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
“今日之后,再无大越。”众人轰然应诺。
沈傲按着尚方宝剑的剑柄,语气沉重,道:“召集将士,准备出发,留驻在泉州的大小官吏,也要尽心用命,不可造次,待本王凯旋而归时,再论功行赏”
沈傲交代了几句,冷俊的目光落在吴文彩的身上,道:“吴大人,发出讨伐檄文吧。”
吴文彩郑重其事地道:“下官遵命。”
……………………………………………………………………………………
各处衙门,人群涌动,无数人屏住了呼吸,目视着临时搭建起来的高台,高台上一名声音洪亮的差役拿出一张檄文,目不斜视,深深地呼吸。
艳阳高照,海风习习,百姓们驻着足,交头接耳的人此时也感觉到了这气氛的不同,都噤了声,这黑压压的人群,只听到无数的呼吸。
泉州新城中央的广场上占地百亩,中间有一座台阶形的建筑,一名穿着绛红服饰的官员庄重地目视着广场上无数的人,这些人有商户,有工匠,甚至还有藩王、藩臣,番商。所有人的目光中都带着一丝不安和疑惑。
不止是在这里,水师的各处水寨码头,那一名名穿着儒衫的博士也在无数的水兵注视下,准备妥当。
距离午时已经越来越近,整个泉州,仿佛一下子安静下来,有人激动,有人不安,有人心中在打鼓。海涛拍击着海岸,哗啦啦的发出隆隆的巨响,随后,城中各处发出一阵阵的梆声,仿佛将这海涛的潮汐声都淹没了下去。
无数个官员、差役,在更多人的注目之下,头顶着烈阳的余晖,绷紧着脸,一字一句地开始朗声念着同一段文字。
“今奉旨总督天下水师军马,檄告泉州文武官吏军民人等知悉:本王深叨大宋世爵,授专断之权,兴海政,通商贸,建水师,泉州之与大宋,如殿寝之门窗,邻人出入,欢欣不能自胜,大宋徳沐四方,从而万国来朝,来往不断。是以天下相安,南洋诸国只通贸易,而不知兵戈事。”
“今有大越国,狼子野心,夜郎自大。其国王李氏,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大越前朝下陈,更衣入侍,谄媚乱主,于是谋国篡位,自以为得意,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心中常怀不轨之图,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
“总督天下水师军马,敕命专断泉州事,驸马都尉、鸿胪寺寺卿、武备学堂司业,平西王沈傲仰观俯察,正当伐暴救民,顺天应人之日也。今日昭告天下,共勷义举,卜取甲寅年四月末日午时,檄示布闻,告庙兴师,刻期进发。义旗一举,响应万方,大快臣民之心,共雪天人之愤。振我神武,剪彼氛,宏启中兴之略;踊跃风雷,建划万全之策,啸歌雨露;倘能洞悉时宜,望风归顺,则草木不损,鸡犬无惊;敢有背顺从逆,恋目前之私恩,忘中原之故主,据险扼隘,抗我王师,即督水师,亲征蹈巢覆穴,老稚不留,男女皆诛;若有生儒,精谙兵法,奋拔谷,不妨献策军前,以佐股肱,自当星材优擢,无靳高爵厚封,其治下官吏,果有洁己爱民、清廉素著者,仍单仕;所催征粮谷,封贮仓库,印信册籍,赉解军前。 其有未尽事,宜另颁条约,各宜凛遵告诫,毋致血染刀头,本镇幸甚,天下幸甚”
“……”
洋洋数百字的讨越檄文,一字一句地念出来,却也用了不少时候。百姓们听了,脸色先是诧异,随即变得兴奋,越人与大宋早有瓜葛,熙宁之战,屠戮宋人数万之多,以至越人自满,尤其是在这泉州,越人商贾往往有横行不法者,口吐污秽之语,今日征伐越国,且不论胜败,只这坚决的态度,就足以让人拍手称快。
