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重擎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负重擎天- 第1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人怀着激动的心情向我讲起了他、他们和福生庄工区细微且感人的故事。
  老段长张振举是对赵树生影响最大的一个人,是他让赵树生明白怎样在福生庄工区当好一名养路工,是他让赵树生深深懂得福生庄工区容不得违章的人。
  张振举虽因工作需要调离福生庄工区,可还会时常回“家”看看,他放心不下。
  一次,老段长来工区检查工作,恰巧碰上他的弟弟张四娃巡道。于是,他就蹲在小山头上,看弟弟巡道。
  下午,在工区小结会上,老段长突然宣布:“巡道二等工张四娃,从即日起降为四等工。”大家一听都愣了,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张四娃更是一脸的怒气。
  面对众人疑惑的目光,老段长态度坚决地说:“张四娃违规作业,在巡道中唱小曲、扭秧歌,福生庄工区不容没有规矩的人。”
  张四娃一听气哼哼地扭头走了。
  晚上,老段长来到弟弟家,一进门就遭到全家人的指责,说他拿亲弟弟出气,来给自己脸上贴金。
  这话伤人心啊,可他能理解。
  他心平气和地对弟弟说:“正因为你是我的弟弟才更应该比别人要求严、标准高。”
  这件事在福生庄工区不亚于五级地震,引起极大反响,工人们震惊了,心服了。
  “福生庄不容没有规矩的人”,多么朴实的一句话,却掷地有声,像一把标尺检验着每一个人的言行。
  虽没人明确要求,却已深印在职工心中。
  虽不是至理名言,却像一面旗帜代代相传。
  老段长的这句话道出了福生庄人的精神,这种精神引领、言传身教影响了四代养路人。
  ——班长刘继珍带领三名工人在管内574公里+500米处进行改道作业。作业前,一名青工将作业牌插到450米处,刘继珍发现后立即对这名青工进行严厉批评,要求重新插到规定距离,差一点也不行。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差一毫米也不行(2)
——工区在573公里+300米处的小半径曲线进行抬道作业,工长孟志成下班回家前进行回检时发现,有一处水平超限。他立即组织职工冒雨整修,直到水平合格后才下班回家。
  ——班长田永福发现一名男职工穿的鞋跟超过了规定的标准,立即停止其作业,让他回家换鞋。
  点点滴滴中折射出的是一种精神,一点儿不能差,差一点儿也不行。
  时时处处体现出的是一种标准,执行规章决不走样,落实规章不打折扣。
  翻开福生庄养路工区的史册,可以找寻到60年辉煌成就的影子。
  60年的安全路并非一帆风顺,也是一步步辛苦艰难地走下来。经历坎坷,面对挑战,但福生庄人始终执著不改,用规章说话,用规章考核,用规章验证。
  60年的辉煌并非都是掌声,也曾有不和谐的音符,无意中降低标准,违规作业。但福生庄人能坚持规章不走样,用制度把关,用制度执行,用制度落实。
  “老段长的这句话我记了一辈子。”
  赵树生出神地望着窗外,目光坚毅,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生龙活虎、充满朝气的年轻时代。
  随后向我讲起了他当班长时的故事。
  ……“唰唰唰”的声音将赵树生从梦中唤醒,趴在窗户上一看,下雨了。雨水已在地上汇聚成一条条混浊的小河,小河上又被雨滴溅起一个个小水泡。
  又是一个雨天,那年入秋后雨水特别的多。
  有重要施工任务,上行线590公里处进行换轨作业。
  我和工友们钻进茫茫雨雾中。
  到达指定作业地点,工友各自分头做着换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一切工作都准备就绪,就等车站下达换轨作业具体时间。
  时间下达,二十分钟内完成换轨作业。
  工友们像战士听到冲锋号一样,在线路上展开了一场紧张激烈的“战斗”,这场“战斗”要在二十分钟内完成,而且还必须是一场胜仗。
  迅速将断轨取出。
  正将新轨放入时,我突然发现不对,钢轨之间有缝隙,找来尺子一量,肯定了自己的判断,新钢轨比旧钢轨短2毫米。怎么可能出现这种失误,心底的火“蹭”地一下子就窜到了头顶。
  “还有多长时间。”我大声问道。
  “只剩下五分钟。”安全防护员看了一下表。
  “你知道那时的五分钟意味着什么吗?”赵树生老人一脸凝重地看着我。
  我摇摇头。
  五分钟之内必须保证线路畅通,否则,小则会造成列车临时停车,大则会发生断道翻车,那可都是事故啊!那一时刻的每一分钟都承载着运输的安全和生命的代价。
  “快!取出新轨换上旧轨。”
  “为什么?”副工长不解地问道。
  “你还有脸问为什么,自己看。”我像一头发怒的狮子冲他喊着。
  副工长蹲下一看不言语了,新轨是他量的。
  那一时刻我的心里真着了火,从身上滑落的雨丝都是热的。
  为抢时间我亲自上线路抬钢轨,往出抬新轨时由于两头用力不均将腰扭了一下,当时没在意。因为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五分钟内必须保证线路开通,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快把旧轨抬上来。”我站在线路上亲自指挥。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工友们一个个像上紧了的发条一样,与时间赛跑,与列车赛跑,与安全赛跑。
  顺利开通。我这才感觉到嗓子眼冒烟。
  “哎呀!真要命。”副工长一屁股瘫坐在地上。
  “站起来!为什么少量两毫米?”我站在副工长面前,眼里喷着火。
  副工长站起来却没敢抬头。

差一毫米也不行(3)
讲到这儿赵树生老人沉默了,若有所思地望着窗外。老人是又回到了紧张繁忙的抢修现场?还是为不应该跟副工长发那么大的火而后悔?我猜测着。
  他不敢看我,心中有愧。
  我相信“哗哗”下着的大雨,能淋湿了工友们的衣服,却冲不掉副工长心中的那份愧责,也浇不灭赵树生眼中的那团烈火。
  这就是福生庄工区养路人,在他们眼里违章就是“犯罪”。
  福生庄工区,在标准面前没有职务的高低,级别的大小,无论是谁,违章都不行,处罚没商量。
  赵树生告诉我说,在别人眼里养路工就是个力气活,随便拿出一样工具也重七八十斤,每天和钢轨石碴打交道,可他们不知道其实养路工的心比头发丝还细,干活的标准要精确到毫米,差一点也不行。
  七八十斤重的工具与精确到毫米的标准,两者之间相差甚远,怎么能划上等号?
