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士儒仙沉默了片刻,说道:“虽然我也不太清楚,但从那信物的外观上来看,此物属于一位宗门已经失踪多年的长老。”
“原来如此。”惊涛大圣点点头,他心中很清楚自己的谋士还有一些细节没有说出来,比如那名失踪多年的长老是谁、在致远堂有什么身份等等,但他更清楚有些事情问得太多,对他并不好,适可而止方为上策。于是,他也没有再继续问下去,转而和谋士商谈与闻敖仲达会面的细节以及回帖的内容等等琐碎之事。
同意会面的回帖在第二天便送到了闻敖仲达的手中,闻敖仲达不需要打开看就已经能够知道里面的答案了,从他知道担任惊涛大圣谋士的人是致远堂的真传儒仙时,就已经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了。他并不知道随拜帖送去的致远堂弟子信物到底有什么作用,到底代表什么,但凭颜敬将信物交给他时的慎重态度,他就能够感觉到这东西不同巡查,再加上颜敬告诉他有困难时可用此物向致远堂求助之类的交代,他便明白此物不同寻常,至少在致远堂眼中。
虽然,颜敬嘱咐过这件信物要在自己有困难后向致远堂求助用,但闻敖仲达却有自己的打算。在他看来,要是事情真的恶化到他也感觉到困难的时候,即便这信物交给致远堂也不一定有用,而且一味的将希望押在别人身上,不是他的性格,所以他干脆让趁着现在这个时机将这信物当作让帝王谷融入外门灵山的敲门砖。他可以借此机会接触到外门灵山三大势力的高层,也能够借此机会让帝王谷获得一个能够稳定发展的靠山。
随着徐长青的放权和这些天对帝王谷的治理,初掌大权、品尝到权力滋味的闻敖仲达已经将帝王谷当作了自己的基业,如何让帝王谷变得越来越强盛已经成了他每天想得最多的事情。
在第二天,闻敖仲达专门从库房中挑出几件徐长青炼制的法宝,这些法宝是专门为闻敖仲达及其手下准备的,他们这些人都身怀法力,也在颜敬的教导下懂得如何使用法宝,用来伪装成昆仑三界的仙妖佛魔是最合适不过了。那几件法宝论价值而言最多只能算是中品法宝,算不得什么重礼,但徐长青在锻造法宝的时候用了一些圣墟锻造神器的手法,有别于昆仑三界的锻造手法,也算得上是特别之物。
闻敖仲达并没有带任何人一同前往会面地点,但为了安全起见,他身上还是带了徐长青留给他的保命法宝,也不知道是不是凑巧,惊涛大圣选择的会面地点正好就在骨雷堂的骨灵殿中。
自从常家兄弟前往魔界之后,骨雷堂的事务都交给了他的门人,但坐镇此地的人却是惊涛大圣。经过常阴的同意,除了骨灵殿后面的墓冢以外,惊涛大圣可以在骨雷堂其他地方任意行走。这对骨雷堂的弟子而言,不是一件好事,虽然惊涛大圣很自觉的没有插手骨雷堂的任何事务,但他在骨雷堂内行走的时候,还是给这些门人弟子们的声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可即便如此,骨雷堂的弟子也没有表示过不愿惊涛大圣经常来骨雷堂的意思,因为惊涛大圣经常的到访,将常家兄弟离开的影响减到了最低,震慑住了一些窥伺骨雷堂的宵小。(未完待续……)
第二卷下 第九百八十四章 ; ;认祖归宗(中)
“你就是那水晶森林的主人?”看着骨雷堂的人将闻敖仲达引领进来,立足殿内的惊涛大圣有些惊讶的看着闻敖仲达,问道。
惊涛大圣会如此惊讶是因为闻敖仲达实在太年轻了。在之前惊涛大圣潜入帝王谷时,闻敖仲达曾与之隔空交手过一次,惊涛大圣吃了一记小亏。虽然惊涛大圣吃亏的原因,绝大部分要归于帝王谷水晶森林对他实力的压制,帝王谷内阵法的强大,但作为阵法操控者的闻敖仲达也非常了得,竟然将出手的时机把握得那样精准,正好打在了他前力消散,后力不济的七寸要害上。也因为对方出手时机选择得如此精准,使得他认为那个掌控水晶森林的儒家隐修门人是一个经验老道的儒仙。
“不是。”闻敖仲达摇摇头,在惊涛大圣的神情恢复之前,又补充道:“我只是个临时掌管者,那个山谷的中的一切属于另外一个人。”
“森林中的法阵也是那人布置的。”惊涛大圣迫不及待的问出了自己最想要知道的问题。水晶森林中除了那种能够压制所有闯入者修为法力的特殊树木以外,最吸引惊涛大圣的就是密布在水晶森林中的那些法阵,他能够感受到那些法阵要是完全运转起来的话,自己陷落进去恐怕很难全身而退。
“是的。”闻敖仲无错小说 m。quledU。达没有隐瞒,让惊涛大圣等人知道帝王谷内还隐藏了一个强大的存在,也可以让苦药仙宗不敢小看帝王谷。
惊涛大圣的确对此特别上心。沉默了一下,问道:“我想要见见他,尊驾是否能够代为安排?”