藩王、藩臣、番商们有的露出喜色,有的沉默不语,有的心中忧惧,大宋沐泽四方这一点没错,可是今日能征伐大越,明日就可以征伐其他诸国,先河一开,难免令人心中不安。不过大宋这时候的态度,也打消了不少藩王的轻视之心。
大宋的商贾们心中倒是颇为欢欣鼓舞,仗打起来,哪里都要钱,这些钱花在哪里?还不是采购军资。况且拿下了大越,百废待兴,也正是商人们抓住商机的时候,眼下迫在眉睫的困难,暂时至少可以缓解了。
各处水寨,一个个水兵们伫立不动,最先动的是那些校尉武官,他们只是略一沉吟,脸上露出坚决之色,随即单膝跪倒,朗声道:“谨遵王命,卑下愿做先锋,身先士卒,不死不休。”
无数的水兵哗啦啦的持戈单膝跪下,一齐道:“王命所在,敢不尽心效力,上报国家,下诛藩贼。”
“万岁”
不知是谁率先喊了一声,接着水寨上下炸开了锅,无数人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铺天盖地,天地为之变色,那声音宛若怒涛,宛若骤雨,直入云霄,声震九天之上。
“万岁”
从水寨这边的动静,立即传入城中,无论是港口,无论是各处衙门,还是新城的广场,无数人彼此大呼起来,整个泉州犹如死心沉沉的温水,这时候霎时沸腾,躁动不安起来。
望远楼里,沈傲负着手,临窗眺望,听到这一浪浪的呼声,面如止水,淡淡道:“看到了吗?听到了吗?若是此战不胜,我们有什么面目去见他们?我大宋许久没有这样过了,那么就不妨……”沈傲手仍扶着高楼的栏杆,旋过身去看了身后的水师高级武官们一眼,狠狠地挥舞了拳头,道:“就不妨呈一次匹夫之勇,忘掉自己的性命,忘掉泉州的牵挂,忘掉一切,到占城,到升龙,去狠狠的做一回呆子、做一回傻子,若是幸运,我们还能到老迈的时候,儿孙盘在膝下,我们至少可以拍着胸脯说:我曾做过一件事,一件有些令人不可思议,但是绝不蠢的事,我们会流血,去死在异国他乡,可是,今时后世的人会铭记我们,他们会说,看,这就是大宋的柱石,是他们的血,浇注了我大宋的安乐”
以杨过为首的数十名水师将军,其中已有过半都是从武备学堂调来的,既有教头,也有一两个二期的校尉,那两个校尉,实在年轻,却担负重任,他们一起激动的道:“宁做柱石,绝不苟且。”
沈傲颌首点头,转过身去,任凭海风吹拂,他心里想,自己穿越到这里,难道真是上天的安排?上天安排我来这里,到底出了什么居心?
上天难道让我来到这里,是要斩妖除邪吗?沈傲心中闪过一个念头,他突然道:“谁是妖?”
沈傲突然一问,让所有的水师将军一头雾水,惊愕地看向沈傲。
沈傲脱口而出,朝着波光粼粼的海涛大喊:“大小贪官污吏,乱汉夷族都是妖,在诛之列乱极则治、暗极则光,天之道也本王手持尚方宝剑,今日一个个斩了你们的头,践踏你们的尸首,掘开你们的祖坟,鞭挞你们的亲眷,索性还这世界一个朗朗乾坤,还一个国泰民安。”
“……”
海风有一股咸咸的味道,习惯这种风的人,能感受到一股熟悉的飒爽,沈傲深深吸了口气,旋过身,道:“进发”
他带着一干武官,从望远楼下来,望远楼外,侍卫军云集,旌旗招展,马嘶人动,沈傲一出现,无数的侍卫涌上去,在沈傲的左右两翼和后队集结,前队的校尉在前开路,在这人山人海的军港码头,无数人涌动,自觉地给沈傲开辟出一条道路,耳畔边,时不时响起一个个声音:“卑下见过陛下。”