  在福生庄工区这个等式就存在。
  两根钢轨间的标准距离是1435毫米,养路工的职责就是永远让钢轨保持这个间距,差一毫米也不行。
  差一毫米就意味着列车运行中可能会发生事故,事故的结果就可能会是车毁人亡。
  因此在养路工人的心中,一毫米与列车的安全运行、旅客的幸福安康,社会的安定和谐同等重要。
  60年中福生庄工区一代代养路工就是在人们不可思议的目光中做到了。
  他们用铁的事实向人们证明只要想做就没有做不到的。
  下午的施工作业我没有参加,因为腰部严重扭伤,大夫让住院治疗。
  第三天后工友们来医院看我,一见面就向我说起那天下午的换轨情况,副工长亲自指挥,这次一毫米都不差。听完后一直悬着的心放下了。
  这就是福生庄工区朴实的养路人,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有的只是执行规章不走样,落实标准不留情。
  正因为有了许许多多像赵树生这样较真、不留情面的养路工,福生庄工区才有今天的辉煌成就。
  赵树生对我说,在医院里一个月躺得骨头都快酥了,再躺一个月,连洋镐也拿不动,就成废人了。
  我知道他心中最放不下的仍是那两条钢轨。
  从他记事起每天晚上都是听着火车压过钢轨的声音入睡,白天守护着这两条钢轨。这两条钢轨就是他的“命”,他的“根”。没有了“命”,失去了“根”,身体不就成了一个空壳。
  此时,看着他苍老的容颜,花白的头发,略有些驼背的身躯,我的心中充满了敬重。老人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福生庄工区,献给了养路事业,献给了从他家门前经过延伸向远方的那两条钢轨。
  可他又得到了什么呢?
  按着一变天就会痛的腰,他说如果有来生,还做一名养路工。
  这句话很朴实,却让我蓦然间懂得什么才是伟大。
  老人又向我讲起了让他难忘的另一件‘不走样’的事。
  一次施工作业接近尾声时,一个职工向我请假,想早走一会儿。母亲病了,他要赶到卓资山去买药,再晚就没车了。
  我准假了。
  晚上在班总结会上我隐瞒了这件事。
  因为我也有母亲,理解这份心情。因为这个职工平时工作很积极认真从未请过假,是班中的骨干。
  “还有事吗?”副工长听完我对一班的工作总结后问道。
  “没事了。”我听出副工长话中有话,没有理会。
  “你别见笑,我当时有点以小心之心度君子之腹,以为副工长因为上次那件事报复我。”赵树生老人看着我笑着说,但我感觉到他的笑中有几分愧疚。。 最好的txt下载网

差一毫米也不行(4)
“班里有请假的吗?”副工长提醒着。
  我心里一震。
  “有。”我的声音很大很干脆。
  “那你为什么不说、不扣分?”副工长直视着我。
  大家也都将疑问的目光投向了我。
  “不为什么,他请假时施工已基本结束。如果要扣就扣我。”我瞪着副工长。
  “散会,赵树生你留下。”副工长眼中藏着一把刀。
  会议室静极了,我们两个人面对面坐着。对视着,两道目光在空中比试着刀锋。
  副工长从兜里掏出一张纸,打开,念着……
  我一听,愣了,是副工长上次换轨违规作业的“检查”。
  “这是我在工区交班会上做的检查,当时你住院不在,今天补上。”
  我顿时感觉自己一下子矮了一截,心底筑起的那道坚固堡垒瞬间垮了。
  “开会。”我站在院里喊了一嗓子。
  刚才大家从会议室出去的时候闻到空气中有一股火药味,很浓。都担心随后会爆发一场“内战”,回到宿舍都静静地听着、观望着。
  不对呀,怎么这么快就雨过天晴了?大家猜测着。
  “刚才我和班长临时有事,中断了交班会,现在继续。”副工长语气平和。
  “赵班长,你先说。”
  我重新对一班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对请假的那名职工按规定考核后说:“我这个班长不称职,没做到一碗水端平,请求撤职。”
  我话音一落,所有的人都震惊了,立即引来一片争议。
  “班长不能撤。”一个职工抢先发言。
  “对,不能撤,他也是一片好心。”职工们你一言我一语替我辩解着。
  会议室沸腾了,像一锅开水。
  副工长坐在一旁沉默不语,用心听着。
  “别争了,我不称职,就得撤,没商量。”我的话是掰开了一字一句说的,每一句话落在地上都能砸个坑。
  “静一下。没人撤班长的职,但检查必须做。”副工长一脸严肃地说:“人情再大也没规章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