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光复:华文漫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文化光复:华文漫史- 第4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是一部漫长而纯粹的大自然篇章,人类在这部恢宏篇章中仅仅只是其中的一个逗号。然而,这篇巨著的作者或许没有想到,在很多年之后,这只小小的逗号会从这个时空历史的某一天开始成为这部宏篇巨制的主要书写符号了。
  当最后一次冰川纪过去之后,12000年前到6000年前这段时间内,人类发生了一次巨大的革命,比起旧石器时代几乎难以察觉的缓慢演进,新石器时代则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在改变人类自身,几乎所有重要的现代文明要素,都在这个时代萌发了出来。农业诞生了,青铜器工具以及武器也发明了,羊、猪、牛和狗都成为了人类的驯化动物,在中国黄河流域,最早的文字以及八卦和《周易》也在这个时候酝酿而出。人类开始变得强大,而人类的思想,也开始渐渐向世界张开了它独立思考的维度。可以说,人类从思想的沉睡到苏醒,花掉了200万年,而在今天来看,这200万年只是我们眼前的一瞬而已。
  然而,发现思维并不意味着人类就能发现自己。在很长时间内,我们的祖先们还在为他们究竟是谁以及从哪儿来和将去到哪里无法弄得清楚。而与此同时,生存的问题又是如此迫在眉睫,以致于人类从一开始,就决定了他们一边为生存而努力一边努力思考的两条道路。在这两条道路的交错之中,更多的时候,生存战胜了思考。而当这种生存的权力一旦由一个种族或一部分人率先获得时(在此我们不讨论这些获得的方式),以生存并巩固这种生存的权力便渐渐成为了人类大多数思考的取值原点,这便是人类强权政治的开端,即便是在中国古老的《尚书》中所记录的那些上古的贤明圣君所说的话,也摆脱不了这种强权威仪的痕迹。
  这种渐渐由生存而至获得主导权力的过程,从根本上影响了人类的思想,并使人类文明从一开始就步入了强权争夺的轨道。幸而,人类的思想并非仅仅出自于强权者,这种权力的对应面,是更多同样也有着思考力的人类分子,他们从强权的另一端思考人类的存在意义,在这一层面上,强权恰恰又引导出了民主思想的诞生,在这一民主思想中,人本理念成为了它的基石(很遗憾的是中国的人本理念产生得很晚而且颇为艰难,直到今天的21世纪,民主思想才开始迟迟步入它早已应有的轨道)。我在稍前时曾写到过唐太宗“以民为本”的治国主张,然而这仅仅只是强权政治者从自身一端对于民本思想的思考而非民本思想的本身,更非民主自由的社会价值观。所以,只能权当一个封建明君的开放思想的罕有例子了。
  刚刚所说的,仅仅是人类社会在其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内部思想的两种取值和它们的道路。在另外的一个层次上,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这一关系较之人类自身的社会关系更显得更为本原),探讨人类存在的客观因由以及意义也就成为了人类最早哲学思想的启蒙。在这一领域中,人类的思考是极其艰辛同时也极具智慧的。中国文化思想与西方哲学思想的发源在这一原点上几乎一致,不过在后来,先秦之后的中国思想者们迅速归服到了封建强权政治的社会体系之中,从而失去了对人与自然这一更大命题的思考力。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国家智力与朱熙理学(3)
在这种使命巨大而艰深的思考中,人类产生了喻意深远的宗教和哲学,并由哲学而带来了稀微光明的科学火种(这只火种在紧随其后的历史时间中发出了越来越强烈的光芒直到今天的光华灿烂)。相对于强权思想的体系而言,这一领域的思想是独立的,也是神圣的。这种独立性并不在于这一领域与人类社会现实的分割性,而在于进入这一领域思考者的意志独立。因为稍有不慎,这种独立性就会被击破,从而使这一哲学的神圣转而演变为强权者手中的武器。在这一点上,苏格拉底作出了他所坚守的神圣独立性,而基督则以几乎相同的方式保持住了他的教义。在中国,这种最先源自于独立的哲学式思考以及学说,后来几乎都转变成为了封建君王们赖以维护并巩固他们权力的思想武器,与哲学的不坚持和对于独立的放弃有着莫大关系。在后来的历史中,中国的独立思想史几乎完全成为了中国封建国家的思想独裁史,从而使我们在很长的时间中失去了一个可以用来校正我们自身的客观思想体系。
  因此,人类社会以其自身发展而获得的文明创建,乃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是受命于天的自然与混沌阶段,这一阶段演进了200多万年甚至更长直至新石器时代的现代人,这一时期,人类文明的种子获得了极其缓慢的进化,这种进化在最后一次冰川期度过之后开始加速,这一阶段的文明成果就是使用了火和粗糙的石器并使人类获得了普及性的生存;
  第二阶段中,人类开始迈出首次发现自我与自然宇宙关系的旅程。从12000年前到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不仅带来了初级人类社会的快速演进,同时也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在此我将这一时期再作了一些顺延,以将这一时期直接到达2500年前(如此这个跨度便整整一万年),这样,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人类在这个时期的末端所首次产生的思想光辉。他们是周文王、周公、老子和孔子以及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苏格拉底和稍后一些的柏拉图。这个阶段尤如宇宙大爆炸之后的某个时间,将制造地球以及生命的所有元素都诞生了出来一样,将人类文明所有重要的现代文明要素都产生了出来…这是人类最为伟大的文明史的开端。
