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做女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读史做女人- 第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4。有毒的曼陀罗
  历史上有些有趣的东西需要我们倒着推论。史书再没有记载这次*与圣人之间的交谈内容,却记录了这次交谈的结果——孔子答应跟南子和她的丈夫一起乘车出游。
  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奇妙的信息。大家都知道,从前南子见孔子,多次拜托而孔子固辞,谁知道见了面交谈以后,圣人居然答应跟他们一起出游。老头子是个圣人,读了那么多书,知道那么多礼仪,不是卫灵公那种“很傻很天真”的傻瓜,自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可是——他去了。
  他去了,跟着声名狼藉的南子夫妇一起,但却没有架住世人们的讥讽(市人歌曰:同车者色耶?从车者德耶?孔子叹曰:“君之好德不如好色!”乃去卫适宋。《东周列国志?七十九回》),叹息了一声“君子好德不如好色”,逃之夭夭。
  然后,逃离了卫国,同时,逃离了南子。
  史书的结论是,圣人是厌恶了这些淫人——可是他入卫国之前就应该知道,早干吗去了?
  所以最后的结点,还是在那次交谈。
  我们不否认,一开始南子固执地要见孔子,是好胜心与征服欲,她倒要看看这位圣人能不能架住她的无穷魅力。但是事情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如果南子是单纯引诱,孔子最后是不会答应跟南子一起乘车的(我们要对圣人的道德水平有些信心)——南子一定还说了别的。
  那么会是什么呢?
  南子应该是个聪明的女人,她有引诱圣人的俏皮,同时还会具有一种常识,那就是引诱的结果是很难成功的,别忘记那是个口口声声道德礼教的圣人,而且是个五六十岁的老头子。那么,她还想什么呢?
  我们可以推测,南子的心态——一个堕落中需要救赎的女人,一个希望看到太阳的女人。
  所以在极端的不道德里要见极端的道德,在圣人的交流甚至是呵斥里,得到一些心灵的慰藉——在声名狼藉的压力下,南子更想晒一下太阳。
  因此,才会有这次著名的“子见南子”之谜,才能解释通为什么圣人还会跟南子乘车,是怜悯,是拯救,是理解……或者,什么都是,什么也不是。
  但是这次圣人让她失望了,他在半途中逃之夭夭了,他根本无法跟她一起承担起世人的讥笑与指责,她只能永久沉寂于黑夜了。
  ——曾经见过黑夜里盛开的花,在黑夜映衬下却很像一朵百合,花香清淡幽雅,但是剧毒在身,人们叫它致命的曼陀罗。
  

五。吕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挪威森林”(1)
[人物小传]:吕后(前241~前180) 名雉,字娥姁,汉高祖刘邦之妻。前202年,刘邦称帝,封吕雉为皇后,为刘邦剪除异姓诸王侯中起了很大作用。刘邦去世后,被封为太后。
  [君子心语]:那个男人辜负了她,所以权力才是世间最值得依赖的东西,但也正是权力,让她逼死了亲生儿子,杀死了很多人,走进了象征人性迷失的“挪威森林”……
  1。狠毒的背后
  她太有名了,在那充满男性话语的历史舞台上,她那“人猪”式的狠毒与历经坎坷的一生,成为父系社会一个令人畏惧的标签。她的名字叫吕雉。
  在中国的政治角斗场上,参与男人厮杀游戏的并不多,而她是正式出场的第一个,说句良心话,干得不错(我们以后就会发现,历史上的那几个都干得不错)。
  可是人们总记得她的狠毒——平定天下,功臣们用不到了,是君王算总账的时候,可是刘邦曾经跟韩信约:“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器不杀。”于是她设计用竹签杀死了老公一直下不了手的韩信;彭越谋反流放,半路跟她求情,她回去让老公夷了人家三族;一直嫉恨的狐狸精戚夫人,在老公死后,把她四肢剁了,挖了眼睛放在厕所里;几次杀戮刘姓子孙,光赵王就换了三次,灭了三次;培植吕氏势力,让自己的本家兄弟封王……史官们都讨厌她,甚至男人们都讨厌她,当然也包括很多女人。在民间,在历史,在言传里,她是一个狠毒的坏女人。
  但是,政治不是道德宣判场,在权力的角逐里是没有好坏的。衡量一个政治家唯一的标准,是张艺谋《英雄》里那两个重重的字眼——“天下”。
  不喜欢她的太史公,这样评价:“孝惠皇帝和吕后在位的时候,百姓得以脱离战国时期的苦难,君臣都想通过无为而治来休养生息,所以惠帝垂衣拱手,安闲无为,吕后以女主身份代行皇帝职权,施政不出门户,天下却也安然无事。刑罪很少使用,犯罪的人也很少。百姓专心从事农耕,衣食富足起来了。”
  作为一名政治家,她是合格的。
  大乱之后,拱手而治,休养生息,终成“文景之治”,她做到了;在时机不到国力不是很强大的时候,有礼有节处理外交冲突,她做到了;安定的天下为她证言作为统治者的合格——虽然,她的人品那样可怕。
  而政治无人品。
  权力的斗争,只有利益,没有品格,在一个充满男性的权力角逐场里,一个女人要想出位只能比男性更狠毒、更决绝、更刚毅。前有吕后,后有武则天,她们杀人不计代价是因为她们是女人。她们有先天的弱势,想活着,就要六亲不认。
  但戚夫人呢?如果说*,她是必死的牺牲品,何至于要做成“人彘”?
  那是因为吕后是政治家,但更是个女人。
  一切都是戚夫人的错。
  2。女人的自尊
  史称戚夫人年轻美貌,气质高华,且与刘邦情投意合,刘邦走哪儿都带着她。相比之下,两军阵前项羽威胁刘邦要煮了吕后和刘邦的父亲,刘邦笑嘻嘻地对项羽说:“好啊,你把他们都煮了,到时候也分我一杯羹。”她为他受了那么多苦,他根本不在乎她。
  当年她以县长小姐之身,嫁给了这个整天不着家的无赖丈夫,为他下地种田、照顾老人、生养儿女,为他坐监牢、受惊吓、忍屈辱,最后,他说“分我一杯羹”。
  吕后应该知道这是策略,项羽向来拿刘邦没办法,但是没有女人能容忍这样的薄情——在感情上,男人看重的是实际,女人却更注重言词的抚慰。她不介意你每天说一万遍“我爱你”,但是她不能容忍你开玩笑说“我不爱你”。。 最好的txt下载网

