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众的蓝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分众的蓝海- 第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们无从得知少年江南春的诗人梦色彩如何,但后来的事实却表明,命里注定的江南春不会成为一个诗人,而这一切其实源至于江南春一次参加的校学生会主席竞选,也就是这次竞选彻彻底底改变了江南春的人生轨迹。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精心策划的成功竞选(1)
进入大学后的江南春矢志不改,仍然“虚荣”地巴望着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在校园诗坛的活跃与积极,使得江南春瞬间成了师大家喻户晓的校园名人,而就是直到今天他的那些小诗仍然在一定范围内被人朗诵。
  其实成为诗社社长这仅仅只是江南春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闻名师大校园的一个契机与开始。忘情的江南春怎么会甘心于停留在大学一年级便出任的著名的“夏雨诗社”社长头衔? “夏雨诗社社长”不过仅仅是江南春宣泄“虚荣”的一个重要途径,但绝不是最后一个途径。
  半年以后,也就是1992年,江南春便凭借“夏雨诗社”的诗社社长的身份,谋划参选华东师范大学的校学生会主席。因为在大学时代,能够当选一个学校的校学生会主席无疑是件无上风光的事,喜欢被人瞩目而虚荣心时刻膨胀的江南春是必定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
  据江南春的师兄,也就是日后江南春分众传媒的左膀右臂和好搭档嵇海荣介绍,根据师大传统,在以往的历史上,竞选学生会主席一般都是大三的学生,江南春提前一年便顺利当选,这在当时的师大是一桩十分爆料的新闻。而江南春的胜利主要得益于他的口才和事先充分的准备工作。
  其实,竞选学生会主席的过程便已经真正的、完美的凸显了日后江南春立足商场的根本资本——聪明的头脑、冷静的理智,以及审时度势抓住能令自己和别人亢奋的脉动。借用于江南春爱说的一句话:“事实上,我的大学时代,基本上就决定了我的今天和今天的成绩”。
  当时在校学生会主席首轮选举中,江南春瞄准了一个强劲的对手,哲学系的钱海——当年参加中国大学生大专辩论赛的最佳辩手。这个同学在参加本系竞选演讲时,江南春为了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偷偷地去现场观察,了解敌情。正如他所担心的那样,这位同学的名气和能力完全在其他人之上,而且差距巨大。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位最大的“热门”同学却连本系的小组选举都没有出线。
  自古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悲剧;怀才不遇,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伤感,被人们一遍遍不假思索的叹咏。往往越高的才华,换回越多的失落。“因为大家都把他视为自己的竞争对手,所以谁也不愿意帮他,他被孤立了。这个出人意料的结果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我意识到,一个人的成功不完全是你的才华,关键是你能统占整合多少资源,然后达成一个整合的目标。”江南春在说这番话的时候,毫不掩饰自己悟到这个道理时的欣喜若狂。
  参加了院系校主席初选,在校级竞选的第一轮过后,只剩下包括江南春在内的六个人参与竞争了,“我不想让钱海事件在我身上重演”。而那时的江南春已经为其神乎其神的演讲成为各方势力“绞杀”的下一个目标了。
  于是,被钱海事件刺醒的江南春做了一件事后令他非常得意的举动——“合纵连横”,那就是每天晚上分别跟各个系的学生会主席沟通,交流自己对于竞选校学生会主席的观点,同时也听听他们的想法。当然,这样的交流往往安排在学校的某个小饭馆,十块钱就能吃一顿饭,叫上两个小菜,再喝点小酒。而这十多位学校作为握有实实在在投票权力资本的各个院系的学生会成员,为江南春高票当选学生会主席铺开了康庄大道。
  也许是觉得各个院系的学生会成员的撑腰还不足以使他令人信服的当选主席,江南春的策略及手段在接下来的极至的发挥,更加让人叹为观止。
  江南春的师兄嵇海荣当时作为在任的校学生会主席,主持了整个竞选过程。据他回忆,经过了前期的初选,最后一轮的竞选按照惯例是候选人的演讲与即兴问答环节。当最后6个候选人集中在学代会上亮相演讲时,江南春是唯一一个脱稿演讲的候选人。由于他第一个上台,这给后面的竞争者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甚至乱了手脚。
  了解当时情况的人透露,除了提前背诵好了发言之外,江南春实际上准备了更绝的一手,他提前安排了几个哥们,在提问阶段当“托儿”,准备一些刁钻、尖锐的问题质疑对手。这样,在别的选手被问得哑口无言的时候,江却胸有成竹地侃侃而谈。而据江南春本人透露,为了能够脱稿演讲,他提前三个月准备演讲稿,而且还请中文系关系“铁”的老师修改多遍。临近竞选的一个月,为了确保自己胜出,每天背20遍。
   。 想看书来

精心策划的成功竞选(2)