闻敖仲达愣了一下。如实道:“这件事不是我能够做决定的,不过我可以将尊驾的想法告诉给上峰。”
“嗯!也可。”在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后,惊涛大圣似乎失去了交谈的兴趣,转头朝一旁始终打量着闻敖仲达的儒仙谋士,说道:“这里的事情就交给你了,有什么决定你替我做就可以了。”
说完,不等自己的谋士回答。也不顾和闻敖仲达会面的目的,便转身离开了骨灵殿,将所有的事情都丢给了自己的谋士。
“他做事一直都这么随心所欲吗?”闻敖仲达被惊涛大圣莫名其妙的离开之举弄得愣了半天。最终才朝一旁的儒仙谋士说道。
“见谅!”那儒仙谋士淡然一笑,也没有多说什么,便自我介绍道:“致远堂古志道。”
“闻敖仲达。”闻敖仲达还礼道。
“闻敖?”谋士古志道皱了皱眉头,对闻敖这个姓氏感觉到极为陌生。从刚才捡到闻敖仲达的那一刻。他感受到了一股极为浓厚的文卷之气。这股文卷之气已经堪比大儒,而且隐隐有凝聚道理镇器的迹象,由此可见闻敖仲达所修儒法乃是极为正宗的儒法。
在昆仑三界,儒家法门虽然比不上道家法门那样繁多,但数量也不少,而且无论是修行出世法的隐修儒、还是修行入世法的尘世儒大多都保持着相对完整的传承。可无论是哪一家的儒法在凝聚道理镇器等法门上面都有所缺漏,只有和致远堂关系极为密切的几个儒道世家还保存了与之所修儒法相对应的道理镇器凝聚法门。至于保存此类法门最完整的就只有儒家致远堂,这些法门中既有以道为主的大道镇器。也有以理为主的锦绣山河。
然而,在古志道的记忆之中。无论是致远堂山门内,还是那些拥有凝聚道理镇器的儒家大族都没有一个以闻敖为姓的,甚至将整个昆仑三界的儒家各个宗门世家之中也没有一个姓闻敖的。
古志道并没有掩饰自己的情绪,闻敖仲达很轻易的就能够猜出对方的心思,并释疑道:“家母姓颜。”
“姓颜!”古志道虽然心境修为很高,但依然对闻敖仲达的答案为之一惊。
致远堂颜家传承自世俗人间的儒家颜子,乃是儒门诸子世家中最顶端的存在,只不过颜家历代子嗣不旺,所以他们很少直接参与到致远堂的事务之中去,久而久之就成为了类似精神领袖一般的存在,族人中真正直接在致远堂内任职的人则极为稀少。也正是因为子嗣不旺,所以颜家对自己每一个子嗣都非常看重,从出生开始就会有一本书册专门记载这名子嗣的一生,哪怕这名子嗣乃是旁支外戚,只要在五服之内都会有这样一本子嗣册。
虽然颜家的子嗣册乃是颜家的私典,但在致远堂的藏书阁却留有一套记录不算完整的副本,并且由致远堂任命了五名实力强大的儒仙充当看经人。恰好古志道在成为惊涛大圣的谋士之前就是五个看经人之一,并且他也曾因为无书可读,将这些子嗣册当作四书之类的书籍通读了一遍。在他的记忆之中,子嗣册中的记载并没有提及过一个颜家女子嫁给过一个姓闻敖的人,只是颜家的女子也有一些因为各种事故失踪很长时间,而被定义为死亡的例子,其中未尝某有颜家女子还活着,并且嫁给一名姓闻敖的人。
“难怪你有这件信物。”古志道将之前随拜帖一同送到邪魔堂的致远堂信物拿了出来,朝闻敖仲达递了过去,道:“此物最好不要轻易拿出来,要是门中那些大儒们知道你竟然敢用这东西来充当一封拜帖的陪衬,恐怕他们会一个个从山门跑出来,好好的责罚你一顿。”
“家母将此物交给我的时候,并未明言此物到底有多么珍贵,只是此物乃是致远堂儒仙信物。”闻敖仲达撒了一个小谎,接过信物,看了看这块外表普普通通、其内没有任何力量的令牌,又问道:“此物到底是什么来历?”
闻敖仲达在接过信物的时候,信物表面的道理二字随着他的手指触碰微微泛起了一阵光芒。这阵微弱的光芒的出现并没有让闻敖仲达感到任何意外,在颜敬将这信物交给他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信物在他本人接触的时候就会泛光。
一旁的古志道在捡到信物泛光后,原本挂在脸上、略显虚假的笑容变得真诚了不少,暗中藏在袖中的手也松开了准备施法的法印和攥在手中的法宝。
“此物名为宗家令,乃是致远堂专门为那些诸子世家设立的信物,每一个修为达到知天命的宗家大儒都会发出一块这样的信物,只有此名宗家大儒的直系血脉才能激发此物中暗藏的血印。”变得和善不少的古志道详细的给闻敖仲达介绍这块信物的来历,道:“因为儒门诸子宗家没落,此信物发出去的数量有限,算上你现在这一块,还留在外面的宗家令只有十一块。”
“原来还有这样的来历!”闻敖仲达略微感叹了一下,心中也留有余悸,他现在才知道刚才古志道看似将信物交还的平常举动其实暗藏杀机。如果信物没有在他的手中泛光的话,那么就证明这件信物并不是属于他,如此他所要面对的恐怕是一阵狂风暴雨般的攻击。到那时他能否安全的从这里逃出去还算其次,重要的是他到此地会面苦药仙宗的重要目的也会因此失败,而且甚至可能会变得更糟,成为苦药仙宗或者更正确的来说是致远堂的死敌。
这件事也让闻敖仲达明白昆仑三界的儒仙的心计非同寻常,稍不留神就会落入对方布下的陷阱之中,为此他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留意对方所言所行,以免再次落入对方的圈套之中。
察言观色乃是致远堂儒仙的入门要诀,虽然很多时候面对那些将心境修炼得坚固如铁的人时没有什么用处,但面对像闻敖仲达这样初出茅庐者却有着比法术还要好的效果。
虽然闻敖仲达压制住了自己的心境变化,无法从身上的气息感觉到他任何一丝异常,但脸上一些不受控制的细微表情变化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