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价值的区域,一般位于两种过渡区域之间。中心区与外围区之间存在着一种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共同组成一个严整的空间系统,亦即结节性区域。
(2)中心区和外围区的相互作用。一方面,中心区从外围区吸聚生产要素产生出大量的创新(材料、技术、社会和文化体制等),另一方而,这一创新又源源不断地从中心区向外扩散,引导外围区的经济活动、社会文化结构和聚落类型的转换,从而促进整个空间系统的发展。同时,这两类区域之间还存在着决策的传播、移民的迁徙和投资转移三种基本的空间作用过程,各种空间作用的力度也不均衡。中心区对外围区所具有的支配和控制地位可描述为六大反馈效应:①从外围区净获得资源的支配效应;②因各种要素增长、潜在相互作用增强和创新速度提高,给中心区带来的信息效应;③因创新机会多且预期成功率高而使创新者向往中心区的心理效应;④因转变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组织机构,而有利于创新出现的现代化效应;⑤因一种创新的产生而引致其它创新出现的连锁效应;⑥因扩大规模经济和降低创新成本引致更多创新性产业配置的生产效应。在成功的经济增长过程中,上下过渡区、中心区和资源前沿区四种空间子系统的边界将发生改变,并使空间关系重新组合,这一过程将按照一定的秩序进行,直到实现完全的空间经济一体化。
(3)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具有阶段性。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必然伴随着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历经前工业化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工业化阶段、后工业化阶段四个阶段。各阶段都反映了中心区域与外围区域关系的变化特点。经过四个阶段的演变,由最初的区域不平衡逐步形成功能各异的城市集群系统。
2。新经济地理学学派的〃中心…外围〃理论模型
中心…外围模型是克鲁格曼在新贸易理论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克鲁格曼认为,在中心…外围结构形成过程中,垄断竞争厂商根据其在不同区位的获利能力决定生产区位,而其生产区位的决定将产生三种不同的经济效应(见表5。2)。
(1)市场通路效应(又称需求关联或后向关联)。一个厂商从其他区域迁往本地将使本地劳动力需求增加,当劳动力可在不同区域流动时,将吸引劳动力流入并使本地需求增加,本地需求的增加将使本地厂商的利润增加,继而又进一步吸引更多厂商进入,进一步产生需求关联。这一过程将循环反复,通过一个积累循环过程实现聚集经济。
(2)生活费用效应(又称为成本关联或前向关联)。一个厂商从其他区域迁往本地使本地厂商数量增加,而在一个厂商数量增多的区域,消费者需要从区外购入的商品种类减少,从而支付的贸易成本下降,这意味着本地生活费用下降和实际工资水平提高。工人受吸引而大量流入,引起劳动力供给增加和本地名义工资下降,使得厂商生产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下降,本地厂商利润增加。厂商利润的增加又进一步吸引更多厂商进入,并进一步产生一个不断自我强化的循环累积过程。
(3)市场挤出效应(又称为竞争效应)。一个厂商从其他区域迁往本地使本地厂商需求减少和边际收益下降,这使本地厂商利润减少或亏损,厂商为获得正常利润而降低工人的名义工资。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这使本地对工人的吸引力低于其他地区,劳动力从本地流出,产生一个不断自我强化的循环累积过程,从而抑制了集聚。
表5。2 三种效应的性质比较
类型
是否能自我强化、循环积累
对集聚的影响
市场通路效应
是
促进
生活费用效应
是
促进
市场挤出效应
是
抑制
资料来源:综合整理自杨海余;王耀中;刘志忠。新经济地理学视角的中心…外围模型评介'J'。经济学动态,2004(7):109…113。
当本区域需求关联和成本关联所产生的向心力大于市场挤出效应所产生的离心力时,经济活动趋向于在本区域集聚,所有制造业厂商被吸引到本区域,本区域发展成富裕的中心区域,而其他区域发展成贫穷的外围区域;当本区域需求关联和成本关联所产生的向心力小于市场挤出效应所产生的离心力时,经济活动趋向于扩散,各地形成类似的生产结构,经济趋于收敛。向心力和离心力都会随着贸易成本下降而减弱,但离心力减弱程度更大,这使中心…外围结构形成呈现出突变的特征。当贸易成本较高时,离心力大于向心力,厂商生产区位变化并不能改变两个区域对称的生产结构。但随着贸易成本下降,离心力比向心力减弱更快。当贸易成本下降到某一临界水平时,向心力超过离心力,集聚发生,所有制造业厂商被吸引到本地,两个区域内生为工业化的中心和非工业化的外围。
由于古典〃中心…外围〃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派的〃中心…外围〃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前者更多的是借鉴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佩鲁增长极理论以及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在极化空间的理论假设中分析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其动力机制是极化和扩散效应,具有空间的接近性、区域性、闭合性特征;而新经济地理学在全球化视角下,利用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空间竞合理论,通过同质空间的假设,构建空间结构和空间组织模型,分析空间结构的演变规律以及其动态平衡与协调发展,具有空间自由性、可分离性、开放性特征。总之,两种分析框架都说明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区域结构上必然形成〃中心…外围〃这一空间结构模式。
(三)关于〃中心…外围〃理论的一般性研究
