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间词话- 第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一境界说的是入门之前,心中茫然苦楚,不知从何开始。王国维最得意的学问在于史学、古文字学和美学。这几门学问,千头万绪,典籍浩瀚如海,那种想要入门之前的彷徨、痛苦与渴求,用〃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来比喻,实在是再贴切不过。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里老王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不是说他引用得不好,而是他弄错了作者。这句是柳永的名句。当然了,小错误而已,无伤大雅。古往今来的大师无不经历过此阶段。不执著,无以成。既已入门,注定将为心中的〃伊人〃把此生消磨。老王在乱世之中,一心治学,那种执著、悲愤、孤苦的心境,恐怕不是现代人所能理解的。唯有这种执著与隐忍,才成就了他近代史上独一无二的大师地位。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前面两句,也许是很多人的感触。但这第三句里的境界,恐怕能领会者,就只有寥寥数人了。以勤为径,很多人都如此,但是要攀上顶峰,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了。那种灵犀一点,参透真谛的大智慧、大喜悦,也只有古今中外各个领域中的天才们能感悟得到了。这种顿悟就好比是掉在牛顿头上的那个苹果,释迦牟尼眼前的那棵菩提,一切的一切忽然间都豁然开朗,往昔追寻之中的种种艰辛苦楚,在这一瞬间都得到了完美的补偿。想必老王当年亦有如此心境吧。

  老王说自己这样解词,恐怕词作者不会同意。怎么说呢,其实这段话已经不是解词而是感悟了。引用一下倒也无妨,而且恐怕晏、柳、辛重生再世,对此妙论,也应该会会心一笑,不以为意了吧。

  三境界论被很多人奉为座右铭,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不过就像以前天气预报里面放的世界名曲一样,听多了就如同饮白开水一般。真正用心去体会其中真味的,想来实在是不多。


王国维笃信正统,思想保守。柳永是出了名的浪荡子,在这里老王把词作者误记为欧阳修,也许是无心之失,但也反映了他有意无意地追慕古代先贤、把自己与正统的士大夫相类比的思维倾向。老王非不推崇柳永,但相比起柳永的成就,《人间词话》里所提及的柳永的词作少之又少。及至后文老王推崇北宋之词,贬低南宋之词,乃至于几乎片语不提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成就卓著的宋词大家,和他的性格以及这种思维倾向是分不开的。大家慢慢的看下去就会明了。

  顺带介绍一下文中提到的词和作者。这段话只是引用而非评词,领会到那种心境即可。这里就不详加点评了。

  柳永(约987…约1053),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崇安人。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他一生坎坷,据说早年应试时曾作《鹤冲天》,其中有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宋仁宗看到后极为不满,黜落之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柳永无奈之下,自号〃奉旨填词〃,流落勾栏瓦肆,混迹歌楼妓馆,放浪形骸,作词自遣。柳永之词,多用长调,大量运用日常俚语,铺叙白描,其词坦荡真挚,恣纵不羁,自成一格。他的词多反映下层人民的情感生活和自己流离漂泊的切身感受,因此极受当时人民的喜爱,〃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当年的柳永,真好比是词界的天皇巨星,如果当时有短信投票的话,即使那些公卿士大夫评委们不满意,他也是当时毫无争议的词界第一人。柳永在古典诗词界的地位,被大大低估了。如果要像唐宋八大家那样评选古今十大词家,柳永当居其一。

  蝶恋花柳永

  独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辛弃疾(1140…1207),自幼安,号稼轩,历城人。其人文武双全,慷慨磊落,经历颇富传奇色彩。在他22岁时,自率义军2000余人投奔到耿京的抗金军中。后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辛弃疾亲率50骑兵,直入5万之众的金兵大营,将张安国生擒活捉,并绑缚建康处死。辛弃疾一生以复国中兴为己任,然而入仕南宋朝廷后,历经沉浮,终于受人猜忌,不被重用,郁郁而终。其词刚健壮阔,境界雄伟,与苏轼并称〃苏辛〃,是豪放派中的杰出代表。

  青玉案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人间词话》之三

  【太白纯以气象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独有千古。后世唯范文正之《渔家傲》、夏英公之《喜迁莺》差堪继武,然气象已不逮矣。】

  李白的这首《忆秦娥》,怀古词古今第一,再不做第二人想。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的天才诗人,其人狂傲不羁,其诗飘逸超群。后人称之为〃诗仙〃。

  忆秦娥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桥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秦娥,泛指秦地的美女。扬雄《方言》卷二:〃秦晋之间美貌谓之娥。〃霸桥,唐人折柳送别之处。

  这首小令上阙清幽秀美,下阙雄奇壮阔,却又珠联璧合,浑然一体。上阙中,美人梦断秦楼之时,月下箫声悲咽,桥畔垂柳依依,凄清迷离,不由得伤别之情再上心头。下阙笔锋一转,以乐游原上昔日盛况起笔,次句〃咸阳古道音尘绝〃,陡然间只剩下古道寂寂,音尘渺渺,让人无比感伤。上阙中美景似在刹那间落入无尽虚空。而最后一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雄浑悲壮,不言其悲而悲从中来,不言其寂寥而寂寥之情油然而生。区区八个字,构建了一个极富张力的、永恒的意象,千载之下,仍然让人感受到那种不灭的悲情与哲思。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文正。先世为汾人,后迁居吴县。范仲淹为北宋名臣,曾戍边抗击西夏,军纪严明,威震边疆,西夏人称其〃胸中自有数万兵甲〃。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领导了庆历新政。后因新政遭人嫉恨被迫离朝。死于赴颖州途中。其词作流传下来不多,均属佳作,其边塞词慷慨苍凉,开后世豪放词先声。