五。吕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挪威森林”(2)
吕后在想什么?千头万绪,太多的折磨与惊吓,她只能面无表情。她是刘邦的妻子,或许刘邦不再把她看做女人。她是他的伙伴,所以,只能比男人更坚强。
  一分别就是几年,历尽劫难,回来却发现“只闻新人笑,不听旧人哭”,这个狐狸精抢走了自己的男人,并抢走了这个男人的心。
  她只能面无表情。
  这还罢了,女人命苦,男人三妻四妾,是规定,是风俗,是制度,没办法的事。所以他娶了一个又一个,她不能说什么,他宠爱戚夫人,她也不能说什么。
  这是她的命。
  可是错就错在戚夫人。她太贪婪了,她撞破了吕后的底线。
  她想做皇太后,她想让自己的儿子成为皇帝。她不仅要夺走这个男人,而且要这江山,要这正位,不仅想拥有现在的一切,而且要夺走以后的未来。
  是可忍,孰不可忍。
  这倒也还罢了,只是狐狸精用的是狐狸精的手段,哭哭啼啼地吹枕边风,而那个男人竟摇摆不定,要改变心意。
  一起打下的江山,那么多兄弟的血汗,那个妖精什么都没做,就要把这一切夺走!而且,用了女人最忌讳的手段。
  女人之间的斗争,通过让男人做事情,坐下来四平八稳讲道理,可以;用计谋,可以。但是撒娇哭闹,却深受鄙视。可是她居然成功了。
  戚夫人用的就是这招普通小女人都用的方法,却是吕后最为嫉恨的方法。她伤了一个女人的尊严,也证明了吕后作为一个女人的失败——根本无法影响自己的男人。
  所以,戚夫人下场这么惨,是因为这关乎一个女人的自尊。吕后积累起所有的怒火,等待发泄和复仇的那一天。她相信,那一天,终会到来。
  3。必输的战争
  这场夺储之争,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戚夫人的灭亡。
  因为她没看清刘邦身边的势力分布。她天真地夸张了一个男人感情的力量,以为自己可以是妲己。可惜,刘邦不是纣王。
  与几十年浴血奋战打下来的江山相比,感情对于那个男人来说,仅仅是附属品而已。他可以不在乎吕后,同样,他也可以不在乎戚夫人。
  他想动吕后的原因,当然不仅仅是戚夫人的撒娇争宠。吕后是他的政治伙伴,这个女人很可能百年之后独揽大权,与其让这样的局面出现,不如让不懂政治的小女人戚夫人做太后,即使胡作非为,亦成不了大事。这是刘邦最主要的考虑。但是,废长立幼毕竟于礼不合,何况她是他几十年生死与共的伙伴,他下不了手。
  在这样的关键时刻,第三种力量是决定性的。
  老家伙们不同意。
  在刘邦的兄弟们眼里,吕后是主公的正牌夫人,平时也对他们多有提携,跟他们一起同生死,共患难。戚夫人算什么?一年到头也见不了几面,只是一个狐媚的女人,想做他们的主子?不行,万万不行!
  更重要的是,在帝王周围有两大势力范围——吕氏跟旧臣,如果再冒出第三种势力,那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蛋糕只有一个,瓜分的人自然越少越好。
  周昌首先跳了出来,对刘邦说了一番立长不立幼的劝谏。然后张良设计,请来刘邦自己都请不动的“商山四皓”做太子的师父。当刘邦看见四个白发飘飘的老家伙站在太子背后时,他知道太子羽翼已丰,大势已去,吕后他动得,但是兄弟们他动不得,天下民心他动不得。
  他回去跟戚夫人说了,戚夫人知道自己彻底失败了。她本来以为自己面对的是一个失去宠爱的黄脸婆罢了,没想到这个黄脸婆背后,站着兄弟们和万里江山。想到这里,她不禁悲切难忍,哭泣起来。

五。吕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挪威森林”(3)
看见美人哭泣,刘邦也于心不忍,但是他也没办法,于是颇为阿Q地跟美人说:“我给你唱首歌吧。”他唱着歌,美人跳着舞,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夺储之争以戚夫人的彻底失败而告终。现实告诉刘邦,吕后跟大臣们的联盟是牢不可破的,他们不可能也不允许再出现戚夫人这第三种势力——很多事情,虽然贵为帝王,亦无法随心所欲。
  不过他还留了一手,临终之前,吕后问及天下,“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史记?高祖本纪》)
  “然安刘氏者必勃也”,聪明的他已经知道以后的结果,即使吕后专权,这样的安排也可以制约吕氏的权力。这样,在他死后,留下了两大互相制约的权力集团。
  两大集团决战的时刻已经来临——但吕后还是按照刘邦的遗愿安排了臣子的顺序——这证明治理天下做事情的愿望都是一致的,吕后的目的只有一个,让自己家族的人称王。
  4。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