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原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区域经济学原理- 第3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度不同,都会呈现不同的形状。如平原地区的城市体系往往是同心圆形状,而山地丘陵地带的经济节点则一般沿着河流呈带状分布。③〃点〃具有极化和扩散功能。经济要素的流动总是始于〃点〃终于〃点〃,由于要素流动的内容、强度、方向等处于动态演变中,因而〃点〃也不断地发展变化。点的极化是对外部要素的吸引和融合,点的扩散是内部经济能量向外辐射和扩展,在极化和扩散的相互作用下,点不断地变化并引致区域空间结构不断演变。
  2。 线要素
  作为空间实体的线要素,是指在地域空间上具有确定线段的交通线路、通讯线路、动力和水源供应线。其中,交通线路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它是空间经济活动的基础和空间经济活动横向拓宽的先决条件。线可分为若干等级,根据不同的轴线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未来发展潜力的不同,可将〃线〃分为一级发展轴线、二级发展轴线,以此类推。一般而言,等级越高,轴线的影响就越大,其在经济空间结构中的地位就越重要。
  线要素也可从动态角度考察。如:交通运输干线一方面是物质、能量、信息、人口和资金等要素流动的〃渠道〃或〃通道〃,另一方面它本身也会发生扩展和分叉等变化。就其要素流动的渠道而言,它具有线形、具体、高速、高效和灵活等特点,对地域联系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干线实力的增强、动力的扩大和线路的扩展,可能产生支线,从而出现〃树枝状〃的运动态势。206 
  〃线〃不能脱离〃点〃而单独存在,经济空间结构中的〃线〃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经济要素的流动具有目标指向性,它不可能像射线一样从一个点出发而毫无目的地指向无经济利益的区域,因而轴线的起点和终点是不同的节点。节点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促成了线的产生,并将线作为节点之间或节点与周边地区联系的纽带。因此,线是区域空间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既可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又能提高区域之间的可达性。点与线的结合是形成空间网络结构的基础。
  3。 面要素
  面(又称域面)要素是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三大要素的基础,没有域面就不会有节点和线路及网络构造。域面是节点、线以及空间网络三者间的作用和影响在地表上的扩展,具有确定的空间范围。若视域面是指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内除去节点、线网之外的所有地域,此即〃经济腹地〃概念。
  域面也可看作是〃点〃的集合体,并相对于〃点〃而存在,是节点影响与辐射所及的地域范围。域面的发展水平主要受节点和网络要素的发展水平的制约,域面的经济内容也受点的影响,并与之配合。域面作为各项空间经济活动〃场所〃,其空间范围及其内部要素的密集程度等都随着它们与节点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状态而变化。域面上若出现新的节点,则其经济实力就会增强,并逐渐变为结节区域,域面的宽广程度也随之提高。否则,域面经济活动稀疏,活动半径狭小,则沦为衰落或不发达区域。207
   (三)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要素组合模式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要素的组合模式是指点、线、面三者相互关系及其组合形式。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要素的不同组合形式,反映出不同的经济类型(见表5。1)。
  
  
  
           表5。1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要素的组合模式
 要素组合
  空 间 子 系 统
     空 间 组 合 类 型
  空 间 运 行 方 式
 点……点
  节点系统
  村镇系统、集市系统、城市系统
  呈集聚发展,空间组合模式表现为条状城镇带和块状城镇群
 点……线
  经济枢纽系统
  交通枢纽、工业枢纽
     呈枢纽发展
 点……面
  城市…区域系统
  城镇聚集区、城市经济区
     呈结节性发展
 线……线
  网络设施系统
  交通通讯网络、电力网络、供排水网络
     呈网络发展
 线……面
  产业区域系统
  作物带、工矿带、工业走廊
     呈地带性发展
 面……面
  宏观经济地域系统
  基本经济区、经济地带
  呈区域相互作用或协调发展
 点…线…面
  空间经济一体化系统
  等级规模体系
     呈现网络化系统
  资料来源:曾菊新。空间经济:系统与结构'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130…131。本书整理时新增〃空间运行方式〃内容。
  
  如果点、线、面要素在一定的区域空间呈有机结合状态,在功能上就完全融合为空间一体化系统,具体表现为节点相互依存,域面协调发展,通道配套运行,各种空间经济实体的联系交错密集,呈网络化系统。208这是一种理想化的空间结构要素的组合模式,是经济高度发达阶段的空间结构模式。而现实中更多的是表现为点……点、点……线、线……线等空间子系统,且各种子系统有等级规模结构。如在国家级空间结构中的一个〃点〃,可能是一个省或大城市,其本身就是一个地方区域系统,包含着诸多由较小的点、线、面构成的区域经济空间,而这个地方区域系统内部,又包含更小的区域子系统,如市、县等。因此,表5。1中的组合模式包含了各种区域要素的组合模式,但这些组合模式本身并不能说明区域系统的等级规模。正是经济空间的等级规模的不同,才形成了经济区域的功能分化和不同的空间子系统。
  从空间结构的演变考察点、线、面的要素组合,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总是遵循由〃点〃到〃轴〃(线)、由〃轴〃到〃面〃的演化过程。209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在极化效应的作用下,首先表现为〃点〃的集聚,随着聚集程度的不断加强,一些节点逐步成长为区域经济中心,经济中心进一步聚集到一定规模后,扩散效应逐步彰显,经济中心向周边辐射经济能量。这一过程首先发生在交通沿线附近,形成沿交通线的经济中心区,即形成具有经济意义的〃轴线〃。点与线的组合,形成更大的扩散效应,从而产生向〃面〃上的扩展效应,最终三个要素交错融合,形成不同的空间结构。总之,节点的极化和扩散是区域空间结构不断演进的根本力量,而线作为交通枢纽起到了联结和促进的作用,并通过域面来消化吸收,最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经济区域系统。
  
