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长青调息了一下面内稀薄的仙元法力,洪荒肉身在没有法力的保护下,感觉到混沌罡风刀割斧凿一般的伤害,虽然这不会对他造成太大伤害,但是却令他感觉到有些久违的疼痛。这时,徐长青又将一道封禁道印打入冥市神域之中,定住其形神,以便之后法力恢复后继续炼制。跟着他又以心神驱使和神域本源融为一体的大道本心分身,控制这冥市神域移动到他处,以免恢复过来的镇魔伏法天尊再次找来。
布置好了以后,徐长青便移动回了昆仑仙境,出现在一个充满宋朝风情的小城外。在他回到昆仑仙境之后,原本被冥市神域隔绝的因果线又重新连接到他身上,并且比之前还多出了一条,而这一条正是属于镇魔伏法天尊的。当这条因果线出现的那一刻,徐长青便从中有所感应,感觉到也晓明天道因果的镇魔伏法天尊正在通过他自己种下的因缘果报,推演徐长青的所在。
所幸徐长青的大因果律乃是天地因果大道,本身就是天地因果的一部分,就算镇魔伏法天尊能够感应到徐长青回到了昆仑,但也无法通过天地演算找出其所在。除非镇魔伏法天尊能够如他这般掌握天地因果之道,化为天地因果的一部分,或许才有可能将其找出来。
徐长青检查了一下自身没有太大问题后,便在这个城镇外的一座小山中停留了半天,恢复了一些仙元法力。为了避免吸纳大量仙灵之气出现天地异相,徐长青并未如在插云山那般放肆吸纳周围的仙灵之气。他现在只能适量的吸收周我鞥仙灵之气炼化成仙元法力,加上此处的仙灵之气和雾镇相比还要稀薄,更夹杂了一丝世俗人间之气,使得其法力修为恢复的情况并不是很好。所幸有刚刚冥市相生之道的辅助,但徐长青可以毫无顾忌的吸收参杂了一丝世俗之气的仙灵之气,炼化成自己的仙元法力。
在脸色恢复了一点血色后,徐长青又拿出了兜率八卦炉看了看,见放在里面的赶雷鞭还须再过几天方能完全运用巩固,又将其重新放回体内蕴养,等完全炼制好了以后,在送给李永丰。
至于刚刚得到的生死书由于还未祭炼,镇魔伏法天尊置于其中的大道印记还未抹去,在这里取出来无异于告诉镇魔伏法天尊自己的所在,所以并未取出查看。只不过徐长青的八宝琉璃人参果树元神分身也在乾坤世界中,所以他干脆借着乾坤世界内的法力,直接在乾坤世界中祭炼生死书。只不过因为生死书中蕴含了浓厚的昆仑仙灵之气,两界天道相左,天地本源之气不和,需要将生死书中的仙灵之气完全剥离,方能开始祭炼,比直接祭炼要麻烦不少。
在查看身上没有其他问题后,徐长青摇身一变,样貌从神火大圣变成了一个中年行商的样子,走上通往山外小城的驰道。
就在徐长青回到昆仑仙境并通过大因果律将自己完全隐藏起来的时候,在大壮山无极峰顶的无极殿总坛内,突然传出了一声震天怒吼,随后一股至强仙人的威压破空而出,几乎覆盖了无极峰方圆数千里的地界,令所有仙妖都心颤胆寒。过了没多久,一条指令就从无极殿中被传了出来,命令无极殿门下仙妖收集尽可能多的流落在昆仑仙界的破法锥,给人感觉无极殿像是要在太上清静天宝库一事上大干一场似的。而无极殿的反常举动也影响到了其他外门灵山仙家宗门,不由自主的搀合了进去,从而使得原本就已经很混乱的破法锥之争变得更加混乱。
正文 第五百一十六章 故友重逢(中)
第五百一十六章 ; ;故友重逢(中)
