在”主观人本原理完全相符。在这里有必要申明的是,一个文化普世的时代并不一定是一个全民众的运动,一如欧洲思想启蒙和文艺复兴,它们往往只是一小批学者和艺术家们的思想运动,这一点,与中国战略的诸子百家十分相似,也与中国现代电影文化中的某一代电影人而影响全中国观众相类似。
  在一个充满激情的情绪张力中,想象力就会喷薄而出。上面这首就显示出了这种想象力,这种超乎自然甚至凌驾自然的想象力,达成了艺术的很高境界。而且,原汁原味原创,让所有的后世们只能仰而望之,抄而袭之。
   txt小说上传分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