  
  
  
  
  
  
  

第二节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地域构成单元理论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地域构成单元是指构成空间结构的实体,一般是城市、乡村或者其它经济活动的发生地域。从空间维度视角考察,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地域构成单元突出表现为中心…外围二元空间结构、城市…城乡边缘区…乡村三元空间结构两种典型类型。
  
一、中心…外围二元空间结构理论
  
   (一) 〃中心…外围〃理论的演进
  1。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
  中心…外围(Core…Periphery; 又译称〃核心…边缘〃、〃中心…边缘〃、〃中心…腹地〃)理论最早是发展经济学中用以解释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不平等关系的理论,该理论由发展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Raul·Prebisch;1901…1986)1949年在为联合国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起草的经济报告中首倡,用以描述当时国际贸易体系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对峙情形。美国区域规划专家弗里德曼(J·R·Fridmann,1966)将这一理论模式引入区域经济学领域。弗里德曼基于委内瑞拉区域发展演变特征的个案研究,吸收缪尔达尔和赫希曼等学者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在《区域发展政策》(1966)210一书中系统地论述了〃中心…外围〃理论模式;在《极化发展的一般理论》(1967)211、《城市化、规划和区域发展》(1973)212等书中将中心…外围理论的研究对象从空间经济扩展至社会生活各个层面,强调中心…外围关系不仅存在于不同区域之间,而且也存在于不同产业部门之间和不同类型的企业之间。此后,〃中心…外围〃理论模式作为关于区域空间结构及形态演变的解释模型被广泛应用,特别是该理论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联系起来,符合大多数区域发展的实际,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因此作为理论工具广泛应用于指导区域规划与开发。
  2。新经济地理学派的中心…外围模型
  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被视为传统的二元空间结构理论,克鲁格曼(Paul。Krugman)等构建了新的〃中心…外围〃模型。克鲁格曼(1991)通过改进迪西特…斯蒂格利茨垄断竞争模型,采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形式构造了一个两区域的模型。213模型中有两类产品:一类是农业产品,由不变报酬的农业部门生产;另一类是制造品,由分布在两个区域内的报酬递增的工业部门生产。他的分析重点是两个部门企业在两个区域间的均衡分布,讨论分工的条件及其影响因素。其结论主要有:在所设条件下,两个区域的经济最终会内生形成以工业化的区域为中心、农业化的区域为外围的中心…外围构架;中心…外围的形成取决于运输成本、规模经济以及制造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贸易的产生并不完全源于比较优势的存在,更在于规模经济产生的报酬递增。这一范式称为中心…外围模型。自克鲁格曼提出该模型后,有关垄断竞争、报酬递增下〃中心…外围〃模型的扩展研究不断深入,涌现出大量有关企业活动空间分布与报酬递增、交易成本和要素转移的研究文献,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分析模型。滕田昌久、克鲁格曼和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合著的《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1999)214 一书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有关理论观点,对〃中心…外围〃模型作了拓展,是新经济地理学派的集成之作。
  (二) 〃中心…外围〃理论的基本内容
     1。弗里德曼古典〃中心…外围〃理论的基本内容
   (1)区域均可分为中心区和外围区。中心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聚集区,一般指城市或城市集聚区。这类区域工业发达,技术水平较高,资本集中,人口密集,经济增长速度快。围绕中心区分布并受其影响的区域被称为外围区,包括上过渡区域、下过渡区域和资源前沿区域(见图5。2)。中心区是创新变革的发源地,资本、技术和政策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可发展那些受原料区位变化影响较小的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中心区政治机构集中,处于稳定发展和支配地位。由于核心增长区的繁荣大大刺激了相邻区域的发展,投资不断增加,资源利用和农业发展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人口迁移量不断上升。与外围区域相比,环绕核心区的周围区域显示出经济上升的趋势,形成上过渡区域。而下过渡区域多位于边远的农村,还包括原料枯竭、老工业向衰退方向变动在内的区域,该区域的农业呈停滞状态,产业结构老化,效率低下,粗放型经营生产方式为主,人口向外迁移。资源前沿区域是指那些富有待开发的资源,对区域发展有极大潜在价值的区域,一般位于两种过渡区域之间。中心区与外围区之间存在着一种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共同组成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