徐长青沿着四马并驾的驰道走到那个山外小城前,抬头看向小城正门上的城名。这座小城无论建筑、还是百姓的衣着都完全和雾镇不同,雾镇乃是唐时的建筑风格,那里的礼仪举止也多有唐风,而这座城池则带着很浓的宋代气息,就连城名也为宋城。
雾镇虽然经常会有一些妖兽袭城的事情发生,但是雾镇的世家都有仙人坐镇,虽然修为不高,但是应付一些普通的妖兽足矣,所以雾镇周围的城墙也多为摆设,并无实际作用。可现在徐长青眼前的这座宋城则不然,单单从厚实的城墙上过去妖兽袭城留下的痕迹和城墙周边空地上散而不消的浓浓血腥气味,就足以表明四面城墙的作用对于城中百姓是何等的重要。在城墙上架设的一架架世俗人间早已失传的射日神机弩则足以镇慑金丹巅峰以下的所有仙妖,而在这种仙灵之气内蕴含有世俗之气的环境中,绝不会有开灵妖兽存在,也不会有成就金丹大道的仙人愿意到此,所以以射日神机弩保护这里的安全绝没有任何问题。
居住在宋城的凡人很多,也和世俗人间的城镇一样百业并存,而非像雾镇那般多为药师。虽然宋城的凡人中并没有一个修仙之人,可在徐长青的神念感觉下,却发现无{无+错}小说m。qUlEDU。cOM论那凡人是干什么的,就算是路边的一个乞丐或者城门前卖小吃的摊贩,他们身上都有着很浓的一股儒家浩然正气。在世俗人间,能够身怀此等浩然正气之人,只有那些通晓圣言、一心为公的大儒身上方能产生,要不就是如关家那般借用儒家妙法,从儒家经典之中提炼出来。然而,在徐长青眼中这些宋城的凡人却并无一人身上的浩然正气是源自于此,这不由得让徐长青感到有些好奇。
徐长青并没有贸然抓住一个宋城凡人询问,而是在进城之后到处走走,从其他人的言谈中知道了有关宋城的详细情况。原来如徐长青之前所猜的那样,由于是随意跨越两界,并未如冥令那样有明确的转移法印,使得自己再回到昆仑仙境时,已经不在插云山的聚煞之地,而是来到了外门最大灵山无妄山的接引神殿周边城镇。
由于在接引仙石未碎之前,接引神殿常年和世俗人间相连,使得接引神殿周边的仙灵之气中多了一丝浓厚的世俗之气。对于凡人而言这些世俗之气并无不妥,但是对于昆仑仙人而言,这些世俗之气却是摧毁道基的剧毒之物,所以这里也和虚空崖一样被列为仙人的修练禁地,甚至还有过之。由于接引神殿周边的特殊环境,使得无论仙妖都无法在这里进行任何修练,即便有妖兽也只是一般凡人能够对付的妖兽,于是乎不少无法修仙的凡人和犯事被驱逐的凡人都迁居此地,逐渐建立了三座城镇,宋城便是其中之一。
因为特殊环境的保护,这里反倒是成了一个世外桃源,没有太强的妖兽打扰,没有仙人的压制,所有居住在这里的凡人都过着近乎与外界隔绝的生活。唯一的烦恼就是每两年发生的一次兽潮,由于没有太强的妖兽存在,使得大量弱小的妖兽得以快速繁衍,每两年就会超过接引神殿周围山谷森林的承受极限,从而大量过剩的妖兽便会发疯似的冲击这里的三座凡人城镇,借着凡人的手平衡族群的数量。
虽然每次兽潮都是凶险万分,但是兽潮过后却是这些城镇百姓最大的收益来源,死去妖兽的皮毛骨头都会城中凡人收集起来,而山外的行商也会在这个时候云集于此,带来山外的货物交换妖兽皮毛骨头。今年的兽潮才过去没多久,有不少行商来此做生意,所以徐长青这样长相陌生的行商出现在这世外城镇之中并未引起太多人的注意,而徐长青也正好借着第一次来此的行商身份,向一些人询问了一下这里的情况,并且从中发现了这里凡人为何都会身怀浩然正气的原因。