杨开忠(1992)指出;在中心…外围结构中,两者的增长是不平衡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差距的拉大,他不赞同弗里德曼关于二元区域空间结构会随着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而消失的观点,认为二元区域空间结构有传统和现代之分,前者以部门…空间分工为基础,后者以等级…空间分工为基础,随着区域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传统结构为现代结构所取代,但并不意味着二元空间结构的消失; 而是结构的质的规定性发生了变化。215由多中心高增长城市中心区和低增长大都市间的外围地带共同组成的中心…外围结构的不平衡发展已成为工业化乃至后工业化社会主要的经济、社会景观。顾朝林和赵晓斌(1995)在研究区域城市体系空间结构演化过程规律的基础上,指出区域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演化分为孤立体系、区域体系、区际体系和大区体系四个阶段,中心和外围结构始终存在。216安虎森(1997)认为,中心…外围结构是空间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单元,〃任何一个特定的空间系统都可能不止一个核心区,较高级空间系统中的次级核心区也可作为较低级系统中的一级核心区〃。217包卿和陈雄(2006)强调从空间结构演化的角度而言,〃中心…外围〃结构始终存在,只是在表现形式、联系机制和强度、耦合机理等方面存在时空差异。218
二、城市…城乡边缘区…乡村三元空间结构理论
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在区域空间上形成中心…外围二元结构。随着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城市化过程的展开,在城市与乡村的相互作用下,中心与外围的中间地带又分化出城乡边缘区,区域空间结构逐渐演化为中心…城乡边缘区…外围三元结构。曾菊新(1996)在分析中国的城乡空间结构时,将中国的城乡结构表述为城…镇…乡三元结构。219安虎森(1997)在分析区域二元空间结构演化过程及城乡边缘带演化规律基础上,提出城市…城乡边缘带…乡村这一新型区域空间结构三元论理论框架。220郝寿义等(1999,2004)221、安虎森等(2004)222在区域经济学教科书中进一步完善了该理论,并表述为城市…城乡边缘区…乡村三元结构论。
(一)城乡边缘区的内涵及其特征
城市…城乡边缘区…乡村三元空间结构论主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最基本的组织体系由城市、城乡边缘区、乡村三个基本单元组成,尽管三者的功能、特征相异,但又统一在某一区域,组成一个完整的区域空间。其中,城乡边缘区是构成区域经济三元空间结构的关键单元。
关于居于城市…乡村这一中间地带的称谓,学术界至今尚未达成共识,存有 〃郊区〃、〃城市边缘带〃、〃城乡结合部〃、〃城乡交错带〃 多种说法。223尽管称呼相异,但其本质相同。相比之下,使用〃城乡边缘区〃更为妥帖。生态学中的边缘区指两种生物群落的交界地。〃城乡边缘区〃概念揭示了该区域是〃城〃与〃乡〃两种〃生态〃的边缘。〃区〃有大、小之分及规则、不规则之别,形状多样,可以不连续。而〃带〃则更多的表现出连续性、细长性的空间特征。由于城市边缘区受城市辐射影响的不同,地域大小不一,辐射形状也不一,加之受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可能有不连续性。
〃城乡边缘区〃概念可界定为:位于城市和乡村之间,以城市和乡村土地的利用方式相混合为典型特征,人口和社会特征具有城乡过渡性质的一个独特地域(郝寿义等,1999)。224
城乡边缘区具有四大特征:①城乡边缘区是一个不连续的空间,深受建成区〃外延型〃及〃飞地型〃城市化影响,同时其成长具有盲目性和自发性;②建成区是工作型流动人口的主要扩散地,城乡边缘区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大规模、快速过渡的转化地,也是城市与乡村景观转变最快的地域,界面变化快;③空间范围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以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主,具有动态变化特点,被替代的概率大,抗干扰能力弱;④组成和影响因素复杂,包括人口结构、经济成分、产业结构、生态环境以及城市建设和管理等等。
(二)三元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
城市、乡村和城乡边缘区三大地域构成单元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区域经济三元空间结构的形成。225
1。城市化起步阶段
城市化启动阶段,社会总体经济水平较低,工业化发展所需的社会资本短缺,致使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但城市和乡村之间仍存在一定的经济往来,并在过渡地带形成城乡边缘区雏形,此时城乡边缘区基本以农业为主,因而在空间结构上只表现出城乡二元结构。
2城市化集中发展阶段
当城市的极化作用进一步加大,工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吸纳大量乡村人口向城市集中,靠近城市的区域基于城市人口的需要,其产业开始由普通农业向城郊型农业过渡,由粮棉作物改为蔬菜、瓜果等农副产品,产品的商业化率提高,形成与乡村不一样的边缘区。城市化高速发展导致城市外延的扩大,在紧靠城市的边缘区出现非农用地,且农业用地越来越少。伴随着城市的开发活动,〃城市…城乡边缘区…乡村〃三元结构基本成形,但农业仍为城乡边缘区的主导产业。
3。城市化分散型阶段
随着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经济开始向外扩散,呈郊区化趋势。城乡边缘区成为人口、工业和仓储零售业的主要迁入地区。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