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琼瑶VS雪芹
no。4皇后穿黛玉
乾隆三十一年七月十四日;坤宁宫;废后那拉氏在一片寂静荒芜中;在容嬷嬷悲伤的呼号中满怀不甘地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她最终还是输了,输给了以小燕子为首的脑残;输给了推波逐浪的令妃,输给了西湖边上的名妓;输给了无情的太后和皇上,在这个冷酷无情的紫禁城里;她节节败退,失去了一切,就连她唯一的孩子都未能守护……她不甘心呐!
在无尽黑暗中苦苦挣扎的她,耳边突然传来焦急的呼喊,“玉儿、玉儿!”男子温润的嗓音中饱含沧桑。
……终于她又重回光明,那拉氏惊讶的发现此时的她置身于一个完全陌生的房间,既不是皇宫,也不是娘家的闺房,还有面前陌生的男子,正满怀关切地注视着她。
“玉儿,你终于醒了,真是吓死为父了!”见女儿清醒,男子松了一口气,爱怜地伸出手抚摸她的额头。
那拉氏反射性地想要躲开陌生男子的触碰,可这具身体正是大病之后孱弱不堪,那双修长、干燥的手顺利地落在她的额头上,带来一片温暖。
男子探过体温,眼神越发柔和,“玉儿,为父知道你哀痛万分,可你娘临终前最放心不下的还是你,如今林家只剩你我父女二人,形影相吊。无论如何,你都要放宽心思,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活下去,这样你娘泉下有知才能安息啊!”
那拉氏浑身僵硬地躺在床上,听着男子的淳淳教诲,一方面为他对女儿的舐犊情深而感动,另一方面他们父女之情如此深厚,万一他发现“玉儿”已死,他人的魂魄占据了爱女的身体一定会做出相当极端的事情来,那拉氏胆战心惊。
当男子听了家丁的传话,前去办公时,那拉氏才缓缓松了一口气。她一口一口喝着小丫头雪雁端来的药,仔细聆听王奶娘的喋喋不休。大户人家的下人总是不停地传递着消息,即使是主人以为绝对不会泄露的秘密,而王奶娘这个年纪的妇女最为乐忠于传播八卦。
甚至不需要那拉氏出言询问,王奶娘就和几个仆妇把这个身体、这个家族的情况讲解的清清楚楚:这个身体姓林,闺名黛玉,籍贯姑苏,出身不凡。父亲林如海出身钟鼎之家,书香门第,乃是前科探花,圣上任命的巡盐御史。已逝的母亲贾敏乃是金陵大族荣国公贾代善唯一的嫡女,与林如海一向琴瑟相谐。本是极好的一户人家,父母皆是一表人才,人中龙凤,可惜子嗣不丰,林如何四十岁时,三岁的儿子夭折,贾敏也为了这个儿子悲伤抑郁致死。年纪幼小的林黛玉,失去了弟弟、母亲,十分悲痛万分,强撑着弱体为母亲守灵,以至于受寒发热不省人事,直到那拉氏接管了这具身体。
这个身体年仅六岁,向来体弱,林如海深怕女儿跟着夫人去了,只叫他静心养病,不要过分悲伤。那拉皇后也在适应期,要她对一个素昧平生的女人表现真挚的伤痛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即使那个女人是她现在名义上的母亲,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令妃那种演技的。
有了林如海的吩咐,她每天只是按时上香,余下的时光不是养病就是打探这个身体,这个家庭的一切。她想要活下来,替真正的林黛玉活下来,抛下那一败涂地的过往,作为林家的小姐,重享天伦之乐,重获新生!
可坚强的、刚烈的那拉皇后重获新生后所要面对的既不是林如海的猜疑、也不是御史府后院花样百出的宅斗,而是这个身体——林黛玉的相貌——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这,这女孩儿怎么这般娇弱?!哪怕是最喜欢装江南女子讨好乾隆的令妃在她面前也跟五大三粗的壮汉似地。”想起从前“柔弱美好”的令妃妆模作样在皇上面前给她这个正宫皇后上眼药的情形,忍不住咬牙切齿,对这个身体升起了一种又忌又恨的情绪。穿成满洲姑奶奶最讨厌的类型的壳子,那拉美照一回镜子都要气闷上好半天。
再听得王奶娘说起,黛玉生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从未断过一日,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拉更是欲哭无泪,她明白相由心生的道理,只要她的魂魄主宰者身子一日,总能恢复到从前“不怒自威”的景象,这个身体不是装的是实打实的胎里弱,是人的意志不能掌控的呀。看看她爹、再看看她娘,那拉只能兀自叹息,这般体质再加上多愁善感的性格,能不能活到成年都是个问题,又要如何孝敬父母,嫁人生子呢?
怀着对未来的忧虑,那拉氏迅速行动起来,不求能骑马打猎总要健康一些,不能设校场习武强身,每天多走几步也是好的。这天她打叠起精神在奶娘和丫头的看顾下,正在府中后院锻炼身体,走累了倚着墙边休息。突然听到墙的另一边传来说话声,“……续弦……没娘的孩子……活不长久……”
那拉听得皱眉,作为曾经的一国之母,她从未有过“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奢望。瞧瞧乾隆,人人都赞他和先皇后孝贤鹣鲽情深,曾经她也被乾隆的种种作为所蒙蔽,认为他是一个好丈夫。可当“十九年前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之女出现后,乾隆大渣男的原型暴露无遗,孝贤因爱子夭折悲痛至疾,做丈夫的就和民女颠鸾倒凤,什么“愁喜惟予共,寒暄无刻忘”,什么“一日不见如三月”,什么“深情赢得梦魂牵”都是狗屁!!!