其他昆仑仙家法门起步皆练体为主,之后由外到内,以精纯仙元引动道心,所以对于仙灵之气的要求则是越浓厚、越精纯越好,像接引神殿周边这种环境几乎是不会有修仙之人会来此修练。只不过事事都有意外,相比起其他法门来,儒家法门和佛家部分法门却是以炼心为起步,在接引神殿周围这种环境下进行筑基修练是再好不过了。
于是,内门灵山致远堂以及大罗天灵山心禅宗则分别派人来此,建立外门驻地,向这里的凡人传授各自筑基法门,令这里成了这两家宗派的门人来源。虽然心禅宗来头很大,但是由于其法门枯燥难修,所以修持的人很少,这里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在参加致远堂建立的蒙学及书院时,通过诵读儒家经典种下浩然之气的心种。这些浩然之气的心种虽然不能赋予他们任何神通法力,但是当他们对儒家经典的感悟令到心种开放的时候,他们的筑基也就完成,会被接入内门致远堂或者明夷山灵台书院正式成为儒家仙人。
原本居住在这里的凡人都是经脉不全的人,无法修仙,而到此之后身上更是沾染上了世俗之气,即便心生的小孩也同样如此,使得这里基本上与仙道无缘。现在,他们却有了一个成仙的机会,他们自然也不愿意放过,加上致远堂的蒙学和书院都是免费开放,所有经典也都是免费传授,几千年下来使得这三座城池的凡人几乎人人都能写会读,随口成章,大有儒家经典中大同盛世之相。
徐长青询问了一下宋城致远堂驻地所在后,便前往见识了一下,这里和世俗人间的学馆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在此授课的先生都是一些面相呈现天人五衰之相、寿元将近的老儒仙。这些老儒仙体内精纯的浩然正气使得他们无惧外邪,只要不刻意修练,那些世俗之气也不可能靠近他们,而且他们满腹经论,随修为浅薄,但道心稳固,出口之语便有为圣人立言之威,让他们来为这里的凡人种下浩然之气的心种是最合适不过了。
徐长青学识很杂,几乎遍及百家,儒家学问他也有所涉猎,当初他还曾考过秀才,只不过那时做的是八股文,算不得儒学正宗。如今这宋城内的大小书院所传授的儒学并非那种死板理学,而是真正的儒家至言,这些正好可以弥补徐长青儒学中的不足,填补九流大道中的空缺。为此徐长青并没有急着赶往雾镇,参加一个月后的太上清静天王朝宝库的开启一事,而是在这就连苦药堂分堂也没有的宋城之中停留了十天时间。每日他都在各个书院之间穿梭听讲,而没有讲课的时候,就会在书院藏书馆中查看昆仑儒家先贤的一些著作和笔记,增进自己的儒家学识。为此他在宋城最大的一间书院中租住了一间房子,而宋城各个书院的院长也都在这短短的十天时间内,认识了他这个少见的好学之人,若不是他身上没有任何一丝浩然之气存在,或许他已经被这些对其颇为欣赏的老儒仙引入儒家仙门了。
在将所有书院的藏书全都看过,而各个书院的老儒仙也没有新的内容讲授之后,徐长青便准备离开这里,前往接引神殿看看。去接引神殿除去为了见见燕风以外,也想看看接引神殿之中是否藏有寻找接引仙石碎片的方法。
就当徐长青准备离开的时候,却意外的遇到了一个人,这人就是燕风的生死至友废五。虽然废五身穿黑袍、缠满绷带的样子非常古怪,但是宋城书院里的人似乎已经见怪不怪了,在其进来时都只是略显好奇的看了他一下,便各忙各的事情去了。废五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