  第三阶段是人类形成自身社会秩序以及自身文明建设并传承第二阶段文明成果的阶段。这个阶段直到20世纪下半叶才告结束,共计时长为2500年,这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为复杂也最为多元的文明史。这个阶段中,地球世界的主旋律几乎完全由人类谱写,而多元纷繁的经济进程与文化交错融合,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都产生出了巨大的效应。很不幸的是,中国在这个阶段中以一种离奇迟慢的方式存在了下来,到了20世纪下半叶时,这个国家才刚刚开始向世界开放。她自身的经济以及文化,仍然承袭2500年前的基因,而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参与人类世界的种种重大变革极少,也没有成为人类社会价值变迁和社会演进的策源地,更缺乏一个发现自我以及客观世界价值的能力(这是一个客观的评断)。而与此同时,欧洲以及在最近二百年中兴起的美利坚国,早已在五百年前发现了人类的自我价值,同时也探索到了人与自然的客观规律的相当一部份,民主与科学,成为了这一阶段中人类最大的获益,也成为这一阶段渐渐高企的人类价值主轴。
  我在这里要说的,是第四阶段,即由20世纪下半叶直至21世纪开端为起始,我所预计的时间是100…200年。这是一个人类诞生出共同价值观并达成与自然世界相融合的全新阶段。未来一百年间,地球人类将融合成为一个共同社会,而多元文化将获得进一步优化与重组(它们将构成人类共同文化价值所需的单元要素),而同时,共同人类社会将向自然宇宙证明,它们将如何通过探寻并发现的客观规律而获得太阳系范围内的系统更替,我想说的即是,人类将在这个恒星系统内再次证明它所存在的文明价值(继它在地球自然史中所证明过之后)。人类将开始超越地球的另外一场征程,并以此来证明它之于自然宇宙的存在意义。
   。。

国家智力与朱熙理学(4)
这就是人类的旅程,它从尘土诞生,一如宇宙所产生的那些元素一样,开始组合,开始碰撞,相互融化,最后产生出能量,成为一颗钻石,在自然宇宙之中,熠熠发光。
  我在此书之中,所期望的,是中国能够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忘却掉过去2500年的毫无作为,而积极迈入到人类共同历史的创造之中。或许,世界会看到,中国之于人类的价值与作用。
  从群体的无意识,到家族意识,继而发现个体价值和独立意识,继而再上升到国家意识直至人类整体的共同意识,这本是一条人类社会自然发展的思想与文化道路。然而这条道路在中国却是中断了的。甚至,这种中断还使我们返回到了群体无意识的迷惘时际。这中间,我们可以发现其间有一个重要环节的缺失:个体价值和独立意识。这一缺失使我们无法集聚并形成更高级的社会演进能量。这就如比一个孩子长成为青年,因为缺乏自我认知而始终无法获得独立一样,我们今天的普及教育范式,似乎仍然在起着一种对这一价值和社会演进反动的作用。
  而这种普世教育及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我想,一个世代不变的社会,其文化的信心如何可以获得其坚定的维护,这在中国文化的历史中,也应是一件殊为不易的事情。反过来,当一种文化久处停滞不进和食古不化之中时,这种文化浸染之下的社会人群,必然成为文化蛊惑和毒害者,进而衍变成为这一文化有意或无意的帮凶,于是乎,上下同心,一齐不进步也一齐不改变了。一个社会和国家整体迷惘至此,也就到了集体灭亡的时候了。几乎所有曾经在第二个阶段兴起并繁荣的文明,基于这样的一个因由而步入灭绝的,在人类历史中是屡见不鲜的,甚至,我们都无从了解它们曾经存在过的历史和它们名字了。
  很难想像一个虚弱的国家会培养出强大的文明来。但是中国的历史的的确确做到了将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延续了超过我们想像的时间,同时居然也培育出了一种相当自然而完备的文化。而从本质上讲,这种文化依然摆脱不了积贫积弱的特质。朱熹所处的时代,尽管南宋朝廷已经萎靡不振,然而作为一个高于一切的强权国家世代,其传统所形成的力量乃是极其强大的(至今许多中国的孩子仍然处在这种传统的强大驱使之中),因此朱熹没有能够摆脱这只巨大磁石的吸引。朱熹本人,看来也是一个求问于天的哲人,其所探究的开端,也是天人之道。从朱熹理学的源头来看,其初始的依据是人类最早的客观唯心学说,即是对老子道学的回归和拟古,强调宇宙本源的“虚无”。这里的“虚无”并非真正的无,而是人类不可企及的超然能量,如同柏拉图所称的“理”。在程氏兄弟以及朱熹的思想中,这一虚无太极的能量也被称之为“理”。理是宇宙的基础,是永恒,不可违背。对这样的一个理,朱熹论述道: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不巧的是,朱熹似乎让思想停止住在这个“理”面前了,而柏拉图,则试图进入到这个这个“理”。他后来的弟子亚里斯多德,更是将这个“理”翻来覆去搜寻了个遍,进而发展了更多的东西,开创了辩证法以及最早的科学路径。这是一个分水岭。这个朱熹所称的“宇宙之间一理”,东西方人类似乎从一开始就没有停止过探索,20世纪的理论物理学界中更是被许多科学家所艰难求证,他们也希望通过科学而求证出一个宇宙大统一的定律。可以说,对于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