  夏竦(985…1051),字子乔,官至宰相。封英国公。江洲德安人。北宋词人。《宋史》云:〃竦材术过人,急于进取,喜交结,任数术,倾侧反覆,世以为奸邪。〃

  忍不住想说一下这位大宋宰相夏竦。虽然他是当年因文得宠的御用词人,但能流传至今的作品没几首。这人据说是宋代的和坤,豪奢放纵,贪得无厌。他反对新法,力劝仁宗贬谪范仲淹(老王无意中把一对政敌放在一起,也算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不妨说两个与他有关的故事,大家也就明白他的为人了。夏竦待人刻薄。一次他问门人,为何寇准豪奢似我,世人多称许,而独对我颇有微词?门人说,人家寇相爷当年在效外饮宴,看到一个卸任的县令路过,都能招来同吃同喝,您老人家把出京入京的士大夫都得罪挖苦遍了,也从不请人家吃饭(估计请了人家也不愿意来),谁还会说您的好话呢?夏竦当下默然。其实人家寇准是自己的钱,夏竦是贪来的钱,那能一样吗?更有意思的是夏竦和范仲淹一样,也曾戍边抗击西夏。刚去的时候豪情万丈,遍发榜文,称:〃有得元昊头者,赏钱五百万贯,爵西平王。〃李元昊一世枭雄,岂会被这个吓倒?当然李元昊也不甘示弱,命人入城,故意遗箔于市,上书:〃有得夏竦头者,赏钱二贯文。〃这话传开后,一时成为笑谈。夏某人真是丢尽了大宋朝廷的脸,比起老范,都不知道差到哪里去了。


 扯远了点,回头来看看这对同朝政敌的词吧。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喜迁莺夏竦

  霞散绮,月垂钩。帘卷未央楼。夜凉河汉截天流,宫阙锁清秋。

  瑶阶曙,金茎露。凤髓香和烟雾。三千珠翠拥宸游,水殿按凉州。

  《渔家傲》一词,既有悲凉的边塞风光,又有真挚的个人感慨,确是好词。但是和《忆秦娥》比起气象来,高下立判。唐人的风骨和豪情,宋人委实是学不来的。《喜迁莺》是一首应制之作。真宗皇帝于后庭饮宴,使人向夏竦索词。夏竦立马写成此词进奉。其人才学人品没有太多让人佩服之处,拍马屁的功夫却真的是让人无限景仰。这首词全篇平平,无甚希奇,但末句〃三千珠翠拥宸游,水殿按凉州〃却的确是上上之句。凉州是指凉州词,也就是歌舞之曲。月色如水,美人起舞,仿佛这宫殿之前也如月色般摇曳,一时间恍若身处仙境,让人不由忘我。〃水殿〃一词,堪称绝妙。但这首词所谓的〃气象〃,比《渔家傲·秋思》尚差得远。〃象〃固然是有,但 〃气〃却半点都无。虽有奇巧,却无半点沉郁之气。老王把这首词放在这里,实在是不怎么妥当。

  《人间词话》之四

  【张皋文谓:飞卿之词〃深美闳约〃。余谓此四字唯冯正中足以当之。刘融斋谓:〃飞卿精艳绝人。〃差近之耳。】

  张惠言(1761…1802),字皋文,江苏武进人。清代著名学者和文学家,常山词派开创者和代表。刘熙载(1813…1881),字伯简,一字融斋,清代文学家。

  老王眼光不差,就是有时候喜欢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张惠言说温庭筠的词〃深美闳约〃。只从词的字面上说,温词字句绵丽,其中蕴意却极深婉,此或可谓其词句特色。但要从词的气质而言,则似不当。刘熙载说的〃精艳绝人〃更接近温词气质。〃深美闳约〃好比是空谷幽兰,其秀美深藏不显而又独有风姿;〃精艳绝人〃好比初见时宛若惊鸿一瞥,但细看之下,虽则美艳绝伦,却稍显有失流转之神韵。

  看看温冯二位的词,区别是很明显的。

  温庭筠(812…约870),本名岐,字飞卿,太原人。其词秾艳细腻,绵密雕琢。

  冯延巳(904…960),字正中,广陵人。南唐中主李璟时重臣。擅长以景托情,表现个人的心境和情绪。其词清丽婉转,细致含蓄。

  温庭筠词中最负盛名的当属《菩萨蛮》,让我们看看与冯的《鹊踏枝》的比较。

  菩萨蛮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独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秀罗襦,双双金鹧鸪。

  鹊踏枝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长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清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温的这首词秾艳香软,美人慵懒娇柔之态似在眼前。但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