正如江南春所料,竞选的时候,文采风流、书生意气的江南春第一个上台演讲,不仅演讲精彩,回答问题更是无懈可击,很多台下的对手已经决定放弃竞选。第二个上台的便是他最强的一个竞争对手,因为江南春的出色表现,这个同学临时决定改变策略,于是对台下的同学说:“江南春同学把我想要讲的都讲完了,但是我更懂得倾听……”话还没有说完,台下江南春的一个“托儿”马上站起来质疑:“你的这个特点最适合在江南春手下当一个部长。”台下哄堂大笑——出众的口才和成功的策略,江南春一举获得成功,几乎以全票当选,顺利成为华师大校学生会主席。
  耍了些小手腕的江南春就这样几乎以全票的绝对领先优势,终于毫无悬念地、如愿以偿当上了学校校学生会主席,一时间风光无限,满面春风。也因此,江南春欠下了别人160块钱的巨大外债,这也为后来他打工还债埋下了伏笔。但这次精心策划的“贿选”和竞选过程中的“钱海事件”却也印证了江南春所欣赏的捷克著名作家昆德拉的一句话,“人生最大的缺憾,便在于不能重新来试过,不可逆转。既然无法逆转,也就应该十分坦然。选择另一条路会怎样呢?或许更好或许更糟”。
  竞选给江南春的人生上了十足的重要一课;也正是这次竞选在某种程度改变了江南春的未来轨迹,使他始终坚信人生没有遗憾,只有在不断选择中追求一种心灵的超脱与成功的释然。
  竞选成功了,江南春可以更加“肆无忌惮的虚荣”的生活在师大的校园,但160元的“巨额”欠款却也让江南春无法再惬意起来。于是……
  。 最好的txt下载网

160元债务初闯广告业(1)
“由于竞选过程需要和许多人沟通,拉选票,吃饭喝酒什么的,不经意间一下子就欠下了别人160块钱的债务,这在当时可是大数目”,江南春回忆道,“在1992年,一个一穷二白的大学生欠债160元,难以想象、不可想像。”事实上,这位众人注目的校学生会主席兼诗社社长的江南春并非出生在锦衣玉食人家中的富贵子弟。和绝大多数上海本地人一样,江南春的家长也是普通的工薪阶层,父亲做财务会计,母亲经营一家小型的便利店,所以用江南春自己的一句原话说便是:他并不是天生有钱的主儿。
  祸兮,福之所倚,这东方式的智慧哲言昭示着江南春的否极泰来。负债后,江南春整整花了一个星期来计算一道关乎人生转折的数学题,“花很长的时间写一首诗歌,一则评论文章,报酬可能只有30元;编撰一个广告,区区5个字,回报却高达1000元”。计算的结果就是,诗歌不能再写了,评论文章更不能写,而创做广告才是“正道”。
  不管怎样,正是因为欠下人民币160元的“巨款”, 江南春拉开了第一次“下海”的序幕。
  为了还债,江南春帮人做过家教,也干过每天挣7、8块人民币的“累死人”的体力活,也帮助大四忙于寻找工作的师哥师姐们完成毕业论文,赚取少量的物质回报。
  谈及还债的这段时间,江南春津津乐道地说道:“大学二、三年级打工,做社会调查,最开始和同学们一样,每天赚7、8块钱,后来他加以总结,认为应该公对私,于是在调查问卷上盖上华东师范大学校团委的公章,拿到居委会去,让居委会的老妈妈去帮忙做调查,一声感谢却换来收益的直线上升,每天可以得到远远超出7、8块左右的回报。”另一个兼职赚钱的方法就是打扫仓库,“二十元一天。但我扫了一天后,别人就说明天不用来扫了,一个月只需要扫一次就可以了。”
  各种兼职,虽然很辛苦,江南春还是得到一定的物质回报。即便如此,江南春仍不满足。仅凭着这杯水车薪的收入,想要真正还清这160元的债务,成为一个理想中的有钱人,需要的更是一段十分艰难而又漫长的时间历程。“虚荣心”强烈的江南春这时也有些心有不甘了。因为,这时候的江南春的梦想已经变成了找一个既可以轻松挣钱,又能够发挥自己长处的打工之道,“上一代没有积累,我不得不很早就需要自己赚钱、创业。而且我又刚谈了女朋友,花费比较大,所以少量的收入根本无法满足我平时的生活开销,可我也不愿意再回家向父母要钱。父母毕竟也不太容易。”
  无论是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还是天无绝人之路,抑或是自助者天助,江南春终究还是得到了上帝的眷顾。就在江南春幻想着能够轻松挣钱、还钱和攒钱的时候,也就是1992年底,上海亚太电影电视公司下属的一家广告公司来到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生会,委托江南春招聘大学生勤工俭学做兼职,一个月底薪300元,提成另计,主要的工作和任务就是接、拍电视媒体广告。按照这家广告公司招聘大学生兼职的正常流程来说,江南春首先应该登海报公开招聘。可结果是江南春并没有这么做。江南春的考虑在于:一方面,这个广告兼职是一个既可以发挥其文学专长,又是一个可以挥洒他从商天赋的天堂;而另一方面,每月的300块底薪对于当时的诸如江南春此类的穷学生来说更是构成了莫大的物质诱惑。
  俗话说得好“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于是,江南春利用自己是校学生会主席的这个“政治经济资本”,捷足先登。得知消息的当下,江南春自己便欣然揣着招聘海报去了广告公司应聘兼职。正好这家广告公司的负责人当年是师大“夏雨诗社”的前任社长。没有别人竞争,再加上前任诗社社长的鼎力相助,江南春毫不费力地给自己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兼职工作。而这份工作也是一个与江南春的希望与梦想最契合的舞台——广告传媒业。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60元债务初闯广告业(2)
上海亚太电影电视公司的成功应聘,意味着江南春真正意义走上了从商之道。
  毫无广告传媒业背景的江南春按说没有金刚钻,为啥敢揽瓷器活?每当面对各路记者的疑问,江南春有着他自己的看法和理念:“那个时候,你完全不会理会你是否具有这样的能力,因为中文系写诗歌的人有一个特点,就是永远自我感觉良好,永远觉得自己是最优秀的,无论做什么都可以。我原来的写作能力很强,而广告方面的核心就是需要创意,当时所谓的广告就是写一个广告语,或者编一个小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