沈傲目不斜视,按剑而行,到了一处码头的栈桥,在众人的拥蔟下过去,栈桥的尽头,是一艘巨大的战船,战船足有四十丈长,是福船的变种,也是这南洋水师的旗舰,从栈桥看向这静静停泊在栈桥尽头的旗舰,这庞大的身躯,足以令人自觉渺小。
沈傲登上了战船,战船上,不少水兵还在忙碌,各司其职,便是沈傲的出现也没有让他们出现混乱,沈傲独自带着几名将佐,走到了船舷边,目光幽幽,俯瞰着这碧波的大海,那一叶叶待命的舟船。
…………………………………………………………………………………………………………………………
最后一章,今天女儿发烧,三十九度多,码字没什么心情,这一章又写得出奇的累,很不爽,外头下着雨,心情更不好,实在不想检查了,所以如果偶尔出现错别字,大家见谅吧。
正文 第七百六十二章:远征
第七百六十二章:远征
眺望到漫天的舰船伏波汪洋,桅杆上悬挂着‘南洋水师’旗帜,密密麻麻的舰船上琳琅满目站着无数的人影,无数人吆喝着口号,升起了白帆,拉起了铁锚,沈傲心情一时激荡,突然朝身后的杨过道:“谁拥有了海洋,谁就能拥有一切”
呜呜的号角声低沉的嘶吼起来,引水员站在栈桥上,拿着各色的旗帜,开始指挥舰船出海。
沈傲所坐的旗舰体积实在过于庞大,居然占据了两个水道,挪动起来速度并不快,甚至有几分慢吞吞的样子。这艘舰高大如楼,底尖上阔,首尾高昂,两侧还设有护板。全船分四层,下层装土石压舱,二层住兵士,三层是主要操作场所,上层是作战场所,居高临下,弓箭火炮向下发,往往能克敌制胜。
船首处颇为高昂,又有坚强的冲击装置,乘风下压能犁沉敌船,可以用船力取胜。吃水可以达到两丈,在这个时代,绝对算是巨型母舰了。
站在四楼往下俯瞰,沈傲立即发现了这旗舰的劣势,这舰船虽然装载量极大,大型的海战拥有极大的优势,可是在航速上却处于劣势,因此这样的舰船在水师中只不过六十余艘,大多数还是以偏小一些的船只为主。
除了这种船只,速度最优异的自然是从另一处海湾中飞快驶出的炮舰了,炮舰虽然不过三十丈,船身狭小,杀伤力却是极大,两侧都装有护板,船体共三层,底层用土石压舱,二层各设炮口三十余门,虽然都是小炮,可要是一齐发射,也足以惊天动地,更惊人的是,这船足有三个桅杆,五面风帆,其航速至少在旗舰的两倍以上。
这样的炮舰,只有三十余艘,都是根据沈傲的意思,设计出来,大宋的造舰技术在这个时代本就是顶尖水平,天下无出其右,之所以从前不制造这种炮舰,无非是没有需求而已,大宋的舰队一向在海面上没有敌手,有足够的福船就已经足够克敌,何必要糜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制造炮舰?况且福船还可以大量的装载军需和水兵,而炮舰只是单纯的战斗用途,制造出来不划算不说,在这个时代也完全没有必要。
而沈傲一声令下,以南洋水师的名义收购这样的舰船,才让各个船坞立即绞尽脑汁起来,不断设计和完善类似的舰船,期望南洋水师能够大量采购,正因为如此,只用了一年功夫,炮舰的雏形居然就已经出来了,只不过需要完善的地方还多的很,这种船由于装载了太多的火炮,受到火炮后座的冲击力极大,因此用料与寻常的舰船不同,所用的木料都是精挑细选,工匠打龙骨、柳丁时也绝不能出现一丁点的疏忽,所有往往一艘这样的炮舰,往往比沈傲的旗舰还要贵了不少,至今也不过制造出三十余艘。
南洋水师里头,其实也都分为了两派,一方认定福船才是克敌的利器,另一方则认为一艘炮舰足以与福船对敌。不过这样的争论,到了沈傲这边全部哑了火,沈傲只用了一句话就平息了争论:“若我大宋独强,用福船就足以驰骋天下。