不能指望乾隆对孝贤一往情深,同样不能指望林如海不续弦,在那拉看来作为一个不到四十连儿子都没有的官员,续弦,为林家开枝散叶才是唯一的正确的道路。她重规矩,对未来的继母也没什么排斥心理,做为长女她只要安安分分,孝敬长辈,友爱弟妹,有贾敏的陪嫁在,也不用分薄林家的产业,实在没什么可纠结的。
但这位重规矩的皇后十分厌恶胆大包天敢说主人家闲话的下人,这令她想起从孝贤洗脚婢进位的令妃,还有从还珠格格宫、女一跃成为明珠格格的紫薇。这才是她大发雌威,下令家丁将这些个不懂规矩的下人抓起来,打包送给林如海的原因。
林如海听闻有下人说闲言碎语惹怒了宝贝女儿,再一看那几个捆的严严实实的下人,不禁皱起了眉头,与黛玉促膝长谈。
“下人没规矩是该罚,该打,该发卖都好说,只是……这几个都是你娘从贾家带来的陪嫁。如今你娘才过世没多久,若是……”贾敏刚走,林家就发作她带来的下人,外头的人不知情,只会觉得林家薄情,林黛玉不孝。
那拉一听立即出了一身冷汗,是她没打听清楚,差点坏了林家的名声,赶紧谢罪。
见女儿小小年纪如此识大体,林如海没再责备她,反而安慰起她来:“玉儿放心,为父此生不会续弦,你我父女二人相依为命足以。”他觉得黛玉发怒主要是为了“继母”担忧,便如此保证。
见他说得慎重,那拉十分惊讶,不由劝道:“爹爹这是为何?女儿并非不懂规矩之人,娶妻生子天经地义,我林家五世列侯,岂可断绝后嗣。爹爹年纪不大,身体也无大碍,理应续娶,女儿并无半分不甘愿。”
“玉儿真是长大了~~”林如海觉得女儿的一番话在情在理,简直像个大人,又是喜悦又是悲伤,解释道:“不是为父不孝,只是为父的身子为父清楚。这些年你娘为子承受了多大的压力,最后郁郁而终,不是你娘不贤,实在是为父辜负了你娘,让你娘受委屈了啊!”
“为父既已辜负你娘,却是不忍再辜负其他女子,罢了罢了,只当我林如海此生注定无子,我林家一脉注定断绝在我身上!”
林如海痛苦挣扎的表情深深触痛了那拉,这世上没有子嗣的夫妇不是没有,只是所有人都异口同声地指责女方不会生,却从未有男子从自己身上找寻答案,吾日三省吾身,这林如海才是真正的君子啊!
如此仁人君子,那拉更不忍其断绝后嗣无人祭奠,便提议:“既然父亲不愿续弦,还可过继收养,总不能叫林家断了香火。父亲放心,女儿一定会视他为亲兄弟!”
“可府中没有女主人……”
“男孩子不能长于妇人之手,还要由父亲您言传声教才能有所作为,继承家业。”像她的永璂就是被她保护的太温顺软弱了,才会被乾隆看轻。
林如海捻须细细思量,便让黛玉回房休息了。
不知父亲考虑的如何,那拉突然接到消息,她的母族来人了,可奇怪的是林如海并未热情地接待他们,而是将那些犯事的贾敏陪房都交回贾家,马不停蹄就将贾家人送走了。
送走贾家来人,林如海好像突然醒悟了什么,马不停蹄地回到家乡,从林家旁支中过继了一个两三岁的男孩儿,不等过年祭祖就把他的名字写进族谱,从此黛玉有了弟弟,林家有了后嗣。
林如海如此雷厉风行地抱着新出炉的弟弟给她看,那拉十分诧异,不由发问。
林如海从小把黛玉当儿子养,见她大病一场后更加早慧,便将她看做成人,有些事也不再瞒着噎着,解释道:“不是我对你娘娘家存有偏见,只是这贾家,自从岳父死后就一日不如一日,乱七八糟,为人诟病,为父实在不想与他们牵扯不清了。”
“怎会如此,那我娘……”荣国府虽比不上林家清贵也不至于堕落到这等地步,娶妻当娶贤,荣国府如此不堪林如海为何会娶贾家女儿?!
“你娘却是出淤泥而不染,是你祖母看重的,从前有国公压着,贾家人还算奉公守法,并无不得体之处。只是自从国公去世,这贾家就……”
荣国公贾代善生了三子一女,长子贾敬、次子贾赦、幼子家政,最小的女儿便是贾敏。贾代善死后本应该降级袭爵,却依然高高挂着国公府牌匾,吃穿度用也没有将登,这也就罢了,皇上体恤老臣不提,大家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贾家出孝后出了一件大事,把国公府抛到了风口浪尖上,让皇帝也不得不下旨过问。
原来贾代善之妻史氏偏心至极,霸占了本应由长子居住的荣禧堂让幼子贾政入住,堂堂的一等将军贾敬反倒被挤到东跨院去了,贾赦更惨,住处和马棚就隔了一堵墙。本朝以孝治天下,史太君没死,只能顺着她的意,可不料史太君乘贾敬之妻怀孕让贾政之妻王氏掌管内务,使得贾敬之妻孕时失于调理,生产时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艰难产下幼女后便一命归西了。贾敬遭此打击,痛不欲生,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愤怒,拼得官不做了,爵位也不要了,上书将爵位让给弟弟贾赦,自己跑到玄真观修仙去了。
贾敬可不像贾政,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实则是个绣花枕头,既不能袭爵又屡试不第,只能靠老父临终上折才能做个五品员外郎。贾敬是有真才实学,实打实的丙辰科进士,在日渐衰败的四王八公家族中算是上进的。